学术投稿

胺碘酮致窦性及交界性停搏伴心室逸搏1例

唐晓玲

关键词:胺碘酮, 窦性, 交界性, 心率, 心悸, 女性, 患者, 查体
摘要:患者,女性,68岁.因阵感心悸6月,加重半天入院.查体:BP14/8kPa,心率188次/分,其他未发现异常.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臀肌筋膜挛缩症32例的外科治疗

    臀肌筋膜挛缩症是一种因臀部肌肉筋膜变性挛缩,影响臀肌和髋关节的正常发育,造成步态异常、髋关节活动受限的临床综合症.1991~1999年,我院外科共收治32例臀肌筋膜挛缩症患者,经术后8月~6年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谈敬忠;周其荫;刘瑾;赵武;杨世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胸腔内肝副叶误诊1例分析

    患者,男性,39岁.因胸背部疼痛活动加重1周,无畏寒、发热、咳嗽,来我院就诊.胸透发现右肋膈角区团块状影拟诊包裹性积液.X线片示:右胸肋膈角区8cm×10cm大小肿块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无分叶及毛刺征.正位片肿块外侧与胸壁交界角呈锐角;侧位体层片略呈椭圆形,位置稍偏后,肿块前下方与膈肌相连,各层面均未分开,似膈肌粘连改变.双肺野清晰.肺门及纵隔无淋巴结肿大.心脏形态大小正常,左膈光滑、肋膈角锐利.

    作者:张裕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面罩压力支持辅助通气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

    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2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疗程后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动脉血气、肺功能等指标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李明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多虑平对非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以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在生物化学和病理解剖学方面无器质性改变.笔者对多虑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李荣海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综合评价胎儿的临床意义

    我院1999年对住院分娩711例,产妇进行多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评价胎儿、减少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手术产率,收到了良好的效益,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羊水过少的B超诊断性试验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B超测定羊水平段诊断羊水过少的佳界值.方法对妊娠≥36周的孕妇进行B超测定羊水大平段,剖宫产时实际测定羊水量,确定2.0cm、2.3cm、2.6cm、3.0cm、3.3cm、3.5cm、3.8cm等7个界点,分别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各界点的敏感性和(1-特异性)作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结果当B超测定羊水平段界点为3.3cm时,可获得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值为80.56%和78.79%.结论 B超测定羊水平段界点值为3.3cm时,可产前诊断为羊水过少.

    作者:谢大春;曹巧玲;张永秋;梁家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病死亡病人医院感染的调查报告

    医院感染发生在高龄患者较多,它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影响病床周转,甚至引起患者死亡,目前已成为现代医学界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85例死亡病历分析,对老年慢性病死亡病人合并医院感染情况及对住院费用的影响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张发秀;陈方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高原1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根据95方案病理诊断的分级分期标准,本文对高原14例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龚学红;索朗扎巴;周淑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老年人肺结核68例临床分析

    老年结核病人群在全球呈相对上升趋势.为探讨老年肺结核临床特点,现将我院收治的68例报告如下.

    作者:郎松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肌注非那根引起下肢肌肉疼痛1例

    患者,女,62岁.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入院查体:BP14/9kPa.神清语明,面色苍白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肝脾未及,中上腹压痛.四肢发育正常,活动自如.各关节无红肿,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双膝反射及肱二、三头肌反射双侧对称存在,巴彬斯基征阴性,踝震挛阴性.住院后给予止血、补液、输血等对症治疗,输血前于右臀部尾骨与髂前上棘连线外1/3处进针2cm,肌注非那根25mg.

    作者:苏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进展

    β受体阻滞剂(以下简称β阻滞剂)自问世以来,在心血管病的治疗中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除用于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心绞痛、心脏β受体综合征和门脉高压外,近年来还不断拓展使用范围,在治疗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等方面大显身手,正逐步广泛用于临床.

    作者:史明;李桂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在门诊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1992年来我院采用异丙酚或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术.本文比较了以上两种给药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评价了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作者:孙茜芬;史则峡;黄德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胃食管反流合并哮喘2例

    例1,男,58岁.因胃大部切除术后半月,发热、咳嗽、夜间喘息5天于1996年1月8日入院.20天前,患者呕吐鲜血及解柏油样大便,当地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贲门腺癌,于半月前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局部淋巴结广泛浸润.

    作者:但晓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表阿霉素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

    目的探讨用表阿霉素(EPI)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对20例晚期局限性宫颈癌(Ⅱb期5例,Ⅲb期15例)行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联合放疗.对其治疗疗效、毒副反应进行观察及评定.结果腹壁下动脉插管第1次化疗后症状缓解率达95%,近期有效率达80%,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为100%.20例均得到随访,8例复发,其中1例带瘤生存,7例死亡;12例健在,5年生存率为65%,平均生存期为34月.结论用EPI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效果好、毒性低,是治疗宫颈癌理想的药物及方法.

    作者:余健;张国楠;徐世强;樊英;石宇;谢瑞梦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降纤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9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降纤酶的降粘效应及其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笔者自1997年12月至1999年11月用蜀阳降纤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9例并观察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毅;聂采现;刁瑞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卡铂和足叶乙甙治疗晚期肺癌临床分析

    为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我们采用卡铂和足叶乙甙联合治疗晚期肺癌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萍;曾令源;郑蓉;杨志芬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食管贲门癌60例术后心律失常分析

    食管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是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严重的心律失常明显影响循环功能,甚至心脏骤停.而某些严重并发症,常以持久不易纠正的心律失常为早期表现[1].因此正确识别围术期心律失常原因,正确处理十分重要.现将我院1998年8~11月间60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报告如下.

    作者:肖文光;任光国;庄翔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雄激素与营养不良关系的初步探讨

    临床上,我们发现一部分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在较为充分透析的基础上,给予促红素、维生素、铁剂及较好的蛋白饮食情况下,逐渐消瘦的趋势仍难阻止.我们拟从血清白蛋白、人体学测量和雄激素变化等方面对患者的营养状况逐一评价,并对其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丁卫东;李娅;魏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89例临床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采集于华西医大附一院1997年1月~2000年6月收治的89例DAI患者.其中男性67例,女性22例;年龄9/12~78岁,平均32.5岁;均行CT扫描,23例行MRI扫描;受伤至人院时间1/2~72小时不等.

    作者:龚斌;何能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腹腔肿瘤摘除术后静脉血栓脱落诱发急性心衰死亡1例教训

    患者,女,46岁.因下腹部长包块3年,于1999年1月19日在当地中心医院就诊,经腹部B超检查提示:左侧卵巢囊肿.1周后在该院行囊肿摘除术,切除15cm×13cm包块1个,手术顺利,患者无特殊反应.术后次日,患者突感头昏、心慌、面色苍白,随即呼之不应,出现叹息样呼吸,脉搏不能扪及,血压为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终因抢救无效死亡.死后尸解结论:盆腔静脉血栓脱落栓塞双肺下叶肺动脉分支诱发急性心衰、室性纤颤死亡.

    作者:章光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