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刘荣强;陈云慧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AD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动物模型对于探明AD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并比较近年来常用的AD动物模型,以期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AD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胺酶与肺动脉高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胺酶与肺动脉高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雅安市人民医院及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0例,根据患者肺动脉压力水平,分为肺动脉高压(PA)组(65例),及非肺动脉高压(非PA)组(85例),PA组又分为轻度组(32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11例)三个亚型.检测患者血清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脂、甲状旁腺激素等;心脏彩超检测患者心脏相关指标及肺动脉压力;检测患者血清肾胺酶水平及患者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A各组血清肾胺酶水平较非PA组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肾胺酶水平与肺动脉高压呈负相关(r=-0.19,P<0.05);肾胺酶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指标(SDANN、SDNN、PNN50)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8、0.438、0.529,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胺酶明显降低,同时肾胺酶与肺动脉压力呈负相关,与心率变异性呈正相关.

    作者:常晓东;薛痕;张彬;朱朝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AMPK对大鼠OSAS模型所致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激活及抑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所致胰岛素抵抗、血脂水平变化以及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OSAS组、OSAS+激动剂组、OSAS+抑制剂组4组,每组各4只,对照组无处理,对其余3组构建OSAS模型.观察AMPK激动剂AICAR和抑制剂即AMPKα2 shRNA质粒对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脂联素、瘦素,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的影响.结果 OSAS模型大鼠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HOMA-IR、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瘦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所有P<0.05).给予AICAR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HOMA-IR水平均显著下降,脂联素、瘦素水平均显著升高,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均显著下降(所有P<0.05).而给予AMPKα2 shRNA质粒后,则有相反的效果,导致了以上指标的恶化(P<0.05).结论 AMPK能缓解OSAS模型大鼠引起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水平,并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作者:陈雄;鲁沈源;刘永锋;陈绍山;叶建华;黄震;林士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危害及管理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不仅是肾脏受损的标志,也是新发CKD的独立危险因素.CKD与HUA共同进一步增加了CKD进展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相关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和死亡风险.深入研究CKD患者HUA的危害及对CKD合并HUA实施规范化管理,意义重大.本文就该领域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开翔;田冬琴;冯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策略

    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特征呈多样化表现,对糖尿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和肾功能变化年检筛查,有利于DK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尽管大多数DKD患者出现蛋白尿,但仍有部分患者表现为非白蛋白尿.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医学教育,提高对不典型DKD的认识.肾穿刺活检对非糖尿病肾脏病的鉴别诊断及判断DKD患者病理损伤程度有重要价值.肾脏病理学会对DKD的病理分类不仅定义了肾小球改变的分期,还提供了间质病变和血管病变的评分.新型生物标志物将为DKD的早期筛查、无创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更敏感和精确的手段.

    作者:张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AD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动物模型对于探明AD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并比较近年来常用的AD动物模型,以期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AD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作者:刘荣强;陈云慧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56例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0例行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预先小切口组,48例行全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全腹腔镜组,58例行开腹手术患者设为开腹组.观察3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肿瘤直径、术前麻醉ASA分级、吻合方式、TNM分期、术前合并症,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清扫No.4d、5、6、7、8、12组淋巴结时间及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72h疼痛评分,术后使用止痛药物次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预先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开腹组,但较全腹腔镜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清扫No.4d、5、6、7、8、12组淋巴结时间及出血量均小于全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小切口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24、72h疼痛评分、术后使用止痛药物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省时、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桃;贾贵清;赵高平;黎熊;兰春斌;袁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

    目的 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3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200例IMN患者,64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设为对照组,136例患者采用免疫抑制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按治疗效果分为无效组与有效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历资料,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探究影响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疗效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血三酰甘油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血三酰甘油、血清ALB、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LD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血三酰甘油水平是影响IMN保守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酰甘油水平、血清ALB是影响免疫抑制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MN男性患者较多,主要表现为血尿、大量蛋白尿以及高血Scr等,免疫抑制治疗疗效优于保守治疗,高三酰甘油水平、低血清ALB可影响临床疗效.

    作者:闫晓辉;金刚;王琼;梁衍;冯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专科护理对预防经桡动脉路径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引发经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风险因素,评价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经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术患者228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2014年6~12月收治的10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7月收治的1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行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穿刺侧疼痛评分和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专科护理能有效降低经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冯百宁;韩静;闫慧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与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浆内皮素-1(ET-1)及瘦素(Lep)的影响,并对其机制作初步分析.方法 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透析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实验室血液指标、机体矿物质、骨代谢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治疗4、8、12周后稍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同一时期,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12周后ET-1、Le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ET-1、Le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同一时期,观察组ET-1、Le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指标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a明显下降,P、PINP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GF-23、iPTH、Ca、P、β-CTX、PINP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相对于常规血液透析更能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改善血浆ET-1及Lep水平,但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对患者机体矿物质、骨代谢指标存在一定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作者:段斌;职瑾;杜鹏;高妍婷;李振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榆林市星元第四医院收治的98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体征恢复情况及心理状况变化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率、PaO2、PaCO2、SAS、SDS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退热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心衰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临床症状,且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樊元利;孙国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压变异过程中对患者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对患者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1日~2016年6月31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265例,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血液透析前、透析中每小时及透析后的血压值及心血管死亡事件、全囡死亡事件,分析不同水平BPV与患者随访期间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 透析前收缩压BPV高组与其它三组相比,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率高(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前收缩压BPV是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透析前收缩压BPV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透析前舒张压BPV、透析中及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BPV与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血压绝对值不是MHD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独立危险因素,透析前收缩压BPV是MHD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MHD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作者:王越;李婷婷;高民;刘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HDAC6抑制剂23BB改善肌红蛋白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组蛋白乙酰化酶6(histonedeacetylases 6,HDAC6)选择性抑制剂23BB通过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 使用亚铁肌红蛋白诱导HK-2模拟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的体外模型,将HK-2细胞分5组:空白对照组、亚铁肌红蛋白(myoglobin)组(200μM)、23BB治疗组(1.25nM)、4-PBA治疗组(2.0mM)及Tunicamycin刺激组(25ng/mL),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情况.结果 Myoglobin诱导HK-2细胞模型中,23BB调控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论 HDAC6抑制剂23BB通过抑制肌红蛋白诱导HK-2细胞凋亡,达到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杜晓艳;林琳;马良;郭帆;付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三种微创术式利弊分析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技术(URL)、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利弊与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期间138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3组,行URL治疗者为A组(52例);行MPCNL治疗者为B组(51例);行RLU治疗者为C组(35例).记录手术耗时、住院时间、手术失败率、术后3天及1个月结石清除率、术后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率;记录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肾功能指标、疼痛介质5H-T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结果 A组手术耗时短,其次为B组、C组(P<0.05);A组住院时间短,其次为C组、B组(P<0.05);手术3天、1个月结石清除率从高至低依次为C组、B组、A组;A组术后需ESWL治疗率较B组和C组高(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和B组低(P<0.05);治疗后3组NGAL均升高,其中A组高,其次为B组、C组(P<0.05);A组、C组各疼痛介质5H-T水平及VAS分值均低于B组(P<0.05).结论 URL、MPCNL、RLU均可用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MPCNL更适合大体积结石、肾积水和结石位置靠近肾盂者;URL操作简单,但结石清除率较低;RLU高效且创伤小,可补救URL.

    作者:崔学江;冯权尧;黄益恒;杨云杰;赵振华;石明;胡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长期高脂饮食导致的大鼠肥胖与小肠脂肪吸收相关分子的表达

    目的 探讨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大鼠小肠脂肪吸收相关分子apoB48、apoAIV及MTP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出生21d,断乳3d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3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喂食基础饲料(290千卡/100g)]和高脂膳食组40只[喂食高脂饲料(430千卡/100g)].大鼠均自由摄食和饮水,每周测量体重及身长.饲养24周后,高脂膳食组中肥胖大鼠共32只,随机选取20只作为肥胖组大鼠.测定记录大鼠体重,计算Lee,s指数,测定并记录大鼠腹腔脂肪重量.记录大鼠每天撮食量,采用滴定法测定大鼠粪便脂肪含量,计算小肠脂肪吸收率.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放免法测定胰岛素水平,计算HOMA指数.RT-PCR及Real-time PCR法测定大鼠小肠apoB、apoAIV及MTP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大鼠小肠MTP蛋白表达水平.用ELISA法测定大鼠小肠匀浆液apoB48含量.结果 肥胖组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湿重、空腹血糖、TC、TG、胰岛素水平、HOMA指数及小肠脂肪吸收率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显著增高(P<0.05);RT-PCR及Real-time PCR结果均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肥胖组大鼠小肠apoB、apoAIV及MTP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肥胖组大鼠小肠MT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肥胖组大鼠小肠匀浆液apoB48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 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大鼠小肠apoB48、apoAIV及MTP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小肠脂肪吸收功能增强.

    作者:张曰恒;张耀辉;朱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精浆弹性蛋白酶对精浆锌及男性不育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精浆弹性蛋白酶与锌、精液参数之间的关系,观察精浆弹性蛋白酶对锌的影响及在男性不育症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就诊于我院生殖男科139例不育症男性的年龄、精浆弹性蛋白酶、一次射精的锌总量、精液常规分析主要参数(根据WHO第5版标准程序进行精液分析).将精浆弹性蛋白酶≥600ng/ml设为感染组(83例),<600ng/ml设为非感染组(56例).分析精浆弹性蛋白酶对精浆锌、精液浓度、活力、畸形率的影响及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年龄与精浆弹性蛋白酶无相关性(r=-0.13,P>0.05);感染组的一次射精锌总量明显低于非感染组(t=2.29,P<0.05),且精子活力低于正常组(t=2.43 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精子浓度(z=0.38)、畸形率(t=0.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浆弹性蛋白酶与年龄无相关性,并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化.生殖道炎症对精浆锌及精子活力有影响,从而影响男性不育;但对精子浓度及形态无影响.因此,对于精浆弹性蛋白酶异常患者应重视对精浆锌及男性不育症的影响.

    作者:张振刚;张永田;李晓娜;李斌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海昆肾喜胶囊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海昆肾喜胶囊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功能病理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 在45只清洁级大鼠中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35只仅25只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和实验组(13只),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腺嘌呤建立CRF模型.实验组给予海昆肾喜胶囊溶液(0.11g/100g·d)灌胃,对照组与模型组动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肾功能相关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机体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肾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链蛋白(L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情况,采用Masson染色法测定肾组织纤维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实验组中BUN、Scr、TNF-α和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α-SMA和TGF-β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中BUN、Scr、TNF-α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α-SMA和TGF-β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Masson染色中实验组肾组织纤维化情况明显改善;免疫组化实验中,实验组FN与LN蛋白表达明显减小.结论 海昆肾喜胶囊可通过抑制肾组织纤维化进程、降低炎症因子分泌,从而对大鼠慢性肾衰竭状态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马志俊;金立民;王先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烟酸和烟酰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在中国,成年人CKD患病率高达10.8%.高磷血症是CKD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往往发生于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disease,ESRD)阶段.高磷血症也是CKD患者心血管事件(CVD)发生的高危因素,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中较为普遍,增加CKD患者死亡风险.目前,控制高磷血症通常需要联合低磷饮食、充分透析、降磷药物治疗.其中,磷酸盐结合剂在临床上运用较多.但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烟酸和烟酰胺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本文就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骨化三醇静脉注射与口服冲击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骨化三醇静脉注射与口服冲击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4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骨化三醇静脉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AKP)、钙、磷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骨痛、贫血、瘙痒、不宁腿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骨痛、皮肤瘙瘁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同时间点血钙、血磷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时间点血钙、血磷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4、8、12周血钙、血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8、12周AKP、i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化三醇静脉注射治疗较口服冲击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且能有效降低iPTH、AKP水平,维持钙磷平衡,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桂贵;韩志武;徐友平;王芳;夏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可视化经侧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可视化经侧入路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麻醉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纳入2016年08月~2017年8月就诊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拟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阻滞组和局部麻醉组,每组各2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术中及术后观察点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患者VAS评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追加麻醉药品用量、术后使用止痛药物的患者数量、手术医生麻醉满意度、患者手术满意度,记录麻醉不良反应及结局指标的发生情况.结果 TAP阻滞组在术中各观察点VAS评分及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局部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阻滞组术中使用罗哌卡因注射液总量上明显低于局部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阻滞组在手术医生麻醉满意度及术后患者手术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局部麻醉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结局指标上,TAP阻滞组优于局部浸润麻醉组(P<0.05).结论 可视化经侧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中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作者:吴丹;金骊珠;龚蓉;全大勇;夏克枢;郑传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清肌钙蛋白含量变化与急性脑出血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含量变化与急性脑出血(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ACH)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68例ACH患者设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发病24小时及3、7、14天血清cTn-Ⅰ水平,根据神经功能受损程度(National institutes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障碍,比较不同神经功能障碍、不同出血量患者各时间点血清cTn-Ⅰ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病24小时及3、7、14天血清cTn-Ⅰ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间点CTn-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神经功能障碍、不同出血量患者各时间点血清cTn-Ⅰ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n-Ⅰ水平与NHISS评分、出血量均呈正相关(r=0.764,P<0.001,r=0.654,P<0.001).结论 ACH患者发病后血清cTn-Ⅰ水平显著上升,且与神经功能障碍、出血量呈正相关关系;血清cTn-Ⅰ水平可作为早期ACH病变的重要监测指标.

    作者:谢成金;黄进兴;刘光普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