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格
目的 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GF-23)和Klotho蛋白水平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与钙磷代谢、动脉硬化、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净化科进行血液透析(HD)的患者50例为血透组、腹膜透析(PD)患者50例为腹透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为健康对照组.通过整理资料、实验室检测、超声科检查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对FGF-23和Kloth蛋白水平的影响、同时分析FGF-23和Kloth蛋白水平与钙磷代谢、动脉硬化及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 血透、腹透组FGF-2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血透组FGF-23水平也明显高于腹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透组、腹透组Klotho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透组与腹透组Klotho蛋白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GF-23水平与钙磷代谢呈正相关(r=0.5323、0.5178、0.5178,P<0.05)、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呈正相关(r=0.3038,P<0.05)、与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r=0.2987,P<0.05);Kloth蛋白与钙磷代谢呈负相关(r=-0.5103、-0.1105、-0.5264,P<0.05)、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呈正相关(r=0.3254,P<0.05).结论 ESRD透析患者中FGF-23存在高表达,而Klotho蛋白存在低表达,它们与HD、PD患者发生高磷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动脉硬化关系密切.
作者:郑明楠;吴华;金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低肾素原发性高血压间的关联性.方法 比较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IHA)与低肾素原发性高血压(LREH)患者临床表现的异同.收集119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特醛组(IHA组)45例、低肾素原发性高血压组(LREH组)25例、正常肾素原发性高血压组(NREH组)49例,比较3组醛固酮等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LREH组的肾素活性和醛固酮水平均低于NREH组,而醛固酮/肾素比值明显增高(P<0.05);IHA组血钾水平低于LREH组,而前者醛固酮水平高于后者(P<0.05),盐水负荷及卡托普利试验后醛固酮下降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IHA组按醛固酮/肾素比值递增顺序分为3个亚组进行比较,发现随着醛固酮/肾素比值的增高,肾素活性逐渐降低(P<0.05),而醛固酮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从低肾素原发性高血压到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是一个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调控异常由轻微到逐渐明显的连续性过程.
作者:胡枫湫;黄慧;黄娟;闫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引起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2012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手术的198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病案调查,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98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38例,感染率12.0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4.96%.238例患者标本培养中共检出病原菌1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3株,革兰阳性菌24株,真菌14株,分别占73.05%、17.73%和9.93%.经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后再次手术、住院时间等是诱发(P<0.05).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临床中应重点关注手术类型、手术时间、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输血、术后再次手术等相关因素,分析患者病原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的应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刘华;邹叔骋;黄红星;张卫民;李创华;刘博;李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3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200例IMN患者,64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设为对照组,136例患者采用免疫抑制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按治疗效果分为无效组与有效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历资料,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探究影响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疗效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血三酰甘油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血三酰甘油、血清ALB、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LD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血三酰甘油水平是影响IMN保守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酰甘油水平、血清ALB是影响免疫抑制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MN男性患者较多,主要表现为血尿、大量蛋白尿以及高血Scr等,免疫抑制治疗疗效优于保守治疗,高三酰甘油水平、低血清ALB可影响临床疗效.
作者:闫晓辉;金刚;王琼;梁衍;冯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骨化三醇静脉注射与口服冲击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4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骨化三醇静脉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AKP)、钙、磷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骨痛、贫血、瘙痒、不宁腿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骨痛、皮肤瘙瘁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同时间点血钙、血磷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时间点血钙、血磷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4、8、12周血钙、血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8、12周AKP、i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化三醇静脉注射治疗较口服冲击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且能有效降低iPTH、AKP水平,维持钙磷平衡,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桂贵;韩志武;徐友平;王芳;夏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各种中外文数据库、OA资源库、百度学术搜索引擎以及新的纸质文献,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有关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审员评估试验的质量并独立提取数据.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随机对照试验,1005例患者,漏斗图呈不对称分布,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或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组优于含有西咪替丁的常规治疗组和不含西咪替丁的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治疗过敏性紫癜可以降低复发率和减少肾脏损害率(P<0.05),同时可以缩短皮疹、腹疼、消化道症状、关节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肾脏损害恢复时间(P<0.05);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但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低,其疗效需要进一步高质量临床试验来验证.
作者:夏子敬;付平;陈懿;黄卓;熊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RC1基因表达对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GEO数据库中下载膀胱癌样本资料GSE13507和相关临床信息.通过非配对t检验PRC1在正常膀胱组织与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研究PRC1基因表达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运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的方法预测PRC1调控膀胱癌细胞的相关通路.结果 PRC1在膀胱癌细胞中高表达(P<0.0001);在癌细胞的肌层浸润性、T分期、N分期、肿瘤分级和有无癌症进展方面PRC1高表达的膀胱癌患者明显较低表达患者严重(P<0.05);PRC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GSEA的结果显示PRC1可能通过调节精子发生、E2MF信号通路和G2M检查点、未折叠蛋白反应、mTORC1信号通路、MYC-V2信号通路、MYC-V1信号通路、P13K-AKT-mTOR信号通路、有丝分裂纺锤体、胆固醇动态平衡和糖酵解等影响膀胱癌的发生发展.结论 PRC1可能作为膀胱癌的新治疗靶点或潜在的肿瘤标志物来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何恒晶;袁佳仪;蒋佳志;康志明;李胜;陈松;邓巧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榆林市星元第四医院收治的98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体征恢复情况及心理状况变化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率、PaO2、PaCO2、SAS、SDS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退热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心衰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临床症状,且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樊元利;孙国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甲钴胺应用于紫衫醇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2例单用紫衫醇化疗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1例,其中A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B组采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半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肢体疼痛、肢体麻木、乏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MNCV、SNCV、肢体疼痛、肢体麻木、乏力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应用于紫杉醇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可使患者的肢体疼痛、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清科;汪代杰;杨红茹;周梅;尹雷;章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格林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PCI术后患者120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格林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与家庭关怀、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继续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MMAS-8得分、GSEE、APGAR评分、GQOL1-74、SA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自我实现、职业安全维度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保健、均衡饮食人际支持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林模式应用于PCI术后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钰新;王芳;谢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血脂、血糖现状水平,探讨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为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对我市38078名社区居民采集清晨空腹血清标本,检测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结果,并对其进行年龄、性别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的血脂、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4~89岁年龄组血脂、血糖总体水平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女性血脂水平普遍高于男性(P<0.05).结论 中老年人群血脂、血糖异常率高,应定期对中老年人进行血脂、血糖监测,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朱凤丹;尹秀杉;谢席胜;李多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联合前倾角技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应用联合前倾角技术行THA的DDH患者27例,并采集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臼前倾角、股骨前倾角、联合前倾角数据,差异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股骨前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髋臼前倾角及联合前倾角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DDH患者髋关节周围骨质畸形在THA术中使用联合前倾角技术,能指导术中设计合适的髋臼前倾角及联合前倾角,减少人工关节脱位.
作者:蒲超;张珊珊;李伟;吴青霞;吴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56例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0例行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预先小切口组,48例行全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全腹腔镜组,58例行开腹手术患者设为开腹组.观察3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肿瘤直径、术前麻醉ASA分级、吻合方式、TNM分期、术前合并症,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清扫No.4d、5、6、7、8、12组淋巴结时间及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72h疼痛评分,术后使用止痛药物次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预先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开腹组,但较全腹腔镜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清扫No.4d、5、6、7、8、12组淋巴结时间及出血量均小于全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小切口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24、72h疼痛评分、术后使用止痛药物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省时、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桃;贾贵清;赵高平;黎熊;兰春斌;袁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海昆肾喜胶囊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功能病理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 在45只清洁级大鼠中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35只仅25只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和实验组(13只),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腺嘌呤建立CRF模型.实验组给予海昆肾喜胶囊溶液(0.11g/100g·d)灌胃,对照组与模型组动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肾功能相关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机体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肾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链蛋白(L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情况,采用Masson染色法测定肾组织纤维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实验组中BUN、Scr、TNF-α和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α-SMA和TGF-β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中BUN、Scr、TNF-α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α-SMA和TGF-β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Masson染色中实验组肾组织纤维化情况明显改善;免疫组化实验中,实验组FN与LN蛋白表达明显减小.结论 海昆肾喜胶囊可通过抑制肾组织纤维化进程、降低炎症因子分泌,从而对大鼠慢性肾衰竭状态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马志俊;金立民;王先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特征呈多样化表现,对糖尿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和肾功能变化年检筛查,有利于DK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尽管大多数DKD患者出现蛋白尿,但仍有部分患者表现为非白蛋白尿.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医学教育,提高对不典型DKD的认识.肾穿刺活检对非糖尿病肾脏病的鉴别诊断及判断DKD患者病理损伤程度有重要价值.肾脏病理学会对DKD的病理分类不仅定义了肾小球改变的分期,还提供了间质病变和血管病变的评分.新型生物标志物将为DKD的早期筛查、无创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更敏感和精确的手段.
作者:张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组蛋白乙酰化酶6(histonedeacetylases 6,HDAC6)选择性抑制剂23BB通过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 使用亚铁肌红蛋白诱导HK-2模拟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的体外模型,将HK-2细胞分5组:空白对照组、亚铁肌红蛋白(myoglobin)组(200μM)、23BB治疗组(1.25nM)、4-PBA治疗组(2.0mM)及Tunicamycin刺激组(25ng/mL),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情况.结果 Myoglobin诱导HK-2细胞模型中,23BB调控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论 HDAC6抑制剂23BB通过抑制肌红蛋白诱导HK-2细胞凋亡,达到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杜晓艳;林琳;马良;郭帆;付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在中国,成年人CKD患病率高达10.8%.高磷血症是CKD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往往发生于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disease,ESRD)阶段.高磷血症也是CKD患者心血管事件(CVD)发生的高危因素,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中较为普遍,增加CKD患者死亡风险.目前,控制高磷血症通常需要联合低磷饮食、充分透析、降磷药物治疗.其中,磷酸盐结合剂在临床上运用较多.但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烟酸和烟酰胺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本文就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含量变化与急性脑出血(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ACH)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68例ACH患者设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发病24小时及3、7、14天血清cTn-Ⅰ水平,根据神经功能受损程度(National institutes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障碍,比较不同神经功能障碍、不同出血量患者各时间点血清cTn-Ⅰ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病24小时及3、7、14天血清cTn-Ⅰ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间点CTn-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神经功能障碍、不同出血量患者各时间点血清cTn-Ⅰ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n-Ⅰ水平与NHISS评分、出血量均呈正相关(r=0.764,P<0.001,r=0.654,P<0.001).结论 ACH患者发病后血清cTn-Ⅰ水平显著上升,且与神经功能障碍、出血量呈正相关关系;血清cTn-Ⅰ水平可作为早期ACH病变的重要监测指标.
作者:谢成金;黄进兴;刘光普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进行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A组采用经腹腔途径手术,B组采用经后腹腔途径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肾盂压力、肾盂分离度、肾皮质厚度、肾功能指标、胃肠激素水平.结果 B组出血量小于A组(P<0.05),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肾盂压力、肾盂分离度、肾皮质厚度及肾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的胃肠激素水平均优于A组(P<0.05).结论 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疗效较好,对胃肠功能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沈宏峰;朱其聪;黄尉;刘贤志;李威;何耿;覃振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对患者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1日~2016年6月31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265例,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血液透析前、透析中每小时及透析后的血压值及心血管死亡事件、全囡死亡事件,分析不同水平BPV与患者随访期间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 透析前收缩压BPV高组与其它三组相比,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率高(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前收缩压BPV是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透析前收缩压BPV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透析前舒张压BPV、透析中及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BPV与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血压绝对值不是MHD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独立危险因素,透析前收缩压BPV是MHD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MHD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作者:王越;李婷婷;高民;刘宏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