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夏子敬;付平;陈懿;黄卓;熊丽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 西咪替丁, 过敏性紫癜, 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各种中外文数据库、OA资源库、百度学术搜索引擎以及新的纸质文献,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有关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审员评估试验的质量并独立提取数据.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随机对照试验,1005例患者,漏斗图呈不对称分布,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或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组优于含有西咪替丁的常规治疗组和不含西咪替丁的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治疗过敏性紫癜可以降低复发率和减少肾脏损害率(P<0.05),同时可以缩短皮疹、腹疼、消化道症状、关节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肾脏损害恢复时间(P<0.05);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但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低,其疗效需要进一步高质量临床试验来验证.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AD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动物模型对于探明AD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并比较近年来常用的AD动物模型,以期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AD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作者:刘荣强;陈云慧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miRNA-194和miRNA-206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miRNA-194和miRNA-206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PCa患者为PCa组,以及同期就诊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为BPH组、前列腺正常者60例为正常组,分析所有纳入研究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记录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miR-NA-194和miRNA-206等指标水平及PCa患者肿瘤及预后情况,并比较不同PCa患者间上述资料的差异性.结果 BPH组和PCa组患者血清miRNA-206水平较正常组低(P<0.05),而血清PSA水平和miRNA-194较正常组高(P<0.05);且PCa患者其血清miRNA-206水平较BHP患者更低,而血清PSA和miRNA-194水平则更高(P<0.05);Gl-eason评分大于7分、临床分期T3~T4期以及出现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复发的PCa患者其血清miRNA-206水平均显著降低,而血清miRNA-194显著升高(P<0.05);死亡患者血清miRNA-206水平均显著低于生存者,而血清miRNA-194水平显著高于生存者(P<0.05);经Log-rank检验,Gleason评分大于7分、临床分期T3~T4期、出现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以及血清miR NA-194水平升高和miRNA-206水平降低的PCa患者其生存时间均较短(P<0.05);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以及血清miRNA-194升高和miRNA-206水平降低均为影响PCa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miRNA-194在PCa患者中显著上升,而血清miRNA-206水平显著下降,且血清miRNA-194的上升和miRNA-206的下降均为影响PCa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临床上可将其作为评估PCa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宪;陈立美;王向东;刘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压变异过程中对患者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对患者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1日~2016年6月31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265例,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血液透析前、透析中每小时及透析后的血压值及心血管死亡事件、全囡死亡事件,分析不同水平BPV与患者随访期间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 透析前收缩压BPV高组与其它三组相比,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率高(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前收缩压BPV是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透析前收缩压BPV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透析前舒张压BPV、透析中及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BPV与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血压绝对值不是MHD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独立危险因素,透析前收缩压BPV是MHD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MHD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作者:王越;李婷婷;高民;刘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南充市社区中老年人群血脂血糖现状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血脂、血糖现状水平,探讨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为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对我市38078名社区居民采集清晨空腹血清标本,检测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结果,并对其进行年龄、性别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的血脂、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4~89岁年龄组血脂、血糖总体水平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女性血脂水平普遍高于男性(P<0.05).结论 中老年人群血脂、血糖异常率高,应定期对中老年人进行血脂、血糖监测,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朱凤丹;尹秀杉;谢席胜;李多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烟酸和烟酰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在中国,成年人CKD患病率高达10.8%.高磷血症是CKD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往往发生于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disease,ESRD)阶段.高磷血症也是CKD患者心血管事件(CVD)发生的高危因素,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中较为普遍,增加CKD患者死亡风险.目前,控制高磷血症通常需要联合低磷饮食、充分透析、降磷药物治疗.其中,磷酸盐结合剂在临床上运用较多.但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烟酸和烟酰胺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本文就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联合前倾角技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联合前倾角技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应用联合前倾角技术行THA的DDH患者27例,并采集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臼前倾角、股骨前倾角、联合前倾角数据,差异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股骨前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髋臼前倾角及联合前倾角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DDH患者髋关节周围骨质畸形在THA术中使用联合前倾角技术,能指导术中设计合适的髋臼前倾角及联合前倾角,减少人工关节脱位.

    作者:蒲超;张珊珊;李伟;吴青霞;吴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的KDIGO与ADQI指南解读

    本文将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和2016年急性透析质量倡议(ADQI)国际共识指南的要点进行了对比解读,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启动时机与患者选择、精准CRRT与溶质控制、CRRT精准液体管理、重症AKI治疗技术四个方面介绍了CRRT的核心原则及相关进展,可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魏甜甜;张凌;付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变化与抑郁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变化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33例首诊抑郁症发作患者为抑郁症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治疗前与对照组血浆总ghrelin和酰基化ghrelin的水平.抑郁症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月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总ghrelin和酰基化ghrelin的水平;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 抑郁症组患者治疗前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症组患者经抗抑郁治疗后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抑郁症组治疗前血浆总ghreli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患者经抗抑郁治疗后血浆总ghrelin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Spearman显示治疗前血浆酰基化ghrelin浓度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酰基化Ghrelin与HAMD无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AMD评分和年龄是影响未治疗抑郁症患者酰基化ghrelin浓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与酰基化ghrelin浓度呈正相关(P<0.05),HAMD评分与酰基化ghrelin浓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存在异常,治疗前酰基化Ghrelin越低抑郁症状越重,且与HAMD评分具有负相关性.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抑郁症状改善,酰基化Ghrelin水平明显上升,但HAMD评分与酰基化ghrelin浓度间无相关性,提示可能多种机制参与了抑郁症患者治疗期间症状程度的改善.

    作者:朱玲;张标;王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榆林市星元第四医院收治的98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体征恢复情况及心理状况变化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率、PaO2、PaCO2、SAS、SDS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退热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心衰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临床症状,且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樊元利;孙国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

    目的 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3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200例IMN患者,64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设为对照组,136例患者采用免疫抑制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按治疗效果分为无效组与有效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历资料,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探究影响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疗效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血三酰甘油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血三酰甘油、血清ALB、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LD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血三酰甘油水平是影响IMN保守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酰甘油水平、血清ALB是影响免疫抑制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MN男性患者较多,主要表现为血尿、大量蛋白尿以及高血Scr等,免疫抑制治疗疗效优于保守治疗,高三酰甘油水平、低血清ALB可影响临床疗效.

    作者:闫晓辉;金刚;王琼;梁衍;冯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冷冻消融联合GM-CSF治疗对肾癌小鼠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冷冻消融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对肾癌小鼠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取40只健康级别为SPF级的BALB小鼠,肾癌细胞株786-0建立荷肾癌小鼠模型,将模型建立成功的荷肾癌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A、B、C、D四组,每组10只,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给予GM-CSF,C组给予冷冻消融处理,D组给予冷冻消融联合GM-CSF治疗,记录小鼠基本生存状态,观察小鼠肿瘤变化情况,绘制瘤体大小折线图,并分别应用HUVEC小管形成实验、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小鼠接种肾癌细胞株786-0后未见明显进食异常现象,有轻度精神萎靡、纳差,接种部位随时间延长而逐渐膨隆,但接种部位表皮未见破渍、出血现象,接种2周时无死亡小鼠,HE染色证实荷肾癌小鼠模型成功建立;A组治疗后1、2、3周时瘤体逐渐增大,B组亦持续增大,但增大幅度较A组小,C组、D组在治疗2周后便可见瘤体缩小,4组小鼠不同时间点的瘤体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周、4周时C、D组小鼠瘤体显著小于A、B组(P<0.05);B、C、D组管腔形成长度、个数均显著低于A组(P<0.05),而D组管腔形成长度、个数显著低于B、C组(P<0.05);B、C、D3组小鼠细胞治疗24、48、72、96、128h时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72h细胞增殖抑制率高,至96、128h均有下降,但D组任意时间段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高于B、C组(P<0.05).结论 冷冻消融联合GM-CSF治疗可显著抑制肾癌小鼠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缩小瘤体体积,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沈滔;杜闯;孙勃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中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进行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A组采用经腹腔途径手术,B组采用经后腹腔途径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肾盂压力、肾盂分离度、肾皮质厚度、肾功能指标、胃肠激素水平.结果 B组出血量小于A组(P<0.05),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肾盂压力、肾盂分离度、肾皮质厚度及肾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的胃肠激素水平均优于A组(P<0.05).结论 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疗效较好,对胃肠功能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沈宏峰;朱其聪;黄尉;刘贤志;李威;何耿;覃振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低肾素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

    目的 探讨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低肾素原发性高血压间的关联性.方法 比较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IHA)与低肾素原发性高血压(LREH)患者临床表现的异同.收集119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特醛组(IHA组)45例、低肾素原发性高血压组(LREH组)25例、正常肾素原发性高血压组(NREH组)49例,比较3组醛固酮等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LREH组的肾素活性和醛固酮水平均低于NREH组,而醛固酮/肾素比值明显增高(P<0.05);IHA组血钾水平低于LREH组,而前者醛固酮水平高于后者(P<0.05),盐水负荷及卡托普利试验后醛固酮下降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IHA组按醛固酮/肾素比值递增顺序分为3个亚组进行比较,发现随着醛固酮/肾素比值的增高,肾素活性逐渐降低(P<0.05),而醛固酮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从低肾素原发性高血压到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是一个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调控异常由轻微到逐渐明显的连续性过程.

    作者:胡枫湫;黄慧;黄娟;闫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各种中外文数据库、OA资源库、百度学术搜索引擎以及新的纸质文献,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有关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审员评估试验的质量并独立提取数据.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随机对照试验,1005例患者,漏斗图呈不对称分布,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或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组优于含有西咪替丁的常规治疗组和不含西咪替丁的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治疗过敏性紫癜可以降低复发率和减少肾脏损害率(P<0.05),同时可以缩短皮疹、腹疼、消化道症状、关节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肾脏损害恢复时间(P<0.05);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但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低,其疗效需要进一步高质量临床试验来验证.

    作者:夏子敬;付平;陈懿;黄卓;熊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与甲钴胺治疗紫衫醇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甲钴胺应用于紫衫醇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2例单用紫衫醇化疗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1例,其中A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B组采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半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肢体疼痛、肢体麻木、乏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MNCV、SNCV、肢体疼痛、肢体麻木、乏力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应用于紫杉醇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可使患者的肢体疼痛、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清科;汪代杰;杨红茹;周梅;尹雷;章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HDAC6抑制剂23BB改善肌红蛋白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组蛋白乙酰化酶6(histonedeacetylases 6,HDAC6)选择性抑制剂23BB通过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 使用亚铁肌红蛋白诱导HK-2模拟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的体外模型,将HK-2细胞分5组:空白对照组、亚铁肌红蛋白(myoglobin)组(200μM)、23BB治疗组(1.25nM)、4-PBA治疗组(2.0mM)及Tunicamycin刺激组(25ng/mL),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情况.结果 Myoglobin诱导HK-2细胞模型中,23BB调控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论 HDAC6抑制剂23BB通过抑制肌红蛋白诱导HK-2细胞凋亡,达到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杜晓艳;林琳;马良;郭帆;付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胺酶与肺动脉高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胺酶与肺动脉高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雅安市人民医院及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0例,根据患者肺动脉压力水平,分为肺动脉高压(PA)组(65例),及非肺动脉高压(非PA)组(85例),PA组又分为轻度组(32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11例)三个亚型.检测患者血清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脂、甲状旁腺激素等;心脏彩超检测患者心脏相关指标及肺动脉压力;检测患者血清肾胺酶水平及患者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A各组血清肾胺酶水平较非PA组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肾胺酶水平与肺动脉高压呈负相关(r=-0.19,P<0.05);肾胺酶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指标(SDANN、SDNN、PNN50)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8、0.438、0.529,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胺酶明显降低,同时肾胺酶与肺动脉压力呈负相关,与心率变异性呈正相关.

    作者:常晓东;薛痕;张彬;朱朝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与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浆内皮素-1(ET-1)及瘦素(Lep)的影响,并对其机制作初步分析.方法 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透析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实验室血液指标、机体矿物质、骨代谢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治疗4、8、12周后稍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同一时期,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12周后ET-1、Le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ET-1、Le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同一时期,观察组ET-1、Le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指标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a明显下降,P、PINP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GF-23、iPTH、Ca、P、β-CTX、PINP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相对于常规血液透析更能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改善血浆ET-1及Lep水平,但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对患者机体矿物质、骨代谢指标存在一定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作者:段斌;职瑾;杜鹏;高妍婷;李振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手机微信软件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机微信软件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100例初次TKA术患者,随机分为微信随访组(研究组)和电话随访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随访频率均为1次/周,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月、3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随访消耗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周及术后1月、3月,研究组患者的HSS评分、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随访消耗的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后微信随访模式实用性强,可改善患者临床结果和提高就医的满意度.

    作者:付梅;李俊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他克莫司对比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对比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通过Cochrane图书馆、EM-base、OVID,PUBMED、CNKI、VIP和Wangfang Date电子数据库,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RevMan5.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相关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22个随机对照研究,共有患者1286人,其中他克莫司(TAC)组644人,环磷酰胺(CTX)组642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TX组相比,TAC组6个月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方面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疗程延长,两组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不良反应方面,TAC组发生肾毒性、糖耐量异常、手震颤的几率高于CTX组(P<0.05),CTX组在发生肝毒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的风险高于TAC组(P<0.05);6个月感染率、带状疱疹、高血压、痛风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膜性肾病的治疗,TAC 6个月短期疗效优于CTX,但随着疗程延长,这种优势减小;TAC组在肾毒性、糖耐量异常、手震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TX组;CTX组发生肝毒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的发生率高于TAC组,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夏梦迪;冯胜刚;谢席胜;刘开翔;聂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