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发光;邹撰;周超然;欧阳颖
目的 探讨采用动态肺部超声监测早产儿(<34孕周)机械通气治疗围拔管期中的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1月~2017年7月125例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34孕周的早产儿进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超声指导组57例和非超声指导组68例,分析比较两组间机械通气拔管的成功率、安全性及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超声指导组机械通气拔管成功率明显高于非超声指导组(93.0% vs.76.5%,P=0.014),其中超声指导组机械通气拔管显效明显高于非超声指导组(56.1% vs.32.4%,P=0.011),非超声指导组机械通气拔管无效率高于超声指导组(22.0%vs.7.0%,P=0.024).拔管后不良反应比较,超声指导组拔管后心动过速、烦躁不安、喂养不耐受明显低于非超声指导组(分别为5.3% vs.16.2%,P=0.048,3.5% vs.14.7%,P=0.032和19.1% vs.7.0%,P=0.042),电解质紊乱、高血糖发生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连续动态肺部超声监测能评估<34孕周早产儿肺部病变的进程,可辅助机械通气量和拔管时机的选择、指导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药物剂量应用于拔管,并能提高拔管成功率,降低拔管中和拔管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尚彪;覃夏川;刘学彬;田鹏;刘娟;张鸿;何刚;白静;丁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止血治疗,而观察组则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宫腔纱条填塞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均较少,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是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切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安全地用于临床.
作者:白静;李毅;李娜;唐云琳;蒲丽;罗方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应用经皮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联合使用阿帕替尼的临床疗效,并与联合索拉非尼进行对比.方法将4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介入化疗栓塞加阿帕替尼联合治疗(实验组)及介入化疗栓塞加索拉非尼联合治疗(对照组)各21例,对两组间临床疗效、AFP、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1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出现高血压、皮肤粘膜反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治疗后3月两组甲胎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甲胎蛋白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后联合使用阿帕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其临床获益率均较高,可明显降低甲胎蛋白,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勤;高珊;缪继东;宋怡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口服妈富隆与妈富隆联合宫腔内置入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入选妇科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妈富隆组和联合组各42例,两组分别给予口服妈富隆与妈富隆联合曼月乐宫内置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时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血清CA125、子宫大小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1、3、6月痛经评分(1.54±0.49)、(0.97±0.31)和(0.62±0.23)均显著低于妈富隆组(1.78±0.54)、(1.20±0.37)和(0.83±0.29)(P<0.05);联合组治疗后3月、6月月经量评分(78.60±11.45)和(67.50±10.53)显著低于妈富隆组(90.55±15.67、82.83±14.09) (P<0.05);联合组治疗后3月、6月CA125水平[(85.88±24.52)U/ml、(71.45±19.51) U/ml]显著低于妈富隆组[(102.21±29.44)U/ml、(90.88±23.33)U/ml] (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富隆联合曼月乐宫内置入较单纯口服妈富隆治疗子宫腺肌病能进一步缓解临床症状,降低CA125水平,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李英;丁静;赵成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孕妇钙铁锌铜摄入量对婴儿发育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7月收治的孕晚期妇女且后期纯母乳喂养160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孕妇膳食情况进行调查,对孕妇血清及婴儿静脉血钙铁锌铜含量进行测定,以分析孕妇血清钙铁锌铜含量与婴儿静脉血钙铁锌铜含量的相关性,并对静脉血清钙、铁、锌、铜浓度与婴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160例孕晚期妇女摄入的主要营养素及能量中能够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的只有维生素E;而蛋白质、能量、钙、铁、锌、铜的摄入量均未达标.与孕妇血清相比,婴儿静脉血清钙、铁、锌含量明显提高,而铜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婴儿静脉血清钙铁锌含量与孕妇血清钙铁锌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呈正相关,但在铜含量方面,两者无相关性.与2.5~4.0kg婴儿相比,出生体重高于4.0kg的婴儿静脉血清钙含量明显提高,而出生体重<2.5kg的婴儿静脉血清铜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的血清钙、铁、锌、铜的含量可对婴儿的发育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为促进孕妇自身的健康及婴儿的成长,孕妇在妊娠期间应加强对营养素及能量的摄入保障.
作者:文晓芹;康欣妍;李运明;王太森;刘华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成都市营门口、荷花池社区年龄≥40岁高危人群健康现况及其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为建立规范的脑卒中防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40岁以上成都市营门口、荷花池社区的常住居民605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做进一步实验室检查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筛查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6050名居民筛查出高危人群1116人,检出率为18.45%.脑卒中高危人群各项危险因素所占比重由高到底依次为高血压62.9%、高血脂55.91%、肥胖或超重47.94%、少运动44.09%、吸烟36.20%、糖尿病34.86%、卒中家族史22.94%、既往卒中史8.24%、房颤或心瓣膜病2.96%.男、女脑卒中高危人群在各年龄段分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2=21.555,P<0.001).除肥胖或超重、少运动、糖尿痛、既往卒中史外,其余各项危险因素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人群中高血脂和房颤患者的治疗率极低.高危人群中血清中低同型半胱氨酸(Hcy)组165人(19.14%);中Hcy组425人(49.3%);高Hcy组272人(31.55%).脑卒中高危人群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内膜增厚217人(53.98%),劲动脉斑块314人(78.11%),颈动脉狭窄308人(76.62%).结论 早期识别脑卒中高危人群并控制各项高危因素,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倡导健康生活,对脑卒中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慧;温贤秀;何邦;邱文娟;杨文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疤痕妊娠病灶清除术与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子宫疤痕妊娠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成经阴道子宫疤痕妊娠病灶清除术组(研究组)26例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涛宫术(对照组)20例.分别对术中出血量、血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副作用发生等进行对比.结果 经阴道子宫疤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在血HCG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副作用发生率等方面优于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疤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具有高效、可靠、副作用少、术后恢复快和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树环;王志毅;刘丽萍;毛熙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抗苗勒管激素联合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及FSH/LH对生育高龄女性卵巢功能储备的评估,以此评价生育高龄女性的生育功能.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5月门诊60例生育高龄(>35岁)女性有生育要求患者为研究组,另选60例20~35岁育龄期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基础抗苗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AM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水平则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组FSH/LH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H与年龄、FSH、FSH/LH呈负相关(P<0.001);AMH与LH无相关性(P>0.05).结论 年龄、AMH、FSH及FSH/LH与卵巢储备功能密切相关,结合女性年龄,有助于评估生育高龄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
作者:杜二球;高霞;尚丽;李咏梅;陈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孕期腹腔镜与孕期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对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纳入2011年1月~2016年1月来院就诊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非孕期实施腹腔镜宫颈环扎术组(试验组)30例和孕期经阴道宫颈环扎术组(对照组)27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情况、住院时间、妊娠结局,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中转开腹及手术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足月(≥37周)分娩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平均体重重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孕期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对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林;李克敏;罗国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小儿气道管理是每个麻醉医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同时也是一项挑战.小儿气道并不是缩小了的成人气道,其独特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使其管理更加复杂和困难.现主要的管理方法有面罩通气、气管插管和喉罩.不同的病人特点和不同的操作要求可选择不同的气道管理方法,其各有利弊.对小儿困难气道常采用吸入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辅助设备有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虽然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已改善了小儿气道管理的窘境,但仍需不断地探索来满足更多的气道管理需求,降低并发症,提高成功率.
作者:陈雅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儿科住院患者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定植菌耐药基因型与表型,了解菌种构成、耐药基因型与表型特点,为儿科临床感染诊断、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6年1月~12月期间于淄博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患儿的170个肛门拭子,接种培养,筛选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米诺环素、氨苄西林8个药物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低抑菌浓度.提取肠球菌的DNA,PCR法检测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基因型及菌种,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成像分析及基因测序.结果 170个拭子培养中共筛选出21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12.4%),对大部分测定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50%,包括环丙沙星(90.5%)、青霉素(81.o%)、氨苄西林(76.2%)、庆大霉素(HLAR 61.9%),但仍对利奈唑胺(100%)与米诺环素(95.2%)敏感.21株VRE菌种包括屎肠球菌常见为66.7%.经PCR检测vanA基因型是本研究中VRE常见的耐药基因型.追踪VRE定植阳性者,未发现VRE感染.结论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以屎肠球菌常见.VRE耐大部分抗菌药物,但对利奈唑胺、米诺环素较敏感,可作为治疗VRE感染的选择药物.本研究中vanA基因型常见,临床分离菌存在基因型与表型不一致菌株,临床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中应予重视.
作者:张彩虹;张学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特布他林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患儿肺功能、炎性细胞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收治的90例CVA患儿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检测所有受试者肺功能、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FEV1和PEF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FVC水平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和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CVA患儿,能更有效提高患儿肺功能、抑制气道局部炎症反应、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促进患儿免疫功能恢复,是临床潜在的有效方案之一.
作者:黄莉;黄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2月~2017年1月选择来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非宫颈癌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的阴道分泌物与宫颈标本,检测阴道细菌感染及其HPV-DNA阳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检出HPV-DNA感染90例,阳性率60.0%;对照组中检出HPV-DNA感染40例,阳性率26.7%,观察组的HP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检出阴道细菌78例,检出率为52.0%,其中革兰阴性菌60例,革兰阳性菌18例;对照组中检出阴道细菌70例,检出率为46.7%,其中革兰阴性菌55例,革兰阳性菌15例,两组阴道细菌感染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87,P>0.05).在观察组中,HPV-DNA感染状态与阴道细菌感染的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872,P>0.05).直线相关分析宫颈癌患者HPV感染与阴道细菌感染无明显相关性(r=0.092,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的HPV阳性率高于宫颈炎患者,且阴道分泌物中致病菌检出率较高,革兰阴性菌检出率居首位,阴道细菌感染与HPV感染协同因素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冰杰;杨彩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放射治疗是胸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由此而出现的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是其常见不良反应,放射性肺损伤的质量成为临床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现代医学和中医药两方面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姚逸临;李和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攀枝花地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病原分布及特点,为临床预防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住院治疗的121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病原学来源包括鼻咽抽吸物进行细菌培养、血培养、TORCH、输血前检查, 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214例新生儿中397例于冬季入院,240例于夏季入院,冬季与夏季入院人数有统计学差异;标本送检率以血培养高(86.82%),痰培养低(54.70%);而异常细菌检出率以痰培养高(46.23%),血培养阳性率较低(2.85%).有307例痰培养细菌异常检出阳性,其中检出肺炎克雷伯杆菌82株(26.71%),金黄色葡萄球菌68株(22.14%),大肠埃希菌62株(20.20%).血培养阳性前三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8株(26.67%)、肺炎克雷伯杆菌6株(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13.33%).结论 攀枝花地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主要在冬季发病较多,肺炎克雷伯杆菌为本地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住院患儿感染的首位致病菌.肺炎新生儿患者,痰培养阳性率高,针对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唐晓燕;陈艾;田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肺结核后肺癌(LCWPTB)的临床特点及早期的筛查方法,为LCWPTB的早期诊断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6年12月在皖医二附院和皖医一附院住院的64例LCWPTB(研究组)患者和60例结核病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胸部CT、肿瘤标记物(TM)水平等特点.结果 64例LCWPTB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癌占27例(42.2%),Ⅲ期、Ⅳ期的肺癌占比较大.LCWPTB和肺结核的临床症状相似,对比分析仅痰中带血、消瘦、胸背部疼痛的差异具统计学意(P<0.05).LCWPTB影像学表现呈现多样化,具有肺结核、肺癌双重影像特征..血清CA199、CEA、SCC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约登指数由高到低分别是CEA(0.550),SCC(0.484),CA199(0.217)和CA125 (0.017),AUC由高到低分别为CEA (0.82),SCC (0.80),CA199 (0.66)和CA125(0.56).结论 LCWPTB确诊多在中晚期阶段,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癌.肺结核患者若出现反复痰血、不明原因消瘦、持续性胸背痛时需警惕癌变可能.对高危肺结核人群应定期胸部CT、血清SCC+CA199+CEA检测有助于LCWPTB的早发现,可能为患者赢得更多治疗时间.
作者:全斌;徐明生;喻艳林;秦继武;王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p38δ对HeLa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转染方法在HeLa细胞中过表达p388蛋白;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沉淀法纯化p38δ蛋白,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转染对照质粒HeLa细胞相比,转染p38δ表达质粒HeLa细胞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和顺铂处理条件下的细胞凋亡水平都显著上升(P均<0.01).在顺铂处理条件下,与转染对照质粒HeLa细胞相比,转染p38δ表达质粒HeLa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Bax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均<0.01).顺铂处理HeLa细胞中p38δ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转染野生型p38δ(WT)HeLa细胞相比,转染激酶失活突变体p38δ(K54R) HeLa细胞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和顺铂处理条件下的细胞凋亡水平都显著下降(P均<0.01).结论 p38δ促进HeLa细胞凋亡并增强其对顺铂的敏感性,且p38δ对HeLa细胞凋亡的调控依赖于其蛋白激酶活性.
作者:沈祥丽;张勇;柳怡;张勇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罗哌卡因行腹横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用于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6年8月~2017年1月在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DEX组产妇(D组)50例和对照组产妇(C组)50例,两组术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D组产妇注射lug/kgDEX+0.25%罗哌卡因共60ml;C组产妇则注射0.25%罗哌卡因共60ml,两组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行双侧TAPB后到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4、8、12、24和48h产妇的疼痛VAS评分、BCS舒适度评分、术后48h内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均未观察到TAPB相关并发症.D组产妇行TAPB后到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8h、12h、24h的VAS评分降低,BCS评分升高(P<0.05);除行TAPB后到术后4h时间段外,其余各相邻时点间镇痛泵按压次数D组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 采用lug/kg DEX复合0.25%0的罗哌卡因行TAPB可以为剖宫产妇提供更为理想的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还能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安全有效.
作者:李林佶;李顺洪;袁卫国;冯麟;谢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肿瘤源性血管内皮细胞(Td-VECs)的培养方法,并测定CDl05表达及靶向能力.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CD34免疫荧光染色鉴定;Millicell小室共培养VECs和乳腺癌细胞以获取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Td-VEC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CD105免疫荧光及靶向CD105纳米粒标记检测Td-VECs细胞特性、分子表达及靶向结合能力.结果 成功分离HUVECs,诱导后VECs的Teml和Tem8表达量明显增高,免疫荧光染色显示VECs呈CD105阳性,诱导后的VECs荧光强度强于未诱导VECs;在铁浓度为0、0.5、1、2、5、10ug/mL时,共同孵育24h,诱导后和未诱导的VECs的标记率分别为0%、(25.35±4.23)%、(58.07±4.12)%、(86.68±3.42)%、100%、100%和0%、(10.58±2.62)%、(16.31±4.32)%、(46.33±3.42)%、(77.62±4.13)%、100%.结论 肿瘤细胞共培养法能够诱导VECs向Td-VECs分化,是获取基于CD105分子靶向研究Td-VECs的可靠方法,为靶向抗肿瘤血管生成提供了细胞学基础.
作者:杨华;龚明福;徐建众;邹利光;张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分娩疼痛是一种内脏性疼痛,是导致围产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原因之一,其强度及镇痛措施的效果与产妇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相关.非药物分娩镇痛措施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和生理调节技术以达到分娩镇痛、促进自然分娩的目的.其对产程及母婴影响小、安全性高、依从性好、经济易行,适用范围广,有利于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科和麻醉干预措施,改善妊娠结局.本文就国内外常用的非药物分娩镇痛方法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马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