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选择性单双膜血浆置换在免疫性疾病及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刘华;高菊林;蒋红利;王瑜

关键词:血浆置换, 免疫性疾病, 排斥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单膜/双膜血浆置换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期间选择性应用单膜/双膜血浆置换治疗患者19例,每例进行1~8次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表达水平,测定并记录不同疾病的特异性抗体表达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伴发肾功能不全或移植排斥反应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尿量恢复情况等.结果 单膜血浆置换12例次,双膜血浆置换58例次,治疗前后I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M、IgA未见显著差异(P>0.05).不同疾病预后:SLE合并继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血小板低12×109/L,抗核抗体(+),经5次单膜血浆置换配合内科治疗,意识好转,血小板恢复正常,抗核抗体(-);急进性肾炎患者11例,配合药物治疗后抗-KSZ抗体平均水平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GBM呈显著性下降(P<0.05);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7例患者行双膜血浆置换,总体PRA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膜/双膜血浆置换技术能迅速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G、抗-GBM抗体的表达水平,临床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体方法.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TG/HDL及瘦素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TG/H DL、瘦素、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2月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高新区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2003年DR的国际临床分期标准及病情严重程度依次将其分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32例、轻度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30例、中度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38例、重度非增殖型搪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32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28例及高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24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C),测量各组血生化指标、计算TG/HDL-C,测量HbA1c、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分析TG/HDL、瘦素、脂联素与DR病变关系.结果 各组TC和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及TG/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瘦素、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DL-C与DR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TG/HDL-C、血清瘦素与DR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与DR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TG/HDL、瘦素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联素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因素,三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糖尿痛视网膜病变的预测及疗效评估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陈之阳;孙伟峰;曹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模态功能MRI在糖尿病脑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多模态功能MRI用于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T2DM)脑病及其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方法 纳入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9例T2DM合并脑病患者,按照病程长短分为A组(23例)(<10年)与B组(26例)(>10年),同时招募健康志愿者21名为志愿者组.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与MR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受试者左侧海马部位进行扫描,计算各组受试者相位值与蒙特利尔认知(Montreal of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 3组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WI相位值、Ins/Cr值、Cho/Cr值均高于A组(P<0.05),A组高于志愿者组(P<0.05);A组NAA/Cr值高于B组(P<0.05),但显著低于志愿者(P<0.05);MoCA评分与A组、B组受试者SWI相位值成正相关关系,与A组、B组受试者的Ins/Cr、Cho/Cr、NAA/Cr均具有负相关关系.结论 多模态功能MRI有助于早期诊断并评价T2DM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张景忠;齐英杰;吴炎;陈宇;徐坚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GLP-1重组减毒沙门菌治疗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Caveolin-1及胰岛β细胞自噬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GLP-1重组减毒沙门菌治疗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Caveolin-1、胰岛β细胞自噬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纳入的4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空载组及治疗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正常饲养,对照组、空载组及治疗组使用链脲佐菌素(STZ)造模;对照组及正常组采用生理盐水干预,空载组采用空载体重组减毒沙门菌干预,治疗组采用GLP-1重组减毒沙门菌干预;在造模前、造模成功后及治疗结束后进行眼眶取血,使用血糖仪检测血中血糖水平,治疗结束后检测小鼠Caveolin-1、胰岛β细胞自噬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组小鼠血糖水平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及空载组(P<0.05);治疗组小鼠胰岛Caveolin-1水平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空载组(P<0.05),对照组及空载组Caveolin-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小鼠胰岛Atg3、Atg12及Beclin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空载组(P<0.05),对照组及空载组Atg3、Atg12及Beclin1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GLP-1重组减毒沙门菌治疗后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Caveolin-1及胰岛β细胞自噬相关因子表达,有较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芸;康林;祝莹;黄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放式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3、5d的疼痛评分及相关血清指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至术后1、3、5天观察组的重度疼痛率分别为6.45%、41.94%、29.03%及12.90%,疼痛相关血清指标(SP、BK、PGE2、IL-8、NGF及β-EP)均先升后降,且术后1d均高于其他时间,术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效果较好,因此在改善患者术后不适感及相关血液指标方面均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巍伟;王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记录患者妊娠结局,根据有无不良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30例)与无不良妊娠结局组(50例),比较两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确诊孕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妊娠期高血压分度、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不良孕产史等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患者共30例,占37.5%,包括羊水过多3例、胎膜早破7例、早产10例、产后出血6例、巨大儿8例、低体重儿5例、新生儿窒息3例、新生儿低血糖3例;不良妊娠结局组年龄≥35岁、孕前体质指数≥25kg/m2、孕期总增重过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3项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分度重度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不良妊娠结局组(P<0.05);确诊孕周、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不良孕史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总增重、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妊娠期高血压分度等5个因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

    作者:张静;唐国珍;谢江燕;吴君;谭春梅;潘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联合检测标志物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mALB、UCr、α-MG、β2-MG、NAG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500例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尿液中的mALB、UCr、α-MG、β2-MG、NAG的含量,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UCr/Cr、MALB/Cr、β2-MG/Cr、NAG/C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mALB、UCr、β2-MG、NAG单项指标的阳性率要明显低于采用mALB+ UCr和β2-MG+ NAG两项指标双向检验的阳性率(P<0.05);采用mALB+ UCr+ β2-MG+ NAG+ α-MG五项指标联合检验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使用mALB、UCr、β2-MG、NAG单项指标的阳性率和采用mALB+ UCr和β2-MG+ NAG两项指标双向检验的阳性率(P<0.05);采用mALB+ UCr+ β2-MG+NAG+ α-MG五项指标联合检验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采用血清肌酐该种指标的阳性率(P<0.05);采用mALB+ UCr+β2-MG+ NAG+ α-MG五项指标联合检验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采用尿素氮该种指标的阳性率(P<0.05);采用mALB+UCr+ β2-MG+ NAG+ α-MG五项指标联合检验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采用内生肌酐该种指标的阳性率(P<0.05).结论 mALB、UCr、α-MG、β2-MG、NAG联合检测可以灵敏地测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身体变化,使患者可以尽早得到治疗,肾小管的损伤比肾小球的损伤出现的时间要早,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郝玉婷;林洁;秦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Treg与Th17细胞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Treg与Th17细胞在桥本氏甲状脉炎(HT)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甲功正常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45例(HT组),包括用L-T4将甲功维持在正常范围的22例(治疗组)和初诊的甲功正常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23例(初发组),同时纳入27例健康人设为正常对照组.采集受试者静脉血5ml,并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reg、Th17细胞数及其比例.结果 HT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reg细胞数、Treg/Th17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h17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TPOAb和TgAb抗体滴度虽高于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eg、Th17细胞数及Treg/Th17比值在治疗组和初发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OAb、TgAb滴度与Treg、Th17细胞数及Treg/Th17比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Treg、Th17细胞功能失衡在HT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Treg、Th17细胞功能.L-T4替代治疗可能会降低HT患者TPOAb、TgAb滴度,但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玉敏;胡枫湫;黄慧;陈香;王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血尿酸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患者血尿酸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A组)2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B组)45例、同期我院体检的甲状腺功能健康人群(C组)50例.分别检测A、B、C3组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相关抗体、血尿酸(SUA)、血糖(FBG)、血脂、血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 随着甲减程度的加重,SUA及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人群,SUA、TG及FBG明显高于抗体阴性人群(P<0.05);SUA及TG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明显相关性(r=0.428,P<0.001;r=0.346,p=0.007),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易导致患者SUA、TG及FBG发生异常,尤其是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人群,增加代谢性疾病发生风险,应高度重视.

    作者:曹雯;郑仁东;范尧夫;陈国芳;吕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肝损害危险因素 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狼疮性肝损害(lupus hepatitis,LH)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在4个数据库(PubMed、medline、万方、中国知网)中发表的文章进行搜索,检索文献发表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9月以确定具有LH的SLE患者的文章.提取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荟萃分析以确定患有SLE肝损害的危险因素.4个数据库共发现文献232篇,终纳入文献11篇.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抗C3抗体、高SLEDAI评分、血清IgG水平升高及神经系统受累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抗C3抗体水平下降、IgG球蛋白水平升高、SLE-DAI评分较高及神经系统受累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雨曦;朱帅;刘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展望

    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类在生物学和临床上均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诊断建立在除外WHO已定义的PTCL其他亚型,基因表达谱分析提高了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能力.尽管因一线治疗方案尚不确定,以CHOP为代表的含蒽环类药物的方案继之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适合移植患者的标准选择.新药已经被证实在复发和难治患者中有效,但并不改善生存率.这些新药是否能与CHOP联合作为新的一线治疗方案的研究正在进行.

    作者:徐才刚;何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α-硫辛酸用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用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TS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血清Apo-a、sVCAM-1、8-ISO-PGF2α水平以及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与血清Apo-a水平较高,TSS评分与血清sVCAM-1、8-ISO-PGF2α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清Apo-a水平较高,TSS评分与血清sVCAM-1、8-ISO-PGF2α水平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调节代谢紊乱、改善血管内皮炎症损伤等多重机制,降低2型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sVCAM-1、8-ISO-PGF2α水平,增加血清Apo-a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神经传导速度,可显著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杨雨平;林东源;叶健波;林华征;杨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IgE联合FeNO检测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预后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免疫球蛋白E(IgE)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咳嗽变异性哮喘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6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5例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25-OH-D3、IgE及FeNO水平;根据观察组病情程度将其分为重、中、轻度组,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25-OH-D3、IgE及FeNO水平;对观察组进行4周随访,根据其咳嗽的程度判定其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血清25-OH-D3、IgE及FeNO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E、FeN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中、轻度组患者(P<0.05),血清IgE、FeNO水平显著较高(P<0.05);且中度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血清IgE、FeNO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IgE、FeNO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25-OH-D3、IgE以及Fe-NO水平浓度,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静;郑丽颖;李卓隽;李强;刘运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目标护理在脑栓塞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目标护理在脑栓塞康复治疗中的效果,为患者康复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脑栓塞住院患者98例,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目标护理,即通过深入访谈,以梳理出影响患者住院期间和院外治疗的主客观因素,并以此为目标开展个性化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治疗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焦虑抑郁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焦虑抑郁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分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标护理能够提高脑栓塞患者院外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冉春丽;杨雅梅;韩小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VP和PKP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杨凌示范区医院疼痛科2008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住院患者284例,按照治疗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VP组(135例)和PKP组(149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改善、骨水泥渗漏、椎体后凸角度改善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椎体后凸角度改善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PKP组VAS评分、椎体后凸角度改善、临床疗效均优于PVP组(P<0.05);PKP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PVP组(P<0.05).结论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应用PKP与PVP均可缓解疼痛,改善椎体后凸角度,但PKP临床疗效更好,骨水泥渗漏率更低,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韩妮妮;卫凌;杨艳荣;谢亮;贾建章;辛梦玺;伊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诊断标准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脂肪负荷餐后血糖与胰岛素水平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不同诊断标准下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脂肪负荷餐后不同时间点血糖和胰岛素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于进食脂肪负荷餐后2、4、6、8h采集受试者的血液样本,检测受试者的血糖和胰岛素值,采用直线相关和混合效应模型分析WHO诊断标准与ADA诊断标准下IFG患者不同时间点血糖和胰岛素的关系.结果 两种标准诊断的IFG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BMI值、WHR值、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O标准诊断的IFG患者的心率高于ADA标准诊断出的IFG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不同测量时间点的GLU、INS指标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标准诊断出的IFG人群,其空腹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WHO,r=-0.7227;ADA,r=-0.6780);其餐后4h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WHO,r=0.4985;ADA,r=0.398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腹血糖诊断切点下调可用作提前识别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窗口,有助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及逆转糖尿病进展.

    作者:鲍婷;王佑娟;唐怀蓉;黄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门冬胰岛素原的酶切及产物分离纯化方法

    目的 建立门冬胰岛素原的酶切及纯化方法,获得高纯度的活性门冬胰岛素.方法 以大肠杆菌制备含有前导肽和折叠伴侣C肽的门冬胰岛素原为底物,采用胰蛋白酶和羧肽酶B对门冬胰岛素原进行酶切同时去除前导肽及C肽,酶切条件:酶与门冬胰岛素原的质量比为1∶1000,室温反应30min.利用SPFF层析柱纯化酶切产物,获得高纯度的门冬胰岛素.结果 电泳结果显示酶切产物与门冬胰岛素分子量相似,离子交换纯化可以分开门冬胰岛素及酶切的多余肽段.高效凝胶过滤层析分析洗脱峰纯度大于95%,蛋白收率为30%.MALDI-TOF检测纯化产物的分子量与门冬胰岛素的理论分子量完全一致.结论 建立门冬胰岛素原酶切及分离纯化工艺可用于指导门冬胰岛素的规模制备.

    作者:周孟能;陈文琼;陈颖;刘永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肾脏保留手术治疗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肾脏保留手术治疗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3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35例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回顾性分析行肾脏保留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35例患者行肾脏保留手术治疗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35例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年龄<65岁者30例,≥65岁者15例,经钬激光切除术、以及影像学分析等临床分析方法证实,病理分级G1 8例,G2 15例,G2~G3 6例,G3 6例,临床分期Ta期2例,T1期9例,T2期17例,T3期7例.35例患者在年龄、病理分级以及临床分期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2年内均进行随访,其中16例患者经膀胱镜复查发现膀胱癌,均行膀胱癌电切术后,14例存活,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4例患者发生同侧肾盂癌,均行肾孟癌根治术后均存活;5例患者经临床确认并发输尿管狭窄,经过定期更换D-J管,均存活;10例患者输尿管癌局部复发,经行输尿管癌根治术,8例患者存活,2例死于局部复发.术后6月~2年,生存率为88.57%;术后5年随访调查结果显示:存活22例,其中G1 8例,G2 14例,Ta2例,T18例,T212例,均为低分级、低分期患者.死亡13例,大部分为高分级和高分期患者.结论 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是临床上少见的肿瘤,对患者行肾脏保留手术,低分级、低分期的患者预后良好.由于肾脏保留手术具有复发的危险,需要密切观察.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汪伊新;辜福贤;甘启详;许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TAT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腹主动脉血管组织STAT1蛋白和STAT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24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复方罗布麻组,每组各12只;将同源雄性魏-凯二氏大鼠(WKY) 12只设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45天后,Western Blot测定腹主动脉血管组织中STAT1蛋白表达,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大鼠STAT1 mRNA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镇肝熄风汤中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STAT1蛋白表达和STAT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镇肝熄风汤可以抑制腹主动脉血管组织中STAT1蛋白表达和STAT1 mRNA表达,可能通过抑制腹主动脉血管细胞凋亡和减少血管细胞增殖的作用,来降低血管重构,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作者:谢鑫;陈磊;张立德;苗嘉芮;刘文俊;陈靖;吴成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认知饮食方案在2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和分析认知饮食护理方案对2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间在本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认知饮食护理组,检测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6个月的各项生化指标,观察并发症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认知饮食护理组患者护理后BUN、TG、TC水平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A1c、LDL-C、Crea、TP、Alb水平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饮食护理组患者护理后高血压、急性心衰、重症高血钾、超重、SAS评分、SDS评分、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饮食行为总分、进餐总量、进餐规律、进餐次数、食品加工方式、食盐量、饮食结构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饮食护理方案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饮食护理效果,并可以改善各项生化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佳丽;张众;迟爽;刘家汛;丁海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氯沙坦钾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相关因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氯沙坦钾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D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并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及血脂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24小时Upro、FIB、PT、ET-1、vWF、hs-CRP、TNF-α、IL-6、TG、TC、LDL-C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NO、HDL-C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氯沙坦钾治疗老年DN患者,可明显改善肾功能、纤溶活性及内皮功能,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陈军;周海舟;王育林;吴绮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