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认知饮食方案在2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刘佳丽;张众;迟爽;刘家汛;丁海彦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 透析, 认知饮食护理方案, 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认知饮食护理方案对2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间在本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认知饮食护理组,检测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6个月的各项生化指标,观察并发症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认知饮食护理组患者护理后BUN、TG、TC水平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A1c、LDL-C、Crea、TP、Alb水平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饮食护理组患者护理后高血压、急性心衰、重症高血钾、超重、SAS评分、SDS评分、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饮食行为总分、进餐总量、进餐规律、进餐次数、食品加工方式、食盐量、饮食结构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饮食护理方案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饮食护理效果,并可以改善各项生化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选择性单双膜血浆置换在免疫性疾病及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膜/双膜血浆置换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期间选择性应用单膜/双膜血浆置换治疗患者19例,每例进行1~8次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表达水平,测定并记录不同疾病的特异性抗体表达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伴发肾功能不全或移植排斥反应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尿量恢复情况等.结果 单膜血浆置换12例次,双膜血浆置换58例次,治疗前后I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M、IgA未见显著差异(P>0.05).不同疾病预后:SLE合并继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血小板低12×109/L,抗核抗体(+),经5次单膜血浆置换配合内科治疗,意识好转,血小板恢复正常,抗核抗体(-);急进性肾炎患者11例,配合药物治疗后抗-KSZ抗体平均水平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GBM呈显著性下降(P<0.05);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7例患者行双膜血浆置换,总体PRA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膜/双膜血浆置换技术能迅速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G、抗-GBM抗体的表达水平,临床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体方法.

    作者:刘华;高菊林;蒋红利;王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模态功能MRI在糖尿病脑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多模态功能MRI用于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T2DM)脑病及其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方法 纳入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9例T2DM合并脑病患者,按照病程长短分为A组(23例)(<10年)与B组(26例)(>10年),同时招募健康志愿者21名为志愿者组.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与MR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受试者左侧海马部位进行扫描,计算各组受试者相位值与蒙特利尔认知(Montreal of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 3组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WI相位值、Ins/Cr值、Cho/Cr值均高于A组(P<0.05),A组高于志愿者组(P<0.05);A组NAA/Cr值高于B组(P<0.05),但显著低于志愿者(P<0.05);MoCA评分与A组、B组受试者SWI相位值成正相关关系,与A组、B组受试者的Ins/Cr、Cho/Cr、NAA/Cr均具有负相关关系.结论 多模态功能MRI有助于早期诊断并评价T2DM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张景忠;齐英杰;吴炎;陈宇;徐坚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Treg与Th17细胞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Treg与Th17细胞在桥本氏甲状脉炎(HT)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甲功正常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45例(HT组),包括用L-T4将甲功维持在正常范围的22例(治疗组)和初诊的甲功正常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23例(初发组),同时纳入27例健康人设为正常对照组.采集受试者静脉血5ml,并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reg、Th17细胞数及其比例.结果 HT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reg细胞数、Treg/Th17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h17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TPOAb和TgAb抗体滴度虽高于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eg、Th17细胞数及Treg/Th17比值在治疗组和初发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OAb、TgAb滴度与Treg、Th17细胞数及Treg/Th17比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Treg、Th17细胞功能失衡在HT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Treg、Th17细胞功能.L-T4替代治疗可能会降低HT患者TPOAb、TgAb滴度,但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玉敏;胡枫湫;黄慧;陈香;王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肝损害危险因素 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狼疮性肝损害(lupus hepatitis,LH)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在4个数据库(PubMed、medline、万方、中国知网)中发表的文章进行搜索,检索文献发表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9月以确定具有LH的SLE患者的文章.提取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荟萃分析以确定患有SLE肝损害的危险因素.4个数据库共发现文献232篇,终纳入文献11篇.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抗C3抗体、高SLEDAI评分、血清IgG水平升高及神经系统受累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抗C3抗体水平下降、IgG球蛋白水平升高、SLE-DAI评分较高及神经系统受累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雨曦;朱帅;刘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时间口服磷酸钠盐液对肠道清洁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口服磷酸钠盐液对肠镜检术前肠道准备时肠道清洁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比较.方法 选取2017年5~6月来我科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前一天16:00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890ml,检查当日5:00(上午检查)或9.00(下午检查)再口服890ml;对照组患者上午检查则于检查当日4:00和5..00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各890ml,下午检查者于8:00和9:00分别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各890ml.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及患者肠道准备时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x2=7.052,P<0.008),且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时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x2=29.330,P<0.001).结论 对于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在术前一天口服890ml磷酸钠盐口服液,检查当日再口服890ml磷酸钠盐口服液,这种分次服用的方法患者依从性高,肠道准备安全、方便,患者清肠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其肠道清洁度优于常规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川君;李小青;兰慧;张琼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放式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3、5d的疼痛评分及相关血清指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至术后1、3、5天观察组的重度疼痛率分别为6.45%、41.94%、29.03%及12.90%,疼痛相关血清指标(SP、BK、PGE2、IL-8、NGF及β-EP)均先升后降,且术后1d均高于其他时间,术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效果较好,因此在改善患者术后不适感及相关血液指标方面均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巍伟;王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VP和PKP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杨凌示范区医院疼痛科2008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住院患者284例,按照治疗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VP组(135例)和PKP组(149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改善、骨水泥渗漏、椎体后凸角度改善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椎体后凸角度改善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PKP组VAS评分、椎体后凸角度改善、临床疗效均优于PVP组(P<0.05);PKP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PVP组(P<0.05).结论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应用PKP与PVP均可缓解疼痛,改善椎体后凸角度,但PKP临床疗效更好,骨水泥渗漏率更低,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韩妮妮;卫凌;杨艳荣;谢亮;贾建章;辛梦玺;伊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氟对SD大鼠分泌期牙胚中UCH-L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氟化物对分泌期大鼠牙胚中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 (UCH-L1)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氟牙症发生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9只妊娠10天的大鼠,分为3组,分别饲以去离子水和含氟浓度为50mg/L、200 mg/L的氟化钠水溶液,妊娠21天时,取其子鼠下颌骨制作切片及提取牙胚组织,分别用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染氟组大鼠牙胚细胞中UCH-L1的蛋白及mRNA表达,应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加氟组胎鼠牙胚中的UCH-L1的免疫组化染色程度较对照组减弱,其mRNA的表达量逐渐减少,高氟浓度下尤为明显.结论 氟化物作用下,分泌期牙胚中UCH-L1的表达降低,可能与氟牙症的发生机制相关.

    作者:田剑刚;钟翠翠;黄瑞哲;张盘谏;陈庆秀;阮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门冬胰岛素原的酶切及产物分离纯化方法

    目的 建立门冬胰岛素原的酶切及纯化方法,获得高纯度的活性门冬胰岛素.方法 以大肠杆菌制备含有前导肽和折叠伴侣C肽的门冬胰岛素原为底物,采用胰蛋白酶和羧肽酶B对门冬胰岛素原进行酶切同时去除前导肽及C肽,酶切条件:酶与门冬胰岛素原的质量比为1∶1000,室温反应30min.利用SPFF层析柱纯化酶切产物,获得高纯度的门冬胰岛素.结果 电泳结果显示酶切产物与门冬胰岛素分子量相似,离子交换纯化可以分开门冬胰岛素及酶切的多余肽段.高效凝胶过滤层析分析洗脱峰纯度大于95%,蛋白收率为30%.MALDI-TOF检测纯化产物的分子量与门冬胰岛素的理论分子量完全一致.结论 建立门冬胰岛素原酶切及分离纯化工艺可用于指导门冬胰岛素的规模制备.

    作者:周孟能;陈文琼;陈颖;刘永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记录患者妊娠结局,根据有无不良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30例)与无不良妊娠结局组(50例),比较两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确诊孕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妊娠期高血压分度、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不良孕产史等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患者共30例,占37.5%,包括羊水过多3例、胎膜早破7例、早产10例、产后出血6例、巨大儿8例、低体重儿5例、新生儿窒息3例、新生儿低血糖3例;不良妊娠结局组年龄≥35岁、孕前体质指数≥25kg/m2、孕期总增重过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3项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分度重度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不良妊娠结局组(P<0.05);确诊孕周、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不良孕史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总增重、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妊娠期高血压分度等5个因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

    作者:张静;唐国珍;谢江燕;吴君;谭春梅;潘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治疗胶质瘤的疗效与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治疗胶质瘤的疗效与相关机制.方法 以胶质瘤原代细胞为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贝伐单抗和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处理胶质瘤细胞,并分为生理盐水组、贝伐单抗组和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组.采用MTS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处理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利用划痕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并在裸鼠皮下注射胶质瘤原代细胞,15天后分别用生理盐水、贝伐单抗和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进行治疗处理,观察移植瘤大小、重量差异,并进一步通过免疫组化法验证各组移植瘤中CD34及Ki67的差异.结果 贝伐单抗组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组抑制效果更显著且与贝伐单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伐单抗组处理后移植瘤的大小、重量和体积均抑制明显,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组抑制更为明显,与贝伐单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伐单抗组的CD34及Ki67表达较生理盐水组下降(P<0.01),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组下降更明显,与贝伐单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治疗胶质瘤,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药物产生叠加效应显著增强抗肿瘤作用,可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抑制胶质瘤的生长、重量和体积,为临床治疗胶质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黄培成;程小耕;杨强;毕敬涛;曹姗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免疫球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目前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首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遗传、炎症、免疫应答、内分泌等多种机制参与其中,但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IgG、IgM等免疫球蛋白被发现存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血液及尿液中,且与患者的疾病进展、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糖尿病肾病和免疫球蛋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含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IgE联合FeNO检测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预后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免疫球蛋白E(IgE)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咳嗽变异性哮喘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6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5例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25-OH-D3、IgE及FeNO水平;根据观察组病情程度将其分为重、中、轻度组,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25-OH-D3、IgE及FeNO水平;对观察组进行4周随访,根据其咳嗽的程度判定其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血清25-OH-D3、IgE及FeNO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E、FeN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中、轻度组患者(P<0.05),血清IgE、FeNO水平显著较高(P<0.05);且中度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血清IgE、FeNO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IgE、FeNO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25-OH-D3、IgE以及Fe-NO水平浓度,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静;郑丽颖;李卓隽;李强;刘运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加速康复心脏外科理念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心脏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cardiac surgery,ERACS)理念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应用.方法 纳入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382例,210例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172例为ERACS组(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加速康复心脏外科的理念与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和体温等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观察两组的终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收缩压、心率和体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内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心脏外科(ERACS)”的理念可加快术后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黎;申晓芬;杨庆娟;邓建平;倪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肾脏保留手术治疗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肾脏保留手术治疗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3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35例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回顾性分析行肾脏保留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35例患者行肾脏保留手术治疗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35例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年龄<65岁者30例,≥65岁者15例,经钬激光切除术、以及影像学分析等临床分析方法证实,病理分级G1 8例,G2 15例,G2~G3 6例,G3 6例,临床分期Ta期2例,T1期9例,T2期17例,T3期7例.35例患者在年龄、病理分级以及临床分期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2年内均进行随访,其中16例患者经膀胱镜复查发现膀胱癌,均行膀胱癌电切术后,14例存活,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4例患者发生同侧肾盂癌,均行肾孟癌根治术后均存活;5例患者经临床确认并发输尿管狭窄,经过定期更换D-J管,均存活;10例患者输尿管癌局部复发,经行输尿管癌根治术,8例患者存活,2例死于局部复发.术后6月~2年,生存率为88.57%;术后5年随访调查结果显示:存活22例,其中G1 8例,G2 14例,Ta2例,T18例,T212例,均为低分级、低分期患者.死亡13例,大部分为高分级和高分期患者.结论 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是临床上少见的肿瘤,对患者行肾脏保留手术,低分级、低分期的患者预后良好.由于肾脏保留手术具有复发的危险,需要密切观察.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汪伊新;辜福贤;甘启详;许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联合检测标志物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mALB、UCr、α-MG、β2-MG、NAG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500例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尿液中的mALB、UCr、α-MG、β2-MG、NAG的含量,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UCr/Cr、MALB/Cr、β2-MG/Cr、NAG/C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mALB、UCr、β2-MG、NAG单项指标的阳性率要明显低于采用mALB+ UCr和β2-MG+ NAG两项指标双向检验的阳性率(P<0.05);采用mALB+ UCr+ β2-MG+ NAG+ α-MG五项指标联合检验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使用mALB、UCr、β2-MG、NAG单项指标的阳性率和采用mALB+ UCr和β2-MG+ NAG两项指标双向检验的阳性率(P<0.05);采用mALB+ UCr+ β2-MG+NAG+ α-MG五项指标联合检验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采用血清肌酐该种指标的阳性率(P<0.05);采用mALB+ UCr+β2-MG+ NAG+ α-MG五项指标联合检验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采用尿素氮该种指标的阳性率(P<0.05);采用mALB+UCr+ β2-MG+ NAG+ α-MG五项指标联合检验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采用内生肌酐该种指标的阳性率(P<0.05).结论 mALB、UCr、α-MG、β2-MG、NAG联合检测可以灵敏地测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身体变化,使患者可以尽早得到治疗,肾小管的损伤比肾小球的损伤出现的时间要早,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郝玉婷;林洁;秦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压氧联合胰激肽原酶对老年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相关性影响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胰激肽原酶对老年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血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DR患者1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3例(146眼),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研究组子以高压氧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比较两组间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视网膜中央动脉VPS、VED水平较高,RI水平较低,治疗后血清VEGF、IGF-1、bFGF水平较低,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胃部不适、头晕、耳呜、倦怠,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胰激肤原酶能有效改善老年DR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血清VEGF、IGF-1、bFGF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抑制血管增殖和炎症反应,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作者:李婧;任卫东;王敏敏;张丽茜;崔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两种术式对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法)和下腹正中切口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Kugel法)对腹股沟无张力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30例腹股沟无张力疝患者,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Rutkow组(采用Rutkow法)和kugel组(采用Kugel法)两组,每组各6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标准化处理流程,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疼痛评分(VAS)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ugel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Rutkow组(P<0.01),两组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未留下明显后遗症;术后各阶段,Kugel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Rutkow组(P<0.01);Rutkow组共有2例复发,Kugel组无复发(P>0.05).结论 采用下腹正中切口行kugel法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安全性高,同时不需要更多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好.

    作者:梁峰;李飞;聂双发;高晓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手术入路PCI治疗STEMI患者与CCU入住时间对疗效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与入住重症监护室(CCU)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110例,其中经桡动脉介入穿刺60例(TRI组),经股动脉介入穿刺50例(TFI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治疗效果,统计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穿刺时间、X线暴露时间、球囊扩张时间、造影导管数、造影剂使用量、手术时间、穿刺点压迫时间、C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及随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I组造影导管数少于TFI组(P<0.05);穿刺点压迫时间、术后卧床时间、CCU入住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TFI组(P<0.05);TRI组迷走神经反射、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TFI组(P<0.05),但随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I、TFI下急诊PCI治疗STEMI疗效均肯定,但TRI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C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曾娟;刘婷;张娟;王雅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肝细胞癌相关基因CTNNB1的3号外显子突变研究

    目的 探讨CTNNB1基因3号外显子突变与肝细胞癌(HCC)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0例HC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配对远端正常组织样本200份,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筛选突变情况;免疫组化法对筛选到突变的患者检测其肿瘤及正常组织中CTNNB1基因编码蛋白(β-catenin)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CTNNB1基因3号外显子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CTNNB1基因3号外显子错义突变3例(3%),分别引起第32、36位密码子编码氨基酸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例突变患者的肿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强于配对正常组织(P<0.05).CTNNB1基因3号外显子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TNNB1基因3号外显子突变存在于HCC患者中,可能与HCC的发生相关.

    作者:徐艳;谭维维;胡迅;杨宗泽;樊萍;张姝;席佳蕾;王亚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