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繁;陈艳丽;陈天武;张小明;曾南林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鉴别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1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有超声和病理检查结果,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甲状腺的超声征象进行分析,以筛选有诊断价值的超声像图特征.结果 本组患者的病理学诊断包括恶性结节58例和良性结节12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结节数目、纵横比、回声类型、边缘形态、结节性质、微小钙化及结节内血流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级横比≥1、低回声、边缘不清晰、实性结节、微小钙化均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超声检查能有效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纵横比≥1、低回声、边缘不清晰、实性结节及微小钙化是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重要征象.
作者:邱华;马步云;赵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肝转移(liver metastases,LTs)是影响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虽然根治性手术是一种可能治愈疾病的治疗方式,但大多数患者确诊肝转移时已经错过了根治性切除的佳时机.对于不可切除的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患者,现常用的方法有姑息性减瘤手术、射频消融、TACE/TAI/TAE、静脉化疗、放射性核素治疗,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佳的治疗方法尚有争议.近年来,有文献证实TACE/TAI/TAE治疗肝脏转移肿瘤是有效并且安全的.本文就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经动脉介入治疗进展与不足进行综述.
作者:刘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生存蛋白(Survivin)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和癌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OSF患者17例和OSF癌变患者18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的健康人群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方法检测三组患者的Survivin表达情况.结果 健康人群口腔粘膜上皮组织中未出现Survivin阳性表达;OSF癌变患者的Survivin表达阳性率(94.4%)明显高于OSF患者(47.1%)(P<0.05);OSF患者早期、中期、晚期的Survivin表达阳性率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水平对于诊断口腔粘膜下纤维性癌变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患者早期的诊断标志物.
作者:张大宫;卫倩;夏金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放疗的基本原则在于增加肿瘤剂量的同时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质子放疗作为目前为先进的放疗技术之一,能更好的体现这一原则,应用有越来越广泛的趋势.在物理学方面,其特征性的Bragg峰的剂量分布比目前的光子照射更为理想,多项剂量学比较的研究显示,其剂量学优势是明显的.但是由于其建造、运行、维护的费用相对较高,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随之增加,其价值和重要性在医疗界尚有诸多争议.目前已有的临床研究包括前列腺癌、肝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神经系统肿瘤、儿童肿瘤、脊索瘤和软骨肉瘤、眼球黑色素瘤及部分良性肿瘤等多种病变,但多数为回顾性研究、病例数较少且缺乏长期的随访数据结果,故目前能够证实质子放疗可以使患者获益的证据尚不充分,这也给了我们继续探索的空间.作为肿瘤放疗医师,应当了解目前该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为此,本文就部分质子放疗的物理特点、临床研究进展、所存争议及挑战作一综述,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考.
作者:吉喆;姜玉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不同时间导泻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临床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选取7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发病48h内给予早期导泻治疗,对照组在发病48h后给予导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复常、发热消退、腹痛及腹胀缓解、压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复常、发热消退、腹痛及腹胀缓解、压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4% (P<0.05).结论 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早期进行导泻治疗,可有效促进症状改善,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莉;汪毓君;胡苏;杨军辉;李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硫酸头孢噻利治疗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头孢吡肟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头孢噻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和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 77例患者在治疗前,观察组分离致病菌36株,对照组分离致病菌35组.其中,革兰氏阳性菌56株,革兰氏阴性菌13株,真菌2株;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达86.11%,对照组病原菌清除率为80.00%,两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28例,治愈率71.79%,总有效率92.31%;时照组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愈率为50.00%,总有效率89.47%,临床疗效较观察组差,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平均在(4.32±0.89)d,对照组平均(4.93±1.35)d,观察组患者各项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对照组为10.5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和硫酸头孢噻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均有一定疗效,但盐酸头孢吡肟对于病原菌的清除率更高,患者各项体征恢复时间短,临床疗效更好,同时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情控制和预后,临床治疗中可作首先药物.
作者:燕海英;杨阳;腾鸿;郎琴;刘跃建;陈先霞;梁宗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T2DM)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危险因素,为老年T2DM患者防治骨质疏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分析2010年4月~2013年7月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T2 DM并发OP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骨密度(BMD)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45例和非骨质疏松组(NOP组)32例.另选正常体检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病程、HbAlc、24h mAlb、mAlb、ISI以及BMD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OP组和NOP组在FPG、血磷及血钙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性别、年龄、BMI、病程、HbAlc、24hmAlb、mAlb、ISI及BM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与NOP组患者的FPG、HbAlc、24h mAlb、mAlb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而ISI、BMD水平则低于正常组.病程、年龄、24h mAlb、mAlb以及HbAlc与BMD呈负相关关系;而ISI、BMI与BMD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磷、血钙、FPG与BMD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发生OP与多种因素相关,女性、高龄、病程较长、BMI低、血糖控制不佳、肾功能受损等均是发生OP的易患因素.
作者:阎燕;尹红军;刘红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掌握高血压知识情况、遵医行为(如规律服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及适当运动)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住院时间及费用等,并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规律服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及适当运动的比率分别为86.7%、90.0%、85.0%和80.0%)均高于对照组的51.7%、45.0%、46.7%和4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8.3%、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85.0%和83.3%,而住院时间(14.8±1.6)d则短于对照组(17.7±2.1)d,住院费用(2308.5±159.7)元也少于对照组(2507.4±161.5)元人民币,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而且还可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率、遵医行为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琴;周丽嫦;张锦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零惩罚报告在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确认不良事件范围,建立零惩罚报告制度、规范其报告程序、培训消毒供应专业人员.将建立零惩罚报告制度前不良事件报告的2013年1~12月分为A组,其中2013年1~6月报告的不良事件数为A1组,7~12月为A2组,全年问卷调查为A3组;将建立零惩罚报告制度后不良事件报告的2014年1~12月作为B组,其中2014年1~6月报告的不良事件数为B1组,7~12月为B2组,全年问卷调查为B3组;分别比较组间、组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15件,B组21件,B组比A组增长了40%;B1组15件,B2组6件,B2组比B1组减少了60%.A3组23件,与A组15件比较,漏报了8件,漏报率53%,B3组21件与B组一致,漏报率0.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的判定、零惩罚上报及规范管理有助于减少漏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可保障医疗安全和提高临床、手术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黄浩;周晓丽;陈慧;何小燕;何倩;秦年;曾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疼痛控制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疼痛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196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与研究组98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行牵引针灸、物理治疗并配合腰椎间盘突出相关药物等基础治疗方案、疗程均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疼痛控制干预措施.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sual analogue scales,VAS).VAS评分问卷由患者在10分钟内自行完成,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重.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并发症预防效果、整体预后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下降,而研究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并发症预防效果、整体预后效果以及满意度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控制干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后康复过程中较常规护理措施效果更佳,患者康复效果更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牟静;刘兆丰;贾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康复支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及其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膝骨性关节炎及其不稳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佩戴康复支具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复查,采用临床评估指数表进行评分;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50mg/次,疗程为1周,治疗结束后仍采用临床评估指数表进行评分,后两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①药物治疗前后的疼痛和关节积液两项有明显改善(P<0.01);功能、畸形、关节稳定性、关节活动范围在药物治疗前后无改善.②佩戴支具治疗前后的疼痛、功能、关节稳定性各项均有明显改善;畸形、关节活动范围没有改善.③药物治疗和佩戴支具治疗的疼痛项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关节稳定性均有显著差异(P<0.01);畸形、关节活动范围两者无差异.④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支具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及其不稳的可靠方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膝关节的稳定性.并对常规治疗无效及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及其不稳者也有较好疗效.
作者:田民;邰诗来;周建鸿;崔立兴;陶宋强;王峰;陈志波;王德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胃癌术后患者,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各50例组.实验组患者采取磷酸肌酸钠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取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实验数据,比较两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上臀肌围(Gluteal muscle circumference,AMC)、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和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手术后1、3、5天的(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4.0%.以上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药物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磷酸肌酸钠可以提高患者术后体质量、TSF、AMC、TP和PA水平,患者术后VSA评分也明显降低,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皓;张广元;殷朔;罗俊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参数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确定特异度和敏感度优的定量参数.方法 检索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超声BI-RADS评估方法定量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特征信息进行Meta分析,汇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优势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另外根据文献选择的定量参数不同(Emax、Emean、Eratio、Emin及SD)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23篇,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指标诊断乳腺肿瘤汇总敏感度0.90,特异度0.87,曲线下面积0.95,阳性似然比6.9,阴性似然比为0.11,诊断优势比61.亚组分析结果为Emax诊断敏感度0.92,特异度0.89,诊断优势比87;SD诊断敏感度0.85,特异度0.92,诊断优势比68.纳入文献无发表偏倚(P=0.48>0.05).结论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联合超声BI-RADS鉴别诊断乳腺肿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选择定量参数SD可提高诊断特异度,Emax可提高敏感度及准确性.
作者:何玉霜;彭玉兰;金亚;赵海娜;杨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超声评价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左室舒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为早期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肱动脉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引起的是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值(FMD)、是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值(NMD)、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检出率等高频超声检测结果、心脏常规测值以及左室壁平均峰值应变及应变率.结果 研究组静状态下肱动脉基础值、IMT显著高于对照组,FMD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两项数据显著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舒张早期峰值流速(Ve)显著小于对照组,舒张晚期峰值流速(Va)显著大于对照组,Ve/Va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组应变率(mSLs、mSrLe)以及mSrLe/mSrL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SrLs、mSrLa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能有效无创地评价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等,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无创诊断信息.
作者:叶春媚;周小英;相广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012年7月~2015年7月随访资料完整的7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则采用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观察手术前后两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变化,影像学检查(B超、CT、MRI)测量肝癌病灶直径等指标,随访1、3、6、12、24月和36月存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明显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生存期延长,无出血、肿瘤破裂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符合肿瘤微创、综合治疗理念,是中晚期肝癌患者较理想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邓兴;胡鸿;游箭;廖运国;文晓霞;赵晓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喉返神经解剖学特征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40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并暴露双侧喉返神经及其相关分支,观测其走行、各部分横径以及与解剖标志的距离.结果 喉返神经在气管食管沟内走行方式变异较大,主要有垂直上行(56.25%)和外下向内上斜行(38.75%);左右两侧走行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例共80侧喉返神经解剖结果显示,喉返神经呈树枝状68侧(85.0%),12侧(15.0%)喉返神经的分支与分支或分支与交感神经间存在吻合呈袢状.左侧喉返神经起点处横径较右侧粗(P<0.05),喉返神经各部与周围毗邻解剖标志的距离各不相同.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是常见的并发症,喉返神经解剖变异复杂,了解其解剖学特点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司运辉;杜忠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常见小儿急腹症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小儿外科急腹症病例的超声声像图资料,包括病灶的形态、内部回声、典型特征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并与CT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178例中,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57例,肠套叠16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60例,肠梗阻9例,其他21例.超声提示无明显异常的36例病例中,有10例后行CT检查,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结论 在常见小儿急腹症的诊断中彩超和CT的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但彩超检查具有无辐射、可重复操作、不需使用镇静剂或对比剂、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腹症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邢文静;邹正霖;叶维霞;罗志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使用医用臭氧(O3)在体外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方法 荻取人肝癌HepG2细胞在体外增殖、传代、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含浓度为0.5μg/ml的医用臭氧水的培养液处理细胞,对比两组试验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凋亡情况、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含臭氧的培养基中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肿瘤细胞膜破裂,核固缩甚至裂解,臭氧对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CCK-8的检测结果显示O3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O3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P<0.01).结论 臭氧能直接杀死肝癌HepG2细胞,能在体外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作者:周玉川;刘康;钟立明;杨巧丽;游箭;魏欣;邓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42例面颈部大面积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背阔肌皮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皮瓣存活率、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满意度由自我感觉、美观认定等20个项目评价,总分值100分;并采用美国Michael Reese医疗中心肩关节功能评定表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功能评分总分25分,分值越高,活动范围越广.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瓣存活率、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肩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辩具有外观良好、质地柔软、供区损伤小等优点,且手术修复操作简便,是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的首选皮瓣之一.
作者:冯登超;武斌;杨喜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甲状腺微小癌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超声是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甲状腺癌以乳头状癌常见,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在灰阶超声的图像特征使超声检查具有诊断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为PTMC的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就PTMC的超声诊断现状与进展进行评述.
作者:彭玉兰;马步云;于波洋;赵海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