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常见急腹症疾病的诊断价值

邢文静;邹正霖;叶维霞;罗志远

关键词:彩超, 急腹症, 小儿,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常见小儿急腹症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小儿外科急腹症病例的超声声像图资料,包括病灶的形态、内部回声、典型特征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并与CT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178例中,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57例,肠套叠16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60例,肠梗阻9例,其他21例.超声提示无明显异常的36例病例中,有10例后行CT检查,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结论 在常见小儿急腹症的诊断中彩超和CT的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但彩超检查具有无辐射、可重复操作、不需使用镇静剂或对比剂、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腹症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42例面颈部大面积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背阔肌皮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皮瓣存活率、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满意度由自我感觉、美观认定等20个项目评价,总分值100分;并采用美国Michael Reese医疗中心肩关节功能评定表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功能评分总分25分,分值越高,活动范围越广.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瓣存活率、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肩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辩具有外观良好、质地柔软、供区损伤小等优点,且手术修复操作简便,是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的首选皮瓣之一.

    作者:冯登超;武斌;杨喜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评价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左室舒缩功能

    目的 分析超声评价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左室舒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为早期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肱动脉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引起的是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值(FMD)、是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值(NMD)、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检出率等高频超声检测结果、心脏常规测值以及左室壁平均峰值应变及应变率.结果 研究组静状态下肱动脉基础值、IMT显著高于对照组,FMD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两项数据显著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舒张早期峰值流速(Ve)显著小于对照组,舒张晚期峰值流速(Va)显著大于对照组,Ve/Va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组应变率(mSLs、mSrLe)以及mSrLe/mSrL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SrLs、mSrLa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能有效无创地评价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等,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无创诊断信息.

    作者:叶春媚;周小英;相广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收治的有高危因素的284例新生儿(足月儿98例,早产儿186例,)的头颅进行检查,并将彩超检查结果与MRI进行对比分析,对超声检查出头颅疾病的大部分患儿进行10天~10个月超声随访检查,观察疾病转归情况.结果 I级颅内出血超声诊断64例,MRI诊断15例,超声诊断敏感性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颅内出血超声诊断8例,MRI诊断8例,Ⅲ级颅内出血超声诊断1例,MRI诊断1例,Ⅳ级颅内出血超声诊断1例,MRI诊断1例,Ⅱ~Ⅳ级颅内出血、脑实质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两者诊断敏感性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管膜下囊肿、脉络丛囊肿的超声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MRI(P<0.05),蛛网膜或硬脑膜下腔出血MRI诊断敏感性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颅脑床旁多普勒超声对颅内出血I级、室管膜下囊肿、脉络丛囊肿的诊断优于MRI检查诊断方法,相比临床价值更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国隽;杨红梅;王朝霞;赵小东;何燕;廖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进展

    肝转移(liver metastases,LTs)是影响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虽然根治性手术是一种可能治愈疾病的治疗方式,但大多数患者确诊肝转移时已经错过了根治性切除的佳时机.对于不可切除的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患者,现常用的方法有姑息性减瘤手术、射频消融、TACE/TAI/TAE、静脉化疗、放射性核素治疗,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佳的治疗方法尚有争议.近年来,有文献证实TACE/TAI/TAE治疗肝脏转移肿瘤是有效并且安全的.本文就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经动脉介入治疗进展与不足进行综述.

    作者:刘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超声BI-RADS诊断乳腺癌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参数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确定特异度和敏感度优的定量参数.方法 检索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超声BI-RADS评估方法定量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特征信息进行Meta分析,汇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优势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另外根据文献选择的定量参数不同(Emax、Emean、Eratio、Emin及SD)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23篇,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指标诊断乳腺肿瘤汇总敏感度0.90,特异度0.87,曲线下面积0.95,阳性似然比6.9,阴性似然比为0.11,诊断优势比61.亚组分析结果为Emax诊断敏感度0.92,特异度0.89,诊断优势比87;SD诊断敏感度0.85,特异度0.92,诊断优势比68.纳入文献无发表偏倚(P=0.48>0.05).结论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联合超声BI-RADS鉴别诊断乳腺肿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选择定量参数SD可提高诊断特异度,Emax可提高敏感度及准确性.

    作者:何玉霜;彭玉兰;金亚;赵海娜;杨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DC-CIK联合氟达拉滨治疗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为效应细胞的过继免疫疗法(DC-CIK免疫治疗)联合氟达拉滨治疗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免疫效应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老年CLL患者分为化疗组21例,行氟达拉滨单药化疗和联合组27例,除接受氟达拉滨化疗外,还给予DC-CIK免疫治疗.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髓抑制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Hsp70、Thl/Th2水平均较化疗组显著增加(P<0.05);TGF-β、CD4+ CD25+ Treg阳性率较化疗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PS评分、LDH等指标均优于化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化疗组Ⅲ°及Ⅳ°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反应率联合组OR为77.78%,化疗组OR为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免疫治疗与氟达拉滨联合应用于老年CLL患者具有良好的协同疗效,是治疗老年CLL患者的可选方法之一.

    作者:孙薏;席洁琳;苏毅;钟国成;张明慧;岳伦莉;王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作用.方法 59例三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或反流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程度、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评估心功能,术中介入操作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次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介入过程中引导瓣膜植入、监测并发症,术后即刻评估置入瓣膜效果和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人工瓣膜功能、左室收缩功能、左室质量指数等.结果 59例三叶式主动脉瓣患者中重度主动脉狭窄49例,单纯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10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所测的主动脉瓣环径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值比较(22.4±2.3mm vs.24.8±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主动脉根部内径(主动脉窦部内径、主动脉窦管交界处内径、主动脉窦部高度,左室流出道内径,升主动脉内径)测值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1例患者右冠状动脉开口堵塞,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置入失败转入心外科开胸手术,其余患者均成功置入瓣膜.术后即刻评估瓣周漏微量或无占67%,轻度占31%,中度仅占2%.术后1周及术后3月主动脉瓣口前向血流速度、大压差、平均压差较术前均明显降低.术后1周左室质量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月进一步降低.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EF)有所恢复,术后3月恢复正常.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在TAVI治疗中不可或缺,在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及术后随访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

    作者:魏薪;唐红;陈茂;冯沅;朱达;郭应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检测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评估胎儿右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胎儿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f-TAPSE)在正常胎儿右室收缩功能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54例正常中、晚孕孕妇,依孕周(GA)分为3组,分别测量f-TAPSE;收缩期峰值速度(S');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依公式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应用IBM-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f-TAPSE随GA增加而增长,两者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r=0.81),f-TAPSE与胎心率间无相关性(P>0.05).f-TAPSE与S'、RVFAC间呈正相关关系(P<0.001,r值分别为0.45、0.38).各组间f-TAPSE值与GA呈正相关关系(P<0.00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性分析显示操作者内及操作者间差异小,相关性较好.结论 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f-TAPSE,可操作性强,可重复性好,对评估胎儿右室收缩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薛鸿;杨慧;朱琦;郭楠;陈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喉返神经解剖学特征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喉返神经解剖学特征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40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并暴露双侧喉返神经及其相关分支,观测其走行、各部分横径以及与解剖标志的距离.结果 喉返神经在气管食管沟内走行方式变异较大,主要有垂直上行(56.25%)和外下向内上斜行(38.75%);左右两侧走行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例共80侧喉返神经解剖结果显示,喉返神经呈树枝状68侧(85.0%),12侧(15.0%)喉返神经的分支与分支或分支与交感神经间存在吻合呈袢状.左侧喉返神经起点处横径较右侧粗(P<0.05),喉返神经各部与周围毗邻解剖标志的距离各不相同.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是常见的并发症,喉返神经解剖变异复杂,了解其解剖学特点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司运辉;杜忠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鉴别诊断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鉴别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1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有超声和病理检查结果,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甲状腺的超声征象进行分析,以筛选有诊断价值的超声像图特征.结果 本组患者的病理学诊断包括恶性结节58例和良性结节12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结节数目、纵横比、回声类型、边缘形态、结节性质、微小钙化及结节内血流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级横比≥1、低回声、边缘不清晰、实性结节、微小钙化均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超声检查能有效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纵横比≥1、低回声、边缘不清晰、实性结节及微小钙化是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重要征象.

    作者:邱华;马步云;赵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携带诺帝的聚乙烯醇颗粒治疗兔VX-2肝移植肿瘤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注射携带诺帝的PVA颗粒治疗兔VX2肝移植肿瘤的短期疗效.方法 采用开腹直接种植法制备兔VX2肝移植肿瘤模型;随机选出30只VX2瘤兔进行介入治疗,分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5ml)、TACE组(注射碘化油乳剂0.2ml/kg+顺铂1mg/kg)、实验组(注射携带诺帝的PVA颗粒1mg/kg)三组,每组10只;术前1d及术后1、3、7d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肌酐(Cr)水平的变化,术前及术后7、14d分别行CT扫描,测量肿瘤大小计算肿瘤体积增长率、统计转移部位;术后7d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蛋白含量.结果 TACE组、实验组术后1、3d血清ALT、AST显著升高,两组无明显差异,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后1、3d血清Cr没有显著性差异;ALT、AST、Cr术后7d基本降至术前水平;TACE组、实验组术后14d肿瘤体积增长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0),同时实验组肿瘤体积增长率低于TACE组,也有显著性差异,转移部位少于TACE组;术后7d血清VEGF蛋白含量以TACE组高,与对照组、实验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携带诺帝的PVA颗粒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效果,可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何学红;游箭;蒲洪波;陈竹;李蓉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iR-217通过靶向14-3-3v抑制胃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miRNA-217 (miR-217)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qRT-PCR法比较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胃癌细胞系和正常胃上皮细胞中miR-217的表达差异.转染miR-217 mimics或Inhibitors后,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miR-217的胃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建立裸鼠尾静脉转移模型,观察稳定表达miR-217在体内对胃癌转移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miR-217的候选靶基因为14-3-3v,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GC7901细胞中miR-217过表达对野生型和突变型14-3-3v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iR-217对14-3-3v野生型和突变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iR-21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在各胃癌细胞中的表达量较正常胃上皮细胞GES显著降低(P<0.01).miR-217 mimics抑制SGC7901细胞的侵袭能力,与阴性对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iR-217 inhibitors明显促进SGC7901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体内实验发现稳定过表达miR-217的SGC7901细胞转移能力明显降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217能够抑制14-3-3v的3'-UTR区荧光素酶活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miR-217后,SGC7901细胞中的14-3-3v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iR-217过表达显著抑制14-3-3v-wt,而不能抑制14-3-3v-mut的蛋白表达.结论 miR-217能够通过靶向14-3-3v抑制胃癌转移,促进miR-217的表达或抑制14-3-3v的表达可能是抑制胃癌转移的有效手段.

    作者:雷微;邓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时间导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不同时间导泻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临床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选取7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发病48h内给予早期导泻治疗,对照组在发病48h后给予导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复常、发热消退、腹痛及腹胀缓解、压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复常、发热消退、腹痛及腹胀缓解、压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4% (P<0.05).结论 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早期进行导泻治疗,可有效促进症状改善,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莉;汪毓君;胡苏;杨军辉;李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研究现状与进展

    甲状腺微小癌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超声是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甲状腺癌以乳头状癌常见,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在灰阶超声的图像特征使超声检查具有诊断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为PTMC的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就PTMC的超声诊断现状与进展进行评述.

    作者:彭玉兰;马步云;于波洋;赵海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1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指导,采用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以及患膝关节伸屈活动度评价两组患者患膝术前、术后不同时段膝关节功能,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测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月、5月和1年随访,观察组各阶段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手术疗效的巩固、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陈柯;张杰敏;张馨梅;白亦光;蒋婷;刘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012年7月~2015年7月随访资料完整的7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则采用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观察手术前后两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变化,影像学检查(B超、CT、MRI)测量肝癌病灶直径等指标,随访1、3、6、12、24月和36月存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明显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生存期延长,无出血、肿瘤破裂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符合肿瘤微创、综合治疗理念,是中晚期肝癌患者较理想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邓兴;胡鸿;游箭;廖运国;文晓霞;赵晓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零惩罚报告在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零惩罚报告在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确认不良事件范围,建立零惩罚报告制度、规范其报告程序、培训消毒供应专业人员.将建立零惩罚报告制度前不良事件报告的2013年1~12月分为A组,其中2013年1~6月报告的不良事件数为A1组,7~12月为A2组,全年问卷调查为A3组;将建立零惩罚报告制度后不良事件报告的2014年1~12月作为B组,其中2014年1~6月报告的不良事件数为B1组,7~12月为B2组,全年问卷调查为B3组;分别比较组间、组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15件,B组21件,B组比A组增长了40%;B1组15件,B2组6件,B2组比B1组减少了60%.A3组23件,与A组15件比较,漏报了8件,漏报率53%,B3组21件与B组一致,漏报率0.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的判定、零惩罚上报及规范管理有助于减少漏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可保障医疗安全和提高临床、手术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黄浩;周晓丽;陈慧;何小燕;何倩;秦年;曾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术前诱导化疗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近期疗效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7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术前是否采用诱导化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给予术前诱导化疗,对照组39例未行术前诱导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术前术后外周血血小板变化情况及1年、3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CR)6例(12.5%),显著缓解(PR)30例(62.5%),无变化(NR) 12例(25.0%)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CR4例(10.2%),PR16例(41.0%),NR19例(48.7%)总有效率为5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2,P<0.05);术前两组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d外周血MPV降低率为(45.2±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63,P=0.026).观察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8%和66.67%,对照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1.18%,43.59%,其中观察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消化道反应,但并无因化疗死亡或因毒副反应而停止化疗者.结论 术前诱导化疗治疗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毒副反应均可耐受,可作为临床治疗的较好选择.

    作者:张宇;牟方彪;骆德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方案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胃癌术后患者,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各50例组.实验组患者采取磷酸肌酸钠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取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实验数据,比较两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上臀肌围(Gluteal muscle circumference,AMC)、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和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手术后1、3、5天的(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4.0%.以上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药物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磷酸肌酸钠可以提高患者术后体质量、TSF、AMC、TP和PA水平,患者术后VSA评分也明显降低,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皓;张广元;殷朔;罗俊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肾功能不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肾功能不全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疾患.目前,临床多以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肾脏穿刺活检等作为诊断依据.超声技术因其方便、快捷、安全等优点,成为诊断肾功能不全的影像学检查首选方式之一.本文就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结合频谱多普勒、能量多普勒、三维彩色多普勒以及超声声强(E1)定量分析技术、超声弹性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和超声造影几方面在诊断肾功能不全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符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