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兰;马步云;于波洋;赵海娜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鉴别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1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有超声和病理检查结果,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甲状腺的超声征象进行分析,以筛选有诊断价值的超声像图特征.结果 本组患者的病理学诊断包括恶性结节58例和良性结节12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结节数目、纵横比、回声类型、边缘形态、结节性质、微小钙化及结节内血流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级横比≥1、低回声、边缘不清晰、实性结节、微小钙化均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超声检查能有效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纵横比≥1、低回声、边缘不清晰、实性结节及微小钙化是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重要征象.
作者:邱华;马步云;赵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42例面颈部大面积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背阔肌皮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皮瓣存活率、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满意度由自我感觉、美观认定等20个项目评价,总分值100分;并采用美国Michael Reese医疗中心肩关节功能评定表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功能评分总分25分,分值越高,活动范围越广.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瓣存活率、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肩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辩具有外观良好、质地柔软、供区损伤小等优点,且手术修复操作简便,是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的首选皮瓣之一.
作者:冯登超;武斌;杨喜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甲状腺微小癌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超声是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甲状腺癌以乳头状癌常见,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在灰阶超声的图像特征使超声检查具有诊断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为PTMC的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就PTMC的超声诊断现状与进展进行评述.
作者:彭玉兰;马步云;于波洋;赵海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为效应细胞的过继免疫疗法(DC-CIK免疫治疗)联合氟达拉滨治疗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免疫效应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老年CLL患者分为化疗组21例,行氟达拉滨单药化疗和联合组27例,除接受氟达拉滨化疗外,还给予DC-CIK免疫治疗.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髓抑制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Hsp70、Thl/Th2水平均较化疗组显著增加(P<0.05);TGF-β、CD4+ CD25+ Treg阳性率较化疗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PS评分、LDH等指标均优于化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化疗组Ⅲ°及Ⅳ°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反应率联合组OR为77.78%,化疗组OR为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免疫治疗与氟达拉滨联合应用于老年CLL患者具有良好的协同疗效,是治疗老年CLL患者的可选方法之一.
作者:孙薏;席洁琳;苏毅;钟国成;张明慧;岳伦莉;王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参数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确定特异度和敏感度优的定量参数.方法 检索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超声BI-RADS评估方法定量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特征信息进行Meta分析,汇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优势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另外根据文献选择的定量参数不同(Emax、Emean、Eratio、Emin及SD)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23篇,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指标诊断乳腺肿瘤汇总敏感度0.90,特异度0.87,曲线下面积0.95,阳性似然比6.9,阴性似然比为0.11,诊断优势比61.亚组分析结果为Emax诊断敏感度0.92,特异度0.89,诊断优势比87;SD诊断敏感度0.85,特异度0.92,诊断优势比68.纳入文献无发表偏倚(P=0.48>0.05).结论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联合超声BI-RADS鉴别诊断乳腺肿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选择定量参数SD可提高诊断特异度,Emax可提高敏感度及准确性.
作者:何玉霜;彭玉兰;金亚;赵海娜;杨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放疗的基本原则在于增加肿瘤剂量的同时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质子放疗作为目前为先进的放疗技术之一,能更好的体现这一原则,应用有越来越广泛的趋势.在物理学方面,其特征性的Bragg峰的剂量分布比目前的光子照射更为理想,多项剂量学比较的研究显示,其剂量学优势是明显的.但是由于其建造、运行、维护的费用相对较高,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随之增加,其价值和重要性在医疗界尚有诸多争议.目前已有的临床研究包括前列腺癌、肝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神经系统肿瘤、儿童肿瘤、脊索瘤和软骨肉瘤、眼球黑色素瘤及部分良性肿瘤等多种病变,但多数为回顾性研究、病例数较少且缺乏长期的随访数据结果,故目前能够证实质子放疗可以使患者获益的证据尚不充分,这也给了我们继续探索的空间.作为肿瘤放疗医师,应当了解目前该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为此,本文就部分质子放疗的物理特点、临床研究进展、所存争议及挑战作一综述,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考.
作者:吉喆;姜玉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使用医用臭氧(O3)在体外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方法 荻取人肝癌HepG2细胞在体外增殖、传代、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含浓度为0.5μg/ml的医用臭氧水的培养液处理细胞,对比两组试验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凋亡情况、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含臭氧的培养基中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肿瘤细胞膜破裂,核固缩甚至裂解,臭氧对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CCK-8的检测结果显示O3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O3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P<0.01).结论 臭氧能直接杀死肝癌HepG2细胞,能在体外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作者:周玉川;刘康;钟立明;杨巧丽;游箭;魏欣;邓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肾功能不全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疾患.目前,临床多以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肾脏穿刺活检等作为诊断依据.超声技术因其方便、快捷、安全等优点,成为诊断肾功能不全的影像学检查首选方式之一.本文就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结合频谱多普勒、能量多普勒、三维彩色多普勒以及超声声强(E1)定量分析技术、超声弹性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和超声造影几方面在诊断肾功能不全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符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收治的有高危因素的284例新生儿(足月儿98例,早产儿186例,)的头颅进行检查,并将彩超检查结果与MRI进行对比分析,对超声检查出头颅疾病的大部分患儿进行10天~10个月超声随访检查,观察疾病转归情况.结果 I级颅内出血超声诊断64例,MRI诊断15例,超声诊断敏感性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颅内出血超声诊断8例,MRI诊断8例,Ⅲ级颅内出血超声诊断1例,MRI诊断1例,Ⅳ级颅内出血超声诊断1例,MRI诊断1例,Ⅱ~Ⅳ级颅内出血、脑实质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两者诊断敏感性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管膜下囊肿、脉络丛囊肿的超声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MRI(P<0.05),蛛网膜或硬脑膜下腔出血MRI诊断敏感性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颅脑床旁多普勒超声对颅内出血I级、室管膜下囊肿、脉络丛囊肿的诊断优于MRI检查诊断方法,相比临床价值更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国隽;杨红梅;王朝霞;赵小东;何燕;廖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自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结合压力预测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连续纳入2014年10月~2015年7月通过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得到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预测公式计算的压力作为auto-CPAP起始压力,对比分析治疗前后OSAHS患者睡眠呼吸紊乱和临床症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auto-CPAP治疗后OSHAS患者的低通气指数(AHI)、低SpO2和平均SpO2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P<0.01),Ⅲ+ Ⅳ期睡眠时间及快眼动睡眠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增加(P<0.05),Epworth嗜睡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减少(P<0.05).Auto-CPAP治疗后OSHAS患者的白天嗜睡、鼾声、晨起口干、晨起头痛、夜间憋醒症状与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Auto-CPAP结合压力预测能改善OSAH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结构,显著减少睡眠呼吸事件,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OSAHS的措施.
作者:孙楷;聂洪玉;刘泳;徐东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1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指导,采用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以及患膝关节伸屈活动度评价两组患者患膝术前、术后不同时段膝关节功能,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测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月、5月和1年随访,观察组各阶段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手术疗效的巩固、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陈柯;张杰敏;张馨梅;白亦光;蒋婷;刘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生存蛋白(Survivin)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和癌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OSF患者17例和OSF癌变患者18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的健康人群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方法检测三组患者的Survivin表达情况.结果 健康人群口腔粘膜上皮组织中未出现Survivin阳性表达;OSF癌变患者的Survivin表达阳性率(94.4%)明显高于OSF患者(47.1%)(P<0.05);OSF患者早期、中期、晚期的Survivin表达阳性率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水平对于诊断口腔粘膜下纤维性癌变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患者早期的诊断标志物.
作者:张大宫;卫倩;夏金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和肺泡灌洗的效果及围术期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62例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和肺泡灌洗.治疗过程中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并对干预前后患者血气、肺功能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共发生8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9%,其中以咳血、发热居多.治疗后患者的PaO2、PaCO2、SPO2、WBC血气指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VC、FEV1及6MWD分别为(2.48±0.32)L、(1.49±0.27)L、(125.2±16.83)m,而治疗后则分别为(2.93±0.26)L、(2.01±0.13)L、(187.83±24.28)m,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VC、FEV1及6MWD都显著增加(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在COPD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吸痰和肺泡灌洗能及时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改善患者肺部通气,提高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的准确性.围术期护理对COPD患者诊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婧;孙琳;李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康复支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及其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膝骨性关节炎及其不稳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佩戴康复支具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复查,采用临床评估指数表进行评分;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50mg/次,疗程为1周,治疗结束后仍采用临床评估指数表进行评分,后两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①药物治疗前后的疼痛和关节积液两项有明显改善(P<0.01);功能、畸形、关节稳定性、关节活动范围在药物治疗前后无改善.②佩戴支具治疗前后的疼痛、功能、关节稳定性各项均有明显改善;畸形、关节活动范围没有改善.③药物治疗和佩戴支具治疗的疼痛项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关节稳定性均有显著差异(P<0.01);畸形、关节活动范围两者无差异.④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支具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及其不稳的可靠方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膝关节的稳定性.并对常规治疗无效及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及其不稳者也有较好疗效.
作者:田民;邰诗来;周建鸿;崔立兴;陶宋强;王峰;陈志波;王德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作用.方法 59例三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或反流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程度、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评估心功能,术中介入操作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次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介入过程中引导瓣膜植入、监测并发症,术后即刻评估置入瓣膜效果和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人工瓣膜功能、左室收缩功能、左室质量指数等.结果 59例三叶式主动脉瓣患者中重度主动脉狭窄49例,单纯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10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所测的主动脉瓣环径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值比较(22.4±2.3mm vs.24.8±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主动脉根部内径(主动脉窦部内径、主动脉窦管交界处内径、主动脉窦部高度,左室流出道内径,升主动脉内径)测值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1例患者右冠状动脉开口堵塞,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置入失败转入心外科开胸手术,其余患者均成功置入瓣膜.术后即刻评估瓣周漏微量或无占67%,轻度占31%,中度仅占2%.术后1周及术后3月主动脉瓣口前向血流速度、大压差、平均压差较术前均明显降低.术后1周左室质量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月进一步降低.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EF)有所恢复,术后3月恢复正常.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在TAVI治疗中不可或缺,在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及术后随访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
作者:魏薪;唐红;陈茂;冯沅;朱达;郭应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常见小儿急腹症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小儿外科急腹症病例的超声声像图资料,包括病灶的形态、内部回声、典型特征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并与CT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178例中,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57例,肠套叠16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60例,肠梗阻9例,其他21例.超声提示无明显异常的36例病例中,有10例后行CT检查,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结论 在常见小儿急腹症的诊断中彩超和CT的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但彩超检查具有无辐射、可重复操作、不需使用镇静剂或对比剂、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腹症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邢文静;邹正霖;叶维霞;罗志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对钼靶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Ⅲ~Ⅳ级乳腺病变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2月经临床诊断及乳腺针吸活检确诊为Ⅲ~Ⅳ级乳腺病变患者49例,共计56个病灶.所有患者先后行MRI诊断及乳腺钼靶诊断,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不同诊断方式下的检验结果,对真、假阳性,真、假阴性的患者进行分类计数;计算不同诊断方式下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准确率、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单用和两者联用的结果差异.结果 接受检查的患者共49例(56个病灶),共19个病灶阳性,37个病灶阴性.MRI组准确率为91.07%,钼靶组准确率为83.93%,MRI组的灵敏度、准确度明显高于钼靶组,漏诊率明显低于钼靶组;而两者联用组准确率为98.21%,明显大于单用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MRI和钼靶BI-RADS联合使用对Ⅲ~Ⅳ级乳腺病变患者的诊断效率明显高于单独的MRI和钼靶检查,可为早期筛查乳腺病变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荣秀;宋立江;苏国华;高春丽;王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用MRI评价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us,PVT)数量、解剖位置、信号特征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10月经临床随访、CT或超声诊断的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的住院病人27例,以及同期肝硬化患者中未发生PVT患者222例,所有患者均有门静脉高压表现,均行常规MRI平扫及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LAVA),采用MRI观察门静脉血栓的数量、位置、信号特征,并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做对照分析.结果 肝硬化PVT发生率为10.84%(27/249).在27例血栓患者中共发现34个血栓,其解剖分布,位于门静脉主干22个,同时累及其左支或右支或者两支9个;位于门静脉右支3个,位于肠系膜上静脉7个,位于脾静脉2个.MRI均能显示门静脉内血栓,血栓在T1WI平扫上呈现两种不同的信号,信号值为(1134.17±35.28)和(291.33±58.20),分别代表新鲜血栓和陈旧性血栓.血栓的数量、解剖分布、信号强度差异与Chitd-Pugh分级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肝硬化PVT的数量、解剖部位及新鲜血栓或陈旧血栓.
作者:陈繁;陈艳丽;陈天武;张小明;曾南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掌握高血压知识情况、遵医行为(如规律服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及适当运动)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住院时间及费用等,并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规律服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及适当运动的比率分别为86.7%、90.0%、85.0%和80.0%)均高于对照组的51.7%、45.0%、46.7%和4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8.3%、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85.0%和83.3%,而住院时间(14.8±1.6)d则短于对照组(17.7±2.1)d,住院费用(2308.5±159.7)元也少于对照组(2507.4±161.5)元人民币,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而且还可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率、遵医行为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琴;周丽嫦;张锦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近期疗效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7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术前是否采用诱导化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给予术前诱导化疗,对照组39例未行术前诱导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术前术后外周血血小板变化情况及1年、3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CR)6例(12.5%),显著缓解(PR)30例(62.5%),无变化(NR) 12例(25.0%)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CR4例(10.2%),PR16例(41.0%),NR19例(48.7%)总有效率为5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2,P<0.05);术前两组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d外周血MPV降低率为(45.2±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63,P=0.026).观察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8%和66.67%,对照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1.18%,43.59%,其中观察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消化道反应,但并无因化疗死亡或因毒副反应而停止化疗者.结论 术前诱导化疗治疗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毒副反应均可耐受,可作为临床治疗的较好选择.
作者:张宇;牟方彪;骆德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