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检测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评估胎儿右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薛鸿;杨慧;朱琦;郭楠;陈娇

关键词:胎儿, 右室收缩功能, 胎儿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
摘要:目的 探讨胎儿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f-TAPSE)在正常胎儿右室收缩功能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54例正常中、晚孕孕妇,依孕周(GA)分为3组,分别测量f-TAPSE;收缩期峰值速度(S');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依公式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应用IBM-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f-TAPSE随GA增加而增长,两者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r=0.81),f-TAPSE与胎心率间无相关性(P>0.05).f-TAPSE与S'、RVFAC间呈正相关关系(P<0.001,r值分别为0.45、0.38).各组间f-TAPSE值与GA呈正相关关系(P<0.00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性分析显示操作者内及操作者间差异小,相关性较好.结论 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f-TAPSE,可操作性强,可重复性好,对评估胎儿右室收缩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硫酸头孢噻利治疗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硫酸头孢噻利治疗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头孢吡肟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头孢噻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和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 77例患者在治疗前,观察组分离致病菌36株,对照组分离致病菌35组.其中,革兰氏阳性菌56株,革兰氏阴性菌13株,真菌2株;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达86.11%,对照组病原菌清除率为80.00%,两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28例,治愈率71.79%,总有效率92.31%;时照组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愈率为50.00%,总有效率89.47%,临床疗效较观察组差,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平均在(4.32±0.89)d,对照组平均(4.93±1.35)d,观察组患者各项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对照组为10.5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和硫酸头孢噻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均有一定疗效,但盐酸头孢吡肟对于病原菌的清除率更高,患者各项体征恢复时间短,临床疗效更好,同时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情控制和预后,临床治疗中可作首先药物.

    作者:燕海英;杨阳;腾鸿;郎琴;刘跃建;陈先霞;梁宗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iR-217通过靶向14-3-3v抑制胃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miRNA-217 (miR-217)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qRT-PCR法比较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胃癌细胞系和正常胃上皮细胞中miR-217的表达差异.转染miR-217 mimics或Inhibitors后,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miR-217的胃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建立裸鼠尾静脉转移模型,观察稳定表达miR-217在体内对胃癌转移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miR-217的候选靶基因为14-3-3v,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GC7901细胞中miR-217过表达对野生型和突变型14-3-3v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iR-217对14-3-3v野生型和突变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iR-21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在各胃癌细胞中的表达量较正常胃上皮细胞GES显著降低(P<0.01).miR-217 mimics抑制SGC7901细胞的侵袭能力,与阴性对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iR-217 inhibitors明显促进SGC7901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体内实验发现稳定过表达miR-217的SGC7901细胞转移能力明显降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217能够抑制14-3-3v的3'-UTR区荧光素酶活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miR-217后,SGC7901细胞中的14-3-3v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iR-217过表达显著抑制14-3-3v-wt,而不能抑制14-3-3v-mut的蛋白表达.结论 miR-217能够通过靶向14-3-3v抑制胃癌转移,促进miR-217的表达或抑制14-3-3v的表达可能是抑制胃癌转移的有效手段.

    作者:雷微;邓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MRI特征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相关性研究

    目的 用MRI评价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us,PVT)数量、解剖位置、信号特征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10月经临床随访、CT或超声诊断的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的住院病人27例,以及同期肝硬化患者中未发生PVT患者222例,所有患者均有门静脉高压表现,均行常规MRI平扫及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LAVA),采用MRI观察门静脉血栓的数量、位置、信号特征,并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做对照分析.结果 肝硬化PVT发生率为10.84%(27/249).在27例血栓患者中共发现34个血栓,其解剖分布,位于门静脉主干22个,同时累及其左支或右支或者两支9个;位于门静脉右支3个,位于肠系膜上静脉7个,位于脾静脉2个.MRI均能显示门静脉内血栓,血栓在T1WI平扫上呈现两种不同的信号,信号值为(1134.17±35.28)和(291.33±58.20),分别代表新鲜血栓和陈旧性血栓.血栓的数量、解剖分布、信号强度差异与Chitd-Pugh分级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肝硬化PVT的数量、解剖部位及新鲜血栓或陈旧血栓.

    作者:陈繁;陈艳丽;陈天武;张小明;曾南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研究现状与进展

    甲状腺微小癌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超声是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甲状腺癌以乳头状癌常见,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在灰阶超声的图像特征使超声检查具有诊断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为PTMC的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就PTMC的超声诊断现状与进展进行评述.

    作者:彭玉兰;马步云;于波洋;赵海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检测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评估胎儿右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胎儿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f-TAPSE)在正常胎儿右室收缩功能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54例正常中、晚孕孕妇,依孕周(GA)分为3组,分别测量f-TAPSE;收缩期峰值速度(S');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依公式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应用IBM-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f-TAPSE随GA增加而增长,两者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r=0.81),f-TAPSE与胎心率间无相关性(P>0.05).f-TAPSE与S'、RVFAC间呈正相关关系(P<0.001,r值分别为0.45、0.38).各组间f-TAPSE值与GA呈正相关关系(P<0.00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性分析显示操作者内及操作者间差异小,相关性较好.结论 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f-TAPSE,可操作性强,可重复性好,对评估胎儿右室收缩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薛鸿;杨慧;朱琦;郭楠;陈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评价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左室舒缩功能

    目的 分析超声评价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左室舒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为早期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肱动脉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引起的是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值(FMD)、是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值(NMD)、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检出率等高频超声检测结果、心脏常规测值以及左室壁平均峰值应变及应变率.结果 研究组静状态下肱动脉基础值、IMT显著高于对照组,FMD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两项数据显著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舒张早期峰值流速(Ve)显著小于对照组,舒张晚期峰值流速(Va)显著大于对照组,Ve/Va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组应变率(mSLs、mSrLe)以及mSrLe/mSrL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SrLs、mSrLa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能有效无创地评价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等,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无创诊断信息.

    作者:叶春媚;周小英;相广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DC-CIK联合氟达拉滨治疗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为效应细胞的过继免疫疗法(DC-CIK免疫治疗)联合氟达拉滨治疗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免疫效应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老年CLL患者分为化疗组21例,行氟达拉滨单药化疗和联合组27例,除接受氟达拉滨化疗外,还给予DC-CIK免疫治疗.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髓抑制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Hsp70、Thl/Th2水平均较化疗组显著增加(P<0.05);TGF-β、CD4+ CD25+ Treg阳性率较化疗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PS评分、LDH等指标均优于化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化疗组Ⅲ°及Ⅳ°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反应率联合组OR为77.78%,化疗组OR为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免疫治疗与氟达拉滨联合应用于老年CLL患者具有良好的协同疗效,是治疗老年CLL患者的可选方法之一.

    作者:孙薏;席洁琳;苏毅;钟国成;张明慧;岳伦莉;王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术前诱导化疗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近期疗效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7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术前是否采用诱导化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给予术前诱导化疗,对照组39例未行术前诱导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术前术后外周血血小板变化情况及1年、3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CR)6例(12.5%),显著缓解(PR)30例(62.5%),无变化(NR) 12例(25.0%)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CR4例(10.2%),PR16例(41.0%),NR19例(48.7%)总有效率为5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2,P<0.05);术前两组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d外周血MPV降低率为(45.2±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63,P=0.026).观察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8%和66.67%,对照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1.18%,43.59%,其中观察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消化道反应,但并无因化疗死亡或因毒副反应而停止化疗者.结论 术前诱导化疗治疗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毒副反应均可耐受,可作为临床治疗的较好选择.

    作者:张宇;牟方彪;骆德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疼痛控制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疼痛控制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疼痛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196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与研究组98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行牵引针灸、物理治疗并配合腰椎间盘突出相关药物等基础治疗方案、疗程均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疼痛控制干预措施.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sual analogue scales,VAS).VAS评分问卷由患者在10分钟内自行完成,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重.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并发症预防效果、整体预后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下降,而研究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并发症预防效果、整体预后效果以及满意度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控制干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后康复过程中较常规护理措施效果更佳,患者康复效果更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牟静;刘兆丰;贾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42例面颈部大面积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背阔肌皮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皮瓣存活率、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满意度由自我感觉、美观认定等20个项目评价,总分值100分;并采用美国Michael Reese医疗中心肩关节功能评定表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功能评分总分25分,分值越高,活动范围越广.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瓣存活率、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肩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辩具有外观良好、质地柔软、供区损伤小等优点,且手术修复操作简便,是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的首选皮瓣之一.

    作者:冯登超;武斌;杨喜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质子放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放疗的基本原则在于增加肿瘤剂量的同时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质子放疗作为目前为先进的放疗技术之一,能更好的体现这一原则,应用有越来越广泛的趋势.在物理学方面,其特征性的Bragg峰的剂量分布比目前的光子照射更为理想,多项剂量学比较的研究显示,其剂量学优势是明显的.但是由于其建造、运行、维护的费用相对较高,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随之增加,其价值和重要性在医疗界尚有诸多争议.目前已有的临床研究包括前列腺癌、肝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神经系统肿瘤、儿童肿瘤、脊索瘤和软骨肉瘤、眼球黑色素瘤及部分良性肿瘤等多种病变,但多数为回顾性研究、病例数较少且缺乏长期的随访数据结果,故目前能够证实质子放疗可以使患者获益的证据尚不充分,这也给了我们继续探索的空间.作为肿瘤放疗医师,应当了解目前该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为此,本文就部分质子放疗的物理特点、临床研究进展、所存争议及挑战作一综述,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考.

    作者:吉喆;姜玉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1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指导,采用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以及患膝关节伸屈活动度评价两组患者患膝术前、术后不同时段膝关节功能,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测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月、5月和1年随访,观察组各阶段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手术疗效的巩固、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陈柯;张杰敏;张馨梅;白亦光;蒋婷;刘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携带诺帝的聚乙烯醇颗粒治疗兔VX-2肝移植肿瘤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注射携带诺帝的PVA颗粒治疗兔VX2肝移植肿瘤的短期疗效.方法 采用开腹直接种植法制备兔VX2肝移植肿瘤模型;随机选出30只VX2瘤兔进行介入治疗,分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5ml)、TACE组(注射碘化油乳剂0.2ml/kg+顺铂1mg/kg)、实验组(注射携带诺帝的PVA颗粒1mg/kg)三组,每组10只;术前1d及术后1、3、7d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肌酐(Cr)水平的变化,术前及术后7、14d分别行CT扫描,测量肿瘤大小计算肿瘤体积增长率、统计转移部位;术后7d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蛋白含量.结果 TACE组、实验组术后1、3d血清ALT、AST显著升高,两组无明显差异,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后1、3d血清Cr没有显著性差异;ALT、AST、Cr术后7d基本降至术前水平;TACE组、实验组术后14d肿瘤体积增长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0),同时实验组肿瘤体积增长率低于TACE组,也有显著性差异,转移部位少于TACE组;术后7d血清VEGF蛋白含量以TACE组高,与对照组、实验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携带诺帝的PVA颗粒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效果,可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何学红;游箭;蒲洪波;陈竹;李蓉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T2DM)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危险因素,为老年T2DM患者防治骨质疏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分析2010年4月~2013年7月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T2 DM并发OP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骨密度(BMD)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45例和非骨质疏松组(NOP组)32例.另选正常体检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病程、HbAlc、24h mAlb、mAlb、ISI以及BMD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OP组和NOP组在FPG、血磷及血钙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性别、年龄、BMI、病程、HbAlc、24hmAlb、mAlb、ISI及BM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与NOP组患者的FPG、HbAlc、24h mAlb、mAlb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而ISI、BMD水平则低于正常组.病程、年龄、24h mAlb、mAlb以及HbAlc与BMD呈负相关关系;而ISI、BMI与BMD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磷、血钙、FPG与BMD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发生OP与多种因素相关,女性、高龄、病程较长、BMI低、血糖控制不佳、肾功能受损等均是发生OP的易患因素.

    作者:阎燕;尹红军;刘红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RI对钼靶BI-RADS Ⅲ~Ⅳ级乳腺病变患者的诊断效能对比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对钼靶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Ⅲ~Ⅳ级乳腺病变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2月经临床诊断及乳腺针吸活检确诊为Ⅲ~Ⅳ级乳腺病变患者49例,共计56个病灶.所有患者先后行MRI诊断及乳腺钼靶诊断,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不同诊断方式下的检验结果,对真、假阳性,真、假阴性的患者进行分类计数;计算不同诊断方式下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准确率、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单用和两者联用的结果差异.结果 接受检查的患者共49例(56个病灶),共19个病灶阳性,37个病灶阴性.MRI组准确率为91.07%,钼靶组准确率为83.93%,MRI组的灵敏度、准确度明显高于钼靶组,漏诊率明显低于钼靶组;而两者联用组准确率为98.21%,明显大于单用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MRI和钼靶BI-RADS联合使用对Ⅲ~Ⅳ级乳腺病变患者的诊断效率明显高于单独的MRI和钼靶检查,可为早期筛查乳腺病变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荣秀;宋立江;苏国华;高春丽;王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掌握高血压知识情况、遵医行为(如规律服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及适当运动)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住院时间及费用等,并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规律服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及适当运动的比率分别为86.7%、90.0%、85.0%和80.0%)均高于对照组的51.7%、45.0%、46.7%和4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8.3%、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85.0%和83.3%,而住院时间(14.8±1.6)d则短于对照组(17.7±2.1)d,住院费用(2308.5±159.7)元也少于对照组(2507.4±161.5)元人民币,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而且还可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率、遵医行为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琴;周丽嫦;张锦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与糖皮质激素对老年AECOPD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全身组33例,吸入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全身组给予口服甲泼尼龙,吸入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三组患者均治疗7d后评价通气功能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全身组与吸入组治疗后在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全身组与吸入组在治疗后三个通气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全身组患者治疗后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个指标上均明显高于吸入组与对照组(P<0.01),而吸入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三项指标间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结论 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糖尿病能够达到与口服糖皮质激素一样的改善通气效果,同时对血糖控制不存在明显的影响.

    作者:邱勤;文富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肾功能不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肾功能不全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疾患.目前,临床多以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肾脏穿刺活检等作为诊断依据.超声技术因其方便、快捷、安全等优点,成为诊断肾功能不全的影像学检查首选方式之一.本文就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结合频谱多普勒、能量多普勒、三维彩色多普勒以及超声声强(E1)定量分析技术、超声弹性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和超声造影几方面在诊断肾功能不全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符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方案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胃癌术后患者,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各50例组.实验组患者采取磷酸肌酸钠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取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实验数据,比较两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上臀肌围(Gluteal muscle circumference,AMC)、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和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手术后1、3、5天的(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4.0%.以上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药物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磷酸肌酸钠可以提高患者术后体质量、TSF、AMC、TP和PA水平,患者术后VSA评分也明显降低,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皓;张广元;殷朔;罗俊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压力预测治疗OSAHS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估自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结合压力预测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连续纳入2014年10月~2015年7月通过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得到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预测公式计算的压力作为auto-CPAP起始压力,对比分析治疗前后OSAHS患者睡眠呼吸紊乱和临床症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auto-CPAP治疗后OSHAS患者的低通气指数(AHI)、低SpO2和平均SpO2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P<0.01),Ⅲ+ Ⅳ期睡眠时间及快眼动睡眠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增加(P<0.05),Epworth嗜睡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减少(P<0.05).Auto-CPAP治疗后OSHAS患者的白天嗜睡、鼾声、晨起口干、晨起头痛、夜间憋醒症状与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Auto-CPAP结合压力预测能改善OSAH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结构,显著减少睡眠呼吸事件,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OSAHS的措施.

    作者:孙楷;聂洪玉;刘泳;徐东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