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体酮联用美洛昔康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陈杰翔;李利

关键词:黄体酮, 美洛昔康, 肾绞痛,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黄体酮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84例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时照组各42例,观察组予以黄体酮40mg及美洛昔康15mg肌肉注射,对照组予以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73.81%,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且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体酮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肾绞痛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风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与抑郁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自我效能及抑郁水平,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应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中风恢复期患者维护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效能测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袁对324例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风恢复期患者的抑郁水平高于国内常模(P<0.01);大部分(62.65%)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较低水平;抑郁与自我效能水平呈负相关(r=-0.814,P<0.01).结论 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自我效能与抑郁水平密切相关,提示临床治疗护理中可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减轻患者的抑郁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

    作者:周群;蒋运兰;郭秋月;曾婧;王艳;冯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对重度AECOPD患者血液中CRP和PCT水平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IV级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0天和10天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血气指标及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以及血中CRP和PCT水平.结果 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血气分析各指标及FEV1占预计值%均有明显好转(均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还发现,治疗后AECOPD患者血中CRP和PC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干预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可辅助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并能减轻炎症,且不良反应较轻,可用于AECOPD的临床治疗.

    作者:黄万秀;庆萍;唐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MMP-9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脑水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断尾取自体血法制备大鼠ICH模型,治疗组于造模1小时后腹腔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60μg/kg.3组大鼠于术后6、12、24、48、72h和7d处死,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P-9的动态表达.结果 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造模后48、72h明显,且与6、12、24h和7d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组织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MMP-9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G-CSF可减轻ICH后脑水肿程度,其机制可能与G-CSF抑制MMP-9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何晓英;付华;李小刚;袁平;谭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睡眠呼吸障碍多导睡眠图分析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障碍的特征.方法 对44例ALS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者睡眠应用多导睡眠图(PSG)进行评估,分析患者组与对照组睡眠结构及特点.结果 患者组睡眠指标中总睡眠时间(TST)缩短,睡眠潜伏期(SL)延长,睡眠效率(SE)下降,睡眠结构指标中2期睡眠时间、3期睡眠时间、REM期睡眠时间均明显缩短,微觉醒次数、>15秒觉醒次数增多,睡眠中呼吸事件指标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增高,阻塞性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明显增多,平均血氧饱和度、低血氧饱和度下降.结论 ALS患者存在睡眠障碍,主要是睡眠起始、睡眠维持障碍,睡眠呼吸事件存在阻塞性睡眠暂停.提示PSG对了解ALS患者睡眠结构和睡眠障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周华勇;周俊英;徐严明;唐向东;林贞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认识,降低误诊率,提高疗效.方法 231例患者均经电子胃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按年龄分为两组,其中老年组(≥60岁)56例,中青年组(<60岁)175例.比较两组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溃疡部位及并发症.结果 老年组患者反酸嗳气、食欲下降、呕血、黑便发生率为32.1%,低于中青年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消化性溃疡好发于胃体部,占42.72%%,其他部位依次为胃窦、胃角、胃底及幽门管;中青年对照组溃疡好发于胃窦,占41.22%,其次为胃角,两组患者溃疡好发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加强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认识,以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夏川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淋巴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联合淋巴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价值.方法 4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新辅助联合淋巴化疗及仅进行新辅助化疗,对治疗后可切除病例(试验组治疗后可切除病例归入A纽,对照组治疗后可切除病例归入B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淋巴结清扫术,对活检资料及腋淋巴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检出率88.24%,准确性80%,假阴性率35.71%;B组检出率90.91%,准确性90%,假阴性率11.11%.两组准确性、假阴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淋巴化疗会干扰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

    作者:吴耀禄;赵学忠;杜雨柔;李晓勇;赵丽萍;姬乐;贺晓斌;刘春丽;惠启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内固定失败原因.方法 88倒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手术,其中锁骨骨折合并肩胛骨骨折4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肩胛骨骨折2例;锁骨远端骨折按Neer分型:Ⅱ型30例;Rockwood分型:Ⅲ型55例,V型3例.均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8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年,平均8个月.结果 88例患者出现10例再次手术,总的再手术率11.4%.10例再次手术患者的原因为:锁骨钩钢板周围骨折4例,脱钩3例,再次脱位2例,锁骨钩钢板断裂1例.结论 大多数内固定失败可以预防.正确的手术和内固定置入及合理的功能锻炼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宋留红;刘彬;刘谋均;史艳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对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45例行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倒及对照组22例,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整体护理前(入组时)及护理后(术后l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实施整体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在实施整体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有效的整体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周英;邓岚;杜先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胸腔镜与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与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在微创及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镜治疗(胸腔镜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切口组),比较两种方法在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早期肺膨胀不全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平均48ml,手术时间平均51分钟,术后早期肺膨胀不全3例,发生率5%,与腋下小切口组比较,胸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早期肺膨胀不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腋下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具有明确的微创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晖;杨颖;汪华;陈旭;徐俊;蒲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就诊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TTH)的就诊因素.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收集就诊于普通神经内科门诊的偏头痛和TTH患者,分别分析不同就诊状态的偏头痛和TTH的人口学特征与临床特征.结果 共纳入偏头痛患者389例,TTH患者390例,68.6%(267/389例)的偏头痛患者和64.9%(253/390例)的TTH患者既往曾因头痛就诊过(P>0.05).与未就诊过的人群比较,曾因头痛就诊过医疗机构的偏头痛患者年龄偏大,程度较重,病程较长,头痛频率频繁(P<0.05);曾就诊过的TTH患者的频率较频繁,病程也较长(P<0.05).不同就诊状态的偏头痛和TTH患者的教育程度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年长、中重度头痛、频繁头痛、长病程、低教育水平是影响偏头痛患者就诊的主要因素,频繁头痛、长头痛病程及低教育水平是影响紧张型头痛就诊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运锋;周冀英;柳华;杜鑫;张珊珊;刘若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rt-PA静脉溶栓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抗血小板聚集组32例,口服拜阿司匹林0.3g/d;rt-PA静脉溶栓组24倒,予rt-PA 0.9mg/Kg,大剂量90mg.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和14、90天行NIHSS评分,90天行OHS评分,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24小时和14、90d的死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原因;比较两组不同意识障碍程度患者14天的存活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NIHSS评分和90天OHS评分rt-PA组较抗血小板聚集组下降,并且昏迷亚组14天存活率高于抗血小板聚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事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重症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扬威;柳华;陈蓓蕾;季一飞;陈兰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61例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和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6月收集和报告的261例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分别对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主要临床表现、引起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61例ADR病例中,女性138例,占52.87%,ADR报告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ADR皮肤及附件损害常见,抗感染药物是引起ADR多的一类药物.结论 医院应进一步加强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促进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作者:毛素芳;黄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动态心电图同步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步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筛查效果和诊断价值.方法 将动态心电图同步行运动试验与单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ST段改变的检出率和冠心病(CHD)符合率进行对比,并对严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 动态心电图同步行运动试验对ST段改变的检出率和CHD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单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动态心电图同步行运动试验和单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严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动态心电图同步行运动试验对严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和单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步运动试验无创、高效、经济、有效,可多次重复进行,对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的筛查效果较好,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方明;颜麒麟;周秘;赵冰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 P30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认识功能正常的老年人15名为对照组,选取15例MIC患者为研究对象(MIC组),两组均进行听觉P300检测,记录P300波的潜伏期及其波幅.结果 MCI组与对照组比较,P300潜伏期延长,P300波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300可作为评估认知功能变化和MCI早期诊断的客观电生理指标.

    作者:刘坤梅;佘晓秋;莫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410名机关干部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了解机关干部的健康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410名机关干部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影响机关干部健康的主要疾病谱.结果 查出各种疾病或指标异常者2295人,占体检总人数的95.23%,检出率在各种疾病中占前16位:屈光不正1303人,血脂异常1184人,血压偏高579人,脂肪肝544人,肝功异常509人,血尿酸偏高275人,宫颈炎226人,胆囊惠肉213人,乳腺增生206人,肾结石156人,心电图异常154人,双肺纹理增多150人,前列腺增大127人,血糖偏高112人,胆囊结石93人,子宫肌瘤51人;恶性肿瘤2例.结论 应高度重视机关干部的健康状况,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并定期体检,以达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作者:苏兰;王莉晴;王兴远;冉学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86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取以关注点(个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采用COPD知识问卷,对两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COPD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关注点进行健康教育,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焦丽;于国英;栾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应用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弓部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目的 总结术中置入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弓部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2年3月接受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的17例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置入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16例,一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1例.全组手术时间(276±54)min,体外循环时间(141±28)ra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81±12)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7±7)min.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亡3例,其余患者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14±6)d.13例随访5~32个月,主动脉血管成像(CTA)显示患者主动脉弓降部及分支动脉内支架扩张贴壁满意,相应部位假腔消失,远端假腔内血栓填充;无与覆膜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置入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弓部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以简化主动脉弓部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胜中;陈良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和脑水肿关系研究进展

    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有许多颅脑损伤相似的患者,其脑组织水肿严重程度和预后却大相径庭,患者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与脑组织水肿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此现象提示,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而个体差异往往与基因多态性有关.基因多态性是人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即个体间同一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DNA核苷酸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或变异,导致各个生物个体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对各种疾病的病理反应也有不同.本文就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颅脑损伤后脑组织水肿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曾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调查与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估胃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影响焦虑、抑郁心理的相关因素,提出心理干预对策.方法 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表,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1.12%的胃癌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状态.引起胃癌患者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是害怕自己是胃癌、对手术效果怀疑、担心经济承受力等.经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与心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对患者躯体疾病的治疗更应关注并及时疏导患者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大限度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马丽梅;李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Shh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hh蛋白在人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前列腺癌和6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Shh的表达.结果 Shh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组织,前列腺癌中Shh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中Shh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病,其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爱建;刘孝东;陈剑珩;张建华;申吉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