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耀禄;赵学忠;杜雨柔;李晓勇;赵丽萍;姬乐;贺晓斌;刘春丽;惠启源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鼻源性咽炎患者,对其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施行表面麻醉,有需要的情况下方采用全身麻醉.术后随访5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 经随访,痊愈37例,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慢性咽炎安全有效,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革;钟渠;郑桃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成型术治疗肺癌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1988年6月~2009年4月采用气管、支气管成型术治疗的11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7例并发肺部感染、肺不张,且2例因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出现心律失常3例.全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9%(86/105例)、54.5%(36/66例)和39.6%(19/48例).结论 气管、支气管成形术可使部分高龄及肺功能不全的肺癌患者获得外科手术机会,在根除病变的同时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有利于延长生存期.
作者:潘琪;茅乃权;刘德森;左传田;黄鼎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45例行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倒及对照组22例,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整体护理前(入组时)及护理后(术后l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实施整体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在实施整体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有效的整体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周英;邓岚;杜先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丹芪通脉胶囊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芪通脉胶囊口服,4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芪通脉胶囊中西医结合,再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治愈率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礼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塞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51例初发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其空腹高半胱氨酸(hcy)值分为非高同型半胱氨酸(NHhcy)组94例及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组57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I指数评分,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NHhcy组及Hhcy组在入院时、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研究结果没有证据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有影响.
作者:张珊珊;赵玉章;柳华;黄琳峻;龙继发;王运峰;杜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乳腺增生病灶中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诊断和鉴别.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及病理确诊的76例乳腺增生合并浸润性导管癌病灶的高频超声表现并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乳腺增生合并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具备多样性,主要以低回声团块、斑块和导管内隆起状结节表现为主,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的特点是肿块侧方向导管走行区延伸或/和导管内隆起性小结节.本组超声检出实性肿块、斑块和微小结节共64例73个病灶,其中47例54个病灶超声提示为导管有关恶性肿瘤,12例14个肿块误诊为乳腺癌;5例5个导管内单发微小结节误诊为良性病灶或导管瘤.漏诊12例.本组病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阳性率为84.21%(64/76例),准确诊断率为73.97%(54/73例),误诊率26.03%(19/73例),漏诊率15.79%(12/76例).超声全部诊断有乳腺增生与病理和临床诊断符合.结论 乳腺增生合并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常见,浸润性导管癌容易被乳腺增生掩盖,早期发现和确诊具有重要价值.本组总结其特征表现和诊断理论,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诊断、早期发现和鉴别提供理论和应用帮助.
作者:梁燕;张晓慧;邓旦;廖明松;赖小今;吴晓波;李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乳腺癌手术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流变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丹参联合低分子肝素组(观察组)50例静脉给予丹参注射液,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组(对照组)50例,只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于第1天和1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积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TXA2和PGI2水平和血流变参数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时照组总有效率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04,P<0.05);观察组临床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ET-I水平、tPA水平、TXA2和PGI2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流变参数红细胞比容%(HCT%)、血浆粘度比(mPa.s)、红细胞电泳时间(s)和纤维蛋白原(g/L)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流变异常状态,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成和肺栓塞的发生.
作者:罗静;黄元坤;周志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资料.结果 本组59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正确者52例,准确率为88.14%,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0例,化脓性阑尾炎39例,坏疽性阑尾炎5例,阑尾周围脓肿5例;7例超声漏诊,漏诊率11.86%.结论 熟练的探查技巧,灵活应用不同频率的二维超声探查,结合三维立体成像可以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及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邓萍;杨开宇;赵开银;郭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残石率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切口显著缩小(P<0.01),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后通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术中失血量显著减少(P<0.01),而住院总费用增加(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术后并发症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福荣;邵文生;黄小玲;陈果;李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构建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P)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NP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鉴定;预测人NP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 以pcDNA3.1(+)/NP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目的片段NP,再将此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进行PCR鉴定、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入表达菌Rosetta-gami(2)中,用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按Chou-Fasman和Gamier-Robson方法预测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采用Karplns-Schulz方法预测蛋白骨架区的柔韧性;用Kyte-Doolittle方法预测其亲水性,Emini方法预测蛋白质表面可能性及Jameson-Wolf方法预测抗原性指数.结果 成功构建了流感病毒核蛋白(NP)的原核表达载体,经SDS-PAGE检测NP蛋白得到了表达,Western Blot证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免疫活性.在蛋白质第6~11、79~91、241~248和319~326区段附近很可能为B细胞表位优势区域.结论 流感病毒核蛋白的表达及B细胞表位的预测为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发工作提供了基础.
作者:李莎;刘冯欢;李明远;李燕;张菁;杨靖;丁娜娜;李婉宜;王保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SLAT是一类高表达于胸腺细胞和外周血T细胞的接头蛋白分子,在抗原刺激下可活化下游的RhoGTP酶,控制细胞内Ca2++增加和细胞信号转导;SLAT通过其GEF调节NFAT活化,同时通过TCR信号途径调控T细胞生长发育及分化,在T细胞免疫应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SLAT的结构、功能及其在T细胞发育分化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周燕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衰(CHF)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40例,随访180天,观察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同时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比值,并测定B型利钠肽(BNP)水平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180天后,辛伐他汀对照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心功能分级、LVEF、LVES、LVED、E/A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心功能分级、LVEF、LVES、LVED、E/A、BNP较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衰比单用辛伐他汀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陈玲;宋晓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 (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一例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不良反应少,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宁靓;买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后循环缺血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方法 对154例经临床确诊的后循环缺血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及CT/MRI检查结果分为后循环梗死组(78例)和后循环TIA组(76例),均行血浆β-EP测定及BAEP检查,并和1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后循环梗死组患者血浆β-EP水平[(253.89士48.28) 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82.94士34.57),P<0.01]及后循环TIA组[(213.43±58.11),P<0.01],同时后循环TIA组患者血浆β EP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BAEP检查显示后循环梗死组患者的Ⅲ波潜伏期[(4.12±0.13)ms]较健康对照组[(3.74±0.22)ms]及后循环TIA组[(3.98±0.21)ms]延长(P<0.05),后循环梗死组患者的V波潜伏期[(6.04±0.25)ms]较健康对照组[(5.69±0.24)ms]及后循环TIA组[(5.75±0.39)ms]显著延长(P<0.01),后循环梗死组患者的Ⅲ~V波潜伏间期[(2.08±0.23)ms]较健康对照组[(1.92±0.22)ms]及后循环TIA组[(1.77士0.31)ms]显著延长(P<0.01).后循环缺血患者血浆β-EP浓度与V波潜伏期和Ⅲ~V波潜伏间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5(P<0.05)和0.682(P<0.05).结论 β-内啡肽在后循环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病情监测的辅助指标.
作者:陈纯;张标;付秀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黄体酮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84例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时照组各42例,观察组予以黄体酮40mg及美洛昔康15mg肌肉注射,对照组予以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73.81%,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且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体酮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肾绞痛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杰翔;李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疗法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94例颈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倒,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治疗结束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结束及半年后有效率分别为93.62%和82.98%,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98%和65.96%,治疗组治愈率分别是48.94%和42.55%,对照组治愈率分别是38.30%和29.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中药结合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可快速缓解患者眩晕症状,同时能达到病情持续康复.
作者:楚福明;刘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术中置入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弓部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2年3月接受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的17例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置入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16例,一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1例.全组手术时间(276±54)min,体外循环时间(141±28)ra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81±12)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7±7)min.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亡3例,其余患者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14±6)d.13例随访5~32个月,主动脉血管成像(CTA)显示患者主动脉弓降部及分支动脉内支架扩张贴壁满意,相应部位假腔消失,远端假腔内血栓填充;无与覆膜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置入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弓部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以简化主动脉弓部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胜中;陈良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与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在微创及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镜治疗(胸腔镜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切口组),比较两种方法在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早期肺膨胀不全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平均48ml,手术时间平均51分钟,术后早期肺膨胀不全3例,发生率5%,与腋下小切口组比较,胸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早期肺膨胀不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腋下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具有明确的微创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晖;杨颖;汪华;陈旭;徐俊;蒲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Shh蛋白在人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前列腺癌和6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Shh的表达.结果 Shh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组织,前列腺癌中Shh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中Shh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病,其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爱建;刘孝东;陈剑珩;张建华;申吉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时辰化疗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60例非霍基金淋巴瘤随机分成时辰化疗组和常规化疗组两组.21天为l周期,两周期评价近期客观疗效和毒副性反应.随访2年,比较分析两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结果 本研究显示时辰化疗组总有效率(RR)为73.3%,而常规化疗组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时辰化疗组和常规化疗组的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8个月和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辰化疗组的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肾脏毒性、神经毒性反应较轻,患者能耐受.结论 时辰化疗的实施,使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耐受性和有效率都得到了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亚利;陈君辉;秦爽;任毅;张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