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芪通脉胶囊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观察

王礼堂

关键词:丹芪通脉胶囊, 中西医结合, 脑梗死恢复期
摘要:目的 观察丹芪通脉胶囊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芪通脉胶囊口服,4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芪通脉胶囊中西医结合,再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治愈率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重性精神病4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重性精神病疗效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3月~2009年12月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4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90%,抑郁症疗效好(100%),其次为躁狂症(80%)和精神分裂症(70%).3组患者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无一例出现严重合并症.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性精神病的方法之一,值得精神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秀萍;杨庆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对重度AECOPD患者血液中CRP和PCT水平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IV级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0天和10天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血气指标及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以及血中CRP和PCT水平.结果 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血气分析各指标及FEV1占预计值%均有明显好转(均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还发现,治疗后AECOPD患者血中CRP和PC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干预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可辅助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并能减轻炎症,且不良反应较轻,可用于AECOPD的临床治疗.

    作者:黄万秀;庆萍;唐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与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呼吸内科AECOPD患者9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化痰止咳、、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结果.结果 治疗纽总有效率95.8%,对照纽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指标(PaO2、PaCO2)和肺功能指标(FEV1、FVC)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岚;毛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就诊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TTH)的就诊因素.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收集就诊于普通神经内科门诊的偏头痛和TTH患者,分别分析不同就诊状态的偏头痛和TTH的人口学特征与临床特征.结果 共纳入偏头痛患者389例,TTH患者390例,68.6%(267/389例)的偏头痛患者和64.9%(253/390例)的TTH患者既往曾因头痛就诊过(P>0.05).与未就诊过的人群比较,曾因头痛就诊过医疗机构的偏头痛患者年龄偏大,程度较重,病程较长,头痛频率频繁(P<0.05);曾就诊过的TTH患者的频率较频繁,病程也较长(P<0.05).不同就诊状态的偏头痛和TTH患者的教育程度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年长、中重度头痛、频繁头痛、长病程、低教育水平是影响偏头痛患者就诊的主要因素,频繁头痛、长头痛病程及低教育水平是影响紧张型头痛就诊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运锋;周冀英;柳华;杜鑫;张珊珊;刘若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痴呆照料者的家庭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病人照料者的心理负担及家庭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68例痴呆病人及照料者,其中完成研究的有63例.由经培训的精神科医师进行调查,评定工具包括一般健康问卷(General Health Ques tionnaire,GHQ28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14项).给予心理干预6个月,观察干预前后的GHQ、HAMD、HAMA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照料者发生心理问题的例数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HAMD平均为(13.88±3.05)分,HAMA平均为(12.88±4.07)分,干预后HAMD减轻至(11.03±3.46)分(P<0.01),HAMA减轻至(9.90±4.21)分(P<0.05).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痴呆照料者的心理负担重,焦虑和抑都情绪明显,家庭综合干预可以减轻照料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帮助其建立积极应对策略,进而减轻老年痴呆患者给家庭、社会带来的负担.

    作者:罗艳;刘玉;刘华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长期血液透析继发性甲旁亢患者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中度继发性甲旁亢(SHPT,iPTH500~1000pg/ml)进行冲击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未服用含钙制剂,给予钙浓度1.25mmol/L的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对照组骨化三醇常规剂量口服,观察组骨化三醇冲击剂量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以及组间血Ca、P、Ca×P、iPTH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Ca、P、Ca×P、iPTH均无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自身治疗前比较血Ca、Ca×P明显上升(P<0.05),iPTH明显下降(P<0.01),血P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Ca和Ca×P升高、iPTH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治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P比较无变化(P>0.05).结论 对于长期透析当合并中度SHPT的患者,骨化三醇冲击剂量口服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口服,起效迅速,安全可行.

    作者:蔡震川;李培贵;宋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塞近期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塞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51例初发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其空腹高半胱氨酸(hcy)值分为非高同型半胱氨酸(NHhcy)组94例及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组57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I指数评分,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NHhcy组及Hhcy组在入院时、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研究结果没有证据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有影响.

    作者:张珊珊;赵玉章;柳华;黄琳峻;龙继发;王运峰;杜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种新的人脑颅咽管瘤细胞系的培养方法

    目的 建立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CP)的细胞体系,观察、研究并评估其生物学特点,为在细胞水平研究颅咽管瘤提供实验资料和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特殊培养基对人颅咽管瘤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并进行传代培养,建立肿瘤细胞系,同时观察、检测细胞系的生物学特点.结果 通过消化法并采用特殊的培养基可以成功进行颅咽管瘤细胞的原代培养,通过特殊的培养条件可以使细胞得到纯化并传代培养.原代颅咽管瘤细胞呈多角形,光镜下呈典型的铺路石样表现,胞浆丰富,并可进行传代培养,多可达8代,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角蛋白7阳性.肿瘤细胞生长曲线提示细胞生长稳定,倍增时间约为3天左右.结论 利用CP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并用特殊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可以成功地进行颅咽管瘤细胞的原代培养并可在特殊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

    作者:刘亮;郑晓梅;游潮;杨福兵;王斌;包长顺;陈礼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内固定失败原因.方法 88倒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手术,其中锁骨骨折合并肩胛骨骨折4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肩胛骨骨折2例;锁骨远端骨折按Neer分型:Ⅱ型30例;Rockwood分型:Ⅲ型55例,V型3例.均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8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年,平均8个月.结果 88例患者出现10例再次手术,总的再手术率11.4%.10例再次手术患者的原因为:锁骨钩钢板周围骨折4例,脱钩3例,再次脱位2例,锁骨钩钢板断裂1例.结论 大多数内固定失败可以预防.正确的手术和内固定置入及合理的功能锻炼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宋留红;刘彬;刘谋均;史艳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疗法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9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疗法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94例颈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倒,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治疗结束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结束及半年后有效率分别为93.62%和82.98%,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98%和65.96%,治疗组治愈率分别是48.94%和42.55%,对照组治愈率分别是38.30%和29.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中药结合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可快速缓解患者眩晕症状,同时能达到病情持续康复.

    作者:楚福明;刘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去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价值

    去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已久,一方面确实有效降低颅内压能够挽救很多生命,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并发症甚至是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去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价值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客观科学地评价去大量骨瓣减压术的作用,并就加强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做一述评.

    作者:游潮;杨朝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慢性咽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鼻源性咽炎患者,对其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施行表面麻醉,有需要的情况下方采用全身麻醉.术后随访5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 经随访,痊愈37例,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慢性咽炎安全有效,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革;钟渠;郑桃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多模式CT指导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指导下的rt-PA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动脉溶栓组35例和静脉溶栓组30例,记录溶栓前、溶检后2、24h和7、30d的NIHSS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溶栓30天后行疗效判定.结果 动脉溶栓组平均NIHSS评分结果显著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两组总显效率分别为74.29%和46.67%,动脉溶栓组优于静脉溶检组(P<0.05).结论 多模式CT指导的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前者临床疗效优于后者.

    作者:郝锋利;梁莉娜;马海;吴海霞;霍金莲;赵志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GAP-43表达的时间变化

    目的 观察慢性间断性低氧(CIH)大鼠脑皮层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时间变化,探讨这些变化与缺氧性脑损伤修复间的关系.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IH 1周、CIH 3周和CIH 5周组.CIH组大鼠在自制缺氧舱内每天缺氧8小时,连续缺氧1、3和5周.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脑皮层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神经元GAP-43阳性表达增多,表达高峰出现在1周后(P<0.05),3周后表达逐渐减少(P>0.05),5周后表达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呈现时间变化,这可能与缺氧性脑损伤后的修复有关.

    作者:陈燕;赵春玲;罗礼容;余广;张春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多功能空气消毒机与紫外线灯在精神科病房的消毒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精神科病房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的消毒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精神科病房静态下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并进行细菌检测,同时与传统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作平行比较.结果 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后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显著低于紫外线灯消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能有效改善精神科病房空气质量,效果明显优于紫外线灯消毒,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帆;陈刚;许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研究进展

    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高,缺血性脑卒中约占80%.传统风险因素只能解释部分发病原因,遗传因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卒中的遗传学研究众多,但尚缺乏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对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研究主要进展进行述评,以供深入研究与探讨.

    作者:柳华;季一飞;熊利;张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脑梗死风险的研究

    目的 评估ABCD2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天内发生卒中风险的作用.方法 采用连续性、前瞻性登记的研究方法,以87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7分制ABCD2评分法对入选患者评分,根据患者7天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析ABCD2评分法预测TIA发作后7天内发生卒中的风险.结果 TIA发作后7天内发生脑梗死的患者中,88.98%的患者评分≥5分.评分7分的患者有66.7%于7天内发生卒中,6分的患者有23.5%于7d内发生卒中,5分的患者有8.33%于7天内发生卒中,<5分的患者只有3.85%于7天内发生卒中.结论 ABCD2评分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对TIA患者进行分层评价的方法,利用ABCD2评分法有助于临床工作中快速筛选出短期内脑梗死高危患者,对该类高危患者尽早干预,可降低TIA后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罗榕;吴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410名机关干部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了解机关干部的健康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410名机关干部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影响机关干部健康的主要疾病谱.结果 查出各种疾病或指标异常者2295人,占体检总人数的95.23%,检出率在各种疾病中占前16位:屈光不正1303人,血脂异常1184人,血压偏高579人,脂肪肝544人,肝功异常509人,血尿酸偏高275人,宫颈炎226人,胆囊惠肉213人,乳腺增生206人,肾结石156人,心电图异常154人,双肺纹理增多150人,前列腺增大127人,血糖偏高112人,胆囊结石93人,子宫肌瘤51人;恶性肿瘤2例.结论 应高度重视机关干部的健康状况,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并定期体检,以达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作者:苏兰;王莉晴;王兴远;冉学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黄体酮联用美洛昔康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体酮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84例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时照组各42例,观察组予以黄体酮40mg及美洛昔康15mg肌肉注射,对照组予以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73.81%,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且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体酮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肾绞痛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杰翔;李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鼠颅脑损伤基因差异表达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找到大鼠颅脑损伤后的差异表达基因信息,为后期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在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找到大鼠颅脑损伤基因芯片数据,并利用其筛选工具找到差异表达基因,随后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 在大鼠损伤脑组织中共找到190条表达基因,上调159条,下调31条.通过STRING网站筛选到23条关键基因.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能有效分析基因芯片数据并获取生物内在信息,大鼠颅脑损伤后多种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为确定其早期诊断标志与新治疗靶位开辟了新的思路.

    作者:陈睦虎;胡迎春;钟武;余平贵;陈红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