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对重度AECOPD患者血液中CRP和PCT水平的临床观察

黄万秀;庆萍;唐霞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 血气分析, 急性反应期蛋白(CRP), 降钙素原(PCT)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IV级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0天和10天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血气指标及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以及血中CRP和PCT水平.结果 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血气分析各指标及FEV1占预计值%均有明显好转(均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还发现,治疗后AECOPD患者血中CRP和PC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干预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可辅助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并能减轻炎症,且不良反应较轻,可用于AECOPD的临床治疗.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颅脑损伤基因差异表达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找到大鼠颅脑损伤后的差异表达基因信息,为后期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在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找到大鼠颅脑损伤基因芯片数据,并利用其筛选工具找到差异表达基因,随后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 在大鼠损伤脑组织中共找到190条表达基因,上调159条,下调31条.通过STRING网站筛选到23条关键基因.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能有效分析基因芯片数据并获取生物内在信息,大鼠颅脑损伤后多种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为确定其早期诊断标志与新治疗靶位开辟了新的思路.

    作者:陈睦虎;胡迎春;钟武;余平贵;陈红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内源性GDNF在针刺促进损伤脊髓神经元轴突出芽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内源性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在针刺促进SD大鼠脊髓神经元轴突出芽中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2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侧备用根手术组、针刺组、针刺并GDNF抗体封闭组.切除脊髓单侧L1~L3及L5~L6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保留L4背根为备用根,制备单侧备用根模型.选择足三里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两组穴位进行针刺实验.免疫组化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追踪分别检测GDNF及背根神经节(DRG)源的神经纤维表达变化.结果 针刺可显著增加GDNF在受损脊髓中的表达,而抗体封闭可显著逆转该作用.结论 针刺可能通过增加内源性GDNF的表达促进损伤脊髓神经元形态和功能修复.

    作者:邓明明;刘芬;廖敏;刘华念;王英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重性精神病4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重性精神病疗效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3月~2009年12月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4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90%,抑郁症疗效好(100%),其次为躁狂症(80%)和精神分裂症(70%).3组患者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无一例出现严重合并症.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性精神病的方法之一,值得精神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秀萍;杨庆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就诊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TTH)的就诊因素.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收集就诊于普通神经内科门诊的偏头痛和TTH患者,分别分析不同就诊状态的偏头痛和TTH的人口学特征与临床特征.结果 共纳入偏头痛患者389例,TTH患者390例,68.6%(267/389例)的偏头痛患者和64.9%(253/390例)的TTH患者既往曾因头痛就诊过(P>0.05).与未就诊过的人群比较,曾因头痛就诊过医疗机构的偏头痛患者年龄偏大,程度较重,病程较长,头痛频率频繁(P<0.05);曾就诊过的TTH患者的频率较频繁,病程也较长(P<0.05).不同就诊状态的偏头痛和TTH患者的教育程度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年长、中重度头痛、频繁头痛、长病程、低教育水平是影响偏头痛患者就诊的主要因素,频繁头痛、长头痛病程及低教育水平是影响紧张型头痛就诊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运锋;周冀英;柳华;杜鑫;张珊珊;刘若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确定多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

    第九讲 多维标度法多维标度法(Method of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是以多个对象间某些信息为基础,合理地用欧氏空间中的点表示对象,从而实现定量表示的方法.目的是以简单的新数据结构概括原始数据所包含的大部分信息,有了定量表示之后,可用其他方法分析.1983年,陈彬提出多维标度方程法,它是多维标度法之一,1985年,陈彬提出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多维标度法,它是综合了数量化理论Ⅲ、因子分析、百分位数法而提出的.它对n个受试者的p个观察指标,按特定的统计方法给予受试者m(m≤p)个确定数值即标度值(无单位).标度值的大小,反映一定的医学意义,按各标度值的相应的百分数Pi(i=1,2,…,m),确定n个受试者的各标度值的参考值.

    作者:陈彬;黄文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MMP-9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脑水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断尾取自体血法制备大鼠ICH模型,治疗组于造模1小时后腹腔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60μg/kg.3组大鼠于术后6、12、24、48、72h和7d处死,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P-9的动态表达.结果 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造模后48、72h明显,且与6、12、24h和7d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组织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MMP-9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G-CSF可减轻ICH后脑水肿程度,其机制可能与G-CSF抑制MMP-9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何晓英;付华;李小刚;袁平;谭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内固定失败原因.方法 88倒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手术,其中锁骨骨折合并肩胛骨骨折4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肩胛骨骨折2例;锁骨远端骨折按Neer分型:Ⅱ型30例;Rockwood分型:Ⅲ型55例,V型3例.均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8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年,平均8个月.结果 88例患者出现10例再次手术,总的再手术率11.4%.10例再次手术患者的原因为:锁骨钩钢板周围骨折4例,脱钩3例,再次脱位2例,锁骨钩钢板断裂1例.结论 大多数内固定失败可以预防.正确的手术和内固定置入及合理的功能锻炼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宋留红;刘彬;刘谋均;史艳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86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取以关注点(个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采用COPD知识问卷,对两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COPD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关注点进行健康教育,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焦丽;于国英;栾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65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65名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 SCL-90得分:低90分,高450分,总均分142分,标准差57.8分,症状自评因子分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阳性评分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以总均分≥160分作为标准,本次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教师83人,占总数的23%,因子频敷分布及比例分布,以SCL-90因子分≥2分的个数,有心理问题的81人,与SCL-90总均分≥160分非标准的83人基本相似.男女之间在因子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教育主管部门应关注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

    作者:潘奎琼;谢家玲;刘世华;易艳梅;赵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52例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固手术期健康教育.并对两组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愈26例(100.00%),对照组治愈21例(80.77%).随访3~6个月,观察组发生并发症0例(0.00%),对照组7例(26.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能使病人获得健康信息,采纳健康行为,促进早日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韦英;黄智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改善乳腺癌手术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流变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乳腺癌手术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流变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丹参联合低分子肝素组(观察组)50例静脉给予丹参注射液,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组(对照组)50例,只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于第1天和1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积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TXA2和PGI2水平和血流变参数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时照组总有效率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04,P<0.05);观察组临床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ET-I水平、tPA水平、TXA2和PGI2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流变参数红细胞比容%(HCT%)、血浆粘度比(mPa.s)、红细胞电泳时间(s)和纤维蛋白原(g/L)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流变异常状态,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成和肺栓塞的发生.

    作者:罗静;黄元坤;周志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rt-PA静脉溶栓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抗血小板聚集组32例,口服拜阿司匹林0.3g/d;rt-PA静脉溶栓组24倒,予rt-PA 0.9mg/Kg,大剂量90mg.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和14、90天行NIHSS评分,90天行OHS评分,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24小时和14、90d的死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原因;比较两组不同意识障碍程度患者14天的存活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NIHSS评分和90天OHS评分rt-PA组较抗血小板聚集组下降,并且昏迷亚组14天存活率高于抗血小板聚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事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重症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扬威;柳华;陈蓓蕾;季一飞;陈兰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62例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成硬膜外麻醉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各31例,分别测定麻醉前(T0)及麻醉后30 min(T1)、60 min(T2)及90 min(T3)的血清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免疫蛋白浓度以及细胞因子浓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在T1时的lgG、lgA及lgM水平均较T0明显降低(P<0.05),且在T1时硬膜外麻醉组的lgG、lgA及lgM水平也均较局部浸润麻醉组明显降低(P<0.05);硬膜外麻醉组的lgA在T2和T3时点均较T0时点明显降低(P<0.05).在T1和T2时点,硬膜外麻醉组的CD4+(%)和NK细胞(%)与同组T0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时点,局部浸润麻醉组的IL-12、IFN-γ及TNF-α水平均较同组T0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点,局部浸润麻醉组的TNF-α水平与同组T0时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浸润麻醉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是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较好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季蒙;陶军;王庆利;黎笔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胸腔镜与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与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在微创及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镜治疗(胸腔镜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切口组),比较两种方法在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早期肺膨胀不全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平均48ml,手术时间平均51分钟,术后早期肺膨胀不全3例,发生率5%,与腋下小切口组比较,胸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早期肺膨胀不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腋下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具有明确的微创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晖;杨颖;汪华;陈旭;徐俊;蒲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动态心电图同步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步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筛查效果和诊断价值.方法 将动态心电图同步行运动试验与单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ST段改变的检出率和冠心病(CHD)符合率进行对比,并对严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 动态心电图同步行运动试验对ST段改变的检出率和CHD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单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动态心电图同步行运动试验和单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严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动态心电图同步行运动试验对严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和单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步运动试验无创、高效、经济、有效,可多次重复进行,对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的筛查效果较好,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方明;颜麒麟;周秘;赵冰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慢性咽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鼻源性咽炎患者,对其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施行表面麻醉,有需要的情况下方采用全身麻醉.术后随访5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 经随访,痊愈37例,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慢性咽炎安全有效,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革;钟渠;郑桃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乳腺增生中浸润性导管癌的高频彩超诊断与鉴别

    目的 研究乳腺增生病灶中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诊断和鉴别.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及病理确诊的76例乳腺增生合并浸润性导管癌病灶的高频超声表现并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乳腺增生合并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具备多样性,主要以低回声团块、斑块和导管内隆起状结节表现为主,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的特点是肿块侧方向导管走行区延伸或/和导管内隆起性小结节.本组超声检出实性肿块、斑块和微小结节共64例73个病灶,其中47例54个病灶超声提示为导管有关恶性肿瘤,12例14个肿块误诊为乳腺癌;5例5个导管内单发微小结节误诊为良性病灶或导管瘤.漏诊12例.本组病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阳性率为84.21%(64/76例),准确诊断率为73.97%(54/73例),误诊率26.03%(19/73例),漏诊率15.79%(12/76例).超声全部诊断有乳腺增生与病理和临床诊断符合.结论 乳腺增生合并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常见,浸润性导管癌容易被乳腺增生掩盖,早期发现和确诊具有重要价值.本组总结其特征表现和诊断理论,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诊断、早期发现和鉴别提供理论和应用帮助.

    作者:梁燕;张晓慧;邓旦;廖明松;赖小今;吴晓波;李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GAP-43表达的时间变化

    目的 观察慢性间断性低氧(CIH)大鼠脑皮层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时间变化,探讨这些变化与缺氧性脑损伤修复间的关系.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IH 1周、CIH 3周和CIH 5周组.CIH组大鼠在自制缺氧舱内每天缺氧8小时,连续缺氧1、3和5周.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脑皮层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神经元GAP-43阳性表达增多,表达高峰出现在1周后(P<0.05),3周后表达逐渐减少(P>0.05),5周后表达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呈现时间变化,这可能与缺氧性脑损伤后的修复有关.

    作者:陈燕;赵春玲;罗礼容;余广;张春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加用舍曲林的社会功能研究

    目的 探讨利培酮加小剂量的舍曲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情绪表达、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给予利培酮加用舍曲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临床疗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在加药后12周时,干预组的PANSS总分(42.97±5.06)低于对照组(50.75士4.79),阴性量表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PSP评分中,干预组的评分(77.31±5.33)大于对照组评分(67.14±5.08),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利培酮合用舍曲林可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表达,减轻病耻感和焦虑情绪,增加动力,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育军;李玲;韩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与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呼吸内科AECOPD患者9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化痰止咳、、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结果.结果 治疗纽总有效率95.8%,对照纽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指标(PaO2、PaCO2)和肺功能指标(FEV1、FVC)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岚;毛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