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处理

高友福;孙颢;陈佳栋;吴学勇;姜波健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粘膜下层浸润, 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77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5例行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3例行单纯扩肛肿瘤切除术,1例扩肛局切术后术中病理补充行miles术,8例行姑息性肿瘤切除术.将术后诊断与肠镜活检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3例(3.9%)仍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肿瘤大直径1~3cm,平均1.5cm;其余74例(96.1%)证实为粘膜下层浸润性腺癌,肿瘤大直径1~11cm,平均4.7cm,两组肿瘤大直径有显著差异(P<0.01).Kappa一致值为0.104,术前术后差异较大,一致性较差.统计分析显示,肿瘤癌变与大小和浸润深度相关.证实为腺癌的74例中已有8例出现肝转移,30例(41.1%)有局部区域性淋巴结转移;32例直肠肿瘤中(包括1例多原发性肿瘤)有29例(90.6%)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结论 要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肿瘤患者绝大多数(96.1%)已存在浸润性癌,甚至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如肿瘤位置不涉及保肛的问题,结直肠肿瘤直径>3cm者,应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术中病理诊断为浸润性腺癌者,则应行根治性手术.对于低位直肠肿瘤应当多次内镜活检和(或)扩肛肿块切除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来得时联合拜唐平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来得时联合拜唐平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作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符合初发Ⅱ型糖尿病纳入标准病例9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诺和灵30R治疗,治疗组给予来得时联合拜唐平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空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得时联合拜唐平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曲建梅;王晓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影响《入院须知》告知和患者知晓履行情况原因的调查分析

    目的 查找影响护士对《入院须知》告知及患者履行《入院须知》不到位的原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00例入院3天以上的患者进行《入院须知》相关知识的掌握、履行情况调查,同时对50名进行《入院须知》讲解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90%的护士对《入院须知》的讲解在病人入院当时完成,但不注意患者是否能全部掌握,仅有6%的护士在患者入院后3天或以上根据患者对《入院须知》的掌握程度给予再次讲解,仍有2%的护士对《入院须知》的告知方式为书面资料,而不进行讲解;护士进行《入院须知》的讲解受6个方面因素影响;患者知晓、履行《入院须知》受年龄、文化程度等6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结论 应提高护士对《入院须知》宣讲的重视程度,提高患者对《入院须知》的知晓、履行能力,以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杜绝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贺艳琴;严竹;查倩;李寿蓉;潘红琼;冯会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在泌尿系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系肿瘤超声造影声像图特点及超声造影对泌尿系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与造影剂的用量.方法 对38例疑似泌尿系(包括肾脏、输尿管及膀胱)肿瘤的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声像图表现特征、诊断准确率及造影剂用量.所有纳入病例结果均经活检或手术证实.结果 纳入的38例患者中,6例肾脏恶性肿瘤,15例良性病变,1例常规超声诊断为肾癌,经造影证实为肾上腺癌;1例输尿管恶性肿瘤;12例膀胱癌,3例膀胱良性病变;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4%(37/38例).泌尿系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有其特征性,由于血供特点不同,肾脏肿瘤造影剂用量1~1.5ml,而输尿管及膀胱肿瘤则需要1.5~2.0ml.结论 超声造影能精确显示肿块的血供及微血管循环,提高了泌尿系肿瘤的定性诊断及良恶性鉴别的准确率.

    作者:马晓娟;程印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介入影像学的现在和未来

    介入影像学具有在影像设备和技术、手术器材、操作途径这三方面的不断快速创新和改良的优势,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迅猛发展.其适应证越来越广,加入到介入手术队伍其他科室的医生也越来越多.但国内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异.由于发展迅猛,人们对其期望很高,加之存在大量超适应证使用器材和药品的情况,近年国内外有关的医疗诉讼呈明显上升趋势.从业人员要尽大努力遵循国际操作标准,善于与相关的医务人员和病人进行沟通,在超适应证使用器材和药品时慎之又慎,才能形成既促进学科发展又保障医疗安全的双赢格局.本文就介入影像学的现在和未来做一述评.

    作者:官泳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膀胱壁间型平滑肌瘤1例

    病例 男,38岁,4天前健康查体时发现膀胱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断遂入我院.患者自诉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化验:血、尿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2013年1月18日超声检查:膀胱充盈良好,右侧壁近三角区见椭圆形低回声肿块(图1),大小3.2cm×3.5cm×2.3cm,边界清,向膀胱内、膀胱外隆起,似位于膀胱肌层,膀胱黏膜层、浆膜层连续完整;CDFI:肿块内见稀少星点状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膀胱实性肿块,考虑膀胱平滑肌瘤可能性大.1月20日行膀胱镜检查:膀胱黏膜层连续、表面光滑,未见明显新生物;术中发现膀胱右侧壁近三角区肌层内一肿瘤,大径约3.5cm,表面光滑,向外突出,完整剥除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壁间型平滑肌瘤(图2).

    作者:张桂俊;孙冬梅;王芹芹;赵文;邵世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前后的效果比较

    目的 落实《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探索能够达到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的护理工作模式.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4月~2010年3月住院患者1621名为对照组,另选2010年4月~2011年3月住院患者1831名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自主设计问卷调查,并对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患者的满意度增加,从88.65%上升到98.47%;护士总体满意度从78.0%提高到了9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需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科化、稳定的护理团队,并持续改进、优化护理工作模式.

    作者:梁红;刘光碧;张洪敬;程群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采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52例和尿激酶组50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缺血、左室功能、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情况.结果 两组死亡率无差异,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比较,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率和出血率较高,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和左室功能较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出现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AMI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治疗具有更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珂;秦英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儿科门诊5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除同时采用一般治疗外,实验组肌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加口服康复新液;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迅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9%,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症状改善快,有效率高且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玲;容艳;胡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腺癌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SCC-Ag、CA125和CYFRA21-1在肺腺癌患者的表达以及吉非替尼治疗前后的表达差异.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53例肺腺癌患者以及27例吉非替尼治疗前后血清中5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血清中5种肿瘤标志物在肺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5),在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段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CEA在有远处转移的患者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患者(P<0.05).CEA和SCC-Ag转移部位越多,其表达越高(P<0.05).CEA在Ⅳb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Ⅰ+Ⅱ+Ⅲ和Ⅳa患者(P>0.05).CYFRA21-1在N2和N3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0和N1患者(P<0.01).吉非替尼治疗疗效评价为:CR+ PR 11例(40.7%),SD 8例(29.6%),PD 8例(29.6%).CEA和CYFRA21-1在CR+ PR组治疗后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CEA在PD组治疗后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 CEA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高表达预示分期晚,低表达则对分期参考作用小.CEA和SCC-Ag高浓度应高度警惕有无多部位转移.CEA和CYFRA211的水平变化在吉非替尼疗效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孙红梅;陈文彰;徐广萍;燕丽香;常中飞;鲍云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4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使用帕利哌酮治疗前以及治疗4、8、12周后应用PANSS量表测定,并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血脂、空腹血糖、OGTT后2小时血糖、血压.结果 ①治疗4周后,PANSS总分及各项因子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8周和12周后患者的体重指数和腰围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脂、空腹血糖、OGTT后2小时血糖、血压等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帕利哌酮缓释片不仅能明显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而且也改善患者阴性症状.②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有一定影响,而对其它代谢指标无明显影响.

    作者:龚科;郑俊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丹莪妇康煎膏联合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丹莪妇康煎膏联合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315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5例,观察组给予丹莪妇康煎膏(组方:主要舍丹参、莪术、柴胡、三七、当归、三棱、延胡索等中药)联合妈富隆治疗;对照1组为妈富隆单药治疗;对照2组为丹莪妇康煎膏单药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 3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1、2组间相比,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莪妇康煎膏联合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用丹莪妇康煎膏及妈富隆,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梅;唐巧;戴宗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放射治疗及放射治疗增敏研究进展

    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放射治疗增敏研究是目前放射生物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结合DNA损伤应答机制的肿瘤放射敏感性研究多集中在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三个方面,本文就DNA损伤应答机制和放射治疗增敏之间的相关性及研究进展做一述评.我们认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将会有力地推进放射医学的发展,进而更好地造福于患者.

    作者:张丹;韩苏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替莫唑胺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替莫唑胺不同的时效、应用剂量在成人脑恶性胶质瘤患者进行术后放疗同步替莫哇胺(TMZ)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56例18周岁以上恶性胶质瘤患者,均经手术肉眼全切或部分切除肿瘤,Karnofsky评分60分以上,随机分为实验A组(TMZ小剂量组)和对照B组(TMZ标准剂1量组)各28例.A组放疗剂量20Gy后口服替莫唑胺75mg/m2,连续服用5天,28天为1个周期,放疗结束后给予4周期化疗;B组放疗同步给予替莫唑胺75mg/m2直至放疗结束,结束后14天按150mg/m2连用5天,28天为1个周期,给予4周期化疗.观察A组和B组骨髓抑制、消化道、急性脑损伤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时间和1、2年总生存率.结果 A组Ⅰ~Ⅱ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高(P<0.05),Ⅲ度血液毒性反应较B组低(P<0.05),A组Ⅰ~Ⅱ度不良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B组低(P<0.05).A组中位生存期13.9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4.3%和0.0%,不差于B组的14.2个月及71.4%和3.6%(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替莫唑胺可降低同步放化疗过程中的血液毒性及胃肠道毒性反应,治疗有效率、患者生存期、疾病无进展时间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的标准剂量疗效相当.

    作者:王浩;吴磊;刘秋芳;王锋刚;白艳霞;王亚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直肠癌术后近期下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的保守与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直肠癌术后近期下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术后并发下消化道大出血的7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观察组)38例和保守治疗组(对照组)32例,观察大出血相关指标及应激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引流量为(114.8士15.28)ml,再次发生出血者3例,腹痛腹胀持续时间(2.89士0.41)d,肛门排气时间(2.27士0.36)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在治疗后2天开始恢复,早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治疗能迅速达到止血目的,缓解应激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强;姜世平;张利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CXCR4与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CXC类趋化因子受体(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手术切除的60例NSCLC组织标本、30例转移淋巴结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CXCR4、MMP-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CXCR4在NSCLC组织中、转移淋巴结、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93.33%和20%,MMP-2在NSCLC组织中、转移淋巴结、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43.3%和15%.CXCR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MMP-2在正常肺组织、转移淋巴结、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高,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相关(P<0.05).NSCLC组织中CXCR4、MMP-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XCR4在介导非小细胞肺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MMP-2与CXCR4之间存在某种机制发生联系促进肿瘤转移.

    作者:王明正;赵大卫;刘佳坤;王秀娟;陈丽会;黄文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Apoptin对宫颈癌Hela细胞放疗增敏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Apoptin增加宫颈癌Hela细胞的敏感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表达Apoptin的重组载体pEGFP-Apoptin转染入人宫颈癌Hela细胞.其中转染pEGFP-Apopti为实验组,转染pEGFP-C2组为阳性对照组,未转染组为阴性对照组.上述各组经射线干预后利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MTT及蛋白印迹western-blot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EGFP-Apoptin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稳定表达.Apoptin可增加宫颈癌Hela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Apoptin可使p21、p27的表达量上调,使Rad50及Ku80的表达量下调,而对XLF的表达量则无影响.结论 Apoptin可增加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及同源与非同源重组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变有关.

    作者:王丽;赵晶;韩苏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PPH术与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对重度脱垂性痔的外剥内扎术与痔上直肠粘膜环切钉合术(PPH)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将确诊的162例重度脱垂性痔患者,采用单盲设计和简单随机法分为PPH组和外剥内扎组,每组81例,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疗效以及术后7天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在便血、外痔突出、肛门或下腹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等方面比较,PPH组疗效优于外剥内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PPH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疗效明确,与外剥内扎硬注术比较,在改善患者便血、外痔突出、肛缘水肿等症状体征方面更有优势.

    作者:黄德铨;陈敏;甘昌芝;侯艳梅;康健;杜勇军;戢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力衰竭患者肾上腺髓质中段肽及钠尿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肾上腺髓质中段肽及钠尿肽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心力衰竭患者35例(CHF组)及正常健康体检者31例(对照组)血清中的肾上腺髓质中段肽(MR-proADM)及钠尿肤(BNP)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HF组血清肾上腺髓质中段肽及钠尿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Ⅲ、Ⅳ级心力衰竭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各组MR-proADM、BNP水平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清MR-proADM与BNP一起可作为CHF诊断、分级及治疗效果评价的有效指标.

    作者:赵晶;彭玲;游舟;韦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87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反流性食道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4月~2011年12月入院治疗的174例反流性食道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别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总有效率以及不同时间的疗效和复发率,并对两组患者内镜病变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烧心、胸骨疼痛、胃脘胀痛等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0.8%,明显高于对照组(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12、24和48周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内镜下食管病变改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仅为7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案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好于单一用药,且复发率低,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清强;游英;何志彬;王学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每周5天素食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相关疾病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每周5天全谷物类粮食与蔬菜水果素食和2天随意荤素食膳食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及肾病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试验组每周5天全谷物类粮食与蔬菜水果素食和2天随意荤素食膳食,全天总热卡约1200~1600千卡;对照组自由饮食,每天食物总量和种类参照常规糖尿病饮食治疗及每天总热卡和营养素分配原则,每天都摄入多少不等的动物类食物.随访3个月,观察并记录试验前、试验过程中及试验3个月末血糖、血压、血脂及肾病指数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12周后各项观测指标与实验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12周后与试验前比较,FPG、2hPG、HbA1c和UA/C均有明显下降(P<0.01);TG、TC、SBP和DBP也有下降(P<0.05);BMI有减小趋势.试验12周末,两组间比较,试验组FPG、2hPG、HbA1c和UA/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G、TC、SBP和DBP也低于对照组(P<0.05);BMI有减小趋势.结论 每周5天全谷物类粮食和蔬菜为主的素食和2天随意荤素食,可使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一步下降,并可能减少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高血压,降低血中升高的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有利于Ⅱ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

    作者:潘玲;刘晨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