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梅;陈文彰;徐广萍;燕丽香;常中飞;鲍云华
目的 观察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行早期开胸探查、肋骨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早期开胸探查、肋骨内固定术治疗的46例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设为治疗组,同期保守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ICU入住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肺不张、胸廓畸形、死亡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行肺功能检查各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行开胸探查、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可以早期评估胸内脏器损伤情况并行相应处理,能及时消除胸壁软化及反常呼吸运动,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胡德东;许世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抗体筛查细胞抗原涵盖范围在保障电子配血技术安全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对供受血者进行ABO/RhD血型检测以及抗体筛查.患者二次血型鉴定结果一致,抗体筛查结果阴性,按电子配血规则进行电子配血,同时采用凝聚胺法对供受血者进行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平行试验,分析抗体筛查细胞抗原涵盖范围与不规则抗体漏检情况以及对电子配血技术安全应用的影响.结果 22790份患者血样,抗体筛查阳性164例,阳性率0.72%.15740份供血者血样,抗体筛查阳性11例,占0.07%.22540份血样均符合电子配血规则,由计算机实施电子配血未发现ABO/RhD血型不相容.用凝聚胺法进行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平行检测,其中22534份血样配血相容,6份血样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主侧不相容,未发现次侧不相容者.6份血样用谱细胞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全为MNS系统抗-Mur,漏检率为0.027%.结论 目前临床所用抗体筛查细胞仅为血清学交叉配血而设计,抗体漏检率相对较高,不能充分保障电子配血技术的安全性.建议尽快制定电子配血技术标准,保障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刘家瑞;王远杰;冯宁;李红梅;冯俊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放射治疗增敏研究是目前放射生物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结合DNA损伤应答机制的肿瘤放射敏感性研究多集中在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三个方面,本文就DNA损伤应答机制和放射治疗增敏之间的相关性及研究进展做一述评.我们认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将会有力地推进放射医学的发展,进而更好地造福于患者.
作者:张丹;韩苏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M)联合甲硝唑(MN)在防治根管治疗期间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99例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作的病例随机分为A、B、C3组(n=33),其中A、B组为观察组,C组为对照组.A组采用DM联合MN治疗,B组单独使用DM治疗,C组单独使用甲醛甲酚(FC)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治疗3天和7天后,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治疗3天后,A组和B组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A组和B组间的总有效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上A组总有效率高,疗效好.结论 DM联合MN可有效治疗根管治疗期急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舒仕强;舒燕;桂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重度脱垂性痔的外剥内扎术与痔上直肠粘膜环切钉合术(PPH)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将确诊的162例重度脱垂性痔患者,采用单盲设计和简单随机法分为PPH组和外剥内扎组,每组81例,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疗效以及术后7天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在便血、外痔突出、肛门或下腹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等方面比较,PPH组疗效优于外剥内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PPH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疗效明确,与外剥内扎硬注术比较,在改善患者便血、外痔突出、肛缘水肿等症状体征方面更有优势.
作者:黄德铨;陈敏;甘昌芝;侯艳梅;康健;杜勇军;戢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反流性食道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4月~2011年12月入院治疗的174例反流性食道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别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总有效率以及不同时间的疗效和复发率,并对两组患者内镜病变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烧心、胸骨疼痛、胃脘胀痛等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0.8%,明显高于对照组(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12、24和48周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内镜下食管病变改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仅为7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案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好于单一用药,且复发率低,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清强;游英;何志彬;王学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肿瘤免疫治疗近年来发展迅猛,被认为是继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之后,对肿瘤有明确效果的又一重要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其总体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在肿瘤治疗中处于辅助地位.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临床疗效与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大小、输注免疫细胞数量与活性、输入途径以及放化疗等密切相关.本文对以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为主的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涛;沈杰;何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介入影像学具有在影像设备和技术、手术器材、操作途径这三方面的不断快速创新和改良的优势,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迅猛发展.其适应证越来越广,加入到介入手术队伍其他科室的医生也越来越多.但国内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异.由于发展迅猛,人们对其期望很高,加之存在大量超适应证使用器材和药品的情况,近年国内外有关的医疗诉讼呈明显上升趋势.从业人员要尽大努力遵循国际操作标准,善于与相关的医务人员和病人进行沟通,在超适应证使用器材和药品时慎之又慎,才能形成既促进学科发展又保障医疗安全的双赢格局.本文就介入影像学的现在和未来做一述评.
作者:官泳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2013年4月30日在我院门诊、体检中心及社区作乳腺检查的1588例女性作了BI-RADS分级,并对其中1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结果与BI-RADS分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588例女性中,BI-RADS分级:1级3例(0.19%);2级680例(42.82%);3级748例(47.10%);4级132例(8.31%);5级25例(1.57%).手术的111例患者中良性肿块71例,恶性肿块40例,与超声BI-RADS分级密切相关,尤其分级为4级、5级的患者,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分别达到76%与96%.结论 超声BI-RADS分级在社区乳腺癌筛查中,不但能提高诊断的特异性,而且还可提高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竞宇;张恩荣;何莲;文强;彭利;罗雪;陈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普外科2001~2011年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发现的12例意外胆囊癌病例,从临床诊断、分期及病理检查、病理诊断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意外胆囊癌患者中7例诊断为胆囊结石,3例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2例为胆囊息肉.经病理检查,肿瘤位于胆囊颈部3例,胆囊体部5例,胆囊底部3例,弥漫累及胆囊颈体底部1例.肿瘤形态以厚壁型胆囊癌居多.病理诊断;腺癌11例,腺鳞癌1例;高分化3例,中分化6例,低分化3例.结论 病理诊断是意外胆囊癌确诊的金标准,对存在胆囊癌高危因素人群应常规或及时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作者:郭少峰;王小明;吴雪梅;颜浩;黄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4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使用帕利哌酮治疗前以及治疗4、8、12周后应用PANSS量表测定,并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血脂、空腹血糖、OGTT后2小时血糖、血压.结果 ①治疗4周后,PANSS总分及各项因子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8周和12周后患者的体重指数和腰围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脂、空腹血糖、OGTT后2小时血糖、血压等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帕利哌酮缓释片不仅能明显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而且也改善患者阴性症状.②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有一定影响,而对其它代谢指标无明显影响.
作者:龚科;郑俊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行PCI治疗的5896例患者中发生9例冠状动脉穿孔并发症患者的癌变特点、穿孔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结果 冠脉穿孔发生率为0.15%.据Ellis分型: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4例.受累血管分别为前降支4例,回旋支1例,右冠状动脉4例,其中CTO病变1例,B及C型病变8例,钙化病变8例.9例穿孔事件中与钢丝相关4例,与球囊预扩张相关2例,与球囊后扩张相关2例,与旋磨相关1例.5例并发心包填塞,其中迟发性2例,均成功行心包穿刺引流术,植入带膜支架2例,低压球囊扩张1例,2例仅行床旁心包穿刺引流,3例经密切观察无临床事件发生.无死亡及急诊外科手术病例.从冠脉穿孔并发症发生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出现在2008~2012年期间,可能与复杂病变PCI越来越多有关.结论 冠状动脉穿孔是PCI少见严重并发症,与病变复杂程度,尤其是钙化病变关系密切.严密观察,及时心包穿刺及常规备用各种急救装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斌;郑剑涛;肖国胜;叶涛;江宏飞;王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直肠给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制定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Medline、PubMed、Embase、OVI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及查阅检索到的所有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国内外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直肠给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10个试验280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①PEP发生率、轻症PEP发生率及中-重症PEP发生率:NSAIDs治疗组优于安慰剂组(均P<0.001).②术后高胰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及术后血胰淀粉酶水平:NSAIDs治疗组优于安慰剂组(均P<0.001).③PEP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病死率及NSAIDs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 NSAIDs直肠给药可以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且安全性好.
作者:周祥慧;何继东;朱毓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Apoptin增加宫颈癌Hela细胞的敏感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表达Apoptin的重组载体pEGFP-Apoptin转染入人宫颈癌Hela细胞.其中转染pEGFP-Apopti为实验组,转染pEGFP-C2组为阳性对照组,未转染组为阴性对照组.上述各组经射线干预后利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MTT及蛋白印迹western-blot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EGFP-Apoptin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稳定表达.Apoptin可增加宫颈癌Hela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Apoptin可使p21、p27的表达量上调,使Rad50及Ku80的表达量下调,而对XLF的表达量则无影响.结论 Apoptin可增加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及同源与非同源重组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变有关.
作者:王丽;赵晶;韩苏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TP方案周疗与3周疗法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前瞻性数字法随机分成周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各28例.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总剂量59.4Gy.周方案组:紫杉醇40mg/m2,顺铂25mg/m2,1次/周,连用6周;3周方案组:紫杉醇135mg/m2,第1天,顺铂25mg/m2,第2~4天.21天为1个周期,共2周期.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近期疗效:周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病情缓解率(CR+PR)分别是89.3%和96%,差异无显著性(P>0.05).毒副作用:3周方案组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神经毒性均高于周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TP方案周疗与传统3周疗法近期疗效相当,但毒副反应明显降低.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锐;蒙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三级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的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徐州地区三级医院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株97株,予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予PCR方法检测金属酶耐药基因及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经PCR方法检测所有受试菌未检测到金属酶基因blaIMP、blaVIM、blaSIM和OXA-24碳青霉烯基因,其中85株检测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为87.6%(85/97株).结论 徐州地区三级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可能是导致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
作者:刘永瑞;刘向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联体婴儿分离手术的组织管理方法,提高重大手术成功率,提升医院围手术期管理水平.方法 纳入我院2例(均为女婴)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术前医院高度重视,周密组织;术中紧密团结,通力合作;术后积极总结,坚持不懈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结果 2例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实施成功,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结论 加强国手术期组织管理是取得重大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闫景卉;张自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生长抑素、泮托拉唑、心得安等药物治疗,观察组行内镜下套扎联合聚桂醇硬化术及生长抑素、泮托拉唑、心得安等药物治疗,观察所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3、6、12、18个月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总消失率、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曲张静脉总消失率、早期再出血率、远期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作者:晋琼玉;徐泽艳;徐静;肖凌;代永娟;吴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前列腺术前使用50%甘油和石蜡油灌肠进行肠道清洁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3月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6例,术前晚和术晨分别使用50%甘油+石蜡油小量不保留灌肠;对照组72例,术前晚和术晨分别使用0.1%~0.2%大量肥皂水不保留灌肠.对比两组患者的清洁效果、舒适度、不良反应及操作便利性等.结果 实验组排便效果、舒适程度、操作便利性等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0%甘油和石蜡油灌肠既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排便效果,又能减少护理操作时间,是一种快捷有效的肠道清洁方法.
作者:胡庆新;胡素容;王艺桦;李慧萍;吴英;章俊梅;石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甲哌卡因与利多卡因在儿童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将50例牙髓病儿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25例,分别应用甲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两组的麻醉显效时间、术中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甲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在麻醉显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操作中,甲哌卡因的麻醉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哌卡因用于儿童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确切,优于利多卡,且不良反应轻,可在临床应用中作为优选麻醉药物.
作者:白兰军;文宇涵;吕欣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