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晋琼玉;徐泽艳;徐静;肖凌;代永娟;吴攀

关键词:套扎术, 硬化术, 聚桂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生长抑素、泮托拉唑、心得安等药物治疗,观察组行内镜下套扎联合聚桂醇硬化术及生长抑素、泮托拉唑、心得安等药物治疗,观察所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3、6、12、18个月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总消失率、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曲张静脉总消失率、早期再出血率、远期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丹莪妇康煎膏联合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丹莪妇康煎膏联合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315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5例,观察组给予丹莪妇康煎膏(组方:主要舍丹参、莪术、柴胡、三七、当归、三棱、延胡索等中药)联合妈富隆治疗;对照1组为妈富隆单药治疗;对照2组为丹莪妇康煎膏单药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 3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1、2组间相比,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莪妇康煎膏联合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用丹莪妇康煎膏及妈富隆,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梅;唐巧;戴宗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是由PDCD-1基因编码的共刺激分子,PD-1及其配体PD-L1、PD-L2在调节免疫反应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PD-1、PD-L信号通路已经被证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慢性感染等疾病的发展有关.本文对该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杨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防治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M)联合甲硝唑(MN)在防治根管治疗期间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99例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作的病例随机分为A、B、C3组(n=33),其中A、B组为观察组,C组为对照组.A组采用DM联合MN治疗,B组单独使用DM治疗,C组单独使用甲醛甲酚(FC)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治疗3天和7天后,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治疗3天后,A组和B组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A组和B组间的总有效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上A组总有效率高,疗效好.结论 DM联合MN可有效治疗根管治疗期急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舒仕强;舒燕;桂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BI-RADS分级在社区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2013年4月30日在我院门诊、体检中心及社区作乳腺检查的1588例女性作了BI-RADS分级,并对其中1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结果与BI-RADS分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588例女性中,BI-RADS分级:1级3例(0.19%);2级680例(42.82%);3级748例(47.10%);4级132例(8.31%);5级25例(1.57%).手术的111例患者中良性肿块71例,恶性肿块40例,与超声BI-RADS分级密切相关,尤其分级为4级、5级的患者,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分别达到76%与96%.结论 超声BI-RADS分级在社区乳腺癌筛查中,不但能提高诊断的特异性,而且还可提高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竞宇;张恩荣;何莲;文强;彭利;罗雪;陈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降钙素原极度增高患者心脏功能和容量负荷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极度增高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容量负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7例抗感染治疗无效的血液PCT增高患者纳入研究,全部患者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病原学检测及评估心脏容量负荷指标血液脑钠肽(BNP)检测.同时给予限制输液速度、利尿等改善心功能的诊断性治疗措施,并对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无严重感染的病原学证据;血液脑钠肽(BNP)均明显增高(989.6~5000pg/ml);超声心动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功能不全和容量负荷过重;当患者容量负荷减轻时,BNP降低,PCT也随之下降.结论 对一个PCT极度增高的患者,切不可只想到细菌感染和液体复苏,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心脏功能和容量负荷,PCT明显增高的原因也可能是心功能不全.

    作者:陈友岱;邓磊;苏明华;李依;王建东;董芸;胡卫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直肠癌术后近期下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的保守与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直肠癌术后近期下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术后并发下消化道大出血的7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观察组)38例和保守治疗组(对照组)32例,观察大出血相关指标及应激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引流量为(114.8士15.28)ml,再次发生出血者3例,腹痛腹胀持续时间(2.89士0.41)d,肛门排气时间(2.27士0.36)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在治疗后2天开始恢复,早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治疗能迅速达到止血目的,缓解应激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强;姜世平;张利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甲哌卡因与利多卡因在儿童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甲哌卡因与利多卡因在儿童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将50例牙髓病儿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25例,分别应用甲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两组的麻醉显效时间、术中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甲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在麻醉显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操作中,甲哌卡因的麻醉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哌卡因用于儿童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确切,优于利多卡,且不良反应轻,可在临床应用中作为优选麻醉药物.

    作者:白兰军;文宇涵;吕欣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放射治疗在头颈部常见良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放射治疗良性肿瘤历史悠久,有一定疗效,也存在一定损伤.所以,放射治疗良性肿瘤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尤其对于头颈部肿瘤,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美容、器官功能的保留,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的运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能减轻正常组织损伤.

    作者:刘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紫杉醇对黑色素瘤细胞Bcl-2/Bax基因和蛋白水平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 检测紫杉醇对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紫杉醇治疗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紫杉醇对B16-F10细胞Bcl-2/Bax基因和蛋白水平的改变,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结果 4 μM紫杉醇对B16-F10细胞24h的Bcl-2/Bax基因和蛋白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紫杉醇组Bcl-2基因mRNA水平相对量由(0.43士0.09)下降到(0.27士0.0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ax基因mRNA水平相对量由(0.25士0.06)增加到(0.57士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紫杉醇对B16-F10细胞Bcl-2蛋白相对表这量由(0.64士0.03)下降到(0.35±0.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由(0.41士0.02)增加到(0.73士0.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对可通过改变Bcl-2/ Bax基因和蛋白水平发挥促进凋亡的作用.紫杉醇可能作为黑色素瘤治疗的策略之一.

    作者:赵蓓;张丽霞;陈金;段西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与顺铂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7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放化疗组(n=63)和单放组(n=54),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放射剂量60~66Gy.同步放化疗组采用DDP 25mg/m2,第1~3天;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21天重复,至少完成2个周期.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及单放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70.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4%、60.3%、42.9%和61.1%,40.7%、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D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毒副反应可耐受,疗效肯定.

    作者:吴磊;王浩;惠慧;王天昶;樊利妮;王亚丽;刘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4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使用帕利哌酮治疗前以及治疗4、8、12周后应用PANSS量表测定,并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血脂、空腹血糖、OGTT后2小时血糖、血压.结果 ①治疗4周后,PANSS总分及各项因子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8周和12周后患者的体重指数和腰围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脂、空腹血糖、OGTT后2小时血糖、血压等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帕利哌酮缓释片不仅能明显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而且也改善患者阴性症状.②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有一定影响,而对其它代谢指标无明显影响.

    作者:龚科;郑俊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儿科门诊5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除同时采用一般治疗外,实验组肌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加口服康复新液;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迅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9%,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症状改善快,有效率高且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玲;容艳;胡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在泌尿系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系肿瘤超声造影声像图特点及超声造影对泌尿系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与造影剂的用量.方法 对38例疑似泌尿系(包括肾脏、输尿管及膀胱)肿瘤的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声像图表现特征、诊断准确率及造影剂用量.所有纳入病例结果均经活检或手术证实.结果 纳入的38例患者中,6例肾脏恶性肿瘤,15例良性病变,1例常规超声诊断为肾癌,经造影证实为肾上腺癌;1例输尿管恶性肿瘤;12例膀胱癌,3例膀胱良性病变;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4%(37/38例).泌尿系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有其特征性,由于血供特点不同,肾脏肿瘤造影剂用量1~1.5ml,而输尿管及膀胱肿瘤则需要1.5~2.0ml.结论 超声造影能精确显示肿块的血供及微血管循环,提高了泌尿系肿瘤的定性诊断及良恶性鉴别的准确率.

    作者:马晓娟;程印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影响《入院须知》告知和患者知晓履行情况原因的调查分析

    目的 查找影响护士对《入院须知》告知及患者履行《入院须知》不到位的原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00例入院3天以上的患者进行《入院须知》相关知识的掌握、履行情况调查,同时对50名进行《入院须知》讲解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90%的护士对《入院须知》的讲解在病人入院当时完成,但不注意患者是否能全部掌握,仅有6%的护士在患者入院后3天或以上根据患者对《入院须知》的掌握程度给予再次讲解,仍有2%的护士对《入院须知》的告知方式为书面资料,而不进行讲解;护士进行《入院须知》的讲解受6个方面因素影响;患者知晓、履行《入院须知》受年龄、文化程度等6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结论 应提高护士对《入院须知》宣讲的重视程度,提高患者对《入院须知》的知晓、履行能力,以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杜绝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贺艳琴;严竹;查倩;李寿蓉;潘红琼;冯会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奥沙利铂与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TO)组及紫杉醇联合顺铂(TP)组,其中紫杉醇175 mg/m2,第1天,TO组加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TP组加顺铂25 mg/m2,第1~3天.均21天为1个周期.完成3个化疗周期后,按照WHO标准评价化疗疗效和毒性.结果 紫杉醇联合顺铂组(TP):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4例,进展12例,有效率为35%;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组(TO):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16例,进展12例,有效率为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TO方案显著降低了胃肠道反应、肾功损害及骨髓抑制.结论 奥沙利铂与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相似,含奥沙利铂的两药方案耐受性较好,更易为患者接受,可以作为治疗晚期NSCLC化疗方案.

    作者:游莉斯;叶斌;蒋晓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每周5天素食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相关疾病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每周5天全谷物类粮食与蔬菜水果素食和2天随意荤素食膳食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及肾病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试验组每周5天全谷物类粮食与蔬菜水果素食和2天随意荤素食膳食,全天总热卡约1200~1600千卡;对照组自由饮食,每天食物总量和种类参照常规糖尿病饮食治疗及每天总热卡和营养素分配原则,每天都摄入多少不等的动物类食物.随访3个月,观察并记录试验前、试验过程中及试验3个月末血糖、血压、血脂及肾病指数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12周后各项观测指标与实验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12周后与试验前比较,FPG、2hPG、HbA1c和UA/C均有明显下降(P<0.01);TG、TC、SBP和DBP也有下降(P<0.05);BMI有减小趋势.试验12周末,两组间比较,试验组FPG、2hPG、HbA1c和UA/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G、TC、SBP和DBP也低于对照组(P<0.05);BMI有减小趋势.结论 每周5天全谷物类粮食和蔬菜为主的素食和2天随意荤素食,可使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一步下降,并可能减少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高血压,降低血中升高的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有利于Ⅱ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

    作者:潘玲;刘晨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低分割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低分割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27例老年NSCLC患者实施低分割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分割方案:2.5Gy/d、5f/w,总剂量:35~55Gy;口服吉非替尼250mg,1次/日.结果 3个月近期有效率(CR+PR)66.7%,1年生存率63.0%;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5.9%,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29.6%,皮疹发生率37.0%,腹泻发生率22.2%.结论 三维适形低分割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作者:李小龙;党亚正;陆婉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直肠给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直肠给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制定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Medline、PubMed、Embase、OVI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及查阅检索到的所有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国内外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直肠给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10个试验280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①PEP发生率、轻症PEP发生率及中-重症PEP发生率:NSAIDs治疗组优于安慰剂组(均P<0.001).②术后高胰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及术后血胰淀粉酶水平:NSAIDs治疗组优于安慰剂组(均P<0.001).③PEP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病死率及NSAIDs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 NSAIDs直肠给药可以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且安全性好.

    作者:周祥慧;何继东;朱毓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治疗对策

    目的 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临床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4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48例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生产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未足月胎膜早破组(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羊膜腔感染率、脐带脱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产后出血率及胎盘早剥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所生新生儿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且其所生新生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幅提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

    作者:胡晓蓉;杨无恙;张显蓉;肖乾蓉;梁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介入影像学的现在和未来

    介入影像学具有在影像设备和技术、手术器材、操作途径这三方面的不断快速创新和改良的优势,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迅猛发展.其适应证越来越广,加入到介入手术队伍其他科室的医生也越来越多.但国内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异.由于发展迅猛,人们对其期望很高,加之存在大量超适应证使用器材和药品的情况,近年国内外有关的医疗诉讼呈明显上升趋势.从业人员要尽大努力遵循国际操作标准,善于与相关的医务人员和病人进行沟通,在超适应证使用器材和药品时慎之又慎,才能形成既促进学科发展又保障医疗安全的双赢格局.本文就介入影像学的现在和未来做一述评.

    作者:官泳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