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莉斯;叶斌;蒋晓睿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三级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的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徐州地区三级医院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株97株,予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予PCR方法检测金属酶耐药基因及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经PCR方法检测所有受试菌未检测到金属酶基因blaIMP、blaVIM、blaSIM和OXA-24碳青霉烯基因,其中85株检测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为87.6%(85/97株).结论 徐州地区三级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可能是导致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
作者:刘永瑞;刘向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甲哌卡因与利多卡因在儿童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将50例牙髓病儿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25例,分别应用甲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两组的麻醉显效时间、术中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甲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在麻醉显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操作中,甲哌卡因的麻醉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哌卡因用于儿童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确切,优于利多卡,且不良反应轻,可在临床应用中作为优选麻醉药物.
作者:白兰军;文宇涵;吕欣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落实《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探索能够达到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的护理工作模式.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4月~2010年3月住院患者1621名为对照组,另选2010年4月~2011年3月住院患者1831名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自主设计问卷调查,并对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患者的满意度增加,从88.65%上升到98.47%;护士总体满意度从78.0%提高到了9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需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科化、稳定的护理团队,并持续改进、优化护理工作模式.
作者:梁红;刘光碧;张洪敬;程群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XC类趋化因子受体(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手术切除的60例NSCLC组织标本、30例转移淋巴结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CXCR4、MMP-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CXCR4在NSCLC组织中、转移淋巴结、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93.33%和20%,MMP-2在NSCLC组织中、转移淋巴结、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43.3%和15%.CXCR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MMP-2在正常肺组织、转移淋巴结、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高,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相关(P<0.05).NSCLC组织中CXCR4、MMP-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XCR4在介导非小细胞肺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MMP-2与CXCR4之间存在某种机制发生联系促进肿瘤转移.
作者:王明正;赵大卫;刘佳坤;王秀娟;陈丽会;黄文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TO)组及紫杉醇联合顺铂(TP)组,其中紫杉醇175 mg/m2,第1天,TO组加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TP组加顺铂25 mg/m2,第1~3天.均21天为1个周期.完成3个化疗周期后,按照WHO标准评价化疗疗效和毒性.结果 紫杉醇联合顺铂组(TP):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4例,进展12例,有效率为35%;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组(TO):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16例,进展12例,有效率为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TO方案显著降低了胃肠道反应、肾功损害及骨髓抑制.结论 奥沙利铂与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相似,含奥沙利铂的两药方案耐受性较好,更易为患者接受,可以作为治疗晚期NSCLC化疗方案.
作者:游莉斯;叶斌;蒋晓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普外科2001~2011年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发现的12例意外胆囊癌病例,从临床诊断、分期及病理检查、病理诊断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意外胆囊癌患者中7例诊断为胆囊结石,3例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2例为胆囊息肉.经病理检查,肿瘤位于胆囊颈部3例,胆囊体部5例,胆囊底部3例,弥漫累及胆囊颈体底部1例.肿瘤形态以厚壁型胆囊癌居多.病理诊断;腺癌11例,腺鳞癌1例;高分化3例,中分化6例,低分化3例.结论 病理诊断是意外胆囊癌确诊的金标准,对存在胆囊癌高危因素人群应常规或及时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作者:郭少峰;王小明;吴雪梅;颜浩;黄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是由PDCD-1基因编码的共刺激分子,PD-1及其配体PD-L1、PD-L2在调节免疫反应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PD-1、PD-L信号通路已经被证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慢性感染等疾病的发展有关.本文对该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杨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正常细胞代谢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PHOS)产生的ATP提供.与正常细胞不同,肿瘤细胞多通过糖酵解途径消耗更多的葡萄糖,并产生大量乳酸,却很少利用OXPHOS产能.但肿瘤细胞高糖酵解能量代谢表型的具体分子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其高糖酵解活性可能涉及到糖酵解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过表达、呼吸链缺陷及线粒体DNA(mtDNA)易感于氧化应激等机制.本文就肿瘤细胞高糖酵解活性的基因和能量代谢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琳;吴鑫;田明妹;洪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生长抑素、泮托拉唑、心得安等药物治疗,观察组行内镜下套扎联合聚桂醇硬化术及生长抑素、泮托拉唑、心得安等药物治疗,观察所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3、6、12、18个月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总消失率、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曲张静脉总消失率、早期再出血率、远期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作者:晋琼玉;徐泽艳;徐静;肖凌;代永娟;吴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极度增高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容量负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7例抗感染治疗无效的血液PCT增高患者纳入研究,全部患者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病原学检测及评估心脏容量负荷指标血液脑钠肽(BNP)检测.同时给予限制输液速度、利尿等改善心功能的诊断性治疗措施,并对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无严重感染的病原学证据;血液脑钠肽(BNP)均明显增高(989.6~5000pg/ml);超声心动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功能不全和容量负荷过重;当患者容量负荷减轻时,BNP降低,PCT也随之下降.结论 对一个PCT极度增高的患者,切不可只想到细菌感染和液体复苏,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心脏功能和容量负荷,PCT明显增高的原因也可能是心功能不全.
作者:陈友岱;邓磊;苏明华;李依;王建东;董芸;胡卫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TP方案周疗与3周疗法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前瞻性数字法随机分成周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各28例.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总剂量59.4Gy.周方案组:紫杉醇40mg/m2,顺铂25mg/m2,1次/周,连用6周;3周方案组:紫杉醇135mg/m2,第1天,顺铂25mg/m2,第2~4天.21天为1个周期,共2周期.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近期疗效:周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病情缓解率(CR+PR)分别是89.3%和96%,差异无显著性(P>0.05).毒副作用:3周方案组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神经毒性均高于周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TP方案周疗与传统3周疗法近期疗效相当,但毒副反应明显降低.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锐;蒙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反流性食道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4月~2011年12月入院治疗的174例反流性食道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别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总有效率以及不同时间的疗效和复发率,并对两组患者内镜病变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烧心、胸骨疼痛、胃脘胀痛等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0.8%,明显高于对照组(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12、24和48周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内镜下食管病变改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仅为7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案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好于单一用药,且复发率低,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清强;游英;何志彬;王学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采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52例和尿激酶组50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缺血、左室功能、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情况.结果 两组死亡率无差异,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比较,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率和出血率较高,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和左室功能较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出现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AMI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治疗具有更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珂;秦英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anti-miR-155反义寡核苷酸(AMOs)对A549细胞Wee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特异性anti-miR-155反义寡核苷酸抑制A549细胞内成熟miR-155的活性,realtime quantitive RT-PCR测定Wee1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测定Wee1蛋白和Phospho-cdc2(Tyr15)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100nmol/L浓度的AMOs处理的A549细胞中Wee1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A549细胞中Wee1 mRNA表达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nmol/L浓度的AMOs处理的A549细胞Wee1蛋白和Phospho-cdc2 (Tyr15)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采用AMOs抑制A549细胞内高水平表达miR-155活性后,可显著增强Wee1蛋白的表达.
作者:曹学武;张海萍;陈正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抗体筛查细胞抗原涵盖范围在保障电子配血技术安全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对供受血者进行ABO/RhD血型检测以及抗体筛查.患者二次血型鉴定结果一致,抗体筛查结果阴性,按电子配血规则进行电子配血,同时采用凝聚胺法对供受血者进行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平行试验,分析抗体筛查细胞抗原涵盖范围与不规则抗体漏检情况以及对电子配血技术安全应用的影响.结果 22790份患者血样,抗体筛查阳性164例,阳性率0.72%.15740份供血者血样,抗体筛查阳性11例,占0.07%.22540份血样均符合电子配血规则,由计算机实施电子配血未发现ABO/RhD血型不相容.用凝聚胺法进行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平行检测,其中22534份血样配血相容,6份血样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主侧不相容,未发现次侧不相容者.6份血样用谱细胞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全为MNS系统抗-Mur,漏检率为0.027%.结论 目前临床所用抗体筛查细胞仅为血清学交叉配血而设计,抗体漏检率相对较高,不能充分保障电子配血技术的安全性.建议尽快制定电子配血技术标准,保障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刘家瑞;王远杰;冯宁;李红梅;冯俊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每周5天全谷物类粮食与蔬菜水果素食和2天随意荤素食膳食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及肾病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试验组每周5天全谷物类粮食与蔬菜水果素食和2天随意荤素食膳食,全天总热卡约1200~1600千卡;对照组自由饮食,每天食物总量和种类参照常规糖尿病饮食治疗及每天总热卡和营养素分配原则,每天都摄入多少不等的动物类食物.随访3个月,观察并记录试验前、试验过程中及试验3个月末血糖、血压、血脂及肾病指数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12周后各项观测指标与实验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12周后与试验前比较,FPG、2hPG、HbA1c和UA/C均有明显下降(P<0.01);TG、TC、SBP和DBP也有下降(P<0.05);BMI有减小趋势.试验12周末,两组间比较,试验组FPG、2hPG、HbA1c和UA/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G、TC、SBP和DBP也低于对照组(P<0.05);BMI有减小趋势.结论 每周5天全谷物类粮食和蔬菜为主的素食和2天随意荤素食,可使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一步下降,并可能减少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高血压,降低血中升高的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有利于Ⅱ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
作者:潘玲;刘晨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放射治疗良性肿瘤历史悠久,有一定疗效,也存在一定损伤.所以,放射治疗良性肿瘤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尤其对于头颈部肿瘤,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美容、器官功能的保留,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的运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能减轻正常组织损伤.
作者:刘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M)联合甲硝唑(MN)在防治根管治疗期间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99例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作的病例随机分为A、B、C3组(n=33),其中A、B组为观察组,C组为对照组.A组采用DM联合MN治疗,B组单独使用DM治疗,C组单独使用甲醛甲酚(FC)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治疗3天和7天后,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治疗3天后,A组和B组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A组和B组间的总有效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上A组总有效率高,疗效好.结论 DM联合MN可有效治疗根管治疗期急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舒仕强;舒燕;桂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肾上腺髓质中段肽及钠尿肽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心力衰竭患者35例(CHF组)及正常健康体检者31例(对照组)血清中的肾上腺髓质中段肽(MR-proADM)及钠尿肤(BNP)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HF组血清肾上腺髓质中段肽及钠尿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Ⅲ、Ⅳ级心力衰竭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各组MR-proADM、BNP水平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清MR-proADM与BNP一起可作为CHF诊断、分级及治疗效果评价的有效指标.
作者:赵晶;彭玲;游舟;韦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临床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4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48例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生产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未足月胎膜早破组(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羊膜腔感染率、脐带脱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产后出血率及胎盘早剥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所生新生儿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且其所生新生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幅提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
作者:胡晓蓉;杨无恙;张显蓉;肖乾蓉;梁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