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全身热化疗术中长托宁与东莨菪碱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

李颖波;余开峰;冉然;潘雪莲

关键词:全身热疗, 长托宁, 东莨菪碱,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热化疗术中长托宁与东莨菪碱联合应用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30例ASA Ⅰ~Ⅱ级患者,分为长托宁与东莨菪碱联合应用组(A组)、长托宁组(B组)、东莨菪碱组(C组),关舱前A组和B组肌注长托宁0.02mg/kg,C组肌注东莨菪碱0.01mg/kg,术中根据出汗情况A组和C组追加东莨菪碱、B组追加长托宁,现察三组患者的食管温度升至41.8℃所需要的时间,升温前、升温至39℃、40℃、41.8℃、维持41.8℃2h的HR、MAP、CVP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患者食管温度升至41.8℃所需要的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A、B组与C组相比的升温时间明显缩短(P<0.05);A组在40℃、41.8℃、维持41.8℃ 2h时的HR与B组相比均增快,但无统计学意义,C组在各温度点的HR与A组、B组相比均明显增快(P<0.05);当食管温度达到40℃以上,患者的MAP随着心率增快而下降,CVP随着心率的增快而升高,C组与A组、B组相比,MAP明显下降(P<0.05),CVP明显增高(P<o.05);B组和A组、C组相比术后的不良反应明显增加(P<0.01).结论 在全身热化疗术中长托宁与东莨菪碱联合应用能明显缩短升温时间,维持循环动力学的稳定,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超结合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彩超结合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彩超结合X线引导下行PTCD,并对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35例,成功率97.2%.1例患者术后2用导管滑脱外,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对恶性梗阻性黄胆患者,应用彩超结合X线引导下行PTCD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准确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彬;覃夏川;曾艳;张慧;朱冬梅;岳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及超声评价新进展

    钙化性主动脉辩狭窄在人群中发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发现其病理生理有别于传统理论,而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相似的组织病理改变,遵循动脉粥样硬化二级预防指南进行干预将有助延缓其进展.超声心动图在明确主动脉辩狭窄诊断、定量狭窄程度、确定狭窄病因及狭窄所致并发症、评价手术效果、判断患者预后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37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及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的变化;选取34例既往非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与病死率.结果 机械通气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气分析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机械通气组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 机械通气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急性左心衰竭,降低病死率.

    作者:谢为民;吕江;申学惠;廖桥英;马勇;杨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乳晕分层切口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乳晕分层切口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8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乳腺科住院的126例乳腺良性肿块住院患者进行乳晕分层切口切除肿块,对切除肿块后所留的残腔采用不缝合技术,通过3个月~3年随访,评价对乳腺良性肿块的治疗效果.结果 126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成功切除(100%),单个病灶长径为0.5~6cm,病灶数量为1~12个,平均手术时间37min(5~162min).乳房切口疤痕微细,保持乳房外形,硬块感率21.40%,硬块感时间平均30天(20~40天),患者满意98.8%.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应用乳晕分层切口及残腔无缝合技术操作简单、美观、安全可行、无严重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军;刘泽宇;宁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试论基础医学课程的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基础医学课程在医学院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前提,也是医学毕业生走上临床工作岗位的铺垫.因此,研究并加强基础医学课程的有效教学意义深远.

    作者:杨晓晖;郑玉中;吴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染料木黄酮通过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减缓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

    目的 研究染料木黄酮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ein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缓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10)、野百合碱组(n=10)、小剂量染料木黄酮治疗组(20 μg/kg;n=10)、大剂量染料木黄酮治疗组(80 μg/kg;n=10).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肺小动脉结构重塑,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HO-1的表达.结果 染料木黄酮治疗组较野百合碱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降低(P<0.01),右心肥厚指数下调(P<0.01),大剂量组更显著(P<0.01).染料木黄嗣治疗组较野百合碱组大鼠肺组织HO-1表达上调(P<0.01),大剂量组更显著(P<0.01).结论 染料木黄酮能减缓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可能与上调大鼠肺组织HO-1表达有关.

    作者:张玉坤;朱涛;王导新;李长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舒适护理价值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行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现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而舒适度及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以人为本、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相对于传统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使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阿霉素化疗方案患者中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含阿霉素化疗方案患者中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6例使用含阿霉素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式.AB组第一周期使用康惠尔透明贴,第二周期单纯化疗;BA组第一周期单纯化疗,第二周期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比较使用与不用康惠尔透明贴时静脉炎发生率和静脉疼痛情况.结果 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时患者静脉炎发生率(13.6%)明显低于不用时(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时静脉疼痛时间明显短于不用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含阿霉素化疗的患者,同步使用康惠尔透明贴,能有效保护患者化疗静脉血管,减轻疼痛,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延长血管的使用.

    作者:王盛菊;谢桂群;李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SCT多期扫描对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SCT多期扫描对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8例经16层螺旋CT诊断并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回顾性分析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 平扫病灶呈低密度,边缘模糊.增强后边缘显示清晰,动脉期均未见明显强化,门脉期3例无明显强化,5例周边呈轻度强化,其中有3例病灶内呈中心小结节样强化或钟乳样强化,延迟期病灶周边仍轻度强化,且范围缩小.结论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可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对肝脏炎性假瘤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作者:胡久民;张自力;邹文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在全身热化疗术中长托宁与东莨菪碱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全身热化疗术中长托宁与东莨菪碱联合应用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30例ASA Ⅰ~Ⅱ级患者,分为长托宁与东莨菪碱联合应用组(A组)、长托宁组(B组)、东莨菪碱组(C组),关舱前A组和B组肌注长托宁0.02mg/kg,C组肌注东莨菪碱0.01mg/kg,术中根据出汗情况A组和C组追加东莨菪碱、B组追加长托宁,现察三组患者的食管温度升至41.8℃所需要的时间,升温前、升温至39℃、40℃、41.8℃、维持41.8℃2h的HR、MAP、CVP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患者食管温度升至41.8℃所需要的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A、B组与C组相比的升温时间明显缩短(P<0.05);A组在40℃、41.8℃、维持41.8℃ 2h时的HR与B组相比均增快,但无统计学意义,C组在各温度点的HR与A组、B组相比均明显增快(P<0.05);当食管温度达到40℃以上,患者的MAP随着心率增快而下降,CVP随着心率的增快而升高,C组与A组、B组相比,MAP明显下降(P<0.05),CVP明显增高(P<o.05);B组和A组、C组相比术后的不良反应明显增加(P<0.01).结论 在全身热化疗术中长托宁与东莨菪碱联合应用能明显缩短升温时间,维持循环动力学的稳定,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颖波;余开峰;冉然;潘雪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务人员收入水平及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我国医务人员的收入现状主要体现在医务人员的期望收入与现实收入差异极大;收入低是医务人员对工作不满意的首要因素;医务人员的合理利益被忽略以及医务人员试图通过其他途径寻求经济上的补偿.作者建议医疗工作应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并指出了提升收入及工作满意度的对策.

    作者:孙忠河;曹长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18例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24例甲亢病例的临床资料,从中选出肝损害组及无肝损害组,从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合并症及临床随访等进行分析.结果 在224例甲亢患者中有118例(52.7%)患者发生甲亢性肝损害,其中85例(72.0%)病程6月以上,70例(59.3%)临床无明显自觉症状.肝功异常表现为2种或2种以上指标异常,且ALT、AST升高与FT3、FT4升高成正相关;甲亢性肝损害组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肌病、周期性麻痹及浸润性突眼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肝损害组(P<0.05).半数以上患者经抗甲亢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休息、营养支持及保肝治疗肝功恢复正常.无效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及保肝治疗后绝大部分好转.结论 甲亢性肝损害发病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亢并发症有密切关系,糖皮质激素对部分肝功损害严重的甲亢患者有效.

    作者:易智慧;王娟;黄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在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工作模式在癜痫持续状态抢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1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35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按制定的临床路径表作急诊抢救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28例癫痫发作被控制,病人逐渐清醒;2例放弃治疗;死亡5例.结论 临床路径的应用可缩短大发作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减轻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

    作者:罗先海;陈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以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撤机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PIC)窗为切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撤机时机.方法 选择40例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且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随机分为以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撤机组和有创通气传统撤机对照组.两组患者开始均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辅助/控制模式逐渐过渡到压力支持通气.在PIC窗出现后治疗组序贯改用无创机械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则继续有创通气,直至脱机.现察两组病例机械通气前后pH、PaO2、PaCO2、HR、RR、MAP及出PIC窗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PIC窗出现时循环、呼吸和血气指标均较机械通气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VAP发生率(15%)较对照组(62%)明显降低(P<0.05).结论 以PIC窗为切换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作者:赵京梅;李国翔;王慧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国西部地区321例癫痫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现察新诊断癫痫患者经正规药物治疗1年的缓解率,探讨影响癫痫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9年1~6月在华西医院新诊断的321例癫痫患者的预后.建立癫痫患者数据库,应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癫痫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1年后本组患者的缓解率为51%.卡方检验分析显示,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在年龄,病程,发作次数,文化程度,离院距离,发作类型,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方面有统计学差异.根据卡方检验分析结果,对发作次数,文化程度,离院距离,发作类型,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6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组前的发作次数大于5次,离院距离大于100km,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阳性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癫痫患者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对于改善其预后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佳;司洋;刘凌;慕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101例发生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药教试验.结果 发生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室22.8%(23/101),神经外科16.8%(17/101),呼吸内科13.9%(14/101),菌株分离率排前四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25.4%(35株)、肺炎克雷伯菌13.8%(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3%(17株)、铜绿假单胞菌8.7%(12株).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保持较好敏感性外,对其他抗生素均严重耐药.结论 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监测,合理选择及使用抗生素.

    作者:廖冰;罗林城;魏茂刚;张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舒利迭辅助治疗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舒利迭辅助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舒利迭吸入,每次1喷,2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舒服美(缓释茶碱)片0.2g,2次/d,疗程均为8周,8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舒利速辅助治疗稳定期中重度COPD,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使用安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世明;曾立;曾人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刺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将9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辅助治疗,现察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非手术治疗疗效、中转手术率、平均肛门排气时间、胃管停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提高患者非手术治疗疗效,降低手术率,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作者:胡翠蓉;黎贵湘;赵秀;程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及诱导痰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表达.方法 分别纳入健康吸烟成人90例、稳定期COPD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诱导痰及血清细胞因子IL-8、IL-1β、TNF-α的水平.结果 稳定期COPD患者诱导痰和血清中IL-8、IL-1β、TNF-α较健康吸烟组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三种细胞因子水平与肺功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IL-1β、IL-8,TNF-α均参与了COP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诱导痰和血清水平可能是COPD严重程度的一个炎性标志.

    作者:徐敏;刘晓;汪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纤支镜无污染痰标本方法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纤支镜获取无污染痰标本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的价值.方法 22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纤支镜取痰组和常规取痰组,将获取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纤支镜获取痰标本培养阳性率65.7%,常规获取痰标本痰培养阳性率62.5%,两组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纤支镜获取痰标本与常规痰培养阳性率比较无差异,常规痰培养仍不失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作者:罗明兴;漆波;范远华;陈斌;王开禄;李翠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