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8例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

易智慧;王娟;黄慧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损害, 合并症, 糖皮质激素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24例甲亢病例的临床资料,从中选出肝损害组及无肝损害组,从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合并症及临床随访等进行分析.结果 在224例甲亢患者中有118例(52.7%)患者发生甲亢性肝损害,其中85例(72.0%)病程6月以上,70例(59.3%)临床无明显自觉症状.肝功异常表现为2种或2种以上指标异常,且ALT、AST升高与FT3、FT4升高成正相关;甲亢性肝损害组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肌病、周期性麻痹及浸润性突眼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肝损害组(P<0.05).半数以上患者经抗甲亢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休息、营养支持及保肝治疗肝功恢复正常.无效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及保肝治疗后绝大部分好转.结论 甲亢性肝损害发病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亢并发症有密切关系,糖皮质激素对部分肝功损害严重的甲亢患者有效.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舒适护理价值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行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现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而舒适度及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以人为本、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相对于传统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使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网兜式补脾法”治疗脾破裂27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网兜式补脾法”在脾破裂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脾破裂患者27例,应用“网兜式补脾法”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探讨、总结.结果 “网兜式补脾法”治疗脾破裂27例,成功25例(92.6%).结论 “网兜式补脾法”在脾破裂治疗中效果肯定,切实可行.

    作者:田成龙;王立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脏介入诊疗围手术期心包填塞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诊疗围手术期心包填塞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分析心脏介入诊疗的10000例围手术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心包填塞征象,并采取积极正确的处理措施.结果 10000例患者中围手术期发生急性心包填塞10例发生率为0.1%,10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 心脏介入术中认真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病人的顺利康复有重要影响.

    作者:郑明霞;游桂英;杨洋;李晓燕;曾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兵训练后血红蛋白尿发病率的调查

    目的 调查新兵入伍训练后运动性血红蛋白尿的发病率.方法 对1115名入伍新兵训练一周后,采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结果 血红蛋白尿阳性128例,阳性率为11.5%.结论 新兵军事训练应循序渐进,训练中增加必要的保护措施,以减少和防止运动性血红蛋白尿的发病.

    作者:张世杰;张新德;杨学祥;文觉;冯信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以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撤机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PIC)窗为切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撤机时机.方法 选择40例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且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随机分为以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撤机组和有创通气传统撤机对照组.两组患者开始均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辅助/控制模式逐渐过渡到压力支持通气.在PIC窗出现后治疗组序贯改用无创机械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则继续有创通气,直至脱机.现察两组病例机械通气前后pH、PaO2、PaCO2、HR、RR、MAP及出PIC窗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PIC窗出现时循环、呼吸和血气指标均较机械通气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VAP发生率(15%)较对照组(62%)明显降低(P<0.05).结论 以PIC窗为切换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作者:赵京梅;李国翔;王慧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坐位右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坐位右颈内静脉置管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确诊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A组(超声引导组),B组(传统体表定位组).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经置管后比较,A组置管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00%、96.67%,均显著高于B组70.00%、50.00% (P<0.01).A组成功置管所需时间及次数均明显少于B组(P<0.01),且A组置管近期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坐位右颈内静脉置管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及置管近期并发症.

    作者:刘滇军;刘辉辉;李骏峰;沈建明;田少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双源CT双能量肺血管成像中小剂量团注试验法与自动跟踪触发技术的比较

    目的 探讨小剂量团注试验法(test bolus,TB)和自动跟踪触发(bolus tracking,BT)技术在双源CT双能量肺血管成像中成像质量有无区别.方法 选取我院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50例,按扫描延迟时间随机分为TB组和BT组,每组25例.TB组预先以5ml/s的速率静脉团注20ml碘普罗胺(370mgI/ml),紧跟着以相同速率团注20ml生理盐水,用Dynamic软件测试造影剂达到峰值的时间,然后按测试值进行延迟.BT组动态监测肺动脉干,触发阈值设为100Hu.所有患者均以5ml/s的速率静脉团注70ml碘普罗胺(370mgI/rnl),跟以相同速率团注20ml生理盐水.将采集数据传至工作站,由两名影像副主任医师对肺循环不同部位(肺动脉干、左肺动脉主干、右肺动脉主干、肺实质)的增强CT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两种方法肺循环不同部位的影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B法和BT法在扫描延迟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肺血管成像采用TB法和BT法均能取得满意的CT图像.

    作者:杨靖逸;印隆林;陶客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101例发生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药教试验.结果 发生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室22.8%(23/101),神经外科16.8%(17/101),呼吸内科13.9%(14/101),菌株分离率排前四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25.4%(35株)、肺炎克雷伯菌13.8%(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3%(17株)、铜绿假单胞菌8.7%(12株).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保持较好敏感性外,对其他抗生素均严重耐药.结论 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监测,合理选择及使用抗生素.

    作者:廖冰;罗林城;魏茂刚;张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0例初产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患者情况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总产程时间、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大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肛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3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肛门微创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30例均采用经肛门直肠肌鞘内病变粘膜切除,保留直肠肌鞘6cm左右,沿结肠壁处理肠系膜血管,正常结肠拖出并在齿状线以上吻合.结果 30倒手术惠儿均痊愈出院,随访一年,疗效满意.结论 不开腹微创经肛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青;周德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阿霉素化疗方案患者中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含阿霉素化疗方案患者中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6例使用含阿霉素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式.AB组第一周期使用康惠尔透明贴,第二周期单纯化疗;BA组第一周期单纯化疗,第二周期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比较使用与不用康惠尔透明贴时静脉炎发生率和静脉疼痛情况.结果 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时患者静脉炎发生率(13.6%)明显低于不用时(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时静脉疼痛时间明显短于不用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含阿霉素化疗的患者,同步使用康惠尔透明贴,能有效保护患者化疗静脉血管,减轻疼痛,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延长血管的使用.

    作者:王盛菊;谢桂群;李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与50例缓解期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及肺功能(Lung function).结果 AECOPD患者CRP为(52.9±15.6)mg/L,缓解期为(5.9±4.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CRP阳性率为92.59%,显著高于WBC和NE%的阳性率(P<0.01和P<0.05),肺功能损害严重者CRP水平较高.结论 COPD患者CRP在急性发作期可以显著增高,CRP可以作为AECOPD的优选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是呼吸功能受损强有力和独立的影响因素.

    作者:任旭斌;刘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需子宫切除的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及美容效果、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同时与常规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手术全部成功,腹部外现无疤痕.手术时间平均60.25±17.1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0.18±26.27ml,肛门排气时间1.72±0.56天,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组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更加微创的手术方法,尤其对美容非常重视的患者可优先选用,在条件成熟的单位可推广应用.

    作者:胡辉权;游箭;李均;周密;何元芬;肖红;伍燕;李阳敏;龙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卡维地洛联合美托洛尔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β受体阻滞剂与二者单独应用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应用不同剂量卡维地洛、美托洛尔以及两种联合干预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IL-6的表达,并进行组间、组内对比研究.结果 卡维地洛有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均对心脏成纤维细胞IL-6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而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联用与单独使用它们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两药联合暂未发现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叶芬;吴少威;石理;姜小飞;李冀;高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维生素B12缺乏症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维生素B12(VB12)缺乏症患者病因及临床特点,减少其误诊及漏诊率.方法 对以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表现而收入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后确诊为VB12缺乏的11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1倒患者中9例存在影响维生素B12摄入或吸收的危险因素,包括素食(5例)、手术(2例)及服用可抑制VB12吸收的药物(2例)等.主要以慢性腹泻(5例)、恶心、呕吐(2例)、腹胀及食欲减退(4倒)等为临床表现.11例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均明显升高,经饮食调整及补充维生素B12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 VB12缺乏症可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应注意识别该类患者,以减少误诊及漏诊.

    作者:何素玉;徐建玉;唐毅;姚勇;孙怡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深圳地区5种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状况.方法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5种病毒(ADV、RSV、PIV、COX、EBV)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389例患者中,检出相关IgM抗体阳性44例,总阳性率为11.3%,其中,混合感染率占36.4%(16/44).在所有感染中,ADV和RSV阳性率高,且儿童期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期.结论 2010年夏季深圳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以ADV和RSV为主,混合感染仍是其一大特点.在不同年龄组,因儿童免疫力低,个人卫生意识淡薄,而易感染.

    作者:周蓓;黄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腹痛小儿超声检查结果.采用高频探头超声检查,记录内容包括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回声强度及类型,并测量其长短轴比值(L/S),病变的变化结果均经临床和随访证实.结果 77例患儿均显示腹腔淋巴结肿大,脐周及右下腹均见肿大淋巴结者72例,大者24×12mm,其中19例血流丰富;仅右下腹见肿大淋巴结者4例,大者14×5mm,1例血流丰富;左上腹及脐周均见肿大淋巴结者1例,大小11×5mm,血流较丰富.治疗后肿大的淋巴结逐渐回缩,但肿大淋巴结的回缩比腹痛消失明显滞后.结论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济简便,重复性强,准确率高(>95%),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随访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杨芳;程印蓉;马晓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支气管镜不同取材方法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支气管镜不同取材方法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33例电子支气管镜诊断的肺癌患者进行分析,结合病检、刷检压病检前后灌洗等方法收集病理标本,分析各种方法诊断肺癌的阳性率.结果 活检、刷检及灌洗的阳性率分别为59.78%、43.98%、29.93%,结合3种取材方法可提高支气管镜诊断的阳性率(63.48%),活检之后再灌洗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灌洗之后再活检(P<0.05).结论 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疑似肺癌的患者应尽可能联合使用多种取材方法以提高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率.

    作者:杨晓红;邬超;陈颖;丁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浓度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多排螺旋CT肝血管成像中的增强效果比较

    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浓度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多排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中的增强效果.方法 搜集眉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5月间50例临床怀疑肝胆病变的患者行16排螺旋CT肝血管造影检查,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对比剂为优维显370mgI/ml; B组(25例)对比剂为碘海醇300 mgI/ml.使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进行重建,分析腹主动脉、腹腔干、门静脉主干及肝实质的增强效果及显示情况.结果 两组腹主动脉、腹腔干、门静脉主干及肝实质的增强效果及血管分级均以A组为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多排螺旋CT肝血管成像中应用高浓度的碘对比剂增强效果优于低浓度的碘对比剂增强效果.

    作者:张华山;赵师仲;邓建永;刘桂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宫颈糜烂发病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宫颈糜烂的相关高危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在妇科检查的439名已婚女性的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宫颈糜烂的患病率为34.40%,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年龄、职业、学历、产次、流产次数、丈夫学历、丈夫职业、个人卫生状况和冲洗阴道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女性年龄、学历、产次、流产次数以及个人卫生状况、丈夫职业、是宫颈糜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宫颈糜烂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用相应预防对策.

    作者:高蓉;杨沛;曾德琼;张文琼;周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