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地区5种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周蓓;黄涛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感染, 病毒病原学
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状况.方法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5种病毒(ADV、RSV、PIV、COX、EBV)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389例患者中,检出相关IgM抗体阳性44例,总阳性率为11.3%,其中,混合感染率占36.4%(16/44).在所有感染中,ADV和RSV阳性率高,且儿童期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期.结论 2010年夏季深圳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以ADV和RSV为主,混合感染仍是其一大特点.在不同年龄组,因儿童免疫力低,个人卫生意识淡薄,而易感染.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深度手烧伤疗效比较

    目的 通过手深度烧伤切削痂后两种植皮方法比较,探讨深度手烧伤后早期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的56例患者手深度烧伤不同手术方式的愈后效果.结果 早期削痂后立即植皮和早期削痂3天后植皮,均可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结论 在医师手术经验丰富时,深度手烧伤后早期切削痂立即整张皮片移植是手深度烧伤后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江碧川;杨新蕾;刘敏;郭志谦;雷磊;孟红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25例慢性咳嗽及拟诊CVA患者进行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其气道高反应性.结果 1525例患者中BPT阳性795例,阳性率52.1%,阳性病例中CVA735例(92.5%),其余60例阳性病例中45例为感染后咳嗽,12例为轻度COPD,3例为支气管结核.结论CVA为慢性咳嗽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病因.对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BPT,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正确及时治疗.

    作者:张金蓉;李惠;陈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灾后重建中急性中毒1077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灾后重建中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原因.方法 对2008年5月22日~2010年12月31日抢救的1077例急性中毒患者,按病种、例次、性别、年龄、中毒意向、就诊方式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结果 灾后重建中急性中毒多的为酒精中毒(53.3%),其次依次为农药中毒(20.97%)、药物中毒(11.15%)、食物中毒(6.13%)、CO中毒(5.48%)、毒品中毒(3.02%).女性高于男性(P<0.039).但男性中毒有增多趋势.21~40岁是中毒的高发年龄段(53.95%).中毒原因以内服毒物自杀多(59.24%).就诊方式以自来院居多(54.41%).结论 灾后重建中急性中毒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性格、情商及意外事件等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周玲;杨鼎君;袁娟;刘君;旷娟;范文娟;高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RICU病房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RICU)病房气管切开病人舒适有效的吸痰方法.方法 将RICU病房6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听诊器置胸骨上窝听诊气道有痰鸣音时,立即先抽吸口鼻腔分泌物后再从气管切开处吸痰,口鼻腔和气管切开处分别用两条吸痰管;对照组为护士站在病人床旁听到有咳嗽声或呼吸窘迫来判断病人有痰时,先抽吸气管切开处痰液,再抽吸口鼻腔分泌物,且使用同一条吸痰管,观察两组吸痰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吸痰效果.结果 两组吸痰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ICU病房气管切开病人用听诊器置胸骨上窝听诊气道有痰鸣音时,立即先抽吸口鼻腔分泌物后再从气管切开处吸痰,口鼻腔和气管切开处分别用两条吸痰管,能有效地减少吸痰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吸痰舒适度和减少吸痰次数,提高排痰效果.

    作者:詹明萍;苟杨;李容;王诗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18例异位妊娠的阴道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总结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的阴道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18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与手术相符者115例,诊断符合率为97.46%(115/118);漏诊2例,误诊1例,漏误诊率为2.54%(3/118);118例患者中,输卵管妊娠112例(壶腹部86例,峡部18例,伞部6例,间质部2例),宫角妊娠4例,卵巢妊娠2例.结论 阴道超声对诊断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异位妊娠的首选普查方法.

    作者:张春美;朱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彩超在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对桥本氏甲状腺炎(HT)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证实的HT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与26例单纯性甲亢、30例健康者相对比,比较三组病例甲状腺上动脉(STA)大血流速度(PSV)、收缩期达峰值时间(T)、阻力指数(RI)、心率(HR)以及T/HR的差异情况.结果 HT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肿大以峡部显著,回声减低不均质,血流信号极其丰富,甲状腺上动脉大血流速度高于正常组,小于甲亢组(P<0.01),收缩期达峰时间高于甲亢组(P<0.01),HR低于甲亢组(P<0.01),T/HR高于甲亢组(P<0.01).结论 超声作为无创、经济的检查方法,对HT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鉴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易芳;王晓书;陈淑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17例,其中Neer三部分骨折9例,四部份骨折8例.结果 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伤口无感染、神经损伤、松动、脱位等并发症.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110°,外展70°,外旋30°,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5倒,可2例,差1例.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快,短期效果满意.

    作者:李子泉;陆炳全;李伟;贺景国;张兵;刘跃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发热与不发热呼吸道疾病成人患者流感的检测

    目的 应用快速筛查法对发热及不发热的成人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甲型流感病毒(Flu A)、乙型流感病毒(Flu B)进行检测并结果分析,以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及分布情况,为流感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 对860例不发热呼吸道疾病成人患者和发热门诊407例发热成人患者鼻咽分泌物样本进行Flu A和Flu B的快速筛查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发热病人Flu A检出率为9.5%,Flu B检出率为4.4%,发热病人Flu A检出率为32.9%,Flu B检出率为5.2%.发热病人的Flu A检出率明显高于不发热病人(P<0.01),而Flu B检出率二者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Flu A和Flu B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并且能够共同流行,发热是其感染的重要症状之一,应用流感快速筛查的方法能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早期诊断依据.

    作者:尤兰华;李雪辉;吕楠;陈杭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维生素B12缺乏症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维生素B12(VB12)缺乏症患者病因及临床特点,减少其误诊及漏诊率.方法 对以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表现而收入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后确诊为VB12缺乏的11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1倒患者中9例存在影响维生素B12摄入或吸收的危险因素,包括素食(5例)、手术(2例)及服用可抑制VB12吸收的药物(2例)等.主要以慢性腹泻(5例)、恶心、呕吐(2例)、腹胀及食欲减退(4倒)等为临床表现.11例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均明显升高,经饮食调整及补充维生素B12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 VB12缺乏症可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应注意识别该类患者,以减少误诊及漏诊.

    作者:何素玉;徐建玉;唐毅;姚勇;孙怡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客现有效率(RR)、中位无进展时间(PFS)及安全性.方法 21例经过一线三代含铂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非鳞癌NSCLC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主要观察指标是RR、中位PFS及安全性.结果 21例患者均可接受疗效和生存评价.其中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3例(14.3%)、稳定(Stable disease,SD) 12例(57.1%)、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6例(28.6%)-没有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RR为14.3%,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71.4%,中位PFS为4.1个月.没有Ⅲ~Ⅳ度的血液学毒性和神经系统毒性.结论 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能够提高一线三代含铂化疗失败的晚期非鳞癌NSCLC的RR、中位PFS,耐受性更好.

    作者:龙建林;易全会;任章霞;杨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国西部地区321例癫痫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现察新诊断癫痫患者经正规药物治疗1年的缓解率,探讨影响癫痫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9年1~6月在华西医院新诊断的321例癫痫患者的预后.建立癫痫患者数据库,应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癫痫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1年后本组患者的缓解率为51%.卡方检验分析显示,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在年龄,病程,发作次数,文化程度,离院距离,发作类型,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方面有统计学差异.根据卡方检验分析结果,对发作次数,文化程度,离院距离,发作类型,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6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组前的发作次数大于5次,离院距离大于100km,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阳性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癫痫患者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对于改善其预后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佳;司洋;刘凌;慕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37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及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的变化;选取34例既往非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与病死率.结果 机械通气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气分析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机械通气组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 机械通气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急性左心衰竭,降低病死率.

    作者:谢为民;吕江;申学惠;廖桥英;马勇;杨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癫(HS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3年1月~2009年1月来院诊治的8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均>2岁,平均发病年龄7.9岁;患儿于冬春季节发病占65.12%;有明确诱因、上呼吸道感染为占63.95%.所有患儿均出现皮肤紫癫,分布于下肢(100%)、臀部(47.67%)上肢(16.28%)等.89.53%患儿以皮肤紫癫为首发症状,少数以胃肠道及关节为首发症状后2周内出现皮疹,未见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者.胃肠道症状发生率(60.47%),关节症状发生率(44.19%),出现肾脏损害发生率(52.33%).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68.89%).有43.75%病人血沉增快,20%ASO增高,42.11%病人IgA增高.结论 过敏性紫癫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发病季节为冬春季,发病诱因以感染占首位,临床表现多样,少数患者有复发倾向.

    作者:杨方政;田鹏;杨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务人员收入水平及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我国医务人员的收入现状主要体现在医务人员的期望收入与现实收入差异极大;收入低是医务人员对工作不满意的首要因素;医务人员的合理利益被忽略以及医务人员试图通过其他途径寻求经济上的补偿.作者建议医疗工作应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并指出了提升收入及工作满意度的对策.

    作者:孙忠河;曹长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与50例缓解期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及肺功能(Lung function).结果 AECOPD患者CRP为(52.9±15.6)mg/L,缓解期为(5.9±4.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CRP阳性率为92.59%,显著高于WBC和NE%的阳性率(P<0.01和P<0.05),肺功能损害严重者CRP水平较高.结论 COPD患者CRP在急性发作期可以显著增高,CRP可以作为AECOPD的优选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是呼吸功能受损强有力和独立的影响因素.

    作者:任旭斌;刘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3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eic surgery,VATS)手术行肺叶切除的安全性和对早期肺癌的疗效.方法 连续完成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35例,其中原发周围性肺癌28例,良性肿瘤7例.胸腔镜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7肋间,第一操作孔(主操作孔)位于腋前第3肋间2.5-3cm(上、中叶)或第4肋间(下叶)、第二操作孔肩胛线与腋后线之间第9肋间1.5~2 cm;不用胸撑开器.施行右肺上叶切除10例,右肺中叶切除2例,右肺下叶切除5例,左肺上叶切除10例,左肺下叶切除8例.恶性肿瘤同时施行标准淋巴结清扫.结果 并发右下肺炎1例,右肺中叶肺不张1例,均经保守治疗而痊愈.无二次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15个月,1例术后12个月发生远处转移.结论 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早期疗效肯定,行肺叶切除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安全.

    作者:彭湘洪;康松涛;吴坤;陈剑;过江;张学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0例初产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患者情况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总产程时间、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大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血管介入术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脑血管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在心理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SAS得分:治疗前为46.12±7.65,治疗后为46.85±8.1.观察组患者SAS得分:治疗前为47.44±8.32,治疗后为41.2±7.43.对照组SAS得分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倾向明显减轻,和治疗前相比以及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血管介入术中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可缓解其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不适,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齐志华;吴冬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不稳定心绞痛78例随机分成A、B两组,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ACEI类、钙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治疗,A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拜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及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 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2.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B组发生急性心脏事件及再入院情况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能减少再入院率及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

    作者:蒲月英;张万超;何文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需子宫切除的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及美容效果、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同时与常规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手术全部成功,腹部外现无疤痕.手术时间平均60.25±17.1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0.18±26.27ml,肛门排气时间1.72±0.56天,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组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更加微创的手术方法,尤其对美容非常重视的患者可优先选用,在条件成熟的单位可推广应用.

    作者:胡辉权;游箭;李均;周密;何元芬;肖红;伍燕;李阳敏;龙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