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志珺;周少华;席刚明
目的 探讨蜂灵软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225、450、900 mg/kg BW剂量蜂灵软胶囊内容物给小鼠连续灌胃30~35d后,检测各项免疫指标.结果 蜂灵软胶囊能明显刺激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值、转化作用,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作用,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作用,增强小鼠的单核-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小鼠NK细胞活性.结论 提示蜂灵软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张洁宏;韩彦彬;赵鹏;李彬;覃辉艳;黄超培;李凤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对裘法祖先生医务思想从医德、医学,医才、医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裘法祖先生医德高尚,医学精湛,医才卓越,医识独到,这一思想对当代医院管理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作者:赵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槐耳颗粒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与单纯TACE在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50例难以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于TACE术后第二天开始加服槐耳颗粒,1包(20g)/次,3次/日,15盒(1盒2包)为一个疗程,共6个疗程;对照组介入后同期不用任何抗肿瘤药物.比较两组病人的瘤体变化、生存质量、甲胎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PR+CR)为44.O%,对照组有效率(PR+CR)为32.O%.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各有20例和19例患者血清AFP值升高.经TACE治疗后,两组相比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AFP下降持续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长,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晚期肝癌行TACE治疗后,加用槐耳颗粒能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晚期肝癌患者行TACE后的AFP水平下降的持续时间.
作者:李敬东;彭勇;戴毅;程蕾;彭祥玉;陶涛;严德辉;雷俊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三尖瓣关闭(TI)不全外科治疗的手术特点、方法和疗效.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262例TI病人中,器质性TI 16例,功能性TI 246例,采用三尖辩成形术(TVP)257例,三尖辩置换术(TVR)5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10例,手术死亡率为3.82%.术后随访116例,平均随访(31.5±11.1)个月.远期死亡3例,远期存活113例中心功能Ⅰ级23例,Ⅱ级71例,Ⅲ级15例,Ⅳ级4例.结论 无论是器质性或功能性TI,多数可以行TVP,对无法行成形术的病例应行TVR.右心衰竭与心律失常是三尖瓣手术早期和晚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围手术期应加强右心功能的维护和心律失常的防治.
作者:刘胜中;冯刚;丛伟;甘崇志;曾富春;陈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困难,治疗存在争议.放射治疗是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分子影像学及适形调强放疗被用于其诊断及治疗,为精确放疗提供了依据,本文就国内外放射治疗的有关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罗杨坤;谭燕;文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伴急性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60例SAH伴急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0例SAH伴急性脑积水患者治愈35例,占58.3%;死亡25例,病死率为41.6%,其中血糖升高者病亡率为62.5%,发病有意识障碍者死亡率为60.0%.结论 SAH伴急性脑积水的症状体征难以与SAH鉴别,动态CT或MRI检查可确诊,有意识障碍、反应性血糖升高者死亡率显著增加,脑室积血、脑血管痉挛及血压升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而SAH伴急性脑积水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死亡的重要因素,动态观察、早期诊治十分重要.
作者:杨止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骨骼化乳内动脉桥应用的早期结果和经验.方法 对52例患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使用骨骼化方法游离乳内动脉,左乳内动脉均与前降支吻合,16例右乳内动脉与其它分支吻合,其余用大隐静脉吻合.结果 全组共使用单乳内动脉36例,双乳内动脉16例,平均吻合口数4.05±1.75个/例,无胸腔积液和胸骨感染;院内1例死于脑卒中,死亡率1.92%(1/52);发生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5.77%(3/52),其中脑部并发症2例,胸腔积液1例.所有患者术后早期均无心绞痛复发,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NYHA).结论 在CABG中应用骨骼化乳内动脉安全、可靠,早期疗效满意.
作者:石践;蔡振杰;邵展社;康云帆;李学文;王宗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光固化树脂对前牙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酸蚀粘结技术,使用光敏树脂对1020颗不同原因导致的前牙缺损进行修复.结果 临床满意率92.54%.结论 光敏树脂是目前临床修复前牙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材料,有关材料的性能等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作者:邹小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及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前景.方法 对300例需行剖宫产、子宫切除、前列腺汽化电切及下肢手术的病员随机分组施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两组,每组150例,CSEA组用药为0.75%盐酸布比卡因1.5ml+10%葡萄糖注射液1.5ml,EA组用药2%盐酸利多卡因10~15ml(含/20万肾上腺素),两组皆控制麻醉平面达T7~8水平,监测并记录BP、MAP、SpO2、ECG、HR,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结果 CSEA组MAP.HR的下降程度比EA组小(P<0.05),麻醉起效时间和眷神经阻滞上界面时间比EA组少(P<0.01),麻醉效果优良率比EA组高(P<0.05).结论 CSEA综合腰麻和硬膜外麻的优点,具有诱导快、用药少、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干扰少,术后并发症少,是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前列腺电切术等较理想安全的麻醉方法,在基层医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任文烈;黄强;陈中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0.5%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并润滑导尿管,对预防导尿和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需导尿和留置导尿管的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用0.1%新洁尔灭消毒外阴及尿道口,用消毒石蜡油润滑导尿管进行导尿,实验组采用0.5%碘伏消毒外阴、尿道口,并用0.5%碘伏润滑尿管进行导尿.结果 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2%,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0.5%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并润滑导尿管.可降低导尿和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述萍;任正华;温大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158例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利多卡因(53例)、胺碘酮(55例)、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50例)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 利多卡因组总有效率54.72%,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1.82%,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总有效率76%,胺碘酮组及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组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胺碘酮对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
作者:谭光林;段文涛;肖莉;杨思芸;孙治勇;李四新;杜平;焦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盆腔四重造影过程中碘过敏反应的机制,掌握碘过敏反应的防治方法及急救措施,确保造影检查的安全进行.方法 选择门诊患者55例.均行四重造影检查,检查前常规行碘过敏试验阴性52例,用复方泛影葡胺为造影荆;用非离子型碘造影荆碘海醇为造影荆,现察造影过程中患者过敏反应,分析碘过敏反应的机削.结果 全部55例患者中53例完成四重造影检查,包括3例使用碘海醇为造影荆的患者,2例(3.9%)使用泛影葡胺为造影剂的患者造影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而中止检查,经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 盆腔四重造影检查过程泛影葡胺使用方便,但可能发生不同程度过敏反应.
作者:孔斌;郭伶俐;赵士彭;宇勇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汶川大地震救援中某部长途徒步行军脚外伤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探讨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145名长途徒步行军男性救援队员为调查时象,调查脚外伤发生情况.结果 脚泡发生率46.2%;脚踝扭伤发生率2.8%;脚腿疼痛发生率为100%,其中脚腿肿胀发生率17.9%;脚部皮肤破溃发生率4.8%;脚软组织挫伤发生率1.4%.结论 长途徒步行军脚外伤发生率较高,应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和防护.
作者:青廉;李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苯妥英钠对脑卒中患者血清HDL-c水平及脑卒中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3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苯妥英钠治疗组及同期3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常规予以降血压及抗血小板治疗,苯妥英钠治疗组:苯妥英钠0.1 Bid,6个月后改为0.1qd,随访两年,随访期间每6个月检测HDL-c水平,比较两组脑卒中复发率和HDL-c水平变化.结果 苯妥英钠治疗组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六个月后血清HDL-c 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随访两年,苯妥英钠治疗组6个月后HDL-C仍维持在一较高水平.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苯妥英钠能提高血清HDL-c水平,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
作者:赵颖;赵连东;王增军;林森;卢玉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Np63和VEGF在膀胱移行上皮癌(TCCB)中的免疫组化表达及与膀胱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56例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行△Np63和VEGF检测,将结果与病理分级、分期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Np63和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P<0.05).△Np63和VEGF在低分化、浸润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浅表性癌组织,在复发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初发病例,2个标记物在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和预后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Np63与VEGF呈正相关.结论 △Np63在膀胱癌中的异常表达是膀胱癌组织向浸润性发展和恶性程度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发挥促癌作用,△Np63可能是判断TCCB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伍季;王安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直肠癌手术病人单纯全麻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直肠癌手术病人40例,年龄18~78岁,性别不限,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20):单纯全麻组(Q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EQ组).两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Q组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EQ组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同时,间断硬膜外注射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维持麻醉;两组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毕入PACU,Q组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EQ组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记录瑞芬太尼、丙泊酚、肌松药和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记录VAS评分情况;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算麻醉有关费用.结果 与Q组比较,EQ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缩短,瑞芬太尼、丙泊酚、肌松药用量减少,麻醉总费用减少(P<0.05).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各时点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全麻相比,直肠癌手术病人硬膜外复合全麻药物用量少,术后苏醒快,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好,且麻醉费用亦减少.
作者:郭廷俊;周裕凯;汪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ANA、ENA、dsDNA三类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敏感性及相关性.方法 收集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血清2319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dsDNA,用免疫印迹法测定ENA,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2319例标本中,ANA共检出阳性728例,ENA检出阳性200例,dsDNA检出阳性80例.在728例ANA阳性标本中,ENA阳性199例,dsDNA阳性79例;在1591例ANA阴性标本中,ENA阳性1例,dsDNA阳性1例.在86例nRNP为阳性的标本中,颗粒型8p例;在31例Sm.nRNP同为阳性的标本中,颗粒型29例;在9例Scl-70的阳性标本中,均质型7例.结论 ANA、ENA、dsDNA三类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敏感性有显著的差异;ENA多肽抗体谱中的Sm.nRNP.Scl-70的阳性与ANA的荧光模式有一定的关联;在ANA阴性的标本中检出ENA和dsDNA阳性的可能性很小.
作者:黄雪梅;蒲泽晏;刘方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突发性意识障碍是急诊内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接诊医生遇到此类患者常考虑为急性脑卒中,而血糖过低导致的脑功能障碍与之类似,极易误诊为脑梗死.本文对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症状的10例低血糖症进行总结分析,目的 提醒临床医生广开思路,想到低血糖脑病的可能,以便提高确诊率.
作者:吴敬军;肖文革;唐蕊;张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脑胶质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脑胶质瘤患者56例行显微手术治疗并根据病变切除程度作临床分析.结果 56例患者肿瘤全切42例(75%),次全切除7例(12.5%),部分切除7例.出院时恢复良好41例(73.2%),好转9例(16.1%),偏瘫、失语6例.结论 采用显微手术可提高脑胶质瘤的全切除率和手术疗效,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杨磊;黄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烟雾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水平、临床意义及在烟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0例烟雾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血清VEGF和HGF的水平.结果 烟雾病患者血清VEGF和H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VEGF和HGF在烟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尤志珺;周少华;席刚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