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邹小明

关键词:前牙缺损, 光固化树脂,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光固化树脂对前牙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酸蚀粘结技术,使用光敏树脂对1020颗不同原因导致的前牙缺损进行修复.结果 临床满意率92.54%.结论 光敏树脂是目前临床修复前牙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材料,有关材料的性能等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救过程中院前与院内的无缝衔接探讨

    本文通过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二者之间的制度文化、设备、技术等差异性,分析了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同的技术是无缝衔接的基础、相互沟通是无缝衔接的桥梁及绿色生命通道是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必由之路.如果院前院内能在救治技术上保持一致,药品、器械有良好的相容性,院前院内人员良好沟通,将使院前院内衔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陈莉;李旭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超声刀与电刀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和电刀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直肠癌分为2组,腹腔镜下使用超声刀(Ⅰ组)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28饲,高频电刀组(Ⅱ组)28例,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刀组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低于高频电刀组,而清除淋巴结数目高于高频电刀组.结论 超声刀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具有精确切割、凝血可控制的功能,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且清扫彻底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荣坤;张笃;黄建朋;汪启斌;袁波;张征;张建;梁俊;王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胺碘酮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158例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利多卡因(53例)、胺碘酮(55例)、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50例)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 利多卡因组总有效率54.72%,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1.82%,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总有效率76%,胺碘酮组及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组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胺碘酮对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

    作者:谭光林;段文涛;肖莉;杨思芸;孙治勇;李四新;杜平;焦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锁骨钩钢板与张力带钢丝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评价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张力带钢丝两种手术方法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2例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后锁骨钩钢板固定或/和张力带钢丝固定各36例.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 锁骨钩钢板固定组无钢板螺钉松动及断裂;张力带钢丝组出现克氏针移位或松动16例,钢丝断裂2例.按Karlsson分类标准行肩关节功能评定,锁骨钩钢板固定组:优27例,良8例,差1例;张力带钢丝固定组:优21例,良10例,差5例.结论 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术后可早期进行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是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固定方法.

    作者:谢德;谭鸿;陈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灾后绵竹学校板房食堂卫生监督管理探讨

    震后绵竹板房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形势非常严峻,如何做好日常监管已成为目前摆在灾区卫生监督员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查找目前板房学校食堂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以确保灾种后师生的饮食安全.

    作者:龚杰;王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自杀性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自杀患者急性中毒资料进行分析,为今后自杀患者发生急性中毒提供防治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932例自杀急性中毒患者的中毒情况、月份分布、患者性别与年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自杀性急性中毒病例中,女性551例,男性381例.自杀性中毒年龄发生在19~38岁者占60.08%.自杀性急性中毒的人数与国民经济发展呈负相关(r=-0.985,P<0.05).自杀急性中毒时间以每年1,2,5,6月多见.结论 自杀性急性中毒患者以中青年为主,且女性多见;冬季和夏季自杀性急性中毒病例居多;经济发展速度快,则自杀性中毒人数相对较低.

    作者:代将;王雷;付晶;荆晓明;王晓梅;施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

    目的 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15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MCA)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按成人用量的10倍给药每天一次,动物经给药10次,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脑缺血大鼠的行为状态、脑组织形态学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后的行为状态,缩小缺血范围,降低缺血程度,使病变的脑组织得到明显地改善,减少缺血区神经元的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白雪;左英;罗钢;杨思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41例

    目的 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恶性腹水44例,同期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腹腔穿刺引流干净腹水后,治疗组22例给予43~45℃的生理盐水1000ml+顺铂80mg/m2、生理盐水500 ml+5-氟尿嘧啶500mg/m2,以HGG2-102体腔热灌注治疗机(珠海和佳生产)快速灌注入腹腔,使进入腹腔的液体温度维持在41~43℃;灌注结束后,采用HG-2000Ⅲ型高频热疗机(珠海和佳生产)行腹腔热疗41~43℃,60分钟,每周热疗2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00ml+顺铂80mg/m2、生理盐水500ml+5-氟尿嘧啶500mg/m2腹腔内注入.两组均于1小时内完成,每周灌注1次,连续灌注2周,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2.7%,KPS(一般状况)评分升高率54.5%;对照组有效率45.5%,KPS升高率31.8%.治疗组腹水控制率、KPS升高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为优(P<0.05).两组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好,可以耐受.

    作者:李志斌;张丽华;李良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显微手术切除脑胶质瘤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脑胶质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脑胶质瘤患者56例行显微手术治疗并根据病变切除程度作临床分析.结果 56例患者肿瘤全切42例(75%),次全切除7例(12.5%),部分切除7例.出院时恢复良好41例(73.2%),好转9例(16.1%),偏瘫、失语6例.结论 采用显微手术可提高脑胶质瘤的全切除率和手术疗效,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杨磊;黄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犬脑组织和血浆中的异丙酚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犬脑组织中异丙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4.6×150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80:20,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 异丙酚的线性范围0.1~8μg/ml(r=0.9998),低检测限和低定量限为0.02μg/ml(S/N=3)和0.08μg/ml(S/N=10).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是89.5%、92.0%、96.16%,日内精密度和日问精密度分别为5.O%、4.2%、4.55%和6.74%、2.72%、5.07%.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可用于测定犬脑组织和血浆中异丙酚的含量.

    作者:周枝凤;陈凌云;谢丰永;林春水;马安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746份归档护理病历的缺陷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归档护理病历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及管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0月746份归档护理病历质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重点不突出、无专科特点、文理不通、记录不准确、书写格式不规范、记录内容重复、自相矛盾、医护不一致、主观描述多、眉栏项目内容不全.结论 护理病历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及影响因素较多,通过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确保书写时间,完善质量监控,使用表格式护理记录,以提高护理病历的质量.

    作者:马英;冯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MSCT引导下植入125Ⅰ粒子治疗盆腔恶性肿瘤22例分析

    目的 探讨MSCT引导下植入125Ⅰ粒子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2例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照放疗计划在肿瘤内及周围放置125Ⅰ粒子,植入即刻及术后2~12个月复查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22例恶性肿瘤粒子顺利植入,其中2例2个病灶粒子放置层面与计划不符,3例5个病灶部分粒子放置间距不够,17例21个病灶粒子放置位置均与计划大致相符.治疗2~12个月后复查,14例恶性肿瘤范围较前缩小(63.6%).3例(13.6%)恶性肿瘤范围较前大致相仿,1例(4.6%)恶性肿瘤范围较前略增大;4例(18.2%))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22例患者术后均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及相关放射损伤.结论 MSCT引导下植入125Ⅰ粒子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方法简便、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武峰;张蓓;周玲;胥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部创伤患者皮瓣移植并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高压氧治疗对手部创伤患者皮瓣移植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手部创伤患者110例,随机分成高压氧组与对照组各55例,高压氧组在常规外科手术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现察两组患者术后3周皮瓣存活情况.结果 高压氧组皮瓣移植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手部创伤患者皮瓣移植术后配合高压氧治疗可以大大提高其存活率.

    作者:孟春明;张春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直肠癌手术病人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直肠癌手术病人单纯全麻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直肠癌手术病人40例,年龄18~78岁,性别不限,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20):单纯全麻组(Q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EQ组).两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Q组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EQ组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同时,间断硬膜外注射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维持麻醉;两组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毕入PACU,Q组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EQ组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记录瑞芬太尼、丙泊酚、肌松药和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记录VAS评分情况;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算麻醉有关费用.结果 与Q组比较,EQ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缩短,瑞芬太尼、丙泊酚、肌松药用量减少,麻醉总费用减少(P<0.05).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各时点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全麻相比,直肠癌手术病人硬膜外复合全麻药物用量少,术后苏醒快,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好,且麻醉费用亦减少.

    作者:郭廷俊;周裕凯;汪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光固化树脂对前牙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酸蚀粘结技术,使用光敏树脂对1020颗不同原因导致的前牙缺损进行修复.结果 临床满意率92.54%.结论 光敏树脂是目前临床修复前牙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材料,有关材料的性能等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作者:邹小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终末期肾病患者开始透析时炎症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开始透析时炎症状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查阅湖南长沙地区两大血透中心2004~2009年问开始第一次透析的所有133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病案获得血清C-反应蛋白(CRP)值和其他人口统计学及实验室数据.将患者按不同标准分组并计算整个患者群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及不同分组情况下的平均CRP浓度和其他指标,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各指标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 所有被调查患者的平均CRP浓度为(7.09±6.92)mg/L;高血压肾病组平均CRP浓度高于慢性肾炎组(P<0.01);血清白蛋白与CRP呈负相关(P<0.05).整体而言,血清CRP浓度和肾功能水平之间并无直线相关;当GFR<10.0 ml/(min·m2)时,GFR与CRP呈负直线相关.而当GFR>10.0 ml/(min·m2)时,两者之间无线性相关.结论 炎症反应在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普遍存在;随着肾功能水平的进一步下降,炎症反应逐渐加重,当GFR<10.0 ml/(min·m2)时,CRP随GFR下降而升高,两者呈线性负相关.要有效防治炎症,选择恰当的透析时机有可能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作者:田政湘;肖海清;何计南;黄安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器械助产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评价产钳助产与胎头吸引助产的优劣,指导临床正确运用器械助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8例使用产钳术或胎吸术分娩的产妇资料,比较两者的成功率、放置器械至胎头娩出时间、母亲软产道损伤的发生率及新生儿损伤等情况.结果 278例均助产成功,胎吸组的成功率(96.50%)较产钳组(99.19%)略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放置器械至胎头娩出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母亲软产道损伤及胎儿头颅损伤发生率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低位产钳和胎吸助产是解决第二产程官缩乏力或胎儿宫内窘迫的良好手段,手术时间短,产后恢复好,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与自然分娩并无大的差异.

    作者:袁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乙状结肠扭转致肠梗阻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扭转所致肠梗阻的诊治要点.方法 总结106例乙状结肠扭转病人的诊治情况,其中A组41例,一期行乙状结肠切除加乙状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B组31例,先行乙状结肠造瘘,二期行乙状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C组34例,只行乙状结肠系膜固定;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结果 106例病人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发生伤口感染2例,脂肪液化1例,无肠瘘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急诊行乙状结肠切除加乙状结肠与直肠吻合是可行的,安全的.

    作者:唐同继;许华刚;马良;Manuel Filodepina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及p75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TrkA及p75的表达,并比较嗜神经组与非嗜神经组间TrkA/p75染色强度相对值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40例ACC组织中,神经侵袭组有19例,非神经侵袭组21例.TrkA表达阳性率90%,嗜神经组TrkA表达较非嗜神经组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75阳性表达率90%.嗜神经组p75表达较非嗜神经组亦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神经组TrkA/pT5染色强度相对值较非嗜神经组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rkA与p75的表达升高与ACC的嗜神经性均有关;TrkA在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过程中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晓萌;俞大力;吴煜农;陈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段食管癌术后健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段食管癌术后健侧胸腔积液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对552例中段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资料、术式、术中肿瘤外侵情况、术后健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23例(4.17%)患者发生健侧胸腔积液,淋巴结清扫范围增大则显著增加其发生率(P=0.037),术毕清除对侧胸腔积气、积液则显著低于未清除(P=0.029).结论 淋巴结清扫范围过大及术中未彻底清除对侧的积气、积液均可增加该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罗卫民;张军;林意;李谦平;杨海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