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灾后绵竹学校板房食堂卫生监督管理探讨

龚杰;王戈

关键词:绵竹, 板房食堂, 监督管理, 时策
摘要:震后绵竹板房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形势非常严峻,如何做好日常监管已成为目前摆在灾区卫生监督员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查找目前板房学校食堂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以确保灾种后师生的饮食安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及p75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TrkA及p75的表达,并比较嗜神经组与非嗜神经组间TrkA/p75染色强度相对值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40例ACC组织中,神经侵袭组有19例,非神经侵袭组21例.TrkA表达阳性率90%,嗜神经组TrkA表达较非嗜神经组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75阳性表达率90%.嗜神经组p75表达较非嗜神经组亦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神经组TrkA/pT5染色强度相对值较非嗜神经组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rkA与p75的表达升高与ACC的嗜神经性均有关;TrkA在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过程中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晓萌;俞大力;吴煜农;陈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诊科不同类型护士工作压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对成都市内4所医院的急诊科护士共120名进行工作压力源量表问卷调查.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急诊科护士群体排在前三位的压力因素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与工作、工作环境及资源;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编制的急诊科护士应对共同工作压力的表现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不同性别、不同岗位、不同护龄、不同编制有针对性地给予减压措施,减轻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因素,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荣秀华;黄丽;康朝霞;杜建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影响因素,提高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成功率.方法 对328例小儿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分析整复成功率与肠套叠发生的时间、套头部位、空气灌肠中解痉药物的使用的关系.结果 整复率与发病时间、套头部位、病理类型、整复压力的掌握及解痉药物的适时选用有关.结论 早期诊断,及早采用空气灌肠的方法进行整复,合理控制空气灌肠的整复压力,必要时选用解痉药物,可提高小儿肠套叠的整复成功率.

    作者:景彦民;王利顺;闫春霞;金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比较

    目的 评价应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 分析腹腔镜下肌瘤剔除40例与传统开腹手术52例的临床资料,对手术的适应证、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时间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术后病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选择好适应症在有条件的医院可广泛开展.但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

    作者:赵玉华;关玉静;孙万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内窥镜鼻窦手术中是否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和术后鼻腔粘连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185例(310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病变的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其中92例(147侧)行单纯内窥镜鼻窦手术(对照组);另93例(163侧)在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同时行改良鼻中隔高位偏曲矫正和中鼻甲整形术(处理组).术后对这2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处理组鼻腔粘连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对于改善鼻腔通气引流、减少粘连,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内的治愈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曾卫东;骆文龙;范贤勇;周浩;黄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分割方式放疗对骨转移癌止痛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及分割方式下对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方法 50例骨转移癌患者分为两组,常规分割组26例,40~50Gy/4~5周,5次/周,2Gry/次;大分割组24例.采用大分割快速照射,30Gy/2周,3次/周.5Gy/次.结果 常规分割组CR 53.8%,PR 34.6%,MR 3.8%,;大分割组CR 54.1%,PR 33.3%.MR 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放射治疗是转移性骨肿瘤止痛有效方法,两种分割方式之间无明显差异.

    作者:苏旭军;张建中;王裎鹏;周婷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胺碘酮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158例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利多卡因(53例)、胺碘酮(55例)、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50例)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 利多卡因组总有效率54.72%,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1.82%,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总有效率76%,胺碘酮组及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组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胺碘酮对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

    作者:谭光林;段文涛;肖莉;杨思芸;孙治勇;李四新;杜平;焦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Np63和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Np63和VEGF在膀胱移行上皮癌(TCCB)中的免疫组化表达及与膀胱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56例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行△Np63和VEGF检测,将结果与病理分级、分期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Np63和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P<0.05).△Np63和VEGF在低分化、浸润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浅表性癌组织,在复发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初发病例,2个标记物在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和预后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Np63与VEGF呈正相关.结论 △Np63在膀胱癌中的异常表达是膀胱癌组织向浸润性发展和恶性程度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发挥促癌作用,△Np63可能是判断TCCB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伍季;王安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犬脑组织和血浆中的异丙酚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犬脑组织中异丙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4.6×150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80:20,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 异丙酚的线性范围0.1~8μg/ml(r=0.9998),低检测限和低定量限为0.02μg/ml(S/N=3)和0.08μg/ml(S/N=10).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是89.5%、92.0%、96.16%,日内精密度和日问精密度分别为5.O%、4.2%、4.55%和6.74%、2.72%、5.07%.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可用于测定犬脑组织和血浆中异丙酚的含量.

    作者:周枝凤;陈凌云;谢丰永;林春水;马安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三尖瓣关闭(TI)不全外科治疗的手术特点、方法和疗效.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262例TI病人中,器质性TI 16例,功能性TI 246例,采用三尖辩成形术(TVP)257例,三尖辩置换术(TVR)5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10例,手术死亡率为3.82%.术后随访116例,平均随访(31.5±11.1)个月.远期死亡3例,远期存活113例中心功能Ⅰ级23例,Ⅱ级71例,Ⅲ级15例,Ⅳ级4例.结论 无论是器质性或功能性TI,多数可以行TVP,对无法行成形术的病例应行TVR.右心衰竭与心律失常是三尖瓣手术早期和晚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围手术期应加强右心功能的维护和心律失常的防治.

    作者:刘胜中;冯刚;丛伟;甘崇志;曾富春;陈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低钠血症较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 选择60岁以上CHF伴有低钠血症的患者6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利尿、ACEI、洋地黄等)基础上随机分两组,A组30例限水并给于补充高渗盐水,直至血钠恢复正常.B组30例限水但不补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浓度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钠浓度均有所改善,A组改善优于B组(P<0.01),心功能改善A组比B组亦有差异(P<0.05).结论 心力衰竭常合并低钠血症,治疗心衰和补钠临床上应两者兼顾,本组用3%氯化钠10ml/小时泵入静脉补充高渗盐,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永梅;那昕;孙绍贤;刘希云;姜廷辉;刘秀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治疗方式在输卵管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加局部甲氨蝶呤(MTX)注射在输卵管妊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49例输卵管妊娠病例.分为3组,A组和B组有生育要求,A组43例行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加局部MTX注射.B组39例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C组67例无生育要求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比较3组术后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 A组血β-HCG转阴时间与C组血β-HCG转阴时间相近.且均较B组时间明显缩短,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加局部MTX注射.术后血β-HCG转阴快,减少了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生育机会.

    作者:李咏梅;胡平;马亚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746份归档护理病历的缺陷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归档护理病历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及管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0月746份归档护理病历质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重点不突出、无专科特点、文理不通、记录不准确、书写格式不规范、记录内容重复、自相矛盾、医护不一致、主观描述多、眉栏项目内容不全.结论 护理病历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及影响因素较多,通过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确保书写时间,完善质量监控,使用表格式护理记录,以提高护理病历的质量.

    作者:马英;冯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99mTc-MDP骨三相显像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99mm 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m Tc-MDP)骨三相显像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8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99mm Tc-MDP骨三相显像的特点.结果 所有病例病变部位动脉期血流灌注均高于对侧,血池相期病变部位放射性浓聚程度增高,延迟显像病变部位骨放射性浓聚程度明显增高,其中8例邻近肢体关节放射性分布高于对侧.结论 99mm Tc-MDP骨三相显像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龚建辉;黄慧;王洪州;董晓芳;唐珍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及生长激素序贯在肝叶切除术后胆漏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术后胆漏患者早期使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序贯疗法减少胆漏的作用,探讨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我科近年因胆管结石施行肝叶切除术后胆漏的17例患者,其中3例再次手术治疗;7例单纯接受生长抑素治疗(生长抑素组);另7例序贯应用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治疗(序贯组),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生长抑素及生长激素序贯组腹腔引流量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生长抑素组(P<0.05).结论 术后早期使用生长抑素及生长激素序贯治疗有助于减少腹腔引流量.提高胆漏的自愈率.

    作者:曾天才;王卫星;陈先祥;蔡庆和;刘小波;张林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困难,治疗存在争议.放射治疗是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分子影像学及适形调强放疗被用于其诊断及治疗,为精确放疗提供了依据,本文就国内外放射治疗的有关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罗杨坤;谭燕;文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骨盆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目的 与病理结果对照,总结骨盆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或骨穿刺病理证实的骨盆巨细胞瘤影像学检查资料,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总结骨盆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术前拟诊准确率X线平片为50%(5/10)、CT为85.7%(6/7),平片对骨嵴特征、骨壳完整性及软组织肿块的显示较差.CT能准确显示骨质破坏区内皂泡状骨嵴及单层或多层骨壳影以及骨壳的吸收变薄、中断或消失;病理诊断为2级以上的骨巨细胞瘤在CT上均可见骨壳中断、消失及软组织肿块形成.结论 CT能够清晰显示巨细胞瘤瘤灶内骨嵴及周围骨包壳的细微改变,对骨盆骨巨细胞瘤的定性及分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X线平片的诊断符合率较差.

    作者:陈建新;郑佳;杨华;孙清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41例

    目的 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恶性腹水44例,同期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腹腔穿刺引流干净腹水后,治疗组22例给予43~45℃的生理盐水1000ml+顺铂80mg/m2、生理盐水500 ml+5-氟尿嘧啶500mg/m2,以HGG2-102体腔热灌注治疗机(珠海和佳生产)快速灌注入腹腔,使进入腹腔的液体温度维持在41~43℃;灌注结束后,采用HG-2000Ⅲ型高频热疗机(珠海和佳生产)行腹腔热疗41~43℃,60分钟,每周热疗2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00ml+顺铂80mg/m2、生理盐水500ml+5-氟尿嘧啶500mg/m2腹腔内注入.两组均于1小时内完成,每周灌注1次,连续灌注2周,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2.7%,KPS(一般状况)评分升高率54.5%;对照组有效率45.5%,KPS升高率31.8%.治疗组腹水控制率、KPS升高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为优(P<0.05).两组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好,可以耐受.

    作者:李志斌;张丽华;李良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取肩关节前侧入路,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5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3~7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按照Neer评分法评定疗效,优良率为85.7%.结论 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牢固,操作简单,允许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清毅;黄南翔;林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MSCT引导下植入125Ⅰ粒子治疗盆腔恶性肿瘤22例分析

    目的 探讨MSCT引导下植入125Ⅰ粒子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2例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照放疗计划在肿瘤内及周围放置125Ⅰ粒子,植入即刻及术后2~12个月复查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22例恶性肿瘤粒子顺利植入,其中2例2个病灶粒子放置层面与计划不符,3例5个病灶部分粒子放置间距不够,17例21个病灶粒子放置位置均与计划大致相符.治疗2~12个月后复查,14例恶性肿瘤范围较前缩小(63.6%).3例(13.6%)恶性肿瘤范围较前大致相仿,1例(4.6%)恶性肿瘤范围较前略增大;4例(18.2%))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22例患者术后均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及相关放射损伤.结论 MSCT引导下植入125Ⅰ粒子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方法简便、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武峰;张蓓;周玲;胥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