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辉;黄慧;王洪州;董晓芳;唐珍珍
目的 探讨盆腔四重造影过程中碘过敏反应的机制,掌握碘过敏反应的防治方法及急救措施,确保造影检查的安全进行.方法 选择门诊患者55例.均行四重造影检查,检查前常规行碘过敏试验阴性52例,用复方泛影葡胺为造影荆;用非离子型碘造影荆碘海醇为造影荆,现察造影过程中患者过敏反应,分析碘过敏反应的机削.结果 全部55例患者中53例完成四重造影检查,包括3例使用碘海醇为造影荆的患者,2例(3.9%)使用泛影葡胺为造影剂的患者造影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而中止检查,经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 盆腔四重造影检查过程泛影葡胺使用方便,但可能发生不同程度过敏反应.
作者:孔斌;郭伶俐;赵士彭;宇勇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加局部甲氨蝶呤(MTX)注射在输卵管妊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49例输卵管妊娠病例.分为3组,A组和B组有生育要求,A组43例行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加局部MTX注射.B组39例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C组67例无生育要求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比较3组术后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 A组血β-HCG转阴时间与C组血β-HCG转阴时间相近.且均较B组时间明显缩短,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加局部MTX注射.术后血β-HCG转阴快,减少了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生育机会.
作者:李咏梅;胡平;马亚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对严重烧伤病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35例严重烧伤病人,分为脓毒症组(20例)和非脓毒症组(15例).分别于两组患者伤后1d、5d、10d、15d、20d、25d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T淋巴细胞.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4、6、8(IL-2、IL-4、IL-6、IL-8)、TNF-α的水平,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其凋亡率.结果 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伤后1d、5d、10d、15d、20d、25dT淋巴细胞的TNF和IL-2、IL-4、IL-6、IL-8的分泌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两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1).伤后1d、5d、10d、15d、20d、25d,脓毒症组患者CD4+/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非脓毒症组,而其凋亡率呈相反趋势(P<0.05或P<0.01),两指标呈显著负相关(r=-0.73,P<0.05).结论 严重烧伤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持续处于抑制状态;T淋巴细胞凋亡参与了脓毒症细胞免疫紊乱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李江华;何明武;胡军;姚忠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对裘法祖先生医务思想从医德、医学,医才、医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裘法祖先生医德高尚,医学精湛,医才卓越,医识独到,这一思想对当代医院管理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作者:赵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前路手术适应证.方法 分析78例胸腰椎骨折伴不同程度瘫痪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疗效.结果 随访2年以上,植骨全部融合,矫正度元丢失,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脊髓损伤恢复按Frankel分级,所有病例均恢复1-2级以上.结论 对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不全损伤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李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应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 分析腹腔镜下肌瘤剔除40例与传统开腹手术52例的临床资料,对手术的适应证、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时间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术后病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选择好适应症在有条件的医院可广泛开展.但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
作者:赵玉华;关玉静;孙万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腔内灌注对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有效性.方法 入选患者共50例,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行腔内置管引流积液,并给予腔内局部灌注香菇多糖1mg+生理盐水40ml,每周给药2次.结果 两周后给药有效率44%,4周后有效率68%,且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腔内置管引流并灌注香菇多糖对恶性体腔积液治疗有效,副反应可以耐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佳明;白娟;郑玲;张鸿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SCT引导下植入125Ⅰ粒子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2例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照放疗计划在肿瘤内及周围放置125Ⅰ粒子,植入即刻及术后2~12个月复查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22例恶性肿瘤粒子顺利植入,其中2例2个病灶粒子放置层面与计划不符,3例5个病灶部分粒子放置间距不够,17例21个病灶粒子放置位置均与计划大致相符.治疗2~12个月后复查,14例恶性肿瘤范围较前缩小(63.6%).3例(13.6%)恶性肿瘤范围较前大致相仿,1例(4.6%)恶性肿瘤范围较前略增大;4例(18.2%))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22例患者术后均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及相关放射损伤.结论 MSCT引导下植入125Ⅰ粒子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方法简便、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武峰;张蓓;周玲;胥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0.5%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并润滑导尿管,对预防导尿和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需导尿和留置导尿管的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用0.1%新洁尔灭消毒外阴及尿道口,用消毒石蜡油润滑导尿管进行导尿,实验组采用0.5%碘伏消毒外阴、尿道口,并用0.5%碘伏润滑尿管进行导尿.结果 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2%,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0.5%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并润滑导尿管.可降低导尿和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述萍;任正华;温大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素对乳酸脱氢酶活力测定的影响,并选择快捷适宜的标本处理方法.方法 以肝素和促凝分离胶作为影响因子,相应的血清作为对照标本,用连续监测法对各组标本LDH、AST、CK、CK-MB进行检测,以离子选择电极法对各组标本K+、Na+、CI-、iCa+比较.结果 经肝素、促凝分离胶处理的血清与单纯血清的各项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本身对LDH结果无影响,改用选定的真空促凝分离胶管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心肌酶和电解质.
作者:赵来;杜勤;吴立新;赵文利;王瑞光;樊桂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段食管癌术后健侧胸腔积液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对552例中段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资料、术式、术中肿瘤外侵情况、术后健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23例(4.17%)患者发生健侧胸腔积液,淋巴结清扫范围增大则显著增加其发生率(P=0.037),术毕清除对侧胸腔积气、积液则显著低于未清除(P=0.029).结论 淋巴结清扫范围过大及术中未彻底清除对侧的积气、积液均可增加该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罗卫民;张军;林意;李谦平;杨海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术后胆漏患者早期使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序贯疗法减少胆漏的作用,探讨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我科近年因胆管结石施行肝叶切除术后胆漏的17例患者,其中3例再次手术治疗;7例单纯接受生长抑素治疗(生长抑素组);另7例序贯应用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治疗(序贯组),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生长抑素及生长激素序贯组腹腔引流量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生长抑素组(P<0.05).结论 术后早期使用生长抑素及生长激素序贯治疗有助于减少腹腔引流量.提高胆漏的自愈率.
作者:曾天才;王卫星;陈先祥;蔡庆和;刘小波;张林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Ⅲ(APACHEⅡ、APACHEⅢ)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适用性和优劣性.方法 收集2007年3月~12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EICU患者98例资料,其中存活组71例,死亡组28例,按APACHEⅡ和APACHEⅢ所需数据进行统计评分并相互比较.计算出APACHEll的死亡概率(Ps),与实际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 死亡组APACHEⅡ和APACHEⅢ分值均高于存活组(P均<0.01).二者分值均与病死率呈正相关,但在急性生理学评分(APS)的比较中仅有APACHEⅢ有显著差异(P<0.01).在死亡概率预测中,Ps≤0.5者病死率明显高于Ps>0.5者,预测死亡危险率与实际病死率呈直线正相关.结论 APACHEHEⅡ和APACHEⅢ皆可用于EICU的病情评估,APACHEDEHI的设计更为合理和严密,APACHEⅡ较简单易用.
作者:魏强;王明皓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治疗早期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诊治的早期智齿冠周炎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分别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碘甘油局部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4%,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治疗早期智齿冠周炎疗效较显著.
作者:王思宏;宋义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自杀患者急性中毒资料进行分析,为今后自杀患者发生急性中毒提供防治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932例自杀急性中毒患者的中毒情况、月份分布、患者性别与年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自杀性急性中毒病例中,女性551例,男性381例.自杀性中毒年龄发生在19~38岁者占60.08%.自杀性急性中毒的人数与国民经济发展呈负相关(r=-0.985,P<0.05).自杀急性中毒时间以每年1,2,5,6月多见.结论 自杀性急性中毒患者以中青年为主,且女性多见;冬季和夏季自杀性急性中毒病例居多;经济发展速度快,则自杀性中毒人数相对较低.
作者:代将;王雷;付晶;荆晓明;王晓梅;施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产钳助产与胎头吸引助产的优劣,指导临床正确运用器械助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8例使用产钳术或胎吸术分娩的产妇资料,比较两者的成功率、放置器械至胎头娩出时间、母亲软产道损伤的发生率及新生儿损伤等情况.结果 278例均助产成功,胎吸组的成功率(96.50%)较产钳组(99.19%)略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放置器械至胎头娩出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母亲软产道损伤及胎儿头颅损伤发生率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低位产钳和胎吸助产是解决第二产程官缩乏力或胎儿宫内窘迫的良好手段,手术时间短,产后恢复好,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与自然分娩并无大的差异.
作者:袁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采用临床实用法[1]配制药液次数与注射器细菌污染的关系.方法 实验1组和实验2组各取150具注射器,抽吸药液方法均采用临床实用法,实验1组配置非抗生素类药液,加药注射器使用3次、5次、8次;实验2组配置抗生素类药液,加药注射器使用次数同实验1组.观察两组注射器细菌污染情况及微生物分类情况.结果 采用临床实用法配置药液,实验2组结果同实验1组.即:加药注射器连续使用3次与使用5次、8次分别组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药注射器连续使用5次与8次组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启封后的加药注射器在1小时内抽吸同种药液,连续使用3次,具有安全性.
作者:刘彦荣;张丽华;李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百草枯是一种有效的农用除草剂,时人畜有很强的毒性.口服后可造成全身多器官损害,且百草枯在肺内选择性聚集,导致急性肺损伤和肺纤维化,死亡率极高.治疗上目前无特效解毒荆,仍然以支持治疗为主,疗效较差.近几年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灌流、抗氧化、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必净、中药治疗等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有关百草枯中毒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代将;施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苯妥英钠对脑卒中患者血清HDL-c水平及脑卒中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3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苯妥英钠治疗组及同期3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常规予以降血压及抗血小板治疗,苯妥英钠治疗组:苯妥英钠0.1 Bid,6个月后改为0.1qd,随访两年,随访期间每6个月检测HDL-c水平,比较两组脑卒中复发率和HDL-c水平变化.结果 苯妥英钠治疗组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六个月后血清HDL-c 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随访两年,苯妥英钠治疗组6个月后HDL-C仍维持在一较高水平.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苯妥英钠能提高血清HDL-c水平,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
作者:赵颖;赵连东;王增军;林森;卢玉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Np63和VEGF在膀胱移行上皮癌(TCCB)中的免疫组化表达及与膀胱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56例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行△Np63和VEGF检测,将结果与病理分级、分期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Np63和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P<0.05).△Np63和VEGF在低分化、浸润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浅表性癌组织,在复发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初发病例,2个标记物在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和预后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Np63与VEGF呈正相关.结论 △Np63在膀胱癌中的异常表达是膀胱癌组织向浸润性发展和恶性程度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发挥促癌作用,△Np63可能是判断TCCB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伍季;王安果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