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毅;黄南翔;林宏
目的 总结胸内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15例胸内巨大肿瘤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右胸8例,左胸7例.肿瘤重2000~3800g.单纯肿瘤切除10例,合并左肺上叶切除2例并部分心包切除2例,上腔静脉成形术1例,4例加胸膜液氮冷冻治疗.结果 无院内死亡.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1例,胸腔内出血2例,均经积极救治后痊愈.结论 积极的术前准备是关键,麻醉后气管、大血管受压可引起窒息、休克危险,应引起重视.手术切口要充分显露,术中可分块切除或控制瘤蒂后整个切除,注意术中大出血,防止发生复张性肺水肿.
作者:李先锋;马金山;努尔兰;王小雷;阿不力米提;肖开提;杨勇伟;金澄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弓形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6例临床诊断的弓形虫性脑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弓形虫病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人群感染率较高,脑弓形虫患者有家畜接触史,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可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肢体瘫痪,常伴有多处淋巴结肿大及全身肌痛、肝脾肿大.由于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又无特征性,故确诊需借助于免疫学及病原学检查,颅脑CT或MRI检查对诊断有帮助.只有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才能延缓病情发展,有效地降低重症弓形虫病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彭文杰;刘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扭转所致肠梗阻的诊治要点.方法 总结106例乙状结肠扭转病人的诊治情况,其中A组41例,一期行乙状结肠切除加乙状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B组31例,先行乙状结肠造瘘,二期行乙状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C组34例,只行乙状结肠系膜固定;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结果 106例病人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发生伤口感染2例,脂肪液化1例,无肠瘘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急诊行乙状结肠切除加乙状结肠与直肠吻合是可行的,安全的.
作者:唐同继;许华刚;马良;Manuel Filodepina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158例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利多卡因(53例)、胺碘酮(55例)、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50例)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 利多卡因组总有效率54.72%,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1.82%,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总有效率76%,胺碘酮组及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组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胺碘酮对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
作者:谭光林;段文涛;肖莉;杨思芸;孙治勇;李四新;杜平;焦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英国Gyrus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486倒.结果 486例PKRP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2~110min,平均68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25~105g,平均49g.6例输血,无电切综合症发生.术后随访2~1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术前(28.5±3.4)分降至术后(10.4±2.9)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术前(4.8±0.9)分降至术后(1.95=0.7)分(P<0.05);大尿流率术前为(7.2±2.6)ml/s升至术后(19.75±3.2)ml/s(P<0.05).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9例,继发性前列腺出血3例,尿道狭窄5例.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兴;石洪波;张雪军;周吉;陈斌;余志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三联抗血小板(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ACS合并糖尿病(DM)出血并发症的临床观察.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确诊为非ST段抬高ACS合并DM患者174例,其中88例接受标准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联抗血小板治疗(两联组),86例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三联抗血小板治疗(三联组),观察两组用药后出血并发症,并对所有出血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三联组与两联组出血并发症比较:严重出血,少量出血,血小板减少(<30×10 3/L)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所有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体重、吸烟史、高血压病史、肾功)进行亚组分析,患者年龄、体重、肾功能为出血的相关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痛史未显示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ST段抬高ACS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未增加出血事件,而老年、肾功能不全、低体重是出血并发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董玉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突发性意识障碍是急诊内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接诊医生遇到此类患者常考虑为急性脑卒中,而血糖过低导致的脑功能障碍与之类似,极易误诊为脑梗死.本文对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症状的10例低血糖症进行总结分析,目的 提醒临床医生广开思路,想到低血糖脑病的可能,以便提高确诊率.
作者:吴敬军;肖文革;唐蕊;张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槐耳颗粒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与单纯TACE在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50例难以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于TACE术后第二天开始加服槐耳颗粒,1包(20g)/次,3次/日,15盒(1盒2包)为一个疗程,共6个疗程;对照组介入后同期不用任何抗肿瘤药物.比较两组病人的瘤体变化、生存质量、甲胎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PR+CR)为44.O%,对照组有效率(PR+CR)为32.O%.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各有20例和19例患者血清AFP值升高.经TACE治疗后,两组相比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AFP下降持续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长,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晚期肝癌行TACE治疗后,加用槐耳颗粒能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晚期肝癌患者行TACE后的AFP水平下降的持续时间.
作者:李敬东;彭勇;戴毅;程蕾;彭祥玉;陶涛;严德辉;雷俊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mBD2与mBD3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栽体,检测其在MDCK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抗病毒特性.方法 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mBD2与mBD3基因片段,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SOE-PCR)将mBD2与mBD3通过一段多肽接头Gly4Ser连接为融合基因mBD2与mBD3.将该融合基因插入真核表达栽体pcDNA3.1(+)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mBD2-mBD3,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转染MDCK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情况,后采用CCID50测定并分析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 经鉴定后证实,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BD2-mBD3正确,该重组质粒能在MDCK细胞中稳定表达,CCID50实验结果说明有较好的抗流感活性.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mBD2-mBD3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证实其融合蛋白能在MDCK细胞中稳定表达,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防御素抗病毒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强;李明远;丰锋;巩天祥;李婉宜;刘冯欢;冯艳;邝玉;王保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我科自建立急诊绿色通道的2年时间里,对其中24例AMI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了解是否得到有效的治疗.结果 24例患者在发病后的<2 h、2~6 h、6~12 h、>12 h内,得到及时治疗者分别为5例、15例、3例、1例,死亡2例.结论 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可以让AMI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获得大收益.
作者:熊宁;王强;魏璐;侯新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加局部甲氨蝶呤(MTX)注射在输卵管妊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49例输卵管妊娠病例.分为3组,A组和B组有生育要求,A组43例行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加局部MTX注射.B组39例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C组67例无生育要求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比较3组术后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 A组血β-HCG转阴时间与C组血β-HCG转阴时间相近.且均较B组时间明显缩短,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加局部MTX注射.术后血β-HCG转阴快,减少了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生育机会.
作者:李咏梅;胡平;马亚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脑胶质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脑胶质瘤患者56例行显微手术治疗并根据病变切除程度作临床分析.结果 56例患者肿瘤全切42例(75%),次全切除7例(12.5%),部分切除7例.出院时恢复良好41例(73.2%),好转9例(16.1%),偏瘫、失语6例.结论 采用显微手术可提高脑胶质瘤的全切除率和手术疗效,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杨磊;黄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常用的4种官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1月~12月我院以随机的方法放置4种IUD 468例,其中TcuIUD 138例,γIUD 124例,元宫IUD 109例,吉妮IUD 97例.于放置后第1、3、6、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4种IUD使用1年的脱落率、妊娠率、因症取出率和累积续用率分别为;TcuIUD2.17%、1.45%、8.70%和86.23%;γIUD 7.26%、1.61%、3.23%和86.29%;元宫IUD 2.75%、0.92%、2.75%和92.66%;吉妮IUD 1.03%、0、2.06%、95.88%.4种IUD脱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IUD的脱落率高,带器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uIUD因症取出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IU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吉妮IUD和元宫IUD的累积续用率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妮IUD和元宫IUD具有脱落率低、因症取出率低、累积续用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通过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二者之间的制度文化、设备、技术等差异性,分析了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同的技术是无缝衔接的基础、相互沟通是无缝衔接的桥梁及绿色生命通道是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必由之路.如果院前院内能在救治技术上保持一致,药品、器械有良好的相容性,院前院内人员良好沟通,将使院前院内衔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陈莉;李旭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ANA、ENA、dsDNA三类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敏感性及相关性.方法 收集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血清2319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dsDNA,用免疫印迹法测定ENA,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2319例标本中,ANA共检出阳性728例,ENA检出阳性200例,dsDNA检出阳性80例.在728例ANA阳性标本中,ENA阳性199例,dsDNA阳性79例;在1591例ANA阴性标本中,ENA阳性1例,dsDNA阳性1例.在86例nRNP为阳性的标本中,颗粒型8p例;在31例Sm.nRNP同为阳性的标本中,颗粒型29例;在9例Scl-70的阳性标本中,均质型7例.结论 ANA、ENA、dsDNA三类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敏感性有显著的差异;ENA多肽抗体谱中的Sm.nRNP.Scl-70的阳性与ANA的荧光模式有一定的关联;在ANA阴性的标本中检出ENA和dsDNA阳性的可能性很小.
作者:黄雪梅;蒲泽晏;刘方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0.5%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并润滑导尿管,对预防导尿和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需导尿和留置导尿管的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用0.1%新洁尔灭消毒外阴及尿道口,用消毒石蜡油润滑导尿管进行导尿,实验组采用0.5%碘伏消毒外阴、尿道口,并用0.5%碘伏润滑尿管进行导尿.结果 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2%,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0.5%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并润滑导尿管.可降低导尿和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述萍;任正华;温大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小鼠β-防御素6(mBD6)与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胞外功能区(M2e)真核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免疫特性.方法 通过重叠延伸PCR法(overlap-PCR)将M2e与mBD6通过一段多肽接头Gly4Ser融合成为mBD6-M2e.将其插入戢体pcDNA3.1(+),构建成pcDNA3.1(+)/mBD6-M2e.鉴定正确后,转染MDCK细胞,免疫荧光、MTT检测mBD6-M2e表达和分泌.免疫小鼠,半定量PCR检测脾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CCR7表达.结果 融合基因mBD6-M2e真核表达栽体pcDNA3.1(+)/mBD6-M2e构建成功,在MDCK细胞膜上成功表达融和蛋白,转染细胞的培养上清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免疫小鼠细胞因子表达改变.结论 融合基因mBD6-M2e真核表达栽体成功构建,为研究防御素在流感病毒核酸疫苗中的佐剂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冯伟;李婉宜;李明远;张强;巩天祥;刘冯欢;罗俊;邝玉;王保宁;蒋忠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加外固定架治疗小腿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加外固定架治疗小腿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感染85例患者.结果 85例患者中除1例所切取的皮瓣出现皮肤、皮下组织坏死,筋膜成活,后期游离植皮成活外,其余全部成活.6例伤口渗液,二期死骨摘除后愈合,其余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无再感染,保留了肢体并且均恢复一部分感觉.结论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加外固定架治疗小腿骨折软组织缺损,具有骨折固定可靠、创面覆盖满意、早期进行关节功能练习等优点.
作者:张艳茂;刘会仁;曹磊;刘志旺;王岩;李国华;吴学强;贾庆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PcDNA3.1-rhGM-CSF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初步观察其对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T-A克隆及基因定向克隆技术,将rhGM-CSF基因插入PcDNA3.1(+)空载体,构建了PcD-NA3.1-rhGM-CSF真核表达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转染人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72h后,采用RT-PCR方法、NBT试验、MTT试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和分析PcDNA3.1-rhGM-CSF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该细胞的影响.结论 成功构建了PcDNA3.1-rhGM-CSF真核细胞表达载体;重组质粒PcDNA3.1-rh-GM-CSF能在K562细胞中表达;部分K562细胞向单核细胞系、巨噬细胞系分化.
作者:朱红;唐恩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段食管癌术后健侧胸腔积液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对552例中段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资料、术式、术中肿瘤外侵情况、术后健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23例(4.17%)患者发生健侧胸腔积液,淋巴结清扫范围增大则显著增加其发生率(P=0.037),术毕清除对侧胸腔积气、积液则显著低于未清除(P=0.029).结论 淋巴结清扫范围过大及术中未彻底清除对侧的积气、积液均可增加该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罗卫民;张军;林意;李谦平;杨海泉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