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萍;袁俊华;黄丽萍
目的 现察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电切术的护理配合价值.方法 对5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实施系统、整体护理,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50倒患者,49倒手术成功,经配合系统、整体治疗护理,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对保证前列腺增生症微创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覃定珍;刘启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第六讲制定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应用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制定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eg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treatment),有单独指标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eg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treatment for one indicatrix)与多指标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egion in clin diagnosistreatment for multiple indicatrixes).现介绍制定这两种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
作者:陈彬;张铭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在慢性根尖周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有慢性根尖周炎,常规封药,瘘管持续不愈,或根管内渗液较多,或治疗后疼痛不适的患者42例43颗患牙,碘仿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封药.结果43颗患牙经1~2次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封药,症状消失,完成根管充填.结论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可作为根管消毒的替代药物.
作者:闫世霞;周毅;刘学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海拔地区成人血红蛋白与海拔高度的变化关系.方法 在不同海拔地区随机挑选居住时间为3~5年的健康官兵检洲其HGB水平,并以平原(海拔1100 m)健康官兵的HGB水平做对照.拉萨、纳赤台(海拔3 000 m~3 900 m)为第1组,当雄、沱沱河、昆仑山口、安多(海拔4000m~4900m)为第2组,五道梁、唐古拉山(海拔5000m~5900m)为第3组,在组内做差异性分析.结果平原地区与高海拔地区比较HG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于同一海拔水平的地区HGB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拔高度与HGB水平呈正相关,人HGB水平随海拔升高而升高,高原低氧环境是影响HGB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
作者:冯信焰;于广飞;尹思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5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激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激素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果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激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可明显降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惠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并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减少尿蛋白丢失.结论 激素联合阿魂酸钠治疗肾病综合征能降低血脂水平,降低血液高粘状态,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冯江超;张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高低对急性胰腺炎(AP)发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从收治的136例AP中,分检出高脂血症性AP 37例,其中重症AP 11例、轻症AP 26倒.比较两型血脂高低与AP发病的关系.结果轻症AP甘油三脂范围(14.13±2.14)mmol/L,重症AP甘油三脂范围(20.59±2.8)mmol/L,重症AP血脂显著高于轻症AP血脂(P<0.01).结论 血脂浓度与发病严重程度有关.AP患者病前和病中降低血脂可减少AP及重症AP的发生,也有益AP的预防及治疗.
作者:周晓睛;杜宗汉;陈福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探讨无菌物品的管理办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护理质量.医院对无菌物品的管理工作应高度重视,管理环节环环相扣,措施落实到位.使医护人员对做好无菌物品管理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无菌物品的管理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注重无菌物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无茼物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艳萍;袁俊华;黄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治疗组68例用复方丹参片加西医三联疗法,对照组68例用西医三联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丹参片的四联方案能显著提高慢性浅表性胃交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附子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干预和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采用卡介苗联合脂多糖法建立免疫性肝损伤的大鼠模型),低、中、高荆量治疗组各10只(治疗组采用附片免煎剂进行干预).取大鼠血清现察ALT、AST、TBIL的改变情况,取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代谢组学检测.结果各用药组均能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ALT、AST、TBIL,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各用药组均能减轻肝组织的损伤.代谢组学检测表明附子免煎剂能减轻肝损伤所造成的小分子代谢物的改变.结论 中药附子免煎剂能够减轻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肝损害,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
作者:郭尹玲;扈晓宇;钟森;白松林;谭小燕;辜海英;王德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外科无菌手术薄膜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0例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选用45 cm×45 cm的特殊外科无菌手术薄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 即消毒后切口巾铺在切口四周,然后再铺上中单和剖腹大单,时比两组的效果,进行X2检验.结果手术结束后实验组手术间污染率、手术人员污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外科无菌手术薄膜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和手术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汪秀琼;卿绍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采用金属桩冠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低矮牙冠的可用性.方法 选择牙冠大面积缺损经完善根管治疗,临床牙冠高度不足4 mm的低矮磨牙23例,采用金属桩冠进行修复治疗.结果 23例忘牙随访6个月至4年,桩冠固位稳定,无松动脱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金属桩冠可应用于大面积缺损低矮磨牙的修复.
作者:徐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发生声门下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要点及肿瘤的预后情况.方法 对1例发生在声门下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肿瘤预后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发生于声门下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肿瘤占位造成的气道占位及咳嗽.镜下肿瘤细胞呈巢团状排列,血管比较丰富,肿瘤细胞为瘤细胞为圆形或多边形,细胞之间界限明显、胞膜清晰、胞浆丰富透亮,部分瘤细胞胞浆可见淡红色嗜酸性细微颗粒,细胞和分裂相少见.瘤细胞间分布较多薄壁小血管,呈网状或裂隙样.免疫表型:SMA、HMB45、NSE阳性,CK、CgA、Syn、Calponin,CD31、Desmin、Myosin和S-100蛋白均阴性.该患者随访一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是近才被普遍认同的一种软组织肿瘤,主要发生在肝、肾、子宫等部位,发生在声门下十分罕见,该肿瘤一般被认为是良性或者低度恶性,该肿瘤的预后较好.
作者:李杰;石怀银;陈薇;于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现察抗结核性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总结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6年4月~2009年4月318倒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4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轻度损害者加用保肝治疗,患者肝功能可恢复正常.中、重度患者改用或停用肝毒性药物,并加保肝治疗,大部分患者肝功能可恢复,但仍有部分患者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导致抗结核治疗终止.结论 加强对抗结核治疗患者肝功能损伤的观察,并在早期加以保肝治疗,这是保证抗结核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福敏;陈勃江;周晓晴;杜宗汉;陈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白头翁醇提物对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组3组.TNBS法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造模后白头翁组予以白头翁醇提物水溶液(2g/kg·d)2mL灌肠.于第8天评价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TNF-α、IL-10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 p65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定MMP3-mRNA的表达.结果相比模型组,白头翁组大鼠结肠粘膜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TNF-α含量、NF-κB p65的表达、MMP3-mRNA的表达均降低(P均<0.01或P<0.05),而IL-10含量增高(P<0.01);MMP3-mRNA的表达与NF-κBp65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677.P<0.01).结论 白头翁醇提物对TNBS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明显的抗炎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MP3-mRNA的表达、抑制NF-κB的活性、平衡细胞因子网络等实现的.
作者:张文远;程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排螺旋CT的Dental CT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4例患者颌骨进行1mm薄层扫描,利用Dental CT软件重建出牙齿,颌骨的冠状曲面图像争矢状位断层图像,与原始轴住图像结合,对牙科疾病进行分析.结果Dental CT软件能清楚的重建出牙、牙槽骨及颌骨的冠状曲面图像和矢状位断层图像,能清楚显示牙、颌骨微小病变,可为牙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结论 Dental CT密度分辨率高,无重叠、无伪影,为牙科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手段及诊断方法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俊;赵祖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常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治疗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观察临床疗效、心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显效率44%,有效率35%,治疗组,显效率64%,有效率35%.对照组及治疗组随访6~8个月后比较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反映心室舒张功能的E/A值,各项指标的改善具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较常规治疗能更显著地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磊;蔡国才;姜轶;戴祖荣;董咪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一种可以将直肠肿瘤和直肠全层一起切除的手术方法 ,兼备内镜、腹腔镜和显微手术的优点,手术损伤较小,由于特殊器械的设计使TEM能切除距肛门4~25cm的肿瘤,达到有理想切缘的完整性切除效果,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TEM由德国的Buess设计发明,并于1983年首次报道,现已被接受用于大的直肠肿瘤的治疗.这项技术于1995年首次引入中国,蒙家兴等率先在香港报道了中国首例TEM资料.本文对TEM的特殊器械及手术方法 、适应证、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作者:刘纪锋;余利坚;王玉;姚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肌瓣移位治疗胫骨陈旧骨折不愈合伴骨外露的效果.方法 对43例胫骨陈旧性骨折不愈合体骨外露的患者均采用肌瓣移位消灭软组织缺损,其中13例同期游离植皮,30例延期植皮,对骨折部行钢板内固定26例:跟骨牵引8倒,石膏固定9例.结果43例创面消除骨折愈合无功能障碍无一例发生肌瓣坏死,随访6个月~4年,效果满意.结论 肌瓣移位能有效改变受区的血运,消灭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焦志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血气分析是重症监护室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临床监测指标.在选择动脉采血时,因股动脉直径粗(约1 cm),位置表浅,搏动明显,穿刺时患者相对痛苦小,特别是在生命体征不稳定、循环差、血压低、脉搏细弱等情况下多选择经股动脉采血[1].
作者:刘春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加外痔剥离术治疗Ⅲ、Ⅳ度脱垂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45例应用PPH加外痔剥离术治疗,对照组52倒应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现察两组治疗效果、术后24h内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术后24h内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PH加外痔刺离术治疗Ⅲ、Ⅳ度脱垂痔,具有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罗京艺;陈海清;朱东华;尚毅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