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蔡国才;姜轶;戴祖荣;董咪娜
目的 总结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经验.方法 72例患者经内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并明确病变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后,择期选择单独直接圈套切除或EMR-L或EPMR或联合以上方法 切除痛变.病变标本固定、标注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EMR耗费时阃为15~70分钟,平均为(30±3.1)分钟.病理结果为:息肉、粘膜肌层来源的平滑肌瘤、黄斑瘤、Peutz-Jeghers综合征、低\高级别上皮内或粘膜内瘤变、异位胰腺、LST,类癌、纤雏瘤.所有高级别上皮内或粘膜内瘤变的病理标本均未发现离切缘2mm内范围内存在癌变灶.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急性和1例延迟出血,相应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术后无穿孔或管腔狭窄出现.结论 EMR是治疗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文武;蹇贻;陈曦;吴晓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5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激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激素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果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激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可明显降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惠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并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减少尿蛋白丢失.结论 激素联合阿魂酸钠治疗肾病综合征能降低血脂水平,降低血液高粘状态,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冯江超;张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干扰Gnb211表达对节律基因mPer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12-十四酸佛波酯-13-乙酸盐(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诱导NIH3T3细胞,使其节律基因稳定表达,然后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Genesil1/Gnb211质粒(实验组)及pGenesil-1/veetor质粒(对照组)分别转染入NIH3T3细胞中,采用RT-PCR半定量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NTH3T3细胞中Gnb211及mPer1 mRNA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Gnb211以及mPer1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但经余弦分析比较两组的mPer1表达周期无明显改变.结论 干扰Gnb211使节律基因mPer1表达量降低.
作者:谯邦兴;朱雨;刘延友;邹晏;汪宇辉;江舟;王正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裸花紫珠片在肛门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现察组用裸花紫珠片1.5 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用安络血100 mg,每日3次口服.结果现察组176例,显效37例,有效126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92.6%;对照组86例,显效8例,有效59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7.9%.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裸花紫珠片与安络血两者止血功能相似.但裸花紫珠片对肛门痰病术后所致的肿痛、坠胀、水肿等诸症更有协同治疗效果.
作者:林中超;赵红波;蒲琦;李剑;陈星;赵君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无痛性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及心理护理的方法 ,以提高检查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40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肠遭准备及心理护理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40例患者进行无痛性结肠镜检查,有28例肠镜清晰度达优,10例清晰度达良,2例肠道准备差改为清法灌肠完成检查.结论 为老年患者进行无痛性结肠镜检查术前只要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争心理护理,就可以大大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并明显地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申姜琼;付艳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肌瓣移位治疗胫骨陈旧骨折不愈合伴骨外露的效果.方法 对43例胫骨陈旧性骨折不愈合体骨外露的患者均采用肌瓣移位消灭软组织缺损,其中13例同期游离植皮,30例延期植皮,对骨折部行钢板内固定26例:跟骨牵引8倒,石膏固定9例.结果43例创面消除骨折愈合无功能障碍无一例发生肌瓣坏死,随访6个月~4年,效果满意.结论 肌瓣移位能有效改变受区的血运,消灭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焦志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微皮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乳腺增生患者均给予乳癖散结胶囊口服和微波治疗.结果临床冶愈21例,显效和有效4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42%.结论 微波联合口服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明显.
作者:赵恒兰;俞仁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现察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探讨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 自1999年1月至2009年6月,对78侧重症心脏辩膜痛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其中单纯二尖置换25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32例,单纯主动脉辩置援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10例.二尖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结果死亡3例(低心排血量2例、心室颤动1例)死亡率3.84%.随访65例,平均随访4.5年,死亡5例.结论 对重症心脏辩膜病患者,注重改善术前心功能,掌握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组织,选择合适瓣膜,重视圉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柳尧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磨牙髓腔固位冠作为固住体的后牙固定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后牙区牙列缺损患者行髓腔固位式固位体的固定桥修复.结果48例牙列缺损修复后,随访0.5~3年,仅有1例桥基牙龈缘探诊出血,后经局部洁治,涂碘甘油,基本恢复健康.余47例患者无不适,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牙列缺损并要求固定修复的磨牙,牙体缺损较多,(牙合)龈距离较低,无法满足临床田位要求的此类病例,应用髓腔固位式目位体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并降低了临床修复此类病例的难度.
作者:曹凤霞;王鲲;孙致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皱褶的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的患者39例(39眼)在手术显微镜下祛除角膜基质裸露区新生的角膜上皮组织,刮除角膜瓣皱褶处上皮,使角膜瓣展平,覆盖透氧角膜接触镜,观察所有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39例患者(39眼)角膜瓣复住良好,视力均恢复术前裸眼视力.结论 及时正确地治疗角膜瓣移位,可以避免严重的角膜并发症.
作者:王洪;黄学文;黄海;陈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胰腺边缘的超声表现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62例急性胰腺炎早期的超声图像特征,并与60例正常胰腺的超声图像特征对比.结果超声检查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以胰腺边缘的清晰度为依据,其诊断的敏感性高这88.7%(55/62),特异性86.7%(52/60),与正常组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早期的超声诊断中,可将胰腺边缘的清晰度作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此外,超声动态观察胰腺病情变化,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也很有价值.
作者:唐仕军;刘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常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治疗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观察临床疗效、心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显效率44%,有效率35%,治疗组,显效率64%,有效率35%.对照组及治疗组随访6~8个月后比较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反映心室舒张功能的E/A值,各项指标的改善具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较常规治疗能更显著地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磊;蔡国才;姜轶;戴祖荣;董咪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一张优质病理切片是病理医生作出正确诊断的前提.在日常病理工作中,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往往导致病理切片质量低劣,造成诊断医师镜下诊断困难.切片制作是一个连续复杂的过程,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高质量的切片,要在每个环节上下功夫.为此,我们根据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相应处理办法.
作者:周会芹;杨江辉;熊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有效疗法.方法 将9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翼形切除结扎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比较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4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9.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 翼形切除结扎术疗效确切,术后伤口出血、水肿、肛门狭窄明显减少,复发率低.
作者:王忠诚;谢守勇;张孟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肿瘤抑制基因RASSF1A(RAS相关区域家族1A)在大肠肿瘤中表达及与肿瘤的病理类型、转移、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及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45例大肠癌、33例散发性大肠腺瘤、22例正常肠黏膜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肠黏膜上皮中90.9%显示阳性或强阳性,大肠癌中11.1%呈强阳性,37.8%呈阳性,37.8%呈弱阳性,13.3%呈阴性,与正常肠黏膜相比,RASSF1A蛋白表达有显著减少.经半定量分析,正常肠黏膜中RASSF1A蛋白表达均呈阳性,积分范围在1~12分,平均8.18分;大肠癌中RAsSF1A蛋白表达明显减弱或缺失,积分范围在0~12分,平均4.04分,与正常肠黏膜相比,RASSF1A蛋白的表达有显著减少.大肠癌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结论 RASSF1A蛋白在正常肠黏膜中的表达均呈阳性,而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有显著减少,散发性大肠腺瘤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有所减少,提示RASSF1A功能的缺失促进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在腺瘤~癌序列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出现了一个渐进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肠癌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
作者:邱春华;张志宏;韩盛玺;董丹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乙肝病毒(HBV)不同血清标志物(HBVM)中丙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关系,探讨乙肝病毒感染时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及检测HBVM与HBVDNA载量及ALT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45份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ELISA、荧光定量PCR、速率法检测HBVM、HBVDNA载量及ALT.结果①HBeAg(+)与HBeAg(-)两组HBVDNA阳性率、HBVDNA载量>105 的百分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②ALT异常率在HBeAg(+)组的不同HBVDNA载量级中无差异(P>0.05),在HBeAg(-)组中随HB-VDNA栽量级增大而增大(P<0.01).结论 在HBeAg(+)时,肝损伤与HBVDNA栽量无关;HBeAg(-)时,大多病毒复制减弱,但有少数HBVDNA载量为高拷贝,其肝损伤程度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
作者:程渝;郭运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外科无菌手术薄膜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0例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选用45 cm×45 cm的特殊外科无菌手术薄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 即消毒后切口巾铺在切口四周,然后再铺上中单和剖腹大单,时比两组的效果,进行X2检验.结果手术结束后实验组手术间污染率、手术人员污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外科无菌手术薄膜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和手术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汪秀琼;卿绍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第六讲制定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应用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制定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eg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treatment),有单独指标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eg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treatment for one indicatrix)与多指标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egion in clin diagnosistreatment for multiple indicatrixes).现介绍制定这两种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
作者:陈彬;张铭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黄疸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485例LC患者术后发生的13倒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黄疸中胆总管继发结石3例,术前漏诊胆总管结石1例,药物性肝炎黄痘2例,肝炎肝硬化术后黄疸2例,输血后黄疸1例,胆总管损伤结扎1例,右肝管损伤狭窄1例,胆道蛔虫2例.结论 LC术后黄疸原因复杂,胆管损伤和胆总管结石梗阻是其主要原因.术前详细全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规范的操作程序、熟练的操作技巧及适时中转开腹是避免此并发症的关键,强调对发生黄疸病例的处理个体化.
作者:吴进;陈杨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丁咯地尔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与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国内有关丁咯地尔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对照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丁咯地尔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分别为95.87%(302/315)、79.32%(211/266);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59、13.93;前者相对于后者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1.96.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同时具有经济学价值.
作者:方宝霞;时晓亚;李鹏;陈富超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