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髓腔固位式固位体在固定桥修复中的应用

曹凤霞;王鲲;孙致宗

关键词:髓腔固位, 磨牙, 固定桥
摘要:目的 探讨以磨牙髓腔固位冠作为固住体的后牙固定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后牙区牙列缺损患者行髓腔固位式固位体的固定桥修复.结果48例牙列缺损修复后,随访0.5~3年,仅有1例桥基牙龈缘探诊出血,后经局部洁治,涂碘甘油,基本恢复健康.余47例患者无不适,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牙列缺损并要求固定修复的磨牙,牙体缺损较多,(牙合)龈距离较低,无法满足临床田位要求的此类病例,应用髓腔固位式目位体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并降低了临床修复此类病例的难度.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8例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点.方法 对肝源性糖尿病68例患者临床表现特点、病情、胰岛素抵抗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及治疗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高达37%,糖尿病的病情与肝功能分级之间有一定关系(P<0.05),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增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下降,给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症状多不典型,糖尿病轻重与肝损害程度有关,首选胰岛素治疗.

    作者:叶勇;李靖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牙科Dental CT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双排螺旋CT的Dental CT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4例患者颌骨进行1mm薄层扫描,利用Dental CT软件重建出牙齿,颌骨的冠状曲面图像争矢状位断层图像,与原始轴住图像结合,对牙科疾病进行分析.结果Dental CT软件能清楚的重建出牙、牙槽骨及颌骨的冠状曲面图像和矢状位断层图像,能清楚显示牙、颌骨微小病变,可为牙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结论 Dental CT密度分辨率高,无重叠、无伪影,为牙科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手段及诊断方法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俊;赵祖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重度创伤患者抢救无效的原因探讨

    目的 探讨急诊创伤死亡病人致死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护理质量和综合处理能力.方法 回顾我院从2008年10月~2009年4月间在急诊科抢救420例严重创伤病人中的17例创伤死亡病人,通过伤情评估并紧急处理,加以分析.结果死亡者年龄小于60岁的占82.3%,受伤原因中车祸占52.9%,受伤部位以胸腹伤和脑伤占94.1%,受伤进入急诊科的时间超过20分钟死亡者占88.2%.结论 急诊科抢救创伤病人的措施和程序非常重要,对危重伤员尤应争分夺秒.

    作者:刘筱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复方黄芪煎剂对小鼠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复方黄芪煎荆对改善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比较复方黄芪煎荆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抑制小鼠及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复方黄芪煎剂可以明显提高正常小鼠血清溶血素的水平,增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PFC)的数量,明显改善环磷酰胺(Cy)及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体液免疫抑制.结论 复方黄芪煎荆具有改善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作为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辅助制剂.

    作者:高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总结神经内科监护病房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 通过回顾519倒患者护理的资料,分析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风险事件产生的特点因素.结果神经内科监护病房护理风险因素包括:NICU护士应急能力低或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防范意识差;护患冲突;病情的现察不及时;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院内感染;护理文书书写风险;护理人员缺编导致的护理不到位等.结论 加强NICU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及危重患者急救知识的培训,重视护士专业理论和技术探作培训,加强护患沟通,及时观察病情变化,防止院内感染,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和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保障患者医疗护理的安全,预防护理事件发生将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齐志华;吴冬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国产罗库溴铵肌松效应及安全性的评价

    目的 评价国产罗库溴铵的临床效应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纳入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病人48例,随机分为国产组和进口组,每组各24例.以静脉推注咪达哇仑,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来完成麻醉诱导.肌松监测仪(TOF-Wacth)定标稳定3~5分钟后,静脉推注国产或进口罗库溴铵0.6 mg/kg.以单刺激(0.1Hz)潮定肌松程度,待肌松达大抑制时行气管插管.以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持续苴测肌松至单刺激恢复至基础值的75%.同时记录注入罗库溴铵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国产组与进口组相比,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单刺激75%恢复时间、恢复指数及给药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元显著性差异.试验中并未观察到有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罗库溴铵临床使用肌松效应与进口罗库溴铵相似,试验中未现察到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杨笛;李茜;刘斌;余海;杨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高原不同海拔地区成人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的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不同海拔地区成人血红蛋白与海拔高度的变化关系.方法 在不同海拔地区随机挑选居住时间为3~5年的健康官兵检洲其HGB水平,并以平原(海拔1100 m)健康官兵的HGB水平做对照.拉萨、纳赤台(海拔3 000 m~3 900 m)为第1组,当雄、沱沱河、昆仑山口、安多(海拔4000m~4900m)为第2组,五道梁、唐古拉山(海拔5000m~5900m)为第3组,在组内做差异性分析.结果平原地区与高海拔地区比较HG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于同一海拔水平的地区HGB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拔高度与HGB水平呈正相关,人HGB水平随海拔升高而升高,高原低氧环境是影响HGB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

    作者:冯信焰;于广飞;尹思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FOLFIRI一线治疗晚期胃癌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现察伊立替康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FOLFIRI)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的生存时间(OS)及毒副作用.方法 50例经过组织学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FOLFIRI方案治疗,主要终点是:客现有效率(RR)、PFS、总生存时间(OS)及毒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均可以接受疗效及生存评价,其中部分缓解(PR)23例(46.0%),稳定(SD)13例(26.0%),进展(PD)14例(28%),无CR病例.RR为46.0%,中住PFS时间为6.4个月,中位OS为10.6个月.结论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和转移性晚期胃癌能够提高RR、PFS及OS,副作用轻,耐受性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建林;易全会;任章霞;杨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布依族汉族居住地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比较及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贵州布依族、汉族居住地成年居民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罗句县布依族、汉族地区801例20岁以上居民进行血清抗-HpIgG、IgM检测,并采用问卷方式记录与HP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IgG的阳性率为56.4%,IgM阳性率为29.2%,总感染率为68.7%,男女两性阳性率差异无显著,均随着年龄而增高(P<0.05);布依族、汉族感染率无差异.居住农村者感染率明显高于城镇;饮用河水和生水明显高于饮用井水、自来水和饮用开水.多因素logistic后筛选出年龄,居住农村,饮用生水、吸烟、文化程度,月收入,饲养家畜(禽)为HP感染的7个重要流行因素.结论 贵州罗句县布依族、汉族地区是HP感染的高发地区;布依族、汉族感染率元差异;饮水和不发达的社会经济状况是造成该地区HP高感染的重要原因.

    作者:罗锦斌;周力;陈晓琴;龙瑞银;冯世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肝病患者血清中AFP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在肝病患者血清中AF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50例正常组和198例肝病组进行血清AFP水平的检测.结果急性肝炎、肝硬化伴腹水、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治疗前血清AFP水平非常地高于正常组(P<0.01),后经治疗后AFP比治疗前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而慢性肝炎、肝硬化无腹水的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肝血管瘤组的患者血清AFP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对血清中AFP的检测不仅能作为原发性肝癌的一个肿瘤标志物,而且是监测肝病活动的一个较好指标,对预后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洪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金属桩冠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低矮牙冠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索采用金属桩冠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低矮牙冠的可用性.方法 选择牙冠大面积缺损经完善根管治疗,临床牙冠高度不足4 mm的低矮磨牙23例,采用金属桩冠进行修复治疗.结果 23例忘牙随访6个月至4年,桩冠固位稳定,无松动脱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金属桩冠可应用于大面积缺损低矮磨牙的修复.

    作者:徐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PPH加外痔剥离术治疗Ⅲ、Ⅳ度脱垂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加外痔剥离术治疗Ⅲ、Ⅳ度脱垂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45例应用PPH加外痔剥离术治疗,对照组52倒应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现察两组治疗效果、术后24h内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术后24h内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PH加外痔刺离术治疗Ⅲ、Ⅳ度脱垂痔,具有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罗京艺;陈海清;朱东华;尚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浅析基层医院无菌物品的管理

    探讨无菌物品的管理办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护理质量.医院对无菌物品的管理工作应高度重视,管理环节环环相扣,措施落实到位.使医护人员对做好无菌物品管理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无菌物品的管理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注重无菌物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无茼物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艳萍;袁俊华;黄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白头翁醇提物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结肠炎基质金属蛋白酶-3调控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白头翁醇提物对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组3组.TNBS法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造模后白头翁组予以白头翁醇提物水溶液(2g/kg·d)2mL灌肠.于第8天评价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TNF-α、IL-10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 p65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定MMP3-mRNA的表达.结果相比模型组,白头翁组大鼠结肠粘膜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TNF-α含量、NF-κB p65的表达、MMP3-mRNA的表达均降低(P均<0.01或P<0.05),而IL-10含量增高(P<0.01);MMP3-mRNA的表达与NF-κBp65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677.P<0.01).结论 白头翁醇提物对TNBS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明显的抗炎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MP3-mRNA的表达、抑制NF-κB的活性、平衡细胞因子网络等实现的.

    作者:张文远;程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左旋肉碱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的疗效

    目的 现察左旋肉碱对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MHD)营养状况及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每周都透析3次的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疗程6个月.对照组不予左卡尼汀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营养状态的指标、血红蛋白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六个月后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转铁蛋白、白蛋白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时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用量减少,干体重上升及三头肌皮褶厚增加,且患者食欲和精神状态有好转.治疗组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同时病人透析中易出现的血压降低、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减少.结论 左旋肉碱可以改善维持性血透惠者的营养状况以及贫血,且使用过程中安全有效.

    作者:赵进;何联勇;陈莹;张开俊;蔡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143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测出消化性溃疡患者143例,老年组81例,胃溃疡4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1例,复合溃疡7例;中青年组62例,胃溃疡1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例,复合溃疡4例.老年组胃体溃疡占胃溃疡的39.5%.直径>2 cm的溃疡占30.2%,并发症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占40.7%.均较中青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症状不典型,溃疡部位由幽门向贲门推移,且胃溃疡比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溃疡面积较大,合并症多且较严重.

    作者:张开强;杨大辉;余光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胰腺边缘的声像表现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胰腺边缘的超声表现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62例急性胰腺炎早期的超声图像特征,并与60例正常胰腺的超声图像特征对比.结果超声检查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以胰腺边缘的清晰度为依据,其诊断的敏感性高这88.7%(55/62),特异性86.7%(52/60),与正常组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早期的超声诊断中,可将胰腺边缘的清晰度作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此外,超声动态观察胰腺病情变化,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也很有价值.

    作者:唐仕军;刘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雏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PSOI量表和自制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8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8O%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睡眠行为障碍,影响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为环境、心理、生理、医源性等方面.结论 80%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差,应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睡眠环境、加强心理护理、正确服用催眠药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丹;张建林;杨佩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隆起型病变

    目的 总结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经验.方法 72例患者经内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并明确病变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后,择期选择单独直接圈套切除或EMR-L或EPMR或联合以上方法 切除痛变.病变标本固定、标注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EMR耗费时阃为15~70分钟,平均为(30±3.1)分钟.病理结果为:息肉、粘膜肌层来源的平滑肌瘤、黄斑瘤、Peutz-Jeghers综合征、低\高级别上皮内或粘膜内瘤变、异位胰腺、LST,类癌、纤雏瘤.所有高级别上皮内或粘膜内瘤变的病理标本均未发现离切缘2mm内范围内存在癌变灶.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急性和1例延迟出血,相应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术后无穿孔或管腔狭窄出现.结论 EMR是治疗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文武;蹇贻;陈曦;吴晓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高龄大肠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高龄大肠癌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38例70岁以上高龄大肠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择期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手术113倒(81.9%),行腹腔镜手术28例(20.3%),无固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高龄大肠癌患者术前合并症多,术后恢复慢,手术风险大.但只要充分做好圈手术期准备,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诗伟;姚劲斌;张思奋;罗湛滨;颜景颖;张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