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刘纪锋;余利坚;王玉;姚健

关键词: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直肠肿瘤, 应用进展
摘要: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一种可以将直肠肿瘤和直肠全层一起切除的手术方法 ,兼备内镜、腹腔镜和显微手术的优点,手术损伤较小,由于特殊器械的设计使TEM能切除距肛门4~25cm的肿瘤,达到有理想切缘的完整性切除效果,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TEM由德国的Buess设计发明,并于1983年首次报道,现已被接受用于大的直肠肿瘤的治疗.这项技术于1995年首次引入中国,蒙家兴等率先在香港报道了中国首例TEM资料.本文对TEM的特殊器械及手术方法 、适应证、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隆起型病变

    目的 总结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经验.方法 72例患者经内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并明确病变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后,择期选择单独直接圈套切除或EMR-L或EPMR或联合以上方法 切除痛变.病变标本固定、标注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EMR耗费时阃为15~70分钟,平均为(30±3.1)分钟.病理结果为:息肉、粘膜肌层来源的平滑肌瘤、黄斑瘤、Peutz-Jeghers综合征、低\高级别上皮内或粘膜内瘤变、异位胰腺、LST,类癌、纤雏瘤.所有高级别上皮内或粘膜内瘤变的病理标本均未发现离切缘2mm内范围内存在癌变灶.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急性和1例延迟出血,相应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术后无穿孔或管腔狭窄出现.结论 EMR是治疗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文武;蹇贻;陈曦;吴晓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的处理

    目的 探讨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皱褶的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的患者39例(39眼)在手术显微镜下祛除角膜基质裸露区新生的角膜上皮组织,刮除角膜瓣皱褶处上皮,使角膜瓣展平,覆盖透氧角膜接触镜,观察所有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39例患者(39眼)角膜瓣复住良好,视力均恢复术前裸眼视力.结论 及时正确地治疗角膜瓣移位,可以避免严重的角膜并发症.

    作者:王洪;黄学文;黄海;陈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腭咽成形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腭咽成形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方法 对腭咽成形术后8例迟发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大出血患者通过准确的判断、有效的治疗手段(棉球压迫、双极电凝、气管插管气管内麻醉下缝合)都得到了控制并且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术后迟发性出血,要及时准确地作出判断,找出原因,为术中及术后处理出血找出一种合理的、可靠的方法 .

    作者:闫飚;孙敬武;侯晓燕;袁树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外科无菌手术薄膜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外科无菌手术薄膜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0例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选用45 cm×45 cm的特殊外科无菌手术薄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 即消毒后切口巾铺在切口四周,然后再铺上中单和剖腹大单,时比两组的效果,进行X2检验.结果手术结束后实验组手术间污染率、手术人员污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外科无菌手术薄膜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和手术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汪秀琼;卿绍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420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运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疗效及经验.方法 对4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法,即抗生素+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薰洗坐浴+前列腺微波理疗+前列腺按摩等方法 进行治疗.结果痊愈66.9%,好转27.9%,总有效率94.8%;无效5.2%.结论 综合疗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满意,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文龙;王春岐;汪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干扰Gnb211对节律基因mPer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干扰Gnb211表达对节律基因mPer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12-十四酸佛波酯-13-乙酸盐(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诱导NIH3T3细胞,使其节律基因稳定表达,然后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Genesil1/Gnb211质粒(实验组)及pGenesil-1/veetor质粒(对照组)分别转染入NIH3T3细胞中,采用RT-PCR半定量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NTH3T3细胞中Gnb211及mPer1 mRNA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Gnb211以及mPer1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但经余弦分析比较两组的mPer1表达周期无明显改变.结论 干扰Gnb211使节律基因mPer1表达量降低.

    作者:谯邦兴;朱雨;刘延友;邹晏;汪宇辉;江舟;王正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急诊手术的术式探讨

    目的 评价梗阻近端结肠全切、回肠-结直肠吻合术用于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急诊手术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行梗阻近端结肠全切47例的手术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生活质量.结果47例均全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3h,平均2.1 h;术中出血50~150 ml;术后近期无并发症.全部随访6月以上,每天大便次数0.5~4次,平均1.8次,无营养不良发生,血常规及血生化正常.全组均感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梗阻近端结肠全切、曰肠-结直肠吻合,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生活质量,是一种可供治疗梗阻性左丰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选择的安全术式.

    作者:黄义明;任明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食管扩张在治疗食管贲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食管扩张在治疗食管、贲门狭窄中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胃镜下置入导丝,用探条由细到粗进行扩张.结果624例病人共进行了3426次扩张,20%的患者经1~3次扩张获得长期缓解,约63%患者扩张后吞咽困难改善达0级;扩张后吞咽困难无明显改变者约占2.6%;14例导丝未能置入,1例导丝断在胃内,4例穿孔;8例出血量大;无扩张导致死亡病例.结论 扩张治疗安全、效果好,但要高度重视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樊荣;谢睿;支养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声门下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发生声门下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要点及肿瘤的预后情况.方法 对1例发生在声门下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肿瘤预后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发生于声门下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肿瘤占位造成的气道占位及咳嗽.镜下肿瘤细胞呈巢团状排列,血管比较丰富,肿瘤细胞为瘤细胞为圆形或多边形,细胞之间界限明显、胞膜清晰、胞浆丰富透亮,部分瘤细胞胞浆可见淡红色嗜酸性细微颗粒,细胞和分裂相少见.瘤细胞间分布较多薄壁小血管,呈网状或裂隙样.免疫表型:SMA、HMB45、NSE阳性,CK、CgA、Syn、Calponin,CD31、Desmin、Myosin和S-100蛋白均阴性.该患者随访一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是近才被普遍认同的一种软组织肿瘤,主要发生在肝、肾、子宫等部位,发生在声门下十分罕见,该肿瘤一般被认为是良性或者低度恶性,该肿瘤的预后较好.

    作者:李杰;石怀银;陈薇;于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肝腺瘤的临床及MRI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肝腺瘤的临床及MRI表现,提高对肝腺瘤的诊断及鏊别诊断能力.方法 对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肝腺瘤患者6例的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评价MRI的诊断价值.结果 6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系偶然发现.MR平扫T1WI肿瘤常呈等或稍低信号,部分T1WI反相位图像信号下降,T2WI以高信号为主,瘤内有出血坏死信号不均匀.动脉期呈明显强化或轻~中度强化,部分瘤内出血无强化;门脉期厦延迟期扫描强化下降或持续强化.假包膜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后可呈持续明显强化或延迟强化.结论 肝腺瘤临床和MR表现缺乏特异性,了解其常见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结合临床可提示诊断;对部分表现不典型病例,利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可与其它肿瘤鉴剔.

    作者:刁显明;邱丽华;林川;朱建军;何建波;敖永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18在冠心病中的研究新进展

    目的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 in-18,IL-18)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分泌,是近年来被发现的重要多效能炎症细胞因子,相关动物实验研究也发现IL-18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有重要联系.并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的血清中IL-18水平也显著升高.此因子参与冠状动脉综合症的发病,是冠心病的重要预测因子及危险因素,故血清IL-18对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福林;高波;王晨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24h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71例60岁以上高血压痛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白天、夜间和24h血压以及血压负荷,诊室血压和脉压变化,评价不同血压测量参数和血管损害的关系.结果颈总动脉内膜厚度与24 h收缩压负荷及夜间脉压显著相关;颈总动脉斑块与夜间脉压、夜间舒张压负荷显著相关;普通诊室测量血压参数与颈动脉受损关系没有显着性.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判定血压的危害和指导高血压痛的治疗.

    作者:高文谦;朱平;郭豫涛;冯全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常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治疗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观察临床疗效、心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显效率44%,有效率35%,治疗组,显效率64%,有效率35%.对照组及治疗组随访6~8个月后比较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反映心室舒张功能的E/A值,各项指标的改善具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较常规治疗能更显著地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磊;蔡国才;姜轶;戴祖荣;董咪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高浓度钾在体外循环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高浓度补钾方法 在纠正体外循环术后低钾血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循环术后的低钾血症患者按不同血钾浓度分为三组,观察高浓度补钾方法 对纠正低血钾的作用.结果三组不同浓度的低钾血症患者,经高浓度补钾方法 ,均能在1~6 h内达到正常水平.结论 在严密监测血钾浓度和尿量等护理指标的情况下,高浓度补钾方法 是治疗体外循环术后低钾血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马秀兰;云红梅;李海阳;赵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 现察雷贝拉唑四联方案4日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12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四联方案)和对照组(三联方案)各60例,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10mg、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350 mg、阿莫西林10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d,共4d.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0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d,共7d.活动期溃疡抗HP治疗后继续服用雷贝拉唑10mg,1次/d,疗程2周.观察HP根除率、活动期溃疡和糜烂性胃窭炎的愈合率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按治疗意向(ITT)分析的根除率分别为83.33%、71.67%,按完成随访病例(PP)分析的根除率分别为94.55%、77.78%(P<0.05);两组对活动期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糜烂性胃窦炎的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8.33%、11.67%(P>0.05).结论 雷贝拉唑与RBC四联4日疗法是一种短程、高效、安全的根除HP的方法 ,值得进一步试用.

    作者:何明顺;漆红;李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在中上腹部手术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有中上腹部手术史患者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9月间有中上腹部手术史的32例行LC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同期进行的无腹部手术史的120例LC病例(B组)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腹,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无差异,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有中上腹部手术史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应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作者:胡仁健;青廉;程刚;秦红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翼形切除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目的 探讨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有效疗法.方法 将9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翼形切除结扎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比较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4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9.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 翼形切除结扎术疗效确切,术后伤口出血、水肿、肛门狭窄明显减少,复发率低.

    作者:王忠诚;谢守勇;张孟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裸花紫珠片治疗肛门疾病术后176例分析

    目的 研究裸花紫珠片在肛门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现察组用裸花紫珠片1.5 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用安络血100 mg,每日3次口服.结果现察组176例,显效37例,有效126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92.6%;对照组86例,显效8例,有效59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7.9%.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裸花紫珠片与安络血两者止血功能相似.但裸花紫珠片对肛门痰病术后所致的肿痛、坠胀、水肿等诸症更有协同治疗效果.

    作者:林中超;赵红波;蒲琦;李剑;陈星;赵君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鼻息肉中核因子κB的活化对IL-1a转录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探讨鼻息内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r factor κB,NF-κB)的活化对IL-1a转录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取32例确诊为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以其中的14例患者的鼻中隔黏膜作对照,用凝胶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κB的DNA结合活性,用RT-PCR检测IL-1a mRNA的表达,对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与IL-1a的转录水平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织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鼻息肉组织中IL-1a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鼻息肉组织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与IL-1a的转录呈显著正相关(r=0.777,P<0.01).结论 IL-1a是鼻息肉中NF-κB激活后所分泌的重要的细胞因子,NF-κB和IL-1a引起的局部微环境的改变可能是鼻息肉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

    作者:王朝永;张麟燕;赵瑜;王平;廖秀清;谢才毅;熊仁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11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率、诊断、并发症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本院近5年发生的118例ICP病例分治疗组70例和未治组(对照组)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各项血生化指标明显下降、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早产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积极正确处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明显减轻孕妇的瘙痒症状,降低国生儿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围生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胥映平;张莉;赵彩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