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贯叶连翘提取物对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影响的体外研究

何斌;周毅武;曹钰;张建成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 胶原蛋白, 转分化, 贯叶连翘提取物
摘要:目的 研究贯叶连翘提取物对TGF-β1诱导高体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离体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TGF-β1(10ng/ml)、贯叶连翘提取物(250 mg/L)以及TGF-β1+贯叶连翘提取物共培养48h,设为TGF-β1组,贯叶连翘组,TGF-β1+贯叶连翘组,取DMEM培养液为对照组.应用SP免疫细胞化学法,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及平均光密度(MOD)分析,观察在TGF-β1作用下,肺成纤维细胞α-SMA、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贯叶连翘提取物的干预.结果 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α-SMA、Ⅰ、Ⅲ型胶原阳性染色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贯叶连翘提取物干预48小时后,α-SMA、Ⅰ、Ⅲ型胶原阳性染色表达明显下降,仍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贯叶连翘提取物可抑制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合成.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眼翼状胬肉全部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瓣移植片,切除翼状胬肉组织后,取上方或颞上方角膜缘约0.5~1.0毫米表层透明角膜组织和带6~8毫米球结膜辨,移植到手术创面上.术后注入庆大及地塞米松液至结膜下,术后临床观察3个月~3年.结果 151例移植片生长愈合良好,1例移植片坏死未愈合,术后翼状胬内复发2例.结论 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红;多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探讨

    面对各医疗机构对医学相关人才的继续教育需求,各高等医学院校目前并没有在该领域有所作为.本文针对我国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医学继续教育的一些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可供借鉴.

    作者:刘晓鲁;李鸿;张玉;叶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儿童腺样体肥大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分析我科自2005年以来在我科因腺样体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患者15例,均行术中鼻内镜检查,并分析其复发原因.结果 15例患者中12例有腺体残留,4例单侧肥大扁桃体切除术,3例因鼻窦炎导致复发.结论 术中腺体残留、切除单侧肥大扁桃体、鼻-鼻窦炎局部刺激是常见的腺样体术后复发原因.

    作者:顾兴智;阿不都·如苏力;程秀琴;尤乐都斯·克尤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 选取260例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及产科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专人陪同和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妇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时照组(P<0.05),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干预与整体护理,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顺产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向书蓉;刘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医院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在医院推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认证并有效运行,对实施前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之后12个月比之前12个月在就诊人数和住院人数、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手术例数、病人满意率,以及门诊,住院收入上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医院推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使医院观念转变,职责明确,操作规范,经济效益提高,从而建立了医院安全、诚信的品牌形象,患者满意率和服务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

    作者:李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排尿困难的处理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对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作用.方法 110例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不同程度尿潴留的病人,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按摩、热敷、听水声等方法诱导排尿,55例观察组给予开塞露肛注排便诱导排尿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51例诱导有效,对照组34有效,有效率两组不同.观察组干预后平均首次排尿时间较短.结论 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患者给予开塞露肛注方法诱导排尿有显著效果.

    作者:袁庆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对策

    目的 及时发现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预防其传播,防止二代感染病例发生.方法 ①制定并落实了甲型H1N1流感感染分诊预检流程、收治流程、上报流程、医院感染防控应急预案.②建章立制,进行物资储备、人员储备、知识储备.③现场督导,以保证制度措施落实.④做好关口筛查,防止遗漏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⑤对确诊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处理,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结果 筛查出我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共接诊呼吸遭发热患者1120例,留观排查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34例,确诊病例2例,无一例二代甲型H1N1流感感染发生.结论 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只要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在防控中落实相关制度措施,就能减缓疫情的传播,杜绝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陈先云;陈蜀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结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住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住妊娠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实验组)25例,口服米非司酮300mg,每次50 mg,每日2次口服,共3天,同时给予加服宫外孕二号方加减,每日2次;B组(对照组)25例,单纯服用米非司酮,剂量和用法同A组.观察服药前后血HCG变化及盆腔包块吸收情况,出院后随访3个月.结果 两组保守治疗方法成功率分别是,A组保守治疗成功22例(88.0%),治愈天数平均(13.8±2.25)天;B组保守治疗成功18例(72.0%),治愈天数平均(15.6±2.12)天.结论 米非司酮配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住妊娠,可以有协同杀胚促进炎症包块吸收的作用,提高治愈率,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于小凤;王世艳;雁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膈肌缺损修复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膈肌缺损修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8例膈肌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良好,无膈疝发生,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膈肌缺损修补,术中采用聚丙烯疝补片加大网膜、心包作垫法及单用心包修复、重建,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良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吴坚;李文忠;罗仕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妊娠自然流产合并血小板减少及其免疫相关性疾病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以及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中发生自然流产与妊娠相关免疫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55例妊娠期后血小板减少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心磷脂抗体(ACA)阳性和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占主要部分.55例患者中自然流产率为40%,PAT组与合并免疫相关疾病组的自然流产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妊娠期的免疫异常可能是导致妊娠期血小板下降及自然流产的根本原因.

    作者:熊晶;朱付凡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外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本文分析了外科护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认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措施,预防感染及针对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的防护,同时加强心理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可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损伤,大限度地保护外科护士和患者的安全,真正达到职业安全防护.

    作者:陆容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IFN-γ、IL-2在大鼠白色念珠菌肺炎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现察大鼠白色念珠菌肺炎IFN-γ、IL-2表达特点,探讨IFN-γ、IL-2在大鼠白色念珠菌肺炎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50~180g,鼠龄30~40d)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40只.实验组从气管注入白色念珠菌菌液制备白色念珠菌肺炎模型,分别于1、3、7、11天心室腔穿刺抽血,经离心后取血清,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IFN-γ、IL-2水平.结果 白色念珠茼肺炎模型组第1、3、7天IFN γ、IL-2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11天模型组与时熙组相近.组内比较3d>7d>1d>11d.结论 IFN-γ、IL-2在消除大鼠白色念珠菌肺炎病原体方面可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凌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研究生教育在医院学科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人才培养工程,能将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机结合,促进学科人才队伍、支撑条件、临床和科研建设,保证医院学科可持续发展.

    作者:龙丽;杨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9例

    目的 提高对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长期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是肝衰竭患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危险因素.IPA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白细胞增多,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影或斑片影,以中下肺野居多.所有患者均使用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1例死亡,7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 肝衰竭合并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是改善IPA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陶然;丁贤;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健康人群隐球菌肺病临床特征探讨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隐球菌肺病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3年4月~2009年4月确诊的9例隐球菌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26~72岁,平均49岁.其中56%无基础疾病,HIV抗体均阴性,44%无明显临床症状,56%有下例临床表现:干咳3例,低热1例,盗汗1例,胸痛2例,头痛1例.影像学表现:表现为结节或块影有7例;表现为纤维结节影有2例.病理学表现:9例均为肉芽肿性病变,7例查见多核巨细胞中有隐球菌芽生酵母细胞,余2例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性炎伴片状坏死及纤维化,痰涂片检查均为阴性.结论 隐球菌肺病多发生在健康状况较好的中青年男性,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不相称,需要早期通过经皮肺活检或支气管镜检查取得肺部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预后好.

    作者:蒲蓉;李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Charcot关节1例

    病例女性,37岁,右手麻木5年,加重并右肘关节畸形一年余.既往体健,自述5年前右肘有摔伤病史,自敷草药治疗,具体不详.否认糖尿病、脊髓空洞症及结核等病史.

    作者:李胜;陈玉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病人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P<0.01),术后康复情况比较(P<0.05),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使医疗、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有序,增强病人掌握健康知识和康复能力,积极配合减少并发症以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陈金华;宋燕;游箭;魏欣;唐晨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胎盘成熟度与围产儿结局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胎盘成熟度超声分级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35~42周正常单胎妊娠孕妇250例,在分娩前1周内进行B超胎盘成熟度超声分级检查.根据Grannum胎盘成熟度分级,分Ⅱ级组和Ⅲ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预后指标.结果 两组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差异无显著性,但胎盘Ⅲ级组羊水胎粪污染发生率、胎心监护异常及新生儿转科显著增加(P<0.05).结论 胎盘成熟度的形态学改变可影响国产儿的预后.

    作者:谭小勇;张利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前后患者脊髓或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MRI检查显示对病变性质争部位诊断有重要意义;38例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神经鞘瘤有较高的诊断率,终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椎管内神经鞘瘤治愈率高,临床效果好;行手术全部切除是可行的,熟练的手术技巧及肿瘤全切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刘宝;丁焕文;涂强;王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胃癌急性穿孔两种术式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胃癌合并急性穿孔患者两种手术术式的55例效果进行时比.结果 穿孔处大网膜填塞修补25例,平均生存时间3个月;行姑息性胃切除30例,平均生存时间17个月.结论 胃癌急性穿孔常发生于中晚期阶段,根治性手术常难完成,选择合理的姑息性胃切除手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单纯穿孔修补易再发穿孔,病死率高,不宜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邹毅;张军;蒲敏;黄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