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生教育在医院学科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龙丽;杨英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医院
摘要: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人才培养工程,能将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机结合,促进学科人才队伍、支撑条件、临床和科研建设,保证医院学科可持续发展.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评估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后再进行SDS测评并与心理干预前比较.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经过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后,其SDS评分由32.1±9.8降为27.4±6.9.其抑郁的发生率由51.25%下降为23.75%.结论 COPD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抑郁症状.

    作者:李辉香;黎贵湘;朱姝;兰霞;李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Charcot关节1例

    病例女性,37岁,右手麻木5年,加重并右肘关节畸形一年余.既往体健,自述5年前右肘有摔伤病史,自敷草药治疗,具体不详.否认糖尿病、脊髓空洞症及结核等病史.

    作者:李胜;陈玉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复方硝酸甘油软膏和九华膏治疗早期肛裂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复方硝酸甘油软膏和九华育治疗早期肛裂的疗效.方法 采用复方硝酸甘油膏治疗早期肛裂45例,并与九华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复方硝酸甘油膏治疗早期肛裂有效率(95.5%)优于九华膏(77.7%).结论 复方硝酸甘油软膏能显著缓解内括约肌痉挛,具有止痛、止血、促进创面愈合作用,且用药安全,可长期反复使用.

    作者:孔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儿童腺样体肥大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分析我科自2005年以来在我科因腺样体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患者15例,均行术中鼻内镜检查,并分析其复发原因.结果 15例患者中12例有腺体残留,4例单侧肥大扁桃体切除术,3例因鼻窦炎导致复发.结论 术中腺体残留、切除单侧肥大扁桃体、鼻-鼻窦炎局部刺激是常见的腺样体术后复发原因.

    作者:顾兴智;阿不都·如苏力;程秀琴;尤乐都斯·克尤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早期机械通气与常规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外伤救治中的疗效.方法 将69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通气组(36例)和常规通气组(33例),常规通气组先予鼻导管吸氧,出现呼吸衰竭时使用机械通气;早期通气组入院后立即给予机械通气.比较两组通气前后动脉血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伤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通气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早期通气组通气效果更好,通气时间更短;两组在恢复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及植物状态、死亡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对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好转率无明显改善.

    作者:吕江;谢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病人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P<0.01),术后康复情况比较(P<0.05),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使医疗、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有序,增强病人掌握健康知识和康复能力,积极配合减少并发症以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陈金华;宋燕;游箭;魏欣;唐晨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MSCT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MSCTA与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收集40例行MSCTA与DSA并经手术及介入治疗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影像资料,仔细比对两者的差异,并经手术及介入结果证实.结果 MSCTA共发现38例41个动脉瘤,并能够清楚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轴指向、载瘤动脉及其与临近血管分支和骨性组织间的空间关系,36个动脉瘤经DSA证实,另外5个动脉瘤在DSA上显示不清或未见显示.MSCTA未显示的2例2个动脉瘤经DSA证实.40例与术中及介入情况相符.结论 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方面与DSA相比各有所长,由于其具有经济微创性,并能精确、直观、清晰的显示动脉瘤,所以应该作为筛查和术前检查的首选.

    作者:武峰;周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维生素K1与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维生素K1联合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 筛选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按序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维生素K10.5~1mg/Kg,大剂量50mg,加普通肝素100U/kg,大剂量5000U,取代氨茶碱和其他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气管喷雾剂药物;对照组23例,用常规氨荼碱+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呼吸道吸入.两组其他抗菌、消炎、化痰药不变,治疗组无须用止咳药.结果 两天后治疗组心率减慢,运动耐量明显改善,痰液明显减少,咳嗽明显减轻.而时照组两天后心率无减慢,运动耐量无明显改善.两组心率、运动耐量经X2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维生素K1联合肝素通过其解痉、改善血液循环、抗炎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运动耐量缓解作用明显,尤其是对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更有益处.

    作者:柯仲权;唐荣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恶变的研究进展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BOT)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9.2%~16.3%,预后良好,其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BOT虽非恶性瘤,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复发后恶变时有报道.本文综述了与恶变相关的病理、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川;张伶俐;尹如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海极星超声波妇科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宫颈糜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应用治疗频率为5-8MHz、功率4W的海极星超声波妇科治疗仪对96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聚焦超声治疗,并对治疗时间、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轻、中、重度宫颈糜烂总有效率分别达到100.0%、94.5%和82.6%,轻度组及中度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型糜烂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颗粒型与乳突型(P<0.01).结论 HIFU治疗宫颈糜烂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者,是一种无创治疗宫颈糜烂的新方法.

    作者:刘福英;李丽;陈曼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城乡居民血脂水平差异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城乡居民血脂水平差异情况.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体检的1641名城乡居民,检测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对检测结果按性别进行分析.结果 城市居民CH0、TG、LDL-C检测结果均高于农村居民,HDL-C检测结果低于农村居民.结论 城乡居民血脂水平有差异,城市居民血脂水平高于农村.

    作者:安秀英;王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在肺心病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钙对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79例肺心病急性发作井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两组的常规治疗如抗感染、氧疗、改善通气、强心、利尿等相同,仅治疗组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于皮下注射2次/d,7 d为1个疗程,监测两组治疗前后PH、PaO2、PaCO2,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水肿、紫绀、哮喘,心率及肺部哆音的变化)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心肺功组能明显改善,红细胞比客和全血高切黏度降低,PaCO2降低,PaO2增高,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可改善肺心病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血液性状及通气,且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陆海英;李方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剖宫产分娩孕妇220例,其中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产妇120例(观察组),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100例(对照组).通过对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进食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剖宫产术式的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及产妇进食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病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有效防止腹腔感染等特点,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具有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且可以探查盆腔等特点,故可根据不同病人选择相应术式.

    作者:谢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健康人群隐球菌肺病临床特征探讨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隐球菌肺病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3年4月~2009年4月确诊的9例隐球菌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26~72岁,平均49岁.其中56%无基础疾病,HIV抗体均阴性,44%无明显临床症状,56%有下例临床表现:干咳3例,低热1例,盗汗1例,胸痛2例,头痛1例.影像学表现:表现为结节或块影有7例;表现为纤维结节影有2例.病理学表现:9例均为肉芽肿性病变,7例查见多核巨细胞中有隐球菌芽生酵母细胞,余2例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性炎伴片状坏死及纤维化,痰涂片检查均为阴性.结论 隐球菌肺病多发生在健康状况较好的中青年男性,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不相称,需要早期通过经皮肺活检或支气管镜检查取得肺部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预后好.

    作者:蒲蓉;李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性肺栓塞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对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表现为呼吸困难(83%)、胸痛(60%)、咯血(33%)等、咳嗽(32%)、恐惧(43%)、晕厥(20%)、心悸(33%).影像学特点呈多样性改变.主要治疗方法为溶栓抗凝治疗.结论 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无创检查在确诊中起重要地位,及时溶栓抗凝对预后起关键作用.

    作者:刘胜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胃癌急性穿孔两种术式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胃癌合并急性穿孔患者两种手术术式的55例效果进行时比.结果 穿孔处大网膜填塞修补25例,平均生存时间3个月;行姑息性胃切除30例,平均生存时间17个月.结论 胃癌急性穿孔常发生于中晚期阶段,根治性手术常难完成,选择合理的姑息性胃切除手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单纯穿孔修补易再发穿孔,病死率高,不宜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邹毅;张军;蒲敏;黄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专业化护理指导对COPD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专业化护理指导对COPD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 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专业化护理指导,对照组则由主治医师向患者简单交代COPD的特点、转归及注意事项.分别于护理指导前和指导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各项指标测定及指导后3个月调查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护理指导后SpO2监测、呼吸频率及肺功能测定,观察组与时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护理指导3个月后,现察组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COPD患者进行专业化护理指导是改善患者近期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玉春;童俊;罗世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9例

    目的 提高对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长期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是肝衰竭患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危险因素.IPA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白细胞增多,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影或斑片影,以中下肺野居多.所有患者均使用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1例死亡,7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 肝衰竭合并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是改善IPA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陶然;丁贤;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液灌流串联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贫血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MHD贫血患者40例,随机均分成HP+HD组与HDF组,HP+HD组在每周2次常规HD的同时,每周行一次HP+HD;HDF组在每周2次常规HD的同时,每周行一次HDF;每次透析时间均为4小时.均接受促红素皮下注射,口服铁剂、叶酸补充造血原料.观察6个月,检测中小分子溶质及贫血指标.结果 两组透析后小分子溶质的下降率无明显差异,中大分子溶质(β2-Mg、PTH、炎症因子等)的下降率HP+HD组优于HDF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上升HP+HD组亦优于HDF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HP+HD在保证对小分子量毒素充分清除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中大分子量毒素的清除,治疗尿毒症贫血较HDF更有效.

    作者:张英姿;胡宏;刘金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贯叶连翘提取物对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 研究贯叶连翘提取物对TGF-β1诱导高体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离体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TGF-β1(10ng/ml)、贯叶连翘提取物(250 mg/L)以及TGF-β1+贯叶连翘提取物共培养48h,设为TGF-β1组,贯叶连翘组,TGF-β1+贯叶连翘组,取DMEM培养液为对照组.应用SP免疫细胞化学法,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及平均光密度(MOD)分析,观察在TGF-β1作用下,肺成纤维细胞α-SMA、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贯叶连翘提取物的干预.结果 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α-SMA、Ⅰ、Ⅲ型胶原阳性染色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贯叶连翘提取物干预48小时后,α-SMA、Ⅰ、Ⅲ型胶原阳性染色表达明显下降,仍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贯叶连翘提取物可抑制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合成.

    作者:何斌;周毅武;曹钰;张建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