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体会

谢玲

关键词:改良, 新式, 腹膜外, 子宫下段, 割宫产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剖宫产分娩孕妇220例,其中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产妇120例(观察组),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100例(对照组).通过对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进食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剖宫产术式的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及产妇进食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病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有效防止腹腔感染等特点,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具有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且可以探查盆腔等特点,故可根据不同病人选择相应术式.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SCT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MSCTA与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收集40例行MSCTA与DSA并经手术及介入治疗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影像资料,仔细比对两者的差异,并经手术及介入结果证实.结果 MSCTA共发现38例41个动脉瘤,并能够清楚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轴指向、载瘤动脉及其与临近血管分支和骨性组织间的空间关系,36个动脉瘤经DSA证实,另外5个动脉瘤在DSA上显示不清或未见显示.MSCTA未显示的2例2个动脉瘤经DSA证实.40例与术中及介入情况相符.结论 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方面与DSA相比各有所长,由于其具有经济微创性,并能精确、直观、清晰的显示动脉瘤,所以应该作为筛查和术前检查的首选.

    作者:武峰;周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Nrf2-Keap1抗氧化系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Nrf2是细胞调节抗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Keap1是Nrf2的胞浆蛋白伴侣分子.Nrf2-Keap1组成的抗氧化系统在细胞抗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氧化/抗氧化失衡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研究Nrf2-Keap1抗氧化系统在COPD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Nrf2-Keap1抗氧化系统的组成与信号调控,及其在COPD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提示其在治疗和预防COPD中可能发挥作用.

    作者:林健;文富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腋下小切口与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

    目的 比较腋下小切口、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18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手术时间和患者自身对手术的选择性分为腋下小切口治疗组86例、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组52例及电视胸腔镜手术组48例.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手术费用、复发率.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此3项指标任意两组比较均不同.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仅胸腔镜辅助FN切口组与电视胸腔镜组三指标均相近,其余任意两组比较,三指标均不同.三组复发率.结论 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更优于腋下小切口,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电视胸腔镜手术时间比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长,且治疗费用高.

    作者:尤振兵;郭伟;朱卫国;徐达夫;嵇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与优缺点.方法 健康剖宫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低浓度度小剂量组(L)与等比重常规计量组(N),L组腰麻剂量0.125%罗哌卡因7 ml,N组腰麻剂量0.5%罗哌卡因2 ml.现察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应用治疗药物及追加药物的区别.结果 麻醉显效时间、镇痛效果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麻醉后低血压、应用治疗药物及追加药物N组均优于L组.结论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特点.

    作者:王苹;盛开花;陈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眼翼状胬肉全部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瓣移植片,切除翼状胬肉组织后,取上方或颞上方角膜缘约0.5~1.0毫米表层透明角膜组织和带6~8毫米球结膜辨,移植到手术创面上.术后注入庆大及地塞米松液至结膜下,术后临床观察3个月~3年.结果 151例移植片生长愈合良好,1例移植片坏死未愈合,术后翼状胬内复发2例.结论 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红;多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原发性肝癌误诊为心绞痛1例

    病例男,67岁.因反复胸骨后疼痛8年,加重3~4d入院.患者于8年前开始出现胸骨后疼痛,经查心电图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住院14天好转出院.2001年在北京某医院行冠脉搭桥手术,术后仍有发作,心电图均为心房纤颤,给西地兰0.2~0.3 mg静脉滴注即能转为窦性心律.

    作者:史育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用于软化宫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妊娠70~84天,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用米索前列醇0.2mg于人工流产术前4~6h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50例于手术前10~12h将16~18号橡皮导尿管置于宫腔.观察两组病例手术时宫颈软化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例手术时宫颈软化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扩张宫颈简便、安全、有效,能有效减轻妇女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建清;李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GER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其中3例患者因治疗后症状缓解自行停药,症状复发,继续治疗4~6周症状缓解.结论 掌握GERC的临床特点,利用经验性治疗等手段,可减少误诊,提高诊断率.

    作者:廖中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探讨

    面对各医疗机构对医学相关人才的继续教育需求,各高等医学院校目前并没有在该领域有所作为.本文针对我国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医学继续教育的一些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可供借鉴.

    作者:刘晓鲁;李鸿;张玉;叶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淋球菌菌种保存研究进展

    细菌菌种保存方法颇多,但由于淋球菌的营养要求高,抵抗力弱,长时间保存相当困难,目前尚无一种简便易行、保存时间长且使菌种生物学特性无改变的淋球菌保存方法.本文就淋球菌菌种保存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吴敏芳;张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免疫调节治疗新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很高的疾病,是目前重要的医疗卫生保健问题之一,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从其免疫调节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吴迪;李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评估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后再进行SDS测评并与心理干预前比较.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经过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后,其SDS评分由32.1±9.8降为27.4±6.9.其抑郁的发生率由51.25%下降为23.75%.结论 COPD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抑郁症状.

    作者:李辉香;黎贵湘;朱姝;兰霞;李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胸部数字化摄片在肺癌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胸部数字化摄片(Digital radiography,DR)对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的价值.方法 对2007年1月~2007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参加体检人群中的肺癌高危人群进行胸部数字化摄片检查并分析.共有14452人(男性9124人,女性5328人)纳入研究,年龄40~92岁,平均54岁,其中有吸烟史达到标准的2297人(男性2291人,女性6人).将人群分为甲组(吸烟组)争乙组(不吸烟组).结果 在两组人群中DR发现纤维条索影的发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筛检出肺癌6例,其中5例为单结节影,1例为多结节影.6例肺癌中3例只有1个危险因素,3例有2个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多少不同,肺癌发生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部DR能发现大部分胸部病变,对有吸烟危险因素的肺癌高危人群进行胸部DR筛查是必要的.

    作者:雷弋;陈勃江;李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医院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在医院推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认证并有效运行,对实施前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之后12个月比之前12个月在就诊人数和住院人数、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手术例数、病人满意率,以及门诊,住院收入上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医院推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使医院观念转变,职责明确,操作规范,经济效益提高,从而建立了医院安全、诚信的品牌形象,患者满意率和服务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

    作者:李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妊娠自然流产合并血小板减少及其免疫相关性疾病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以及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中发生自然流产与妊娠相关免疫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55例妊娠期后血小板减少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心磷脂抗体(ACA)阳性和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占主要部分.55例患者中自然流产率为40%,PAT组与合并免疫相关疾病组的自然流产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妊娠期的免疫异常可能是导致妊娠期血小板下降及自然流产的根本原因.

    作者:熊晶;朱付凡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心肌损伤血清生物学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低氧血症时心肌损伤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7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心肌损伤的血清生物学指标进行检测.根据PaO2的水平分成3组,观察心肌损伤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并分析PaO2和各种心肌损伤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三个低氧血糖组CK-MB、Mb任意两组比较均不同,轻度与中度CTnI、LDH均相近,其余任意两组比较均不同.结论 低氧血症可导致血清CK-MB、LDH、Mb水平增高,且随着缺氧程度加重而加重.重度低氧血症可出现cTnI水平增高,提示患者病情危重.

    作者:陈小兵;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溶血磷脂酸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监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后的随访价值.方法 对28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测定手术前后血浆LPA和CA125水平.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组手术前后血浆LPA分别为(5.25±1.57)μmol/L、(3.10±1.30)μmol/L,而CA125手术前后分别为(336.00±259.53)IU/L,(110.21±56.02)IU/L,术后均低于术前.结论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浆LPA明显降低,有望成为新的卵巢恶性肿瘤的术后监测随访指标.

    作者:黄艳丽;刘永红;徐文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儿童腺样体肥大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分析我科自2005年以来在我科因腺样体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患者15例,均行术中鼻内镜检查,并分析其复发原因.结果 15例患者中12例有腺体残留,4例单侧肥大扁桃体切除术,3例因鼻窦炎导致复发.结论 术中腺体残留、切除单侧肥大扁桃体、鼻-鼻窦炎局部刺激是常见的腺样体术后复发原因.

    作者:顾兴智;阿不都·如苏力;程秀琴;尤乐都斯·克尤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排尿困难的处理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对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作用.方法 110例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不同程度尿潴留的病人,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按摩、热敷、听水声等方法诱导排尿,55例观察组给予开塞露肛注排便诱导排尿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51例诱导有效,对照组34有效,有效率两组不同.观察组干预后平均首次排尿时间较短.结论 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患者给予开塞露肛注方法诱导排尿有显著效果.

    作者:袁庆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浮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浮针与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费用.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取浮针和电针疗法,每组各60例.浮针治疗皮下留针4天,间隔3天,1周为1个疗程.电针每日1次,每次半小时,1周为1个疗程,三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浮针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60例,痊愈26例,显效2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治愈显效率88.33%,总有效率96.67%;痊愈者平均治疗费用(108.46±20.53)元.电针组60例,临床痊愈17例,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治愈显效率75.00%,总有效率95.00%;电针平均治疗费用(294.12±29.38)元.组间相比,两组总有效率相似,但治愈显效率及治疗费用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即浮针组治愈显效率明显高于电针组,而治疗费用显著低于电针组.结论 浮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浮针疗法较电针疗法具有安全方便、痛苦小、取效快、治疗费用低廉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国武;张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