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钟晓卫;付徐泉;刘宜东
目的 现察使用支气管舒张药、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氧疗等综合措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 现察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选用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或喹喏酮类或大环内酯类配合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合理氧疗等综合治疗的疗效.结果 通过综合治疗,121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7例无效,有效率这94%.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及时、合理的采用综合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周仲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地震伤并发气性坏疽的创面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地震伤并发气性坏疽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诊断、创面处理及顸后情况.结果 18例中16例截肢患者未再行第2次截肢术,2例行清创及肢体局部切开减压,未行截肢术,所有患者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早诊断,旱治疗,全面管理患者创面,尽可能缩小组织坏死范围,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可减低病死率,同时还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作者:程克林;张安琴;陈蜀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青海高海拔地区老年人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青海省海晏县(平均海拔≥3000m)60岁以上农牧民218人血浆Hcy水平及胰岛素水平进行分析,并与32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①青海高原藏族老年人空腹胰岛素水平、体重指数及血浆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当地汉族老年人,甘油三脂水平明显低于当地汉族老年人(P<0.05).⑦MS组血浆Hcy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及服糖2h后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与胰岛素水平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①青海高海拔地区不同代谢危险因素对藏、汉族老年人的影响不同,提示针对不同人群干预的重点不同.②高原地区老年MS患者存在明显的高Hcy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它们在青海高原老年MS的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代青湘;格日力;李占全;许慧宁;王红心;扬爱荣;高继东;奥公清人;松林公藏;坂本龙泰;木村友美;张永寿;王建萍;刘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七氟醚对眷柱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观察听觉诱发电位(AEP)监测在唤醒试验中的作用.方法 择期行脊柱矫形术患者22例,ASAⅠ~Ⅱ级,年龄12~18岁,随机分为:七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组(SRP)和异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组(IRP),每组11例.SRP组、IRP组分别吸入低流量七氟醚或异氟醚,术中均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维持麻醉.唤醒试验成功后,所有麻醉药恢复原来的速度.两组麻醉前行AEP监测,术中以MAP、HR、AAI值调整七氟醚或异氟醚浓度.记录麻醉前、术中唤醒前停醚时、唤醒时、唤醒后10min及术毕清醒拔管时各时间点呼气末七氟醚浓度(ETsev)、呼气末异氟醚浓度(ETiso)及MAP、HR,AAI值.术后1天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唤醒试验,唤醒期间有1例呛咳,术后随访对其他事件无回忆.与IRP组相比,SRP组唤醒时间缩短.AEP能比较准确预测唤醒时间,对唤醒试验有指导意义.结论 与异氟醚相比,七氟醚更适用于眷柱矫形术,AEP监测对唤醒试验有指导作用,可以缩短唤醒时间,防止脊髓长时间缺血有一定意义.
作者:夏瑞;陈恭达;罗爱林;田玉科;迟晓慧;夏晓东;任利兵;罗高平;朱志兵;尹泓;张军华;吴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非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以48例T2DM合并AMI为现察组,以80例非糖尿病合并AMI为对照组,对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心肌酶学、射血分数(EF)水平变化,对两组并发心律失常、多部位心肌梗死、休克、胸痛及死亡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胰岛素泵和多次注射胰岛素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不同疗效,为T2DM合并AMI防治提供依据.结果 T2DM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两者在血糖、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心肌酶学、EF、心律失常、多部位心肌梗死、休克、胸痛及死亡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SⅡ组与MDⅡ组相比.血糖更易控制,低血糖发生更少.结论 T2DM组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血糖、HbA1c、TG、CHOL、心肌酶学、心律失常、多部位心肌梗死、休克、胸痛及死亡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心功能预后较非糖尿病组差;使用胰岛素泵患者血糖平稳下降,能更好控制血糖,保护残存心肌细胞.
作者:周秧;廖利珍;李国华;刘飞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2型糖尿病主要是以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为特征.近年来国外通过分析接受减肥手术的病理性肥胖患者发现,胃转流术和胆胰转流对重度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控制具有意想不到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胃转流术和胆胰转流控制2型糖尿病的机制可能与胃肠道激素的调节有关.另外,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肤-1(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的疗效结果令人妓舞.
作者:肖竹;田浩明;程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糖的神经毒作用是其发病机制之一.本文就高浓度葡萄糖对神经毒性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瑶霞;陈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气胸发生的特征和治疗.方法 收集围手术期发生气胸病例15例,按发生病种、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愈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气胸具有明确诱因,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和胸部听诊呼吸音降低,穿刺排气是直接和有效的首要方法,次之为胸腔闭式引流术.结论 围手术期气胸要以预防为主,并加强监测,SpO2的下降和呼吸音降低是主要临床表现,早期的正确诊断非常重要,及时的排气、引流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义;杨玉军;任元华;张莉;董建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过氧乙酸熏蒸和臭氧消毒法同时使用对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血站采血室,试验分成三组,A组单用臭氧消毒器,B组单用过氧乙酸,C组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分别检测每组消毒前后空气中的细菌数.同时对C组的作用时间与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A组的细菌杀灭率为87.0%,B组为88.1%,C组为97.8%.C组在作用0.5、1.0、1.5、2.0 h时的杀灭率分别为76.7%、92.2%、96.6%和97.8%.结论 同时使用臭氧消毒和过氧乙酸比单独使用其任一种方法效果均佳,并且可缩短消毒时间,提高消毒效果.
作者:郑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行甲状腺囊肿穿刺抽液后注入无水乙醇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复发性甲状腺囊肿,在超声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液,并按抽出囊液量的2/3注入无水乙醇,每周1次,多者4次,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无水乙醇治疗后甲状腺囊肿容积显著缩小,显效率达88.5%.随访3年,无1例复发,且远期囊肿平均缩小有效率增至100.0%;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无水乙醇治疗复发性甲状腺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国有;袁毓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54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 ;连续用药8周.测定给药前及治疗8周后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清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脂、hs-CRP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s-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能够在调脂的同时显著降低UA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且较大剂量用药的作用更显著.使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UA具有更好的抗炎作用.
作者:张东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性观念的日超开放,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上升且年轻化,致意外妊娠和人流增多.本文对在校女学生人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原因和危害,并提出加强性教育和避孕知识宣传,提倡安全、健康和负责任的性行为,是减少未婚人工流产率的必要措施.
作者:杨爱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42例4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之后发性白内障,分为后囊机化混浊组和珍珠样混浊组.分别采用在表面麻醉下行后囊膜切开和后囊膜抛光手术,术后随访4~22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均好于术前,并达到或超过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有记录的好视力.46眼中38眼(82.6%)术后好视力(含矫正)达0.5以上.无一例感染发生.结论 表面麻醉下手术处理后发性白内障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梁兴国;张清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传统手术与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的成本与效果,为患者选择经济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76例肾囊肿惠者采用传统手术(A组,40例)与腹腔镜手术(B组,36例)治疗,并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和比较.结果 A、B两组的治疗成本分别为6949.89元与5354.37元,有效率分别为97.50%与97.22%,成本-效果比分别为7128.09、5507.48.A组相对于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5698.29.结论 B组治疗方法较A组治疗方法的成本-效果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德生;毛素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维脑路通、葛根素治疗老年性黄班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37例给予维脑路通静滴,口服地巴唑、维生素C、维生素B6;Ⅱ组40例口服地巴唑、维生素C、维生素B6和静滴葛根素;Ⅲ组35例口服地巴唑、维生素C、维生素B6和静滴葛根素、堆脑路通.结果 Ⅱ组治疗总有效率(67.5%)与Ⅰ组(40.5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组总有效率(88.57%)与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维脑路通、葛根素是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永福;陈良;周永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腹穿刺治疗盆腔囊性包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5例盆腔囊性包块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以18~21GPTC针穿刺到囊肿内抽吸囊液,视情况向萎缩囊腔内注入无水乙醇,保留5分钟后再吸出.结果 30例单纯性囊肿及10例巧克力囊肿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5例盆腔脓肿有3例一次性穿刺治疗成功,未见复发,2例一周后行第2次穿刺治疗,1月后复查未见复发.45例病例,一次性穿刺治愈率95.6%,二次穿刺治愈率100.0%.结论 超声引导对盆腔囊性包块穿刺治疗创伤小、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鸣;周卫平;牟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刺C(胱押素C,Cys C)的检测在老年人群肾功能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 C,同时用酶法测定血清肌酐浓度.结果 血清Cys C异常结果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肌酐;Cys C浓度各相邻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 C与血清肌酐相比是评价老年肾功能的一个更敏感的指标,利于筛查早期肾功能损害.
作者:程卫平;刘朝红;颜小焰;邓建;古小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34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治疗前后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C肽、体重指数等测定,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周的强化胰岛素泵治疗能有效及平稳地降低血糖,与治疗成功组相比,病程越短,胰岛素用量越少,这标时间越短,其临床缓解率的越高.结论 短期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使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到有效控制,部分患者不用药物,仅通过饮食控制就可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
作者:李伟;张勤;蒲琳;吴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处理办法.方法 时492例(544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办法.结果 术后视力矫正均较术前提高;手术并发症:虹膜根部断裂1眼,虹膜脱出5例(5眼),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12例(12眼),角膜内皮水肿4例(4眼),前房积血5例(5眼),虹膜嵌顿5例(5眼),瞳孔无张力3例(3眼),晶体后囊混浊12例(12眼),人工晶体偏中心4例(4眼).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安全、有效,临床效果好,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的手术熟练程度和规范操作有关.
作者:王碧华;晏辉;何金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七氟醚及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副作用、苏醒质量和安全性.方法 对60例4~10岁的小儿在实施短小手术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使用七氟醚加异丙酚,及氯胺酮加异丙酚进行麻醉,并连续现察手术中患儿MBP、SPO2、HR的变化及术毕停药后患儿的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和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结果 两组的麻醉方法,诱导后血液动力学变化不明显,SPO2变化无明显差异,术中疼痛模拟评分法(VAS)提示麻醉效果相近.但两组后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及发生恶心、呕吐、与兴奋、蹂动现象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七氟醚组少于氯胺酮组.结论 七氟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时,诱导快、无异味刺激,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后麻醉苏醒快.恶心、呕吐、兴奋躁动及复睡发生率低.是应用于小儿麻醉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陈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