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上腺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疗效分析

何均;赵琼芬

关键词:肾上腺素, 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 急性左心衰竭
摘要:目的 观察肾上腺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加重期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COPD加重期急性左心衰竭病人26例随机分为肾上腺素治疗组和西地兰治疗组,肾上腺素组12例,给予不少于1/3支(每支lmg)的肾上腺素肌注治疗(心音弱者1/3支,极弱1/2支,消失1支);西地兰组14例,给予西地兰0.2mg+5%葡萄糖10ml在5分钟内推入,以用药开始后15分钟为时间点监测心音强弱的改善程度,明显增强为显效,增强为有效,无变化为无效.结果 肾上腺素组中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1例;西地兰组中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4例,两组急性左心衰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肾上腺素可以用作COPD加重期伴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心衰改善药物.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地震所致颅脑损伤的诊治特点

    目的 探讨地震所致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92例因地震所致颅脑复合伤患者损伤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共92例,治愈75例,死亡3例,仍有11人在院继续治疗.结论 在处理地震引起的颅脑外伤时,应仔细检查全身的每一个部位,决定手术时,应优先处理致命伤的原则.注意多科配合抢救,防治并发症.

    作者:匡永勤;贺伟旗;顾建文;邢学民;屈延;杨立斌;杨文涛;赵凯;程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霍奇金淋巴瘤序贯化疗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初治的霍奇金淋巴瘤(HL)更为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方法 对36例Ⅰ~Ⅳ期HL患者,用3周期CO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后用3周期ABVD方案(盐酸吡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氮烯米胺),完成6周期化疗后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放疗.结果 完成化疗后,完全缓解(CR)29例(80.6%),部份缓解(PR)4例(11.1%).稳定(SD)2例5.4%,进展(PD)1例(2.6%),1年总生存率91.7%,2年总生存率88.9%.结论 HL采用COP方案3周期、ABVD方案3周期序贯化疗效果好,心肌损害、肝损害轻,肺纤维化发生风险小,价格低.

    作者:童浩;贾霖;韩建军;高飞;王允;况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期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和评估一期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58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包括,一期手术组(PCID组)128例和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组(TID组)130例.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障碍、脓肿复发及遗留肛瘘情况.结果 PCID组术后脓肿复发需要再次手术者4例(3.1%),而TID组29例(22.3%),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遗留肛瘘,PCID组7例(5.47%),而TID组62例(47.69%),两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创伤愈合时间和肛门功能等方面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一期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脓肿的复发和遗留肛瘘的发生率,没有增加患者的住院和创伤愈合时间,也没有增加术后感染的扩散和永久性肛门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王忠诚;廖代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丙戊酸钠缓释片与常规剂型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缓释片与丙戊酸钠常规刺型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5例癫痫患儿分为2组,缓释组43例,给丙戊酸钠缓释片25~30 mg/kg·d;常规组42例,给丙戊酸钠常规剂型20~30 mg/kg·d,24周后判断疗效.结果 缓释组疗效优于常规组,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近.结论 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儿童癫痫效果优于丙戊酸钠常规剂型,且服用方便,安全性好,尤其对学龄期儿童有更好的依从性.

    作者:黄先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应重视垂体腺瘤的诊断和微创治疗

    垂体腺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细胞发生的常见良性肿瘤.既有肿瘤的性质,同时也有内分泌学特性.主要导致垂体激素过量分泌,产生一系列代谢紊乱和脏器损害;其它垂体激素低下,引起相应的靶腺功能低下;肿瘤压迫鞍区结构,导致神经功能严重障碍.其诊断和治疗主要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及内分泌激素测定.近些年来,创伤较大的传统开颅垂体瘤切除术,越来越多地被经蝶入路等微创手术替代.本文从垂体腺瘤诊治规范化、微创化疗效的评价,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扩大微创治疗以及垂体腺瘤放、化疗中应注意的问题诸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顾建文;马原;程敬民;杨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电子内窥镜在手术中隐蔽性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剖腹探查术未发现小肠出血原因的患者术中行内窥镜检查的床诊断价值.方法 18例多项常规检查阴性,但ECT(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提示小肠出血患者,行剖腹探查未发现病灶,于术中行内窥镜检查.结果 18例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患者均检出阳性病灶,病因确诊率为100.0%.结论 术中内窥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的隐蔽性小肠出血检查手段.

    作者:刘涛;林凤琼;冯凯祥;邓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复方FZQX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Th1/Th2细胞的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FZQX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外周血Th1/Th2细胞的平衡调节作用,研究中药复方FZQX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FZQX防治病毒性肝炎的药理学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分离小鼠淋巴细胞,经佛波醇乙酯(PMA)、离子霉素、莫能菌素刺激培养6小时后,收获细胞,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比例;另外经刀豆蛋白A(ConA)刺激培养72小时后,收集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IL-2、IFN-γ、IL-4、IL-10的水平.结果 在模型组,小鼠外周血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升高,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降低,与正常时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h1细胞的百分率升高,Th2细胞的百分率降低,Th1/Th2的比值增大.FZQX能够抑制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Th1细胞的百分率,恢复Th1/Th2的比例,对肝组织损害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P<0.05).结论 Th1/Th2细胞失衡是造成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原因之一,Th1应答占主导地位,FZQX能够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对肝组织损害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可能是其免疫药理机制之一.

    作者:牛智强;范昕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不同血糖水平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 分析铁路退休老干部不同的空腹血糖水平与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19名铁路退休老干部的健康普查资料,对血糖、血脂、血压等多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空腹血糖组;高血压患者占10.9%(17/156)、血脂异常患者占44.9%(70/156)、冠心病患者占9.6%(15/156),空腹血糖损害(IFG) ;高血压患者占41.2%(7/17)、血脂异常患者占58.8%(10117)、冠心痛患者占35.3%(6/17);高空腹血糖(HFG)组;高血压患者占56.5%(26/46)、血脂异常患者占67.4%(31/46)、冠心病患者占32.6%(15/46).将正常空腹血糖组与其他各项两组两两比较分析,除血腊异常项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IFG组与HFG组各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空腹血糖升高,高血压、冠心痛的患病率增加,血脂异常情况有增加趋势.

    作者:倪红;黄洋;梁江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机器人辅助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病人的护理

    我科共对4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结合血肿碎吸手术治疗,术前行常规准备、心理准备,取得患者与家属的配合.术后护理方面首先从体位入手,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变化,头痛的性质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在病情稳定后,加强肌体功能锻炼,通过上迷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赵艳;周新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葡萄球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院内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临床分离的298株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在298株葡萄球菌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59株(53.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39株(46.6%);CNS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科室分布以外科病区为主;葡萄球菌耐药率达80.0%以上的抗菌素有;阿莫西林/棒酸、克林霉素、红霉素、头孢唑林、苯唑西林、青霉素;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结论 葡萄球菌耐药率高,耐药谱广,应对其进行严密监测,合理用药,积极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与超声乳化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方法 将360眼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1组行超声乳化吸出术,2组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术后1周的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1周裸眼视力;超声乳化组和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组≤0.4者分别占18.3%和18.9%,0.5~0.9者占66.1%和66.6%,≥1.0者占15.6%和14.4%;术中后囊破裂两组分别为4.4%和3.3%;术后角膜内皮水肿分别为16.1%和17.2%.结论 两种手术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方法 简便经济,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张清琳;梁兴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源于纤维单胞菌的聚阿拉伯糖内切酶性质的研究

    目的 确定源于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ose sp.)的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性质.方法 SDS-PAGE和凝胶层析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离子交换层析估计等电点,TLC法测定酶活力,Lineweare-Burk双倒数做图法测定酶促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 相对分子质量为45kD,等电点约为6.0,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规律,在37℃反应条件下,米氏常数Km为2.5 mg/ml,大反应速率Vmax为0.083μmol/L·min,适pH为8.0,pH 6.0~9.0时较稳定.适温度为40℃,在40℃以下较稳定,超过50℃时酶活力开始下降.结论 确定了一种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性质.

    作者:张晓影;辛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诊103例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死亡的原因、构成,为降低死亡率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急诊抢救死亡的103例患者的后死因等进行分析.结果 103例急诊死亡的病例平均年龄52.2岁,40岁以下死亡34例(33.0%),56例(54.4%)于院前死亡.死亡原因排序依次为;创伤26例(25.2%),脑血管病16例(15.5%),猝死和心血管疾病各12例(11.7%),呼吸系统疾病11例(10.7%).结论 急诊死亡事件半数以上是发生在院前;创伤是主要死亡原因;40岁以下人群所占比例高.加强院前急救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伤害发生,注重对急诊危重症的判断和综合抢救,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作者:罗俊;蒋波;张云;廖桥英;蒲敏;朱德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目的 探讨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48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管形石膏治疗5例,外固定支架治疗28例,内固定治疗15例.随访6月~2年,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 管形石膏治疗5例全部骨性愈合;外固定支架治疗28例中,1例出现针道渗液,经治疗后均骨性愈合;内固定治疗15例,4例出现皮瓣坏死,经皮辩转移术后均骨性愈合.结论 对腔肿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能手法复位成功的就不手术治疗,术中尽量保护断端周围血供,能使用外固定支架就尽量不用内固定,如有骨质缺损须行一期植骨术.

    作者:张震;马剑峰;陈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术后气管插管不同拔管时间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合适的拔管时间.方法 对230例体外循环术后带气管插管的病人不同拔管时间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早拔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0.8%,晚拔组为2.0%,两组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外循环术后1~2h拔气管插管能明显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苏华;杨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不同类型5F造影导管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5F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的手术成功率、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对268例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用型导管组136例中经桡动脉途径使用共用导管完成左冠状动脉造影133例(97.8%),完成右冠脉造影129例(94.9 %);Judkins型导管组132例中经桡动脉途径使用Judikins导管完成左冠状动脉造影121例(91.7%),完成右冠脉造影122例(92.4%).共用型导管组的造影成功率高于Judkins型导管组(P<0.05).共用型导管组冠状动脉造影平均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较judikin型导管组明显减少(P<0.01).共用型导管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2.94%,judikins组为9.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5F共用型导管组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可提高手术操作成功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及X线透视时间,减少桡动脉痉挛的发生.

    作者:邓建平;刘涛;陈勇;赵超美;陈世容;赖成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将需要行子宫切除的非脱垂子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阴式和腹式两组.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疼痛等指标.结果 阴式组较腹式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发热率低,肛门排气时间早,平均住院时间短.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

    作者:何庆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流术后放置活性γ型IUD、TCu380AIUD对月经血量丢失的评价

    目的 评价人工流产术后及时放置活性γ型IUD、TCu380AIUD对月经血量丢失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比研究方法 ,对100例健康、已生育的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术后及时放置活性γ型IUD50例(活性γ型IUD组)、及TCu380A50例(TCu380A组),于放王后的1、3、6、12个月随访,将月经血量丢失程度分为轻、中、重,对月经血量丢失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仅放置3个月后时γ-IUD组月经量减少出现多于TCu380A组外,其余时点两组月经量减少出现情况相近,且两组任意时点月经量增多情况亦相近.结论 活性γ型IUD、TCu380A在人工流产术后及时放王对月经血量丢失的影响较小,尤其是活性γ型IUD,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行;徐琳;马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两种方法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82例

    目的 回顾性研究无人区电轴结合改良的Brugada四步法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对已确诊的82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分别运用改良的Brugada四步法和目测无人区电轴诊断室性心动过速,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改良的Brugada四步法敏感性较无人区电轴法高,但特异性相对较低;无人区电轴法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两种方法 结合运用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单用一种方法 为高.结论 无人区电轴结合改良的Brugada四步法能够提高诊断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仍有一定局限性,应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考虑.

    作者:李斌;曹丽霞;马文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临床与基础研究结合相关问题探讨

    长期学科条块分割使临床与基础研究脱节,本文拟就临床与基础结合相关问题做简要叙述,阐明临床与基础研究结合的重要性;同时介绍我院建立的相关机制,以与同道商榷,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作者:赵颖;李音;王峥;杨帆;姬郁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