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宇;陈大夫;周建文;孙炜;王晓;黄智勇;张定敏;罗鹏
目的 探讨内科危重病人护理中存在缺陷的应对措施.方法 从病案库中随机抽取近2年内科危重病历1220份,针对危重护理记录进行逐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分析,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结果 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中存在执行时间与医嘱时间不一致,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记录单缺乏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结论 规范危重护理记录可以保证危重病人护理质量优质、安全,危重护理记录是法律依据,管理者对危重护理记录加强指导、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春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研究呼吸道病毒基因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和抑制,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RSN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在反义寡核苷酸(ASONs)转染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前后检测呼吸道病毒基因的表达.结果 SRSNS组患儿PBMC中呼吸道病毒基因检出率均高于肾炎性肾病组、紫癫性肾炎及正常对照组,SRSNS患儿PBMC中呼吸道病毒基因的表达其相应的反义寡核苷酸所抑制.结论 呼吸道病毒确实存在于SRSNS患儿体内,其基因的表达能被能被其相应的反义寡核苷酸所抑制.呼吸道病毒感染作为主要触发因素,可能为SRSNS的重要发病机制.
作者:朱小石;李运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Dixon术前术后直肠和肛管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4通道水灌注式肛管直肠压力检测系统,对46例行Dixon's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直肠肛管压力测定.结果 ①Dixon术后粪便质地与术前比较不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排便次数较术前增多,里急后重感明显,控便能力减弱.②肛管静息压、肛管大收缩压均较术前降低.③肛管直肠抑制反射均为阳性,但压力下降值下降的百分比均下降.结论 直肠癌患者Dixon术后近期肛管自制功能有所下降;肛管括约功能有所下降.
作者:俞一峰;潘燕;李森;冯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合适的拔管时间.方法 对230例体外循环术后带气管插管的病人不同拔管时间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早拔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0.8%,晚拔组为2.0%,两组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外循环术后1~2h拔气管插管能明显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苏华;杨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地震所致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92例因地震所致颅脑复合伤患者损伤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共92例,治愈75例,死亡3例,仍有11人在院继续治疗.结论 在处理地震引起的颅脑外伤时,应仔细检查全身的每一个部位,决定手术时,应优先处理致命伤的原则.注意多科配合抢救,防治并发症.
作者:匡永勤;贺伟旗;顾建文;邢学民;屈延;杨立斌;杨文涛;赵凯;程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对脑室内出血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影响.方法 41例脑出血病例术前头颅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急性脑积水,采用手术清除血肿,脑室外引流或置管尿激酶冲洗引流.术后给予脑脊液置换治疗,CT观察脑积水缓解情况,随访一年了解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结果 41倒病人中,37例脑积水明显缓解,4例脑积水缓解不明显.4例中3例因脑压高仅行2次脑脊液置换治疗,1例做3次后放弃.27例随访,其中20例随访一年,无迟发性脑积水发生,4例因其它疾病死亡,3例失访.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可减少脑室内出血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发生.
作者:杨周;蒲景礼;何成兵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和细胞因子TNF-α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粘膜的表达及意义,为明确UC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25例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MMP-1,MMP-3和TNF-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MMP-1,MMP-3和TNF-α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MMP-1,MMP-3和TNF-α升高,提示MMPS可能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汉华;韩盛玺;陈友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48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管形石膏治疗5例,外固定支架治疗28例,内固定治疗15例.随访6月~2年,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 管形石膏治疗5例全部骨性愈合;外固定支架治疗28例中,1例出现针道渗液,经治疗后均骨性愈合;内固定治疗15例,4例出现皮瓣坏死,经皮辩转移术后均骨性愈合.结论 对腔肿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能手法复位成功的就不手术治疗,术中尽量保护断端周围血供,能使用外固定支架就尽量不用内固定,如有骨质缺损须行一期植骨术.
作者:张震;马剑峰;陈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25例儿童IPH的临床及实验室、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PH好发于学龄儿童.咳嗽、贫血和咯血为常见症状.胸片表现多样化,可呈毛玻璃样、网格状或片状实变.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反复胃液及痰液中找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必要时行支气管灌洗液检查,阳性率高,并除外继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症状.结论 儿童IPH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胸片、CT扣胃液或痰含铁血黄素细胞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激素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作者:刘亚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远期智能评估.方法 将65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于病情稳定后72小时内加用HBO治疗,并通过随访对两组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及1岁时体格、智能的发育情况加以比较,5~7岁时行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测试,以评价HBO治疗HIE的远期智能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及1岁时智能发育情况差异均有显著性,而体格发育差异无显著性.5~7岁时WPPSI智力测定,HBO组总智商(FIQ)、语言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改善远期预后,提高智商水平,降低致残率,是提高生存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
作者:徐庆玲;傅大干;邹玲;尹跟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现察前房角狭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角及其眼压的变化.方法 对32例36眼前房角狭窄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测量并比较术前及术后前房角的宽度、前房角入口的角度和眼压.结果 术前房角;4/4周N12眼,4/4周NI 18眼,4/4周NⅣ16眼,术后房角;4/4周宽房角(W)20眼,大于1/2周宽房角(W)9眼,窄房角(N1~NⅣ)7眼,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房角入口;术前入口<10°者30眼,10°~20°者6眼,术后36眼入口均>20°,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眼压;术前平均眼压(18±6.41)mmHg,术后平均眼压(10.0±3.52)mmHg,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具有前房角狭窄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可以使关闭的前房角重新开放、变宽,对因房角关闭引起的青光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程依琏;罗谦;万灵;樊映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寰枕畸形患者显微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96例寰枕畸形患者显微手术治疗的术前护理、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护理配合重点、难点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症状消失和改善378例(76.2%),远期总有效率82.3%.结论 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颠痫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9例难治性癫痫用托吡酯小剂量逐渐添加的方法 ,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第8周达到大有效量及耐受量后维持1年以上.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治疗总有效率85.7%,其中11例(39.3%)完全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例(27.6%),大多出现在加量期,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添加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李长芳;刘骅;段红利;刘沁;刘苏华;张光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细胞调亡量的变化.方法 4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大鼠.实验组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发糖尿病.并在糖尿病发病后4、6、12和16周检测视网膜细胞调亡和视网膜组织中钠钾离子浓度的变化.同时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耱尿病病程进行了分析.结果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溶解液中在发病后4周可测到细胞调亡,且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调亡程度逐渐加重;同时伴有视网膜组织内钠离子浓度的增加、钾离子浓度减少.双变量相关分析表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调亡的程度与空腹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视网膜内钠钾离子含量及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结论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存在细胞调亡和离子含量的异常,这些变化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基础之一.
作者:严宇清;李凯军;何剑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尖牙后结扎在单根牙移动方面的效果.方法 对17例62个单根牙在方丝弓矫治器的排齐、整平阶段,采用尖牙向后结扎法移动.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在12~32周内完成牙弓的排齐与整平工作.移动完成前后X线片及临床显示牙及其根周组织无异常.结论 本法对单根牙移动有显著效果,能节省矫治时间.
作者:郭洪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内科处理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除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外,同时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灌流时肝素首剂量1.0~1.5 mg/kg,以后每半小时追加肝素4~8mg,血流量保持在每分种180~200ml,透析液流量500ml/min,一次灌流2小时,每日可灌流2次,连续灌流2~3d.结果 27例重症患者连续灌流2日,每日4小时后清醒,8例轻症患者灌流2~4h后症状明显改善,未再抽搐,3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血浆中的毒鼠强,对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蓉;袁发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和评估一期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58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包括,一期手术组(PCID组)128例和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组(TID组)130例.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障碍、脓肿复发及遗留肛瘘情况.结果 PCID组术后脓肿复发需要再次手术者4例(3.1%),而TID组29例(22.3%),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遗留肛瘘,PCID组7例(5.47%),而TID组62例(47.69%),两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创伤愈合时间和肛门功能等方面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一期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脓肿的复发和遗留肛瘘的发生率,没有增加患者的住院和创伤愈合时间,也没有增加术后感染的扩散和永久性肛门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王忠诚;廖代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碧蓝麻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牙髓坏死和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碧蓝麻糊剂加牙胶尖侧压根管充填,对照组用氧化锌糊剂加牙胶尖侧压根管充填,观察两组根管治疗术后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90%(45/50),对照组为18%(9/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碧蓝麻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在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疗效方面成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卓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眶下神经阻滞在Ⅰ度唇裂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将50例1~6岁Ⅰ度唇裂患儿随机分为Ⅰ组争Ⅱ组,每组25例,Ⅰ组气管插管全麻组,Ⅱ组为异丙酚持续静脉泵入加眶下神经阻滞组.观察比较两组SPO2和心率变化、麻醉诱导及恢复过程.结果 两组SPO2均维持在98%以上,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Ⅰ组的苏醒时间及诱导时问均比Ⅰ组长.结论 异丙酚复合眶下神经阻滞用于Ⅰ度唇裂修复手术的麻醉安全可靠,术后患儿清醒快而完全,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黄菲;赵红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将需要行子宫切除的非脱垂子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阴式和腹式两组.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疼痛等指标.结果 阴式组较腹式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发热率低,肛门排气时间早,平均住院时间短.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
作者:何庆才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