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秀
目的 评价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血管性疾呆(VD)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听觉P300检测.结果 VD组P2N2和P3潜伏期延长,P2P3波幅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VD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耿亚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乳头溢液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31例良性病变,术后随访6个月未再溢液;4例乳癌,1例1年后死于肺转移,余3例至今仍在.结论 乳头溢液大多为良性病变,但不要忽视乳癌的诊断.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乳癌.
作者:张树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高危病因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中18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与同期无出血的维持性透析患者18例做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肌酐和尿素氮、血浆白蛋白、血脂、凝血常规、透析龄、透析肝索用量、饮食情况等.结果 下消化道出血组患者每周透析时间少,吸烟量、饮酒和进食辛辣饮食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明显.结论 透析不充分、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革;汤锋;杨丽南;余容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住院医师培训是医疗学科发展和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作者多年来就住院医师培训摸索出一些经验,同时也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李传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使用超声刀替代高频电刀为主要切割、止血工具.结果 4例患者均采用超声刀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正常.结论 超声刀因对组织损伤小、无电流通过患者身体,用于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术中应注意:①了解心脏起搏器性能及抗干扰能力.②监测心电功能.③遇到超声刀操作困难时,应结合血管钳等进行操作.④术者应有娴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技术及熟练操作使用超声刀的经验.
作者:严想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国产易启康胶囊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43例(单纯指甲受累者5例,单纯趾甲受累者31例,两者均受累者7例),观察给药后第9、12、24、36和48周的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结果 9周时临床有效率为46.5%,48周临床有效率为86.0%,真菌学清除率为76.7%,一般24周以后疗效基本稳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易启康胶囊是治疗甲真菌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华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低分子肝素作为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抗凝剂的应用经验.方法 分析42例次血浆置换时应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以低分子肝素60~80 U/kg的量在治疗前15~20 min经管路静脉端一次性给药,治疗后用鱼精蛋白中和剩余LMWH,按1毫克鱼精蛋白对抗100单位的低分子肝素,观察其抗凝效果以及对APTT、PT、FIB、TT、PLT的影响和有无出血事件发生.结果 血浆分离器堵塞更换分离器者1例次(2.4%),Ⅲ级凝血3例次(7.1%),其余为Ⅰ~Ⅱ级5例次凝血.1例次(2.4%)出现插管处渗血,经沙袋压迫止血等处理后好转,3例次(7.1%)出现口唇黏膜破损处渗血,血浆置换后2小时APTT、PT、FIB、TT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LT略有减少.结论 应用LMWH作为血浆置换的抗凝剂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罗万蓉;邬碧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和甘露醇联合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63例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甘露醇+地塞米松对照组31例,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32例.结果 β-七叶皂甙钠十甘露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甘露醇十地塞米松对照组(70.97%).结论 β-七叶皂甙钠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有效,与甘露醇合用疗效更佳.
作者:李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LEEP)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感染及术后宫颈粘连情况.结果 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98.60%,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平均出血量6.0毫升,继发性出血7例.结论 LEEP治疗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省时,出血少,无感染及粘连发生,治疗效果好,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高.
作者:刘志蓉;刘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医院文化已经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及精神财富,是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而医院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抓好切入点,切实有效推动医院的发展.
作者:吴显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发生、发展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 对136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分析.结果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可加速肾病进程,而糖尿病肾病导致尿毒症死亡者,已成为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朱丽芹;郑倩;周松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全身性炎症性疾病.AS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生长因子有关,其中胰岛索样生长因子(IGF-1)在AS过程中涉及到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脂质沉积、炎症反应、血管再生及细胞外基质重组等过程,影响斑块的不稳定性.我们就IGF-1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李梦;陈阳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76例行MRCP检查的临床资料,分析其MRCP的不同影像表现.结果 在76例患者阴性4例,阳性72例,阳性率为94.74%(89.72%~99.76%),MRCP能清楚显示胰胆管的形态学改变,展示不同疾病的影像特征.结论 MRCP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从不同角度显示胰胆管的形态学改变,在胰胆系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准确的定位和较好的定性作用.
作者:鲁广华;刘宗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56例确诊的真菌感染患者采取抗真菌治疗.结果 治愈46例(82.1%),死亡10例(17.9%).结论 机体抵抗力低下、放化疗、激素、抗生素的使用是导致真菌感染的主要诱因.恶性肿瘤患者易并发真菌感染,应予重视,及时使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尹梅;杜迎春;杨勇;刘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PTX)联合醛氢叶酸(LV)、氟尿嘧啶(5-Fu)、顺铂(DDP)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62例胃癌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PTX+LV+5-Fu+DDP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LFP方案治疗.21天为1周期,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PTX联合LFP方案组有效率65.63%,对照组有效率3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1年生存率:治疗组53.13%,对照组23.33%,两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20),而毒副作用相似.结论 PTX+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高,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陈凤艳;张秀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病例 女,29岁,农民,经产妇,于2005年10月5日顺产1男婴,产后5天受凉后出现胸闷、气短、咳血痰,并逐渐加重,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转入我科.既往无心脏病史.查体:BP 135/80 mmHg,端坐呼吸,口唇紫钳,双肺较多干湿罗音,心界扩大,肝脾未扪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140次/min),V1~3异常Q波,V 4~6 T波低平.胸片示心影增大,肺淤血.超声心动图示左房37毫米,左室55毫米,二尖瓣少量反流,心包少量积液.诊断:围生期心肌病,急性左心衰竭.人科后给予镇静、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及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不适症状消失出院.出院后予以卡托普利、倍他乐克、螺内酯、小剂量洋地黄治疗,3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示心脏明显缩小,二尖瓣少量反流;6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示心脏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停止服药.
作者:孙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PER1蛋白对NIH3T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将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mPER1转染入NIH3T3细胞中,并以未转染的NIH3T3细胞为对照,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改变.利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节律蛋白mPER1对细胞迁移关键性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 MITT法显示PER1表达上调可以抑制NIH3T3细胞增殖,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NIH3T3细胞中,当节律蛋白mPER1表达上调时,细胞迁移关键性蛋白MMP-2在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上调NIH3T3细胞内的PER1蛋白表达能抑制细胞增殖以及细胞迁移的关键性MMP-2在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作者:汪宇辉;刘延友;江舟;冀治鸿;杨波;胡丽娟;鲁芳;王正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生物监测高压蒸汽灭菌是衡量灭菌物品质量的金标准,目前是一种可靠的监测手段.但监测方法不当,会出现阳性管不呈阳性反应,而出现阴性结果,使对比监测试验失败.失败原因:生物指示剂监测位置不当;铗碎试剂方法不正确;生物指示剂培养温度过高或过低;生物指示剂保存方法不当.改进措施:生物指示剂放于监测包中央,置于排气口处.铗碎生物指示管时应避免培养液遗漏,并使培养液将菌片充分浸泡.保持培养温度在46℃;选择正规厂家三证齐全的生物试剂存放于4℃的冰箱内保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总之,生物监测是保证灭菌物品灭菌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供应室必须制定严格的生物监测措施,完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以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杨兴华;曾凡明;黄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35例亚甲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核素检查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40~50岁,占51.4%,所有患者均有甲状腺肿大和疼痛,5例FT3、FT4与甲状腺摄碘率呈分离现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地塞米松静推后改为强的松口服,效果良好.结论 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应重视病史和体检,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尤其核医学检查,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治疗及穿刺细胞学检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敏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MS)在人群中相当常见,这些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高血压和MS的病因均为原发性占绝大多数,但在临床诊断中要注意排除继发性因素,如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MS,同时还要注意伴发病和并发症的诊断,其中心血管疾病易受关注,但对其它相关疾病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等,也应引起重视.
作者:万恒;兰俊;童南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