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医院文化建设的几个切入点

吴显艺

关键词:医院文化, 医院生存, 医院发展
摘要:医院文化已经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及精神财富,是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而医院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抓好切入点,切实有效推动医院的发展.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手术切除结合γ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

    目的 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综合治疗方法,以降低面听神经的损伤率,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28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取显微镜下瘤内切除大部分肿瘤,粘连紧密的部分残余肿瘤二期行γ刀治疗,分析并总结显微手术及γ刀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和技巧.结果 经过6~24个月的随访,本组患者未出现明显面听神经损害症状,恢复良好.结论 显微手术配合γ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先全;贾冬;曾令勇;张海;徐建峰;高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胸腺肽α1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对恶性肿痛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3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细化疗期间同时子胸腺肽α1.6m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采用单化疗.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淋巴细胞活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不同(Hotelling T2检验,F=2.482,P=0.042),不能认为胸腺肽α1无法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化疗后试验组的CD3、NK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接近或小于检验水准(P=0.068,0.034).结论 胸腺肽α1可能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兰海涛;李宏敏;梁良;邓春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紫杉醇(PTX)联合醛氢叶酸(LV)、氟尿嘧啶(5-Fu)、顺铂(DDP)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62例胃癌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PTX+LV+5-Fu+DDP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LFP方案治疗.21天为1周期,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PTX联合LFP方案组有效率65.63%,对照组有效率3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1年生存率:治疗组53.13%,对照组23.33%,两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20),而毒副作用相似.结论 PTX+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高,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陈凤艳;张秀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和防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3~2005年诊治的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病人均病情稳定,脂肪肝程度减轻,血脂、血糖下降.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无特异性症状,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药物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可以防治的.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管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

    目的 评价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血管性疾呆(VD)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听觉P300检测.结果 VD组P2N2和P3潜伏期延长,P2P3波幅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VD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耿亚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主动脉夹层8例误诊分析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起病急骤和发展迅速的疾病,由于基层医院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易延误诊断.为提高AD的确诊率,降低病死率,现将我院2000年5月~2006年2月收治的13例AD患者中误诊的8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锋;龚晓辉;熊国平;蹇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伴消化道症状112例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伴消化道症状患儿护理注意事项.方法 对11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具有消化道症状者从首发症状、主要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消化道症状如腹痛、便血、恶心、呕吐等为首发症状者60例(53.57%);以皮疹或紫癜为首发症状者36例(32.14%);而皮疹与腹痛同时伴发者16例(14.29%).另外,紫癜合并消化道症状及肾损害者40例(35.71)%;紫癜合并消化道症状及关节或下肢肿痛者12例(10.71%).所有患儿均出现皮疹和腹痛,部分患儿出现恶心、呕吐、便血或大便隐血阳性.结论 对伴有消化道症状的HSP患儿在护理中应卧床休息,饮食护理和病情观察尤为重要.

    作者:赵秀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母婴传播与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

    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前后以及在妊娠的不同阶段孕妇及胎儿免疫系统均有巨大变化,而感染HIV-1的孕妇免疫系统的变化及相关免疫因素对HIV-1母婴传播有着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对HIV-1母婴传播与免疫的关系加以综述.

    作者:明芳;铁媛媛;周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颈椎损伤伴颈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及solis颈椎cage融合治疗颈椎损伤伴颈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 对25例颈椎损伤患者进行前路椎间盘摘除、脊髓减压、solis颈椎cage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有脱位者行牵引复位.结果 25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生手术并发症,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影像学资料显示无植人物脱出或塌陷,无椎间高度明显丢失,无钢板螺钉断裂或脱落等.结论 前路钢板及solis颈椎cage融合有较高的强度和坚固能力,能提供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作用,可以满足颈椎前路手术的需要.

    作者:张巍巍;张怀学;余华伟;苏鹏;陈敬忠;钟传山;罗肖;黄亮;刘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非生理性起搏和生理性起搏术后房颤80例分析

    目的 观察非生理性起搏器(VVI)和生理性起搏器(DDDDDDR)术后患者房颤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80例植入起搏器患者,其中非生理性起搏组(VVI)48例,生理性起搏组32例(DDD 27例、DDDR 5例).每例患者均在术前、术后1年内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 组间比较,术后非生理性起搏组的左房内径明显增大(t=33.27,P=0.000).结论 生理性起搏在减少术后房颤发生方面是否优于非生理性起搏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勇;陈世蓉;赵超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的诊断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MS)在人群中相当常见,这些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高血压和MS的病因均为原发性占绝大多数,但在临床诊断中要注意排除继发性因素,如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MS,同时还要注意伴发病和并发症的诊断,其中心血管疾病易受关注,但对其它相关疾病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等,也应引起重视.

    作者:万恒;兰俊;童南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压蒸汽灭菌生物监测失败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生物监测高压蒸汽灭菌是衡量灭菌物品质量的金标准,目前是一种可靠的监测手段.但监测方法不当,会出现阳性管不呈阳性反应,而出现阴性结果,使对比监测试验失败.失败原因:生物指示剂监测位置不当;铗碎试剂方法不正确;生物指示剂培养温度过高或过低;生物指示剂保存方法不当.改进措施:生物指示剂放于监测包中央,置于排气口处.铗碎生物指示管时应避免培养液遗漏,并使培养液将菌片充分浸泡.保持培养温度在46℃;选择正规厂家三证齐全的生物试剂存放于4℃的冰箱内保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总之,生物监测是保证灭菌物品灭菌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供应室必须制定严格的生物监测措施,完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以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杨兴华;曾凡明;黄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40例非婚龄分娩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了解非婚龄产妇分娩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非婚龄产妇资料,与同期住院产妇40例对照.结果 非婚龄产妇阴道分娩助产时使用器械助产机会增加,非婚龄产妇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较其他年龄产妇新生儿重度窒息多,新生儿体重均值较其他年龄产妇新生儿体重均值小.结论 加强计划生育国策宣传,减少非婚龄生育.

    作者:郭龙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乙状结肠冗长症2例

    病例1 女性,45岁,因腹痛、腹胀伴便秘7年人院.入院前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隐痛,进食后腹痛加重并腹胀,大便干燥,便后明显减轻.大便次数少于3次/周.长期采用通便药物治疗,效不佳.人院查体:发育良好,营养正常,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见肠型、蠕动波,未扪及包块,无气过水声.X线钡剂结肠造影示乙状结肠盘曲冗长,肠袢高点达L2水平与横结肠高度相仿.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乙状结肠明显扩张,长度增长,约70厘米,移位至右下腹部;予切除乙状结肠后,行降结肠、直肠端端吻合.术后病检:肠壁少量白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乙状结肠部分区域肌层厚薄不一,排列紊乱,肌间神经节细胞未见异常.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便秘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情况良好.

    作者:郑仲谨;陈理国;王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下颌副孔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下颌副孔的位置,探讨肿瘤细胞向下颌骨的播散途径.方法 对82例下颌骨内、外侧面下颌副孔进行研究并统计分析.结果 各标本之间下颌副孔数差异很大.内侧面:冠区出现率为57.32%,切迹区出现率为71.95%,髁区出现率为57.32%.上、中、下区出现率分别为73.17%,73.17%和98.78%.外侧面:冠区出现率为23.17%、切迹区出现率为32.93%,髁区出现率为37.80%;上、中、下区出现率分别为62.20%,62.20%和53.66%.结论 下颌副孔为口腔内和面部肿瘤播散到下颌骨的途径之一,未经放疗的病例应切除磨牙后区和冠状突而保留下颌骨的其余部分.

    作者:姚波;杨丽;王效杰;李宏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β-七叶皂甙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和甘露醇联合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63例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甘露醇+地塞米松对照组31例,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32例.结果 β-七叶皂甙钠十甘露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甘露醇十地塞米松对照组(70.97%).结论 β-七叶皂甙钠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有效,与甘露醇合用疗效更佳.

    作者:李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麻醉诱导药物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262例

    目的 观察复合应用静脉麻醉药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选择262例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完整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起效迅速,心血管反应较轻,苏醒快,术后无知晓存在.结论 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异丙酚、氯化琥珀胆碱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艾永凯;王瑛;刘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199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者中158例剖宫产,剖宫产率达79.4%(73.7%~85.2%).其原因有社会因素、胎儿窘迫、产科并发症等,而真正由于瘢痕原因需要再次剖宫产者仅10例,只占5.03%(1.99%~8.06%).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仍可以选择阴道试产,在掌握好阴道分娩指征、严密监护、病人配合和家属理解的情况下,是可以经阴道分娩的.

    作者:赵丽;王跃莲;刘琼芝;Cresdina MA;Arfredo TM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应用聚丙烯网片治疗腹股沟疝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应用聚丙烯网片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Lichtenstein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平均手术时间30.5min,术后并发尿潴留4例,切口感染1例,阴囊水肿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天,随访6~24个月,复发1例.结论 Lichtenstein手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且手术适应证宽的无张力疝修补方法.

    作者:蒋新卫;严小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体会

    住院医师培训是医疗学科发展和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作者多年来就住院医师培训摸索出一些经验,同时也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李传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