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芳一;李黎;徐达秀
目的 观察内镜下射频治疗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7例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采用内镜下射频烧灼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半年存活率及并发症.结果 射频治疗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总有效率97.8%,半年存活39例(82.9%),无重大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射频治疗是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一种有效的姑息疗法,价格低廉,可反复进行,并发症少.
作者:罗知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A125、EmAb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关系.方法 测定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简称巧囊)患者血清CA125、EmAb水平和进行痛经评分.结果 血清CA125水平与痛经严重程度呈正相关,EmAb水平与痛经严重程度无相关性.结论 CA125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朱小凤;蒋凤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一类依赖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PPARγ及配体具有抗炎特性,通过抑制NF-KB和AP-1信号通路,抑制COX-2的表达和转录因子Egr-1活化,在肺损伤中有保护性作用.
作者:何斌;何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平衡麻醉对食道异物取出术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在全麻插管下对60例有食道异物的老年病人行食道异物取出术.观察麻醉前、后,操作时1~10 min及术毕10分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平衡麻醉下食道异物均顺利取出,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小,术毕苏醒及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平衡麻醉下行食道异物取出术的老年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
作者:陈涛;罗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olic Suyndrome,MS)的冠脉病变特征及对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34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CAD合并MS组及单纯CAD组,分析比较两组间冠脉病变的评分及多支病变、左主干(LM)病变、弥漫长病变、分叉病变、急慢性闭塞病变的比例和接受支架术比例、平均支架数、支架平均长度、靶血管内径及推荐冠脉搭桥术的比例.结果 CAD病人MS患病率为34.5%,男女分别为33.3%、37.0%,MS组冠脉病变左回旋支(LCX)及右冠脉(RCA)平均评分、冠脉总评分、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RCA弥漫长病变比例、LCX及RCA分叉病变比例显著高于单纯CAD组,推荐血运重建及行搭桥术比例MS组显著高于单纯CAD组(70.0% vs 57.9%、16.7% vs 5.3%),LM病变、急慢性闭塞病变及行支架术的比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置入支架平均数及总长度MS组高于单纯CAD组,平均支架长度及靶血管平均内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AD合并MS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复杂程度及对血运重建的需求显著增加,需要合理的血运重建策略.
作者:李长龙;邹剑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而原发性扁桃体非何奇金淋巴瘤比较少见,若对该病认识、重视不够,极易造成漏诊及误诊.我院1995年9月~2005年9月共收治拟诊慢性扁桃体炎患者514例中病检发现4例扁桃体非何奇金淋巴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林甫;奉孝荣;吴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电视宫腔镜引导下联合B超取出常规取宫内节育环(IUD)失败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电视宫腔镜指导下取常规取环失败的IUD 44例临床资料.结果 44例宫腔镜检证实IUD位于宫腔内,均成功取出,成功率100%.结论 宫腔镜联合B超用于常规取环失败的节育环,定位精确,安全,成功率高,可为首选方法.
作者:徐琴;王志毅;刘振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在血液系统肿瘤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A,观察32例影像学有肝脏浸润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在治疗前后PA的变化,并与47例无肝脏浸润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对照组PA基本正常;21例有肝脏浸润的白血病、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患者的前白蛋白值(PA)明显降低,而11例有肝脏浸润的何杰金淋巴瘤(HD)患者PA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21例有肝脏浸润的血液肿瘤患者治疗前血清前白蛋白降低,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恢复正常,11例何杰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前PA升高,治疗后PA恢复正常,治疗前后PA不同.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PA)是判定肝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与恶性血液肿瘤的预后相关.
作者:罗静;曾东风;姚磊;梁雪;刘红;孔佩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维持重伤病人的生命,大限度地减轻创伤后的损害.方法 迅速准确地对伤情进行评估,维持并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妥善地固定及安全转运.结果 有效的院前急救,大限度地保证了病人安全,提高了医院的急救水平.
作者:王端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超声显像对早期诊断宫外孕的意义.方法 让患者充盈膀胱,取平卧位,显示子宫纵断及横断面,测量子宫大小,观察子宫内膜及官腔内有无异常,连续扫查双侧附件区及腹腔,观察异常回声.结果 经超声诊断的46例宫外孕中,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妊娠破裂40例,6例为黄体囊肿破裂.结论 B型超声能对宫内、宫外显示某些有意义的结构图象,对宫外孕的诊断提供了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任素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淋病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2145例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淋病的流行病学情况.结果 淋病发病年龄在21~40岁占82%.职业以个体或待业人员占51%,头孢曲松治疗转阴率97.8%,大观霉素治疗转阴率97.4%,氧氟沙星治疗转阴率94.1%.结论 头孢曲松、大观霉素治疗淋病至今仍为首选药物,耐喹诺酮淋球茵在本地区已产生.
作者:王华;李丰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对新时期护理人员认知与情感问题的分析,认为护理人员应通过学习、调节与提高自身情感商数,达到个体的协调,利于工作与人际的和谐.同时获得多系统支持.
作者:白倩;何清莲;赵玲霞;张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雷公藤多甙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应用.方法 对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1mg/kg·d分次口服.结果 完全缓解1例,显著缓解3例,部份缓解2例,无效1例.结论 雷公藤多甙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具有较好的抑制免疫反应及降蛋白作用.
作者:杨兵;周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口腔溃疡是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病时谈话疼痛,进食疼痛,吞咽疼痛,患者难以忍受.如果不能及时治愈,还有可能引起口腔感染.
作者:苟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标准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对59例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20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均定期化疗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 两组病人随访1~5年,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组随访51例,5年生存率为98.04%;对照组随访18例,5年生存率为88.88%.结论 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提高5年生存率,术后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自力;单逖奎;马世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方法 100例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分二组.50例治疗组(换血组),50例对照组(光疗+药物),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操作简单、安全、无明显并发症,可迅速清除血中游离的间接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纠正贫血,阻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小芸;彭云中;易冬玲;邓全敏;蒋丽;谢小平;李佳;辜艳;伍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西瓜霜喷剂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42例口腔溃疡患者采用桂林西瓜霜喷剂局部创面喷涂.结果 1~3 d愈合24例(57.14%),4天内愈合36例(71.0%),5天全部愈合.结论 桂林西瓜霜喷剂治疗口腔溃疡方法简便,疗效较好,用药安全,不失为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之一.
作者:李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乌拉地尔、多巴胺、呋塞米联合静滴治疗心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5例心肾综合征患者经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类药物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无效后,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乌拉地尔、多巴胺、呋塞米联合静滴,以7天为一疗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加用乌拉地尔、多巴胺、呋塞米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2%;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功能指标、血生化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 心肾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乌拉地尔、多巴胺、呋塞米联合静滴,显示改善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心肾功能.
作者:熊德高;岑本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错位尖牙的疗效.方法 先用方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间隙扩展,然后根据上颌尖牙错位情况,采用直接粘接或外科翻瓣导萌术,暴露错位尖牙的牙冠,粘贴托槽,再选择不同的方向和方法,对35颗上颌错位尖牙进行牵引治疗.结果 35颗错位尖牙除2颗因位置错位复杂拔除外,其余均导入牙列排齐,其牙髓、牙周情况正常.结论 通过对错位尖牙进行精确的定位,正确的应用外科导萌术,从适宜的方向进行正畸牵引,同时注意牵引力的大小和支持控制,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作者:韩红娟;王加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配合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4例患者分为3组,即氨甲喋呤(MTX)分次注射治疗29例(A组)、单纯中药治疗21例(B组)及MTX分次注射配合中药治疗34例(C组),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每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组较A、B两组能明显缩短血β-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日,提高治疗成功率(P<0.01).结论 MTX分次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对异位妊娠适用保守治疗患者的首选方案.
作者:王红英;万登敏;宋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