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芬;唐佳玉;裴小玲;黄桂香
目的 评估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58例,随访时间平均15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结果 平均骨性愈合时间5.2个月,远期疗效按马元璋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84.5%.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和固定作用,能明显减少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是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张宗明;张飞翔;李远文;代小平;肖勇;张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20例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与抗感染用药有关,所占比例高(83.0%);给药途径以静脉为主,占68.0%;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ADR约占50.0%,其次为消化系统损伤.结论 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素质培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王理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是血液净化治疗中危重病患者抢救的新技术,一般采用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建立血透用临时血管通路.
作者:周莉;秦伟;贺勇;宋海波;胡章学;米绪华;付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芬太尼对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行上肢手术病人70例,随机分为相等的两组,Ⅰ组:1.0%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Ⅱ组:芬太尼2 μg/ml+1.0%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各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ml.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后24小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记录麻醉期间MAP、HR、及SpO2的变化.结果 Ⅱ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Ⅰ组,Ⅱ组麻醉维持时间和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Ⅰ组,Ⅰ组与麻醉前比较MAP和HR在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增加,两组的SpO2在麻醉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 芬太尼用于臂丛阻滞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改善麻醉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邬瑞刚;陈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替哨唑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替硝唑联合灌肠每晚1次,连用4周为1疗程.结果 第1疗程结束后治愈16例(80%),显效2例(10%),有效2例(10%),有效率达100%;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替硝唑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安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黛;曲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手术治疗的风险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8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合并肝硬化有症状的结石性胆囊炎46例.并以同期接受开腹胆囊切除的无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手术用时延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多、平均住院日明显延长、平均医疗花费明显增加.但手术疗效确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症状消失,无病情复发,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近远期并发症.结论 肝硬化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是高风险手术,应当严格掌握适应证,肝功能应在术前达到ChildB级以上,并尽量避免急诊手术,部分胆囊切除术可以作为常规手术困难时手术方式之一.
作者:王跃;王守军;伍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缺血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血脂正常的慢性缺血性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他汀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或洋地黄),他汀组加用辛伐他汀(20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测定LVEF、TNF-α、NF-κB活性.结果 TNF-α、NF-κB活性与心衰程度相关,治疗12周后,两组TNF-α、NF-κB活性均下降,LVEF升高;他汀组较常规组变化更显著.结论 慢性缺血性心衰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影响相关细胞因子活性.
作者:罗贵全;邓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多周期化疗期间血管的保护措施.方法 选择120例乳腺癌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所选择的输液途径入组观察,将3组患者分别采用外周静脉化疗、外周静脉加PICC化疗、PICC化疗.结果 3种输液途径穿刺次数、所致静脉炎情况以及在化疗期间药物外渗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行多周期化疗期间早期置入PICC导管,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带给病人的痛苦,可避免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能够大限度地保护病人的血管.
作者:冯菊华;谭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HIV抗体初筛试验的准确率及HIV抗体初筛实验室质量控制要点.方法 用ELISA方法对新兵血清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将初筛阳性样本送全军艾滋病检测中心复检,得到反馈结果后与2005年和2004年假阳性率对比.结果 2006年新疆军区某部新兵HIV抗体初筛试验假阳性率(0.27%)明显高于前2004年(0%)和2005年(0.07%).结论 影响HIV抗体初筛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多,但是客观因素能通过严格规范、校准仪器等方法得以解决,而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自身的素质、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才是降低假阳性结果出现的关键.
作者:郑重;马永红;董路宁;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保障是以考核作为评价的监控手段,任何考核都是测量质量的尺子,按培训大纲的要求,构建有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结构并发挥其功能是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作者:孙庆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医院在护士中推广讲普通话,不仅给患者一种新鲜、愉悦感,也是一种顺应时代、尊重患者的表现,对促进护患和谐以及塑造医院良好社会形象等都具有重要价值.我院通过1年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与经验介绍于下,仅供借鉴、探讨.
作者:黄燕;孙云;祁红;徐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病例 男,55岁,因呕血、黑便6天伴腹痛1天,于2006年12月25日住院,患者既往有胰腺炎胰腺囊肿病史,曾输血治疗6次,无输血反应.
作者:李菊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我院近5年来婴幼儿血培养中病原菌的阳性率、种类及常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 无菌法采集静脉血5~10ml于双相瓶,摇匀置于35℃孵箱,每日观察培养基,是否有液体混浊,菌膜,斜面生长菌落等.阳性标本采用API系统进行鉴定.结果 从405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50株,总阳性率为12.3%(9.1%~15.5%),其中革兰阳性细菌46株,革兰阴性细菌4株;婴幼儿感染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43株葡萄球菌对常见抗生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苯唑青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69.8%,65.1%,60.5%,55.8%,53.4%,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结论 目前婴幼儿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属,其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药敏结果提示病原菌耐药性严重且广谱耐药.
作者:石来军;杨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甲磺酸加贝酯对急性胆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55例结石性胆囊炎胆绞痛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654-2 15毫克,甲磺酸加贝酯0.3克,静滴;对照组用654-2 15毫克,静滴.结果 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白细胞计数下降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3.3%)优于对照组(72.0%).结论 抗胆碱类药654-2和加贝酯联合治疗胆绞痛疗效优于传统抗胆碱类药物.
作者:马俊;魏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及异型性囊性扩张三种癌前病变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1004例胃镜活检患者进行随访及相关性研究.结果 异型增生274例中胃癌144例(52.6%),肠化生患者536例中胃癌32例(5.97%),异型性囊性扩张194例中胃癌20例(10.3%).结论 中、重度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囊性扩张与胃癌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这三种癌前病变.
作者:丁志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病例 男,45岁,农民,于2006年3月20日因车祸伤,急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患者呈浅昏迷状态.查体:神志不清,T37.2C,P 96次/min,R 24次/min,BP 90/60mmHg.眼睑青紫,面部呈熊猫眼征.
作者:唐莉;邓春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并发心脏损害的心电图改变及发生机理.方法 对20例EHF患者各个病期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窦性心动过缓8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偶发房性早搏2例,室性早搏1例,T波低平3例,不全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结论 EHA患者各个病期均可出现心电图改变,原因可能与病毒直接作用、免疫因素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有关.
作者:宋秋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为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的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总结13例鼻缺损患者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的成功护理经验.结果 13例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半年以上,额部瘢痕不明显,再造鼻外观效果满意.结论 良好的手术前后护理是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成功的保证.
作者:黄建琼;周敏;吴直惠;钟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胆道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为胆道结石病人的MRI及MRCP检查资料与B超、CT等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MRI及MRCP检查全部发现结石;50例均行B超检查,阳性30例;35例行CT检查,25例发现结石;15例行ERCP检查,2例插管不成功,8例成功插管并取石,2例未发现结石,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急性胰腺炎).结论 MRI及MRCP是无创无痛苦检查方法,在胆道结石的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忠;宋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以期更好地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49例初发儿童恶性淋巴瘤患儿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及统计分析.结果 49例患者中HD12例,NHL 37例.严格按照适应证选择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3例,均成功出院.移植患者中有1例死于放疗并发症,其余患儿均存活.结论 规范治疗是儿童淋巴瘤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难治复发淋巴瘤患儿的疗效,提高生存率.
作者:孔佩艳;严媚;陈幸华;刘红;刘林;张曦;高蕾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