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琼;周敏;吴直惠;钟艳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2例,行常规MR平扫、增强扫描及DTI检查.在ADC图和FA图上分别肿瘤周围水肿区、肿瘤强化区、邻近区域正常脑白质ADC值及FA值,在FA图上明确肿瘤与正常脑白质关系.结果 水肿区、肿瘤强化区ADC值和FA值与正常脑白质区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水肿区与肿瘤强化区之间比较,ADC值差异有显著性,FA值差异无显著.FA图上可清楚显示肿瘤实质区脑白质纤维破坏及与周围正常脑白质关系.结论 ADC值及FA值能帮助区分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与正常脑白质区,FA图能明确肿瘤与周围正常脑白质关系.
作者:张应和;李春芳;李良;陆巧葱;徐刚;胡海菁;梁文超;曹修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异基因移植后供者细胞白血病的发生是指移植后复发白血病来源于供者细胞,它揭示了二次白血病的发生过程.它的发生与移植后免疫功能紊乱、造血微环境异常、供者细胞的来源、EB病毒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罗静;曾东风;梁雪;孔佩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病例 女,40岁.因腹部包块伴腹胀2月入院.入院前两月腹部膨隆增大,感腹胀不适,无腹痛,无气促及呼吸困难,大便量少,小便次数多.查体:慢性病容,体温36.4℃,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mmHg.
作者:程湘;谢荣凯;陈正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射频治疗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7例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采用内镜下射频烧灼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半年存活率及并发症.结果 射频治疗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总有效率97.8%,半年存活39例(82.9%),无重大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射频治疗是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一种有效的姑息疗法,价格低廉,可反复进行,并发症少.
作者:罗知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病例 男性,24岁,因头痛12小时伴右小指麻木,于2006年9月19日入院.入院前一天大量饮酒致昏睡,具体有无外伤史不详.查体:意识Ⅰ级,GCS 15分,右小指及小鱼际区痛觉稍减退,左额顶部见1厘米铁钉尾,固定无活动.
作者:刘海川;王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溶栓前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1例AMI患者6小时内和溶栓后48小时血清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分析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间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MI患者溶栓前血清TNF-α和IL-6增高,IL-10降低.AMI患者溶栓前后相比,血清TNF-α和IL-6降低,IL-10升高.结论 细胞因子参与AMI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炎症反应,其溶栓前后的检测可作为AMI的治疗监测指标.
作者:张泽刚;刘建华;张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节律基因mPeriod1(mPer1)过表达,研究mPer1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mPer1基因转染入Lewis细胞.通过RT-PCR检测mPer1在Lewis细胞中的表达;采用Chemico 公司QCM(tm)24-Well Colorimetric Cell Migration Assay检测细胞迁移的变化.结果 与pcDNA3.1空质粒相比,pcDNA3.1-mPer1转染组mPer1表达增加,其迁移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结论 节律基因mPer1过表达能够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迁移.
作者:赵京卉;汪宇辉;刘延友;段志青;林丽;要然;朱小云;王正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临床麻醉工作中,臂丛神经穿刺一般用20厘米注射器携针头.笔者在临床实践及自身工作中运用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行臂丛神经阻滞,其结构见图1.
作者:华薇;廖志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缺血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血脂正常的慢性缺血性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他汀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或洋地黄),他汀组加用辛伐他汀(20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测定LVEF、TNF-α、NF-κB活性.结果 TNF-α、NF-κB活性与心衰程度相关,治疗12周后,两组TNF-α、NF-κB活性均下降,LVEF升高;他汀组较常规组变化更显著.结论 慢性缺血性心衰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影响相关细胞因子活性.
作者:罗贵全;邓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存在于骨髓中除了造血干细胞(HSCs)外的另一种干细胞,不仅直接参与生成造血微环境支持造血,在适宜的条件下还可发育、分化为具有支持造血功能的多种骨髓基质细胞.因其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细胞替代和基因治疗理想的细胞来源.目前,临床研究的焦点集中于BMSCs对造血微环境(HME)损伤的修复,从而促进移植后造血和免疫功能的重建.
作者:梁雪;孔佩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9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同期前路内固定14例,非内固定35例,对两组病例的疗效、并发症、病灶复发、后凸畸形矫正结果和随访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症状均明显改善,固定组植骨全部融合,病灶无复发,后凸畸形矫正明显优于非固定组,且卧床时间短,后凸畸形无加重.结论 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靠方法.
作者:刘建;雷云;何文祥;吴小平;程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西瓜霜喷剂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42例口腔溃疡患者采用桂林西瓜霜喷剂局部创面喷涂.结果 1~3 d愈合24例(57.14%),4天内愈合36例(71.0%),5天全部愈合.结论 桂林西瓜霜喷剂治疗口腔溃疡方法简便,疗效较好,用药安全,不失为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之一.
作者:李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儿童血液肿瘤治疗的目标是根治疾病.以危险因素为基础进行分型的规范化序贯治疗已使儿童血液肿瘤的治疗效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目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5年生存率(EFS)已达到80%~8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也可达40%;儿童何杰金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淋巴瘤的EFS也分别达到了80%~90%和60%~80%.
作者:孔佩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标本来源、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 对ICU分离的385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5株革兰阴性杆菌79.0%来自痰标本.非发酵菌占分离菌的61.0%,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高,占27.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除亚胺培南5.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8.1%外,其余多在8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三代头孢类耐药率43.2%~97.9%,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2.1%和15.8%;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在40%以上,阴沟肠杆菌耐药性更为显著,亚胺培南表现良好的抗菌效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53.2%和55.6%.结论 非发酵菌已成为ICU病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已达到相当严峻的程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张保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特征.方法 总结18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HSP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肾损害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SP冬春季节发病者占79.57%,有前驱感染或出现紫癜时伴有感染者占43.55%,肾脏损害发生率为37.63%,皮肤紫癜反复在非肾损组占14.66%,而在肾损组占58.57%,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者的肾损害发生率高.结论 HSP以学龄期男性儿童多见,发病诱因以感染占第一位,合并肾损害常见,皮肤紫癜反复或合并消化道症状明显者肾脏更易受累.尿4项蛋白能敏感地反映HSP肾受累情况,可作为HSP早期肾受累的敏感判断指标.
作者:胡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在血液系统肿瘤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A,观察32例影像学有肝脏浸润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在治疗前后PA的变化,并与47例无肝脏浸润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对照组PA基本正常;21例有肝脏浸润的白血病、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患者的前白蛋白值(PA)明显降低,而11例有肝脏浸润的何杰金淋巴瘤(HD)患者PA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21例有肝脏浸润的血液肿瘤患者治疗前血清前白蛋白降低,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恢复正常,11例何杰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前PA升高,治疗后PA恢复正常,治疗前后PA不同.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PA)是判定肝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与恶性血液肿瘤的预后相关.
作者:罗静;曾东风;姚磊;梁雪;刘红;孔佩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颈神经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50例甲状腺肿物患者采用颈深丛阻滞颈4横突一点法阻滞麻醉基础上,按颈浅丛不同入路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Ⅰ组选择胸锁乳突肌内侧缘中点进针;Ⅱ组选择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进针,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Ⅰ组效果满意者23例(92.0)%,Ⅱ组22例(88.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两组颈浅丛阻滞方法麻醉效果差异无显著性,但Ⅰ组采用的方法与Ⅱ组比较,具有标志清楚、易于掌握、安全系数大等特点,更适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莉;李继蒙;刘玉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内动脉分支的峰速与心率乘积诊断甲亢的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及核医学检查证实的4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19例亚临床功能低下(亚甲低)及2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并计算甲状腺内动脉分支的峰速与心率乘积(PBVH),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 甲亢组的PBVH测值高于亚甲低组、甲低组及正常组.若以PBVH≥70作为诊断甲亢的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7.8%,97.6%及97.7%,优于采用Vmax≥0.8m/s诊断甲亢的方法.结论 应用PBVH诊断甲亢,简单,实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张灌生;钟跃;张清连;丁燕;孙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由于医疗市场、医疗产品的特殊性,及医疗服务长期被作为福利性事业运行,导致了医疗成本的基础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医院如何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以达到以较少的耗费,获取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增强医院的发展能力,使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促进医院的经济发展.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42例,按Karlsson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病人获得1~5年随访,平均随访1.9年.优23例,良19例,差0例,优良率100%.无感染,钢板螺钉无松动折断,肩锁关节无再脱位.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一种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良好方法.
作者:黄吉林;刘勇;王彦川;石建宏;黄欣;聂枫;胡云洲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