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管减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刘清毅;李康宁;王冰;苟林

关键词:椎管减压, AF, 治疗, 胸腰椎, 骨折
摘要:目的观察椎管减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1年6月采用椎管减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7例,其中T114例,T1213例,L118例,L22例.高处坠落伤13例,车祸伤19例,重物砸伤4例,跌伤1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24个月,伤椎高度恢复,椎管内径正常,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椎管减压能充分解除脊髓压迫,AF固定能有效恢复伤椎高度,稳定脊柱.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剂量CT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价值

    目的对有窒息史及Apgar评分不良新生儿35例行低剂量CT扫描,探讨低剂量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与预后评估.方法低剂量CT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00KV,管电流100 mA,扫描时间1秒.双盲阅片,进行诊断及随访.结果 1.阳性率高,本组35例,CT诊断HIE26例,占74.3%,其中轻度18例,中度6例,重度2例.随访30例,正常24例,异常6例,其中单纯脑沟加深3例,外部性脑积水2例,脑软化灶2例,脑局限萎缩2例.死亡2例.2.图像对诊断无影响.结论低剂量CT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有重要价值.

    作者:伍燕;何孔明;王一斌;向敬池;蒋世明;贾培沂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在诊断腹腔脏器穿孔中的临床应用

    急腹症中各种脏器穿孔的超声诊断虽报道较多,却少见有统计学资料[1~3].我院通过超声、X线两种影像方法对86例腹腔脏器穿孔患者检出结果的比较,以探讨超声在这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虹宾;冯正雪;伏勇;邢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患儿,女,1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膝关节疼痛6月,伴发热、心累15天.入院查体:精神萎靡,心率126次/分,心律齐,心界扩大,第一心音低纯,遥远,可闻及心包摩擦音,肝脏肋下2 cm、剑突下3 cm,质中,不触痛,双足背凹陷性水肿;血常规WBC11.6×109/L N 0.82 L0.18,Hb 75g/L.

    作者:杨方政;田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B超诊断男性乳腺粘液癌1例

    病例报告患者,男,74岁.发现右乳包块1年+,右腋窝包块半年,于2003年7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右乳头区能触及一肿块,质硬,活动欠佳,皮肤表面红肿.

    作者:靳晓清;魏碧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甘孜地区消化系肿瘤3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甘孜地区近年消化系肿瘤的发病情况.方法对1996~2002年我院诊治的消化系肿瘤33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050例内窥镜检查所取得活组织标本中经病理科确诊为消化系肿瘤者330例.结论内窥镜检查对消化系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任康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癌癌基因与影像的相关性

    目的介绍与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的癌基因,并探讨他们与影像诊断和治疗的关系.方法了解与肝癌有关的癌基因,将影像医学与基因诊断和治疗相结合.结果众多的癌基因参与肝癌形成不同时期,肝癌有一定影像学表现,并能在影像监视下行基因治疗.结论现代影像学技术为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尚待进一步发展,如果能进一步研究影像学和基因表达的关系,必然会使影像诊断的质量跨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将为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开拓新的天地.

    作者:杨虹;周翔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剂量阿托品抢救乐果中毒1例

    患者女性,25岁,自服乐果200 ml后3小时被急送至本院急诊科.接诊检查:患者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瞳孔针尖大,脉搏扪不到,全身肌肉震颤,血压90/60 mmHg,立即洗胃(曾在当地洗胃,但因出现昏迷而中止)、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同时静脉注射阿托品20 mg,10分钟后再静脉注射阿托品20 mg,以后每20分钟静注射阿托品30mg,连续5小时,患者仍无反应;同时纠正呼衰、心衰,降颅压,处理肺水肿、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作者:熊献元;耿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致子宫穿孔多发性肠穿孔1例

    患者,女,25岁,因在乡村卫生所行人工流产术后15小时,持续性腹痛12小时急诊送入我院.入院后查体:T36 C,P120次/分,R26次/分,BP11.0/6.0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被动体位,急性病容.

    作者:马聪萍;李爱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创伤性危重病人的临床观察与监测

    创伤性危重病人多伴有创伤性休克,此类病人由于严重的创伤致机体失血、体液丧失、疼痛等,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机体内部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上的变化.

    作者:付云国;廖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了110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110例肝移植术后,超声正确诊断肝动脉栓塞3例、门静脉栓塞6例、下腔静脉栓塞7例、肝静脉狭窄1例、胆管并发症8例、胸腔积液79例、腹腔积液例78例、肝周积液31例,误诊肝动脉栓塞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肝动脉栓塞假阳性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罗燕;彭玉兰;文晓蓉;林玲;蔡迪明;马步云;邱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转位移植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临床应用

    选用带旋骼深血管蒂的髂骨瓣转位移植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可以预防和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不愈合,减少病员长期卧床不起的痛苦和其他并发症.现将本组36例病员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贾涛;李明;贾明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我院应用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328例,经体外震波碎石并排出结石和手术取石证实者共306例,诊断准确率达93.3%,现报告于下.

    作者:程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327例超声及临床分析

    我院1998年11月至2000年10月在3487例体检中共检出327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本文就其超声特征、发病机理、临床意义以及超声检测该病的价值进行讨论.

    作者:游英;杨清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前房积血218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各种类型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查阅我科从1993年至2003年10年以来医治的各种原因致前房积血218的临床资料,并行统计分析.结果外伤性前房血208例,占前房出血的95%,其它原因所致占前房出血的5%.并不同程度地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外伤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及角膜血染等并发症.结论卧床、包眼、降压及早期服用促进血液吸收药物,抗感染,有严重并发症者行早期手术治疗对保护视功能和减少并发症有明显效果.

    作者:王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 31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经常规治疗无效,给予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结果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提高PaO2,减轻呼吸肌疲劳,使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呼吸困难减轻.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较好的无创通气模式.

    作者:董琼;邓安彦;张旭晖;赵宏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提高对VAP的认识.方法 收集1999年9月至2003年9月入住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诊断标准分为发生VAP组和未发生VAP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及预后进行评价.结果共收集141例次,发生VAP组78例次,未发生VAP组63例次,发生VAP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VAP组(P<0.05);两组在年龄、APACHE Ⅱ评分相仿,而病死率却无差别(P>0.0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降低VAP的发生.结论 VAP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而是病情为重的一个表现.防治VAP的措施仍应采用.

    作者:葛颖;万勇;王大庆;苏小林;李俊英;陈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西部医学》投稿须知、其它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33例急性左心衰竭和肺水肿的抢救

    急性左心衰竭是在急诊室和院前急救中常见的危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严重阶段为急性肺水肿,死亡率极高.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成功抢救33例急性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莉;卓衍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45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应在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下按病因、临床分期综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SAP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早期手术11例,死亡6例(55.5%),早期非手术治疗34例,死亡3例(9%),择期手术无死亡.结论发病初期采用非手术治疗,第2、3阶段应用CT动态观察胰腺周围积液等情况,确定手术指征.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则强调B超动态观察,并加强对胆道疾病的治疗,减少早期手术,综合治疗中强调TPN的合理应用,及重要器官支持.

    作者:张旭;陈玉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氟喹酮类药物致呃逆2次发作1例

    患者:男,63岁.第1次发作于1998年6月,因腹泻在某医院接受氧氟沙星0.2静脉滴注,Q12 h治疗,用药当日,全身皮肤突发风团样荨麻疹,发痒难忍,同时开始出现频敏呃逆.即停用氧氟沙星,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头孢曲松1 g静滴Q12 h.

    作者:盛家琦;王华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