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华;吴畏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联合丙戊酸治疗对癫痫患者脑电图的改变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在科室就诊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丙戊酸钠注射治疗,首剂10 mg/kg,5min内静脉注射;而后以0.5~1 mg/(kg·h)持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行丙戊酸钠注射的同时,口服LEV片.治疗后24 h,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脑电图异常改变,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5.7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观察组有33例存在脑电图异常,治疗后25例得到明显改善,改善率为75.8%;对照组改善率为42.9%,两组改善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EV联合丙戊酸治疗对癫痫患者脑电图的改善以及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勇;费福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应用厄贝沙坦仍舒张压控制不佳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应用厄贝沙坦后舒张压仍控制不佳的原发性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n=60)和比索洛尔组(n=60),分别给予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或厄贝沙坦+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收缩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有效控制.比索洛尔组较氨氯地平组舒张压更低(P<0.05),且降低舒张压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比索洛尔可有效控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
作者:衡旭华;邹剑杰;李长龙;杨艳琳;张绩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螺钉内固定与张力带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医院确诊后治疗的1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病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67例采用张力带固定治疗,B组67例采用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后X线骨折部位愈合情况.结果 B组术后踝关节评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X线骨折部位愈合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与张力带固定方式相比,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踝关节骨折所需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患者术中失血量较少,降低手术风险,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情况,明显提高患者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临床疗效较优.
作者:邓桂;费福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及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对患者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48例,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CKC)42例,两组术后均完成TCT、HPV检测,有明确2年随访结果,比较不同术式治疗CIN的效果,分析TCT、HPV检测在CIN随访中的价值.结果 (1)LE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CKC组(P<0.05),两组锥切组织面积、切除组织深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术后6、12、24个月,LEEP组HPV转阴率略高于CKC组,TCT异常率略低于CKC组,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LEE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KC组(P<0.05),其复发率略低于CKC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微创优势高,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且TCT配合HPV筛查可降低漏诊率.
作者:景国梅;茅伟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赛洛多辛与非那雄胺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56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赛洛多辛治疗)和对照组(非那雄胺治疗)各78例,治疗4w后,比对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随访6个月后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大尿流率及前列腺体积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而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对照组为3.8%,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5%(P< 0.05).结论 赛洛多辛治疗老年前列腺良性增生效果相较于非那雄胺更佳且治疗后的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李文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解毒活血汤治疗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4例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解毒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退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测定治疗前后两组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钙(Ca)、血浆蛋白(Alb)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观察组治疗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1 w,两组各症状积分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Hb、Ca、Alb上升,WBC降低(P<0.05),而观察组这些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解毒活血汤治疗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缩短退热时间,改善患者实验室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丁想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RI超清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诊断及鉴别诊断胃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34例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胃部疾病患者,利用1.5T MRI扫描仪行常规MRI平扫、r-FOV DWI与常规视野(c-FOV DWI)扫描(b=1000 s/mm2),对病变区与正常胃壁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别采用r-FOV DWI与c-FOV DWI图像测量.同时由2位影像诊断医师采用盲法利用4分法,分别对r-FOV DWI及c-FOV DWI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比较.结果 观察者主观评分r-FOV DWI为(3.47±0.50)分,明显高于c-FOV DWI的主观性评分(2.63±0.79)分(P<0.05).2位影像诊断医师对r-FOV DWI与c-FOV DWI图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06);r-FOV DWI与c-FOV DWI在正常胃壁、胃腺癌、胃炎、胃淋巴瘤及胃异位胰腺上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的r-FOV DWI对诊断及鉴别胃部病变有较好的效果,将两者结合使用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作者:马翔;杨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病例 男,35岁,因“反复发热伴全血细胞减少2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症状,伴头昏、乏力,动则心累、气紧,无腹痛、腹泻、尿痛及出血表现.院外查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血脂TG升高,给予头孢抗炎、阿昔洛韦抗病毒及激素治疗1 w后体温正常,但1个月后患者再次发热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 ℃,贫血貌,脾大Ⅰ线13 cm,Ⅱ线18 cm,Ⅲ线8 cm.
作者:陶黎;傅红春;潘琳;练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超声技术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妊高症)孕妇左心功能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医院孕检的孕妇1591例,根据妊高症筛查结果分为非妊高症组(n=1510)和妊高症组(n=81),两组均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查评估左心功能,用Echo Pac-120软件分析得到所有心肌节段圆周应变、径向应变、纵向应变.根据妊高症组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A组49例予以规范孕期保健,B组32例予以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妊高症组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显著高于非妊高症组(P<0.05);妊高症组扭转角度峰值、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收缩末期扭转角度、解旋减半时间均显著高于非妊高症组,解旋率显著低于非妊高症组(P<0.05);妊高症组心肌阶段圆周应变、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峰值均显著低于非妊高症组(P<0.05).A组产后出血、死亡、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二维斑点超声技术可准确评估妊高症孕妇左室扭转运动情况,应注重对妊高症孕妇的孕期保健,改善妊娠预后.
作者:徐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运用外搽何氏杜五液结合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运用外搽何氏杜五液结合手法(擦法、推法、拨法、点按法、手法牵引)治疗坐骨神经痛共52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520例经治疗后,痊愈352例,占67.76%;显效126例,占24.31%;有效40例,占7.66%;无效2例,占0.27%.结论 将何氏杜五液作为按摩介质与手法推拿相结合,可使何氏杜五液的渗透力直达患处,加强了药物的活血通络、祛风湿、止痹痛的作用.同时手法推拿又能纠正小关节等局部解剖结构的异常,解除神经根的局部粘连、水肿、充血等病因,松解软组织粘连和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病理性产物的代谢.两相结合,既减少了手法推拿时对局部皮肤的摩擦刺激等不利因素,又促进了何氏杜五液的渗透吸收,因此,疗效比单一方式更佳.
作者:郑磊;吴信访;李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慢性牙周炎(C P)对脂糖代谢的影响及利拉鲁肽联合门冬30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P并发情况分为A组(单纯T2DM,n=102)与B组(T2DM合并CP,n=80).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B组再进行分组,B1组为门冬30治疗方案(n=37),B2组为利拉鲁肽联合门冬30(n=43).比较B1组与B2组治疗前后的FPG、2hPG、HbAlc、TG、TC、HDL-C、LDL-C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FPG、2hPG、HbAlc、TG、TC、LDL-C均高于A组(P< 0.05);B1组与B2组治疗前各项糖脂代谢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B2组FPG、2hPG、HbAlc、TG、TC、LDL-C均低于治疗前及B1组治疗后(P<0.05).B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3%,B2组为2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的存在易导致T2DM患者血糖与血脂代谢的进一步紊乱,需重视对CP的治疗.联合应用利拉鲁肽与门冬30对T2DM合并CP患者进行干预,可使血糖与血脂指标获得更大幅度下降,效果更佳.
作者:周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胎儿宫内窘迫、轻度窒息对新生儿早期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妇产科分娩且存在胎儿宫内窘迫、轻度窒息症状的128例单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高危类型分为胎儿宫内窘迫组(A组,n=72)和轻度窒息组(B组,n=56);另选择同期分娩的120例足月单胎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C组).记录3组出生后的Apgar评分;行为期6~12个月随访,观察比较3组体格发育差异;新生儿出生后第3、6、12个月时,采用新生儿标准化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估3组智能发育水平.结果 (1)出生后1 min、5 min,3组Apgar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组>A组>B组;(2)在为期6~12个月的随访中,3组头围、身长、体重等体格发育情况及CDCC评分等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也是C组>A组>B组.结论 胎儿宫内窘迫、轻度窒息等可能影响新生儿的体格和早期神经系统发育,造成智力、体格发育迟缓等问题,尤以轻度窒息的影响更大,需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连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锁骨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同定的疗效.方法 对16例经手法复位外固定效果欠佳的儿童锁骨骨折早期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统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8 w,骨折均愈合,锁骨外形恢复满意,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创伤小,值得推广.
作者:陈一平;姚一民;李兴鑫;檀臻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入硬化治疗不同类别盆腔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0例女性盆腔囊肿患者,超声检查共发现171个囊腔,根据术后囊腔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5组,分别是单纯卵巢囊肿组(37个囊肿)、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组(14个囊肿)、输卵管积水组(15个囊肿)、输卵管和盆腔脓肿组(35个囊肿)和单纯盆腔包裹性积液组(70个囊肿).5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无水乙醇注入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5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其中术后第1个月时,5组治愈率分别是59.46% 、50.00%、33.33%、37.14%、34.29%;术后第3个月时,5组治愈率分别是75.67%、78.57%、26.67%、34.28%、35.71%;术后第6个月时,5组治愈率则分别是81.08%、85.71%、26.67% 、31.43%、35.71%.在术后6个月中,以单纯卵巢囊肿和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的治愈率高,与其他3组比较有优势明显(P<0.05).结论 对于盆腔囊肿患者,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入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单纯卵巢囊肿和卵巢内膜异位症囊肿的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1年后改为单抗血小板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PCI治疗的1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DAPT治疗1年后用药情况分为A组(n=64)和B组(n=62);A组继续使用DAPT疗法,B组改为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PCI术后12(T1)、18(T2)及24个月(T3)时,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凝集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抑制率)、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变化情况,比较PCI术后12~24个月内心脏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 与T1时比较,在T2、T3时,A组各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B组血小板凝集率、血小板计数水平则较T1时显著提升,血小板抑制率及APTT、PT、TT等凝血指标水平则较T1时显著降低(P<0.05).PCI术后12~24个月内,两组心脏事件及颅内出血、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黑便及上消化道出血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PCI患者DAPT1年后改为单抗血小板治疗,可在不增加心脏事件发生风险的同时,降低出血事件发生概率,临床应用可行性较高.
作者:赵发兵;陈泽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行口腔修复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磨牙缺失15例、前牙缺失45例,均行可摘局部义齿或固定桥义齿修复,观察组磨牙缺失18例、前牙缺失42例,均行义齿种植修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 w内的基牙出血指数变化、牙体功能开始恢复时间及总治疗时间;并通过1年的随访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基牙出血指数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牙体功能开始恢复时间和总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并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的满意度也都明显较高(P<0.05).结论 种植义齿修复技术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良好,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秀芳;童兴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近年来,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率呈逐渐增加趋势,导致医护人员与HIV感染者接触机会增加,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1].尤其是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可能不了解患者HIV检测结果,往往疏于防护,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更大[2].为了加强HIV初筛阳性患者急诊手术职业防护管理及护理规范,笔者就近5年来医院急诊手术治疗的28例HIV初筛阳性患者的护理职业暴露及其防护管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燕;张长梅;王丽君;黄毓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CT脑灌注“点征”预测自发性脑内出L(sICH)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收集CT脑灌注成像结果显示有“点征”和无“点征”特征的sICH患者各50例,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临床观察和有效随访3个月,回顾性比较两组预后差异.结果 首次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糖水平、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基线血肿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随访3个月,观察组血肿增长>6 ml、血肿增长>33%及血肿增长>12.5 ml患者占比分别为48.0%、60.0%和34.0%,均高于对照组的8.0%、12.0%、4.0%(P<0.05),观察组早期神经恶化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8.0%、38.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0%、8.0%(P<0.05).结论 CT脑灌注“点征”对sICH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具有较好预测作用,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大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320排CT后处理工作站体积测量功能在肝癌术前残肝体积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原发肿块型肝癌患者术前进行320排CT三期增强检查,并进行后处理重建,对肝脏动脉系统、门静脉及肝静脉系统进行血管成像,根据外科手术需求对全肝体积、肿瘤体积、预切除肝脏体积及残肝体积进行定量测量.术后采用水测量法测量切除肝脏体积,并对肝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21例术前评估预切除肝体积与术后水测量肝体积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肝功能受损较术前增加4例,其对应残肝体积率为38.5%-65.5%,平均为47.2%.所有患者术后随访生存均超过2个月.结论 320排CT后处理工作站体积测量功能可对活体肝脏体积作出准确术前评估,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乔赞峰;杜飞舟;顾明;徐元昌;何次;蒋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用物资采购管理是提高医院运营效率、保证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成本支出的重要工作.按照中央军委和总部关于深化改革、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建设现代后勤等系列战略部署,建立“管采分离”的阳光、公正、可信赖的物资采购制度,进一步规范物资采购行为和运行秩序,提高依法廉洁采购执行力和物资保障质量效益等新要求,医院于2015年7月成立医用物资采购中心,改变医用物资采购的多头分散、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实施全院医疗设备与信息化设备、医用耗材与器械、诊断试剂等医用物资及其维护保养服务的集中招标采购,实现了医院物资采购人力、物力、财力配置的优化,从制度上大限度地减少采购环节滋生腐败.经过1年的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效,笔者将这一基于“管采分离”的医用物资集中采购模式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罗跃全;郭继卫;李碧元;谢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