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何氏风湿痹痛散治疗背肌筋膜炎99例

陶熙;贺前松;于顺龙

关键词:风湿痹痛散, 背肌筋膜炎,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外敷何氏风湿痹痛散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8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9例.治疗组在患处外敷何氏风湿痹痛散治疗,对照组在患处外贴奇正消痛贴膏配合口服洛芬待因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7%和91.9%,而对照组分别为33.3%和8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敷何氏风湿痹痛散治疗背肌筋膜炎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高,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某大型中医院近5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2013年我院129 26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共发生医院感染3456例,感染率2.67%,5年间医院感染率逐年下降(P<0.01).医院感染率前3位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20.39%)、肿瘤科(12.98%)和老年病科(11.59%);感染部位前3位为下呼吸道(55.49%)、上呼吸道(16.17%)和泌尿道(12.38%).共分离病原体1390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居前3位的革兰阴性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掌握了院感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制订院感监控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还应该进一步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重视医务人员手卫生,减少不必要的侵人性操作,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文胜;陈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护理体会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bowel endometriosis,BE)是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至肠道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痛经、盆腔痛、性交痛,伴排便痛、便秘、便血、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1-2].腹腔镜手术不仅能够探查病灶,同时可切除病灶,缓解临床症状,成为目前治疗BE的主要手段[3-4].然而,腹腔镜手术治疗BE的护理相关报道较少,为了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BE的护理方法,本文对16例腹腔镜手术治疗BE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罗志弘;陈慧;曾剑君;李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克拉霉素联用硝呋太尔栓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克拉霉素联合硝呋太尔栓对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6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片联合硝呋太尔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70% vs.69.77%)(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下腹坠胀不适、阴道分泌物多、泌尿系统感染等临床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原体阳性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克拉霉素联合硝呋太尔栓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有利于抑制局部病原菌的增殖,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石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人工耳蜗是一种特殊的声电转换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入患者耳蜗,刺激患耳残存的听神经,使患者产生某种程度的听觉[1].人工耳蜗植入术是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力语言康复有效的方法,主要对象以儿童为主,年龄在3岁左右好,因为这个时期是小孩接触外界开始学习的佳时期[2].人工耳蜗植入前后患者与家属的配合程度,术前准备是否充分,术后病情观察、伤口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都与手术成功与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非常关键.本文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洋梅;于维秀;郑天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42例(患牙93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45颗)采用全瓷体修复,对照组21例(48颗)采用复合树脂体修复.修复后6、12个月复查,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依据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评价标准(USPHS),修复后6、12个月,观察组边缘适合性、颜色匹配性、边缘染色、固位、牙龈健康指标评级为A级患牙所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时,两组表面质地差异也较为明显,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 以全瓷体对上颌前牙牙体缺损进行修复,效果优于复合树脂体,值得推广.

    作者:何珍;熊建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ERCP干预时机探讨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ERCP)技术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治疗中的合适干预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0年1月~2013年6月100例经ERCP治疗的ABP患者资料,按照从发病到内镜治疗时间分为A组(<24 h治疗组)65例,B组(>24 h治疗组)35例,分别对两组术后的腹痛症状完全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血清淀粉酶、肝功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腹痛症状完全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血清淀粉酶、肝功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短于B组(P<0.05);A组出现并发症6例(9.2%),B组出现并发症10例(28.6%),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BP应按急诊规范尽早行ERCP治疗,患者病情康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作者:赵露;张丙印;刘丹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车祸伤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

    病例 男,58岁,因“车祸致全身多处损伤5h”,于2014年9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h骑摩托车与迎面行驶的货车相撞,头部撞于1 m高货车前玻璃,当即摔倒,立感头部、腹部、左下肢剧痛,左下肢活动不能,急诊于我院.查体:神志清楚,心率98次/min,血压110/86 mmHg;脊柱正常生理弯曲,棘突及棘突旁无压痛、叩击痛;外耳道口见泥沙污染,右耳道见血迹,全身可见多处软组织挫裂伤;腹平软,全腹无压痛,骨盆挤压征阳性;双侧下肢不等长,活动受限,左小腿中段肿胀畸形,骨摩擦感明显.

    作者:刘涛;曹小织;李家速;喻云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米力农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效果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米力农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 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米力农治疗,治疗组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米力农治疗,治疗20 d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状况与随访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1%(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和舒张末内径及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含量都有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死亡、心肌梗死及靶血管重建等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米力农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可更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近远期疗效,其作用可能与调节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的表达有关.

    作者:毕云;郭贤利;毛艳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治疗肥胖患者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肥胖患者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输尿管结石伴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便秘、疼痛、下肢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肥胖患者输尿管结石,碎石效果比较好,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善龙;贺利明;张永升;赵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型一次性牙垫对麻醉及急危重患者抢救的价值

    目的 探讨新型改良式一次性牙垫对麻醉及急危重患者抢救的价值.方法 将2010年8月~2012年2月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急危重抢救行紧急气管内插管的3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6例和对照组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一次性牙垫固定气管导管,观察组采用新型改良式一次性牙垫固定气管导管.分别于插管固定前和固定2h、4h、6h、8h时,评价两组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并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气管导管固定后,两组PLI和GI均显著增长(P<0.05),但观察组各时点PLI和GI均显著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观察组固定气管导管操作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导管移位、牙垫松脱、口腔黏膜损伤、口腔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型改良式一次性牙垫固定气管插管导管,其操作简单、不易脱落、口腔并发症少,能够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国巨;王锦秀;周平明;刘幸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研究

    电磁辐射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直接影响,WHO已将电磁辐射列为必须控制的公害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电磁辐射生物效应基本原理和3种机理,重点综述了电磁辐射对神经系统、细胞增殖和生长、肿瘤形成、基因表达和转录、心血管系统等生物效应研究成果,后阐述了电磁辐射在疾病治疗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佳;潘辉;谢沛兴;曹勇成;李方园;孟飞;孙磊;刘晋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VIG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溶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溶血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使用IVIG联合常规疗法,每日监测患儿体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记录治疗前后患儿红细胞计数、总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患儿体内CD3+、CD4+和CD8+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在治疗各时间点的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红素的日均消退量也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RBC、Hb和HCT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而观察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显著下降(P>0.05),且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2d后,体内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28 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对照组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无显著变化.结论 IVIG治疗新生儿溶血效果确切,虽短期内可能会影响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但治疗结束后会很快恢复,对患儿影响不大.

    作者:周小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发生乳腺恶性叶状肿瘤1例

    病例 女,49岁,因左侧乳腺肿物切除8年,再发3个月入院.8年前因患者发现左侧乳腺乳晕下方有一肿物,约“乒乓球”大小,就诊于我院,经查阅病历,临床诊断为“左侧乳腺纤维腺瘤”,行左侧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术中、术后均未行病理切片检查.3个月前患者发现左侧乳腺原手术切口区可触及一约“鸡蛋”大小的包块,无疼痛,无发热,无乳头溢液等;因无疼痛,未引起患者的重视,未到医院就诊,也未行任何处理.近半月来患者感觉包块有逐渐增大趋势,遂于2013年8月就诊于我院.患者既往有先天性脊柱侧弯病史,脊柱呈侧弯畸形,双下肢畸形,有轻度的活动障碍,能扶拐活动.

    作者:唐言华;吴正阳;赵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左炔诺孕酮对EM患者肿瘤标志物及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血清CA125、HE4、CA199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EM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加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达那唑胶囊200 mg,2次/d;实验组予以左炔诺孕酮12.5 mg,1次/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卵巢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两组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而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CA125、HE4、CA199水平逐渐降低,而FSH、LH水平逐渐升高,E2水平逐渐降低,且实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左炔诺孕酮能够降低EM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宋水清;赵立红;黄瑜嫒;曹玲莉;刘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对老年患者全麻后智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智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腹部手术治疗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丙泊酚辅助全麻,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辅助全身麻醉,观察与记录两组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与手术均顺利,两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应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都处于正常范围内,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术后24h的智力评分均下降(P<0.05),在术后72 h恢复术前水平,而治疗组术后24h与72 h的智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过敏反应、呼吸抑制、心律失常、持续性低血压、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全麻对老年患者智力的影响比较小,同时能够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长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KRP联合输尿管镜对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等离子电切术(PKRP)联合输尿管镜对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MFR)、残余尿量(RU)、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及出血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两组IPSS和QOL评分及RU容量均降低,而MFR均升高(P<0.05);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IPSS和QOL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两组MFR和RU容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输尿管镜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成辉;刘海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儿护理中的作用体会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十二指肠水平部被压迫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脊柱之间,引起十二指肠近端梗阻的一种疾病,临床又称十二指肠瘀滞症[1].该病的治疗一般需要长期禁食和体位治疗,而儿童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常导致心理情绪上的改变,影响疾病的发展和预后[2].我院于2014年10月收治1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术后因情绪紧张、焦虑导致病情复发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宇;史小英;张婷;冯利;刘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穿透性窦小梁切除术与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穿透性窦小梁切除术与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住院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8例78眼,治疗组给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穿透性窦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4%和94.9%,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同时治疗组术后1d与术后7d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d的视力和中央前房深度都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术后7d治疗组的术后视力与中央前房深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的前房出血、角膜水肿、前房渗出、后发性白内障、低眼压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穿透性窦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也具有很好的成功率,能更有效地控制眼压,有利于视力与中央前房深度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辉;孙静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22例(23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方案,于治疗完毕后随访3年,观察记录患眼矫正视力的变化情况,并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FFA),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22例(23眼)中,5眼术后注射部位结膜下端少量出血,在短期内均自行消退;术后无一眼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1w~36个月后,患眼视力有所降低,但与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w~24个月,患眼眼底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呈持续下降趋势;术后12、24、36个月CRT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CFT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对患眼视力无明显不良影响,且有助于患眼黄斑区及中心凹的恢复,治疗有效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甘小林;黄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中的应用

    我院于2008年11月正式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于2012年开始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融入到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经过不断改进,实现了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及时上报、分类分级统计、分析整改、效果追踪,大大减轻了原来由科室手工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导致的科室分析整改及护理部指导评价时间延后的问题.“以过程管理为基本方法”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目的在于强化过程管理[1].我院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设计,就是为了更加规范科学地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的过程管理.实施以来,护士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快捷方便,护士长在科内组织分析后,在网上就可上报护理部,整个上报、整改、追踪时间为1w,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自愿上报率,同时加快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进程.

    作者:彭小兰;邓淑芬;于丽娜;江珉;曹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