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氟烷麻醉在儿童扁桃体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项绪强

关键词:七氟烷, 麻醉, 儿童, 扁桃体切除术
摘要:目的:观察七氟烷(凯特力)吸入麻醉用于儿童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效果。方法:ASA I~Ⅱ级、择期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儿童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A组)和异氟烷组(B组)各40例。A组患者麻醉诱导采用吸入七氟烷+静脉给药的方式,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吸入3%的七氟烷,B组患者麻醉诱导采用吸入异氟烷+静脉给药的方式,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吸入2%的异氟烷。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2min、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时及苏醒时患者的HR、SBP、DBP、SPO2、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麻醉前相比,B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时以及苏醒时的HR增快(P<0.05),而SBP、DBP、SPO2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无显著差异(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时以及苏醒时的HR增快(P<0.05),而两组患者的SBP、DBP、SPO2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诱导时咳嗽、屏气发生率较高,苏醒时间长(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儿童扁桃体切除术时麻醉平稳,不良反应少,苏醒迅速。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预防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是一种慢性的疼痛性病症,主要是肌肉和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粘连并有刺激痛点又称触发点或扳机点形成,又被称为肌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肌肉劳损,多发生于骨骼肌,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给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为了预防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我们进行了如下调查。

    作者:黄怡;许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7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痰培养检出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患者痰培养检出菌的分布以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7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痰培养和药敏性检测。结果:76例患者痰病原菌检出结果发现,阳性患者为49例,占64.47%;分离病菌49株,其中多的三种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5株,占30.61%;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占12.24%;鲍曼氏不动杆菌5株,占10.2%。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病原菌多的三种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鲍曼氏不动杆菌,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作者:郭海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8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记录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患儿中治愈55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70%;随访1年,2例患儿发生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4例咽喉疼痛患儿,1例声音嘶哑,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支气管哮喘经过及时诊断与有效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急性发作期症状,控制发作,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索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7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除外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氨茶碱,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陈明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果,比较哪种切除手术对患者伤害小。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至2013年间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5例,采取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5例。主要对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长、手术中的出血情况、并发症状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发现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术中出血量非常少,明显低于采取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并且前者并发症少,患者在术后没有给身体造成的太大损伤,不用长时间住院,。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在上述这几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

    作者:朱桂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黄连提取物抗细菌内毒素作用

    目的:探讨黄连提取物影响细菌内毒素的作用。方法:以细菌内毒素为致热原,观察三种不同剂量(0.10g/kg,0.08g/kg,0.06g/kg)的黄连提取物对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影响;另外,以2EU/ml的内毒素溶液给小鼠腹腔注射,观察三组不同剂量的黄连提取物对内毒素所致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黄连提取物三个剂量组的家兔平均体温变化要明显低于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黄连提取物三个剂量组的小鼠死亡率均明显降低,且小鼠的平均死亡时间均明显延长。结论:黄连提取物对细菌内毒素导致家兔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2EU/ml的内毒素所致小鼠死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可明显延长小鼠的死亡时间。

    作者:丁然;初明;裴军;张明波;肖鹏;刘晓妍;谢少华;翟艳君;初正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提高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的探讨

    分析影响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的因素,提出通过改变发药模式、改善服务态度、增加服务小举措、加强药师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实施绩效考核等举措加强门诊药房的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晴;吴紫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乌拉地尔对高血压全麻插管期血液动力学、BIS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高血压药物乌拉地尔对丙泊酚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和BIS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腹部手术病人60例, ASAⅠ-Ⅱ级,分为乌拉地尔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在麻醉诱导期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6mg/kg;Ⅱ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2mg/kg、芬太尼3μg/kg,顺卡0.2mg/kg,OSS/A评分0级施行气管内插管。术中持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结果:Ⅰ组与Ⅱ组在气管插管后1min时的BIS分别为37.24±8.54和53.33±7.5,前者与插管前相比无显著性改变,而后者则较插管前有明显增高并延续至插管后5min(P〈0.05),插管前、插管后1min、插管后5min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插管后10min组间无差异。Ⅰ组与Ⅱ组的SBP、DBP、MAP和HR在插管后1min和5min,均较插管前明显上升,Ⅱ组的SBP变化较Ⅰ组更明显。Ⅱ组HR分别为89.33±18.5bpm和87.33±16.57bpm,MAP分别为101±2.05mmHg和99.67±2.12mmHg,Ⅰ组HR分别为88±2.21bpm和84.33±8.08bpm,MAP分别为93±2.12mmHg和91±1.73mmHg。两组相比,Ⅱ组的血流动力学显著性上升(P<0.05),且其组间的显著性差异延续至插管后10min(P<0.05)。结论:乌拉地尔能减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并抑制插管后BIS反跳。

    作者:于刚;严建娥;侍海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麻醉后寒战的新研究进展

    寒战是机体为了抵御外界寒冷刺激而产生的肌肉收缩和痉挛性发抖,是机体维持正常体温,保证正常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引起寒战的原因有很多,如气温、疾病、药物、麻醉、手术等。本文主要对麻醉后寒战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处理措施以及预防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佟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氧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氧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院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单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组45例,给予口服阿奇霉素的同时加氧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用药前、后分别检测末梢血嗜酸粒细胞(EOS),对用药前EOS增高者治疗10天后复查EOS。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EOS较对照组治疗后ESO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阿奇霉素同时加用氧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阿奇霉素治疗。

    作者:白永亮;樊畇秀;王睿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240例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2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呼吸机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住院天数等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郑涵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的舒适护理

    随着现代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改进,长期通过血液透析来维系生命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上升。而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存活期。因此,探讨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护理十分重要,能够为患者接受安全、舒适地治疗提供一定的保障。

    作者:沈菊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透护士在血液透析安全中的作用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加入到血液透析队伍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透析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透析安全日益成为血液透析中心的工作重心。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现有机器27台,CRRT机一台,在编血透护士9名(包括护士长),每日需完成七十左右人次的血液透析任务,人员少,机器配备不足,房间布局不甚合理。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得到治疗,作为护理工作者,只有提高护士整体素质,通过护士的努力,保证血液透析安全有效完成,成为血液透析中心工作的重点。

    作者:闫绍莹;毛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几种丙型肝炎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质量分析

    目的:了解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质量情况。方法:选用三种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抗-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对40份来自医院的抗-HCV阳性病人血清(以雅培i1000检测结果为准)、40份常规体检抗-HCV阴性血清、1份上海市临检中心抗-HCV室内质控品进行检测。从而对三种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相对符合率及精密度进行分析。结果:三种国产试剂灵敏度均达100%。其中试剂盒A和试剂盒C的相对特异性均为97.5%,相对符合率均为98.75%。试剂盒B的相对特异性与相对总符合率均为100%。三家厂家试剂CV分别为14.8%、13.3%、10.9%。结论:国产抗-HCV酶联免疫试剂灵敏度已符合要求,特异性及精密度的提高依然是主要问题。影响试剂盒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批次试剂盒在使用前应注意抽检,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阳性结果应做两次检验,避免假阳性结果的报出。

    作者:张倩岚;张健;刘晓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儿科门诊的腹泻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予口服补液盐补液及思密达修复胃肠粘膜;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与8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黄琴;蒋菊萍;蒋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羟苯磺酸钙治疗血栓性外痔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治疗血栓性外痔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血栓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羟苯磺酸钙0.5g,1日2次,疗程10天。观察血栓性外痔症状、体征及肛门局部栓塞痔核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结论:羟苯磺酸钙能促进淋巴回流、抑制血细胞黏附、改善微循环,减轻局部炎症。

    作者:张春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胸部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胸部损伤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重症胸部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资料。结果:痊愈55例,死亡4例,3例因病重转院。结论:对重症胸部损伤患者先要维护好生命体征,及时处理伤口和血气胸等急症,配合各专科会诊抢救,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83例PTC患者施行手术治疗,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患者死亡;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2例,饮水呛咳1例,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暂时性低钙3例,乳糜瘘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随访1年,无复发、转移患者。结论:手术是PTC的主要治疗手段,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术后给予综合疗法,预后良好。

    作者:刘国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玻璃酸钠注射液用于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玻璃酸钠注射液用于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病例选取为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之间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200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行人流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及益母草颗粒口服,观察组10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宫腔灌注,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粘连发生率为9.0%,对照组则为22.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两组患者宫腔粘连的程度对比上来看,观察组患者主要为轻度粘连,中、重度粘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宫腔灌注预防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粘连发生率和粘连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付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正畸牵引用于牙周病导致的牙列拥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正畸牵引治疗牙周病导致的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为2012.1-2013.4之间我院收治的21例牙周病导致的牙列拥挤患者,通过正畸牵引有计划的拔出患牙来增加局部硬组织骨量,为邻牙提供充足的牙槽骨,达到改善患者牙齿形态和软组织结构的目的。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牙齿排列整齐,间隙关闭良好,患者牙齿松动度降低,牙龈边缘整齐。结论:正畸牵引治疗能够有效增加牙槽骨高度,改善牙床软组织结构来为后续邻牙提供必要的排入条件,减少牙周病患牙给牙列造成的影响,达到排列美观龈缘整齐的目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秦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