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纯成;周钢;李远洪;张林
流程化沟通方式简称CICARE,即接触(Connect)→介绍(Introduce)→沟通(Communicate)→询问(Ask)→回答(Respond)→离开(Exil)的英文首字母缩写[1].它是以流程的方式指导护士通过相应的步骤和程序与患者进行沟通.患者在手术前所表现出的不良应激反应,具体表现为代谢率增高、皮质醇分泌增加、血压升高和需氧量增加等相关症状,严重干扰手术和麻醉顺利进行,并给患者带来负性心理反应,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巨大的危害[2].为提高全科护士的沟通技巧,提高患者满意度,2013年1月,我科进行术日晨访视时引入CICARE沟通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娟;阳娟;杨梅芳;叶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高渗盐水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将2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静脉输入方法给予患者高渗盐水治疗.A组给予总量为100 ml,浓度为7.5%的盐水治疗,输液时间30 min;B组给予总量为50 ml,浓度为15.5%的盐水治疗,输液时间20 min;C组给予总量为30 ml,浓度为23.5%的盐水治疗,输液时间10 min.用药前至用药6h持续监测患者颅内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脑灌注压及渗透压;治疗7d后测试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后3组的颅内压力均显著降低(P<0.01),而C组的颅内压力降速快,在0.5h时便可达到低,且可降低到1.6 kPa,显著低于A、B两组的2.2 kPa和1.9 kPa(P <0.01).其降压效果持续时间长达4h,且治疗7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仅为(13.97±3.41)分,显著低于A、B两组(P<0.01).3组血浆渗透压均无显著变化,且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 ml、浓度为23.5%的盐水,可有效降低其颅内压力,作用迅速,降压时间长,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董玉贵;赵立斌;周学伟;谢铁钢;孙胜;李宏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经根管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派丽奥)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术后不同时间X线变化,以评价派丽奥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方法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52颗,所有患牙术前摄X线根尖片,经基础牙周治疗,开髓揭顶,Protaper系统逐步深入法根管预备,按根管预备时间随机交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派丽奥经根管-根尖-牙周途径给药,对照组采用常规氢氧化钙根管封药,同时牙周袋内注入派丽奥对患牙进行治疗.两组均采用冷牙胶侧压充填,摄片观察术后0d、3个月、6个月的根尖片(平行投照)显示的根尖暗影的大水平直径(X)和垂直方向的直径(Y)以及牙槽骨吸收的大垂直高度(H)和大水平宽度(L)的变化.结果 术后0d,两组的X、Y、H、L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6个月,实验组的X、Y、H、L缩小范围较同时间对照组的更大(P<0.05),且时间越久,缩小差异越大.结论 经根管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且较传统氢氧化钙封药根管表现出更好的远期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冬梅;熊萍;陈丹;孙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肱骨中远端骨折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肱骨中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方式分为锁定加压钢板组(A组)32例和重建钢板内固定组(B组)36例,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臂肿胀程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恢复率.结果 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B组明显多于A组(P<0.01),术后1d上臂水肿程度B组更重(P<0.01),住院时间A组短于B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A组更短(P<0.01);两组手术并发症情况:A组断钉1例(3.13%);B组断钉2例,钢板断裂3例,合计发生率为13.89%.A组总优良恢复率高于B组(P<0.05).结论 高原地区肱骨中远端骨折用锁定钢板固定更利于骨折的恢复.
作者:文朝远;魏林节;叶东平;贾锋涛;王飞;杨仕吉;范应磊;郭启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院骨科是全军骨科创伤研究所,现有手术病区8个,床位320张.因科室医疗技术先进,吸引了大量周边群众前来就诊,2012年度门诊量达85 164人次,入院量达11 362人次,手术9835台次.大量的就诊患者与有限的床位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不仅增加了病房的收治压力,给患者也带来了心理和经济方面的负担.为缓解患者住院困难,减少术前待床日,现有的住院治疗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我院于2013年1月设立骨科术前留观病区,床位40张,主要收治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通过1年的运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开展优质护理模式报告如下.
作者:周智;徐晓燕;房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病例 男,25岁,平素体健,一次在8 km越野考核临近终点时突然晕倒,约1 min后神志渐清醒,自觉胸闷、胸痛、头痛、头晕.送到旅医院经吸氧及对症处理,患者上诉症状缓解后归队休息.第2d患者出现乏力、全身酸痛、厌食、偶有恶心,未引起重视;第3d因上诉症状加重再次就诊.查体:体温36.5℃,脉搏7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0/75 mmHg,精神尚佳,体格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肝、胆、胰、肾)未见异常,肝功正常.血常规:红细胞4.0×1012/L,血红蛋白125 g/L,白细胞15.5×109/L(中性0.82).尿常规:pH酸性,蛋白(+),白细胞1~2个/HP、红细胞1~3个/HP.
作者:熊正荣;吴斌;蒲勇;杨士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确保野战卫生装备聚焦战斗力、生成战斗力,2007年全军先后配发了XCY2002-1/200型多功能野战X线诊断车.该型X线诊断车操作简便、野外拍片机动性强,且具有一定射线防护能力,平时适用于机动至体系部队偏、散、远营连哨所开展健康体检X线专项检查;战时或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时,适用于机动到任务区域快速展开实施大批量伤病员X线检查.
作者:向劲松;杨萌;曾居华;张林林;张永媛;李泉;李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源性病变而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病症,以眩晕、平衡失调、颈肩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1].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以椎动脉机械压迫及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的血管痉挛为目前较公认的致病因素[2-3].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有年轻化的趋势[4].因其病因复杂,故治疗方法多样,笔者将近年来临床治疗颈性眩晕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温伯平;王海强;苏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初步估计,全世界AF患者已超过3300万人[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它将成为一个更加普遍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2].AF是中风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与致死率密切相关[3].目前,用于恢复AF患者窦性心律的药物主要包括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是其疗效差强人意.在>1年的随访中,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仅为30%~70%[4].而且,这些药物同时也存在致心律失常和心外毒副作用等不良反应[5-6],其安全性也限制了其使用.因此,更好地认识AF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向,对提高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非常重要[7].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异常的钙离子(Ca2+)调节是AF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8-10].
作者:吴鹏;刘星;范忠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临床上外科医生有时候要求麻醉医生将中心静脉压(CVP)降到5 cmH2O或以下进行肝叶切除术,旨在通过控制中心静脉压,减少术中出血和获得更好的预后[1].真的需要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进行肝叶切除术吗?现结合1例控制性LCVP肝叶切除术大量出血病例进行探讨.
作者:李娜;王云华;李琪;鲁成润;麻伟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双嘧达莫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7月~ 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双嘧达莫治疗,观察组给予双嘧达莫联合疏血通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MMSE评分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照组(P<0.01).(2)治疗后观察组的Bathel指数(BI)评分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照组(P<0.05或P<0.01).(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 (P <0.05).结论 双嘧达莫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玉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持续床旁血液净化联合早期削痂植皮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3例重度烧伤并发ARF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积极补液抗休克、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早期削痂植皮及持续床旁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等综合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7、14、21 d血生化指标、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3d开始,患者Hb、WBC、Scr、ALT、AST、血钾、TNF-α及IL-6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尿量明显增多(P<0.05);治疗后7d开始,BUN及mALB与治疗前相比也明显降低(P<0.05),IL-10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P<0.05).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综合治疗无死亡病例,早期削痂植皮存活率为(96.1±3.8)%,患者住院时间(31.5±8.2)d.治疗后5~20d进入多尿期,平均(10.2 ±5.0)d,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持续床旁血液净化联合早期削痂植皮等综合治疗,可有效纠正重度烧伤并发ARF患者的内环境紊乱,恢复肾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柯海文;沈运彪;夏来启;姚尚圣;李金玺;周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高血压患者的体成分,分析其特点,进一步探讨高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70例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成人7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腰围、内脏脂肪面积(VFA)、节段肌肉量、骨骼肌含量等体成分指标.另测量血压,抽空腹血检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 实验组体脂(25.19 ±4.24)%、腰围(91.12±6.52)cm、VFA(103.35±8.10)cm2,均高于对照组的(23.11±4.23)%、(88.64±5.96) cm、(89.58±9.88)cm2(P <0.05);下肢肌肉量(18.16±2.05)kg,低于对照组的(19.73±6.10)kg(P <0.05).其他体成分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腰围、VFA与HDL呈负相关(P<0.05),与TG、CHO及血压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人体体脂百分比的增多及腰围、VFA的增大,与高血压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春瑶;李硕;冯怀志;黄鹏;彭婷婷;陈琼;刘颖;张意;王薇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念下的治疗在维和军人严重创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国第11批赴黎维和二级医院收治了3例严重创伤患者,遵循损伤控制理念治疗,回顾分析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损伤控制治疗后,2例已痊愈出院,1例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康复中.结论 在国际维和军人这个特殊群体中,根据维和二级医院的体系特点,对于严重创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治疗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我军在联合国各地维和医院借鉴.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对大理(海拔1976 m)和香格里拉地区(海拔3280 m)健康人群进行血液流变学和血沉等指标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香格里拉健康人群无论男女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全血还原黏度、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均高于大理地区健康人群(P<0.05),而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两个地区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香格里拉健康人群的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低于大理健康人群(P<0.05).结论 随着海拔的升高,低氧越严重,人体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全血黏度也相应增高,提示高原人群血液具有“浓、黏、聚、凝”的特点.
作者:子建文;李倩;张玉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蛇毒生物活性成分众多,主要包含蛋白酶和多肽,二者占了蛇毒干重的约90%~ 95%[1-2].随着蛋白分离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蛇毒中的许多生物蛋白活性成分也逐渐地被分离纯化出来,人们在生物活性功能、毒理学、药理学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将蛇毒中有效的药用成分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上.目前针对蛇毒中所含的有效药物活性成分所展开的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主要集中于抗血栓、止血、降压、抗癌和止痛药物方面.
作者:张志晓;谢振锋;胡挺松;崔庆华;郑颖;范泉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在高原偏远地区利用直升机空运医疗后送休克期重度烧伤伤员的经验,为今后类似伤员的空运医疗后送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对2010年12月5日道孚草原火灾中因救火受伤的3例伤员(其中1位为特重度烧伤,2例为轻伤),在当地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直升机在休克期内完成空运医疗后送任务的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经验总结.结果 经过积极的准备和组织,在后送全程的各项保障下,全部伤员安全后送至目的地.结论 准确的评估病情、周密的保障预案和精细的途中监护,是在高原地区开展重度烧伤伤员空运医疗后送的必要条件.
作者:李先慧;黄涛;刘德贵;王晓娟;张彦标;薛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唑来膦酸和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OP)的疗效.方法 110例绝经后妇女OP患者,随机分入唑来膦酸组(5mg/年)和阿仑膦酸钠组(70 mg/w),疗程为24个月.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腰椎L1~4、全胯和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BMD)值,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24个月后,两组患者在上述3个部位的BMD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唑来膦酸组在腰椎L1~4、全胯等2个部位的BMD值增加幅度显著大于阿伦磷酸组(P<0.05).阿仑膦酸钠组在治疗12个月后,VAS评分较其治疗前开始有显著下降(P<0.05);唑来膦酸组在治疗6个月后较其治疗前开始有显著下降(P<0.05),且VAS评分的降幅均较同期阿仑膦酸钠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OP,疗效优于阿仑膦酸钠,安全性相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泽瑶;王以容;陈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儿童下颌骨颏部或体部对冲性损伤所致的髁突骨折未经适当处理,可继发颞下颌关节(TMJ)强直,进而影响下颌骨的正常发育,主要表现为患者面下1/3短小、口内咬合关系错乱、张口受限,严重者可呈典型的“鸟嘴”畸形,致使固有口咽腔体积缩小、舌后坠等,导致上气道狭窄,并常伴有较为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并严重影响患者进食、发育、面容及生存质量.我科于2011年6月~ 2014年6月采用内置式牵张成骨技术联合关节成型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伴严重小下颌畸形患者11例,针对患者疾病、诊疗特点,采取有效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田文艳;马东洋;曹健;陆皓;马彩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近期疗效及1、2、3年的累积生存率.方法 296例经临床确诊的PHC患者应用OPEN式KLF-A型体部伽玛刀进行治疗,平均PTV边缘剂量为3.5~5.0 Gy,GTV边缘剂量为5.5 ~7.0 Gy/d,瘤体中心剂量为8.0 ~ 10 Gy/d,根据肝功能状况连续治疗6~10 d,以后连续随访3年.按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结果 296例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2.8% (245/296);小肝癌(直径≤5 cm)1、2、3年累计生存率为81.2%、70.1%、43.3%,大肝癌(直径为5~20 cm)为84.3%、40.5%、28.1%;3年生存率为51.5%;放射性肝损伤发生率为7.1%,无放射性相关死亡病例.肝功能状况是决定生存期的重要因素,Child-Pugh A级的生存期明显高于B级(P<0.05).结论 OPEN式KLF-A型体部伽玛刀对PHC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作者:吴盛荣;毛树权;黄凤鸣;肖茜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