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萍;张莉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克林霉素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人血浆中克林霉素含量,检测条件为:色谱柱:Inertsil ? DOS-3 C185μm 硅胶柱(250 mm ×4.6 mm);流动相:乙腈/0.05 M KH2PO4=30/70(v/v),流速:1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04 nm,进样量为100μl。结果血浆中克林霉素浓度在0.20~1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0.9998),低检测浓度为0.20μg/ml,方法学回收率为82.42%~89.37%,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15%。结论此方法专属、准确、灵敏度高,样品处理过程简便,适合克林霉素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唐冰;周娅琳;韩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对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3年8月在结核科就诊的15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氧气组、空气组、超声组,各50例。3组均予以抗痨综合治疗措施,且用相同的雾化液,即:异烟肼、阿米卡星。氧气组予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空气组使用空气雾化吸入,超声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观察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种雾化吸入方式对肺结核的治疗都有效,但氧气组、空气组的治疗效果优于超声组(P<0.05);氧气组与空气组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种雾化吸入方式对肺结核的治疗都有效,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比超声雾化吸入更适合肺结核患者的吸入治疗。
作者:董书梅;赵良义;闫宝环;钟晓华;孟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中毒及所致的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前后脑电图(EEG)相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2013年确诊的84例CO中毒患者EEG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6例出现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对比其中毒期和迟发性脑病发生后的EEG变化。结果 CO中毒患者EEG异常率为85.7%,DEACMP患者EEG异常率为66.7%;EEG异常程度与患者中毒昏迷时间、年龄、有无并发症、发病前有无既往史、病情严重程度、首次行高压氧( HBO )治疗时间和HBO疗程长短高度相关,并且EEG异常程度越重,其预后越差。结论 EEG对CO中毒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脑损伤程度及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岳晓;杨正辉;刘瑜;廖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口腔疾病是部队常见病、多发病,美军曾对38890名士兵的口腔疾病进行统计,因口腔疾病造成每个师每年损失战斗力近18720人次[1]。因此,健康的口腔状况对于保持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了解并掌握我院保障体系部队官兵口腔卫生情况,为官兵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并建立我院口腔健康研究资料库,我科于2013年7~8月对驻渝某团1124名男性官兵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检查的方式,针对龋病、牙龈炎、牙周病、口腔溃疡、第三磨牙阻生、颌面部外伤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口腔卫生习惯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雷涛;郑加军;李瑛;彭庭莉;谢良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逐年升高,牙体大部缺损及牙列缺失是老年人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对于大部分牙体缺损及无牙颌患者,特别是下颌无牙颌患者而言,传统义齿已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种植覆盖义齿不但能够改善传统覆盖义齿的固位不良、咀嚼效率低下、疼痛无法调改等问题,而且因其使用范围更为广泛,正逐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针对无牙颌患者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的学者经过广泛的临床研究认为,两颗种植体固位的下颌种植覆盖义齿具有良好的固位性和稳定性,能够达到良好的远期修复效果[1]。近年来,另有部分修复学者提出了单颗种植体固位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临床研究,认为单颗种植体在某些特殊患者人群中能够使用,并也能达到与两颗种植体固位的种植覆盖义齿相近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而言,这种设计还能够减少一定的经济成本[2-3]。笔者将通过种植位点设计、患者满意度、咀嚼功能、固位性和稳定性、并发症等方面,对下颌单颗种植体固位的覆盖义齿的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丁浩;李焰;张建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 BOT)的病理特征,并探讨其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49例BOT患者术后标本做病理学特征研究,并对其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BOT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8.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51.0%)。组织病理学分型:黏液性肿瘤占55.1%,浆液性肿瘤占38.8%,其他病理类型占6.1%。10例病理切片中发现微乳头或间质微浸润;5例伴腹膜种植性生长,其中4例为非浸润性种植,1例为浸润性种植。本研究组共3例复发,占6.1%,且均伴有微乳头生长或间质微浸润。结论 BOT病理类型主要为黏液型及浆液型,部分病例可出现微乳头生长或间质微浸润及腹膜种植。微乳头生长、间质微浸润与腹膜种植为复发相关因素,首诊发现以上病理特征者需注意术后长期随访。
作者:蒙兴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褥疮是指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一旦发生褥疮,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经济负担,甚至加重病情,延长疾病康复的时间,严重时还会因继发感染危及患者的生命。国内外研究表明,蜂蜜可通过控制创面感染、提供创面营养、清除坏死组织、抗炎、调节创面愈合相关细胞因子,以及提供“湿性”环境等多途径促进创面愈合[1]。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对68例Ⅲ度褥疮患者应用蜂蜜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霞;马平兰;张文娟;李健英;王旭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 EMR)及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8例结肠较大隆起病变(直径≥1 cm)进行活检,病检提示为管状腺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的,再行EMR或ESD术,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所有38例早癌及癌前病变均成功切除送检,完整切除率为97.37%(37/38);病理结果:中度异型增生17例,重度异型增生11例,癌变10例(其中1例结合术后病检结果追加了外科手术治疗);术中明显出血者EMR 0例,ESD 1例,明显出血率为0.26%(1/38);38例均未发生穿孔,术后1、6、12个月复查,无一例复发。结论 EMR及ESD术切除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乔丽娟;徐辉;陈虹彬;蒋明德;汤善宏;贺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联合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检测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按照确诊结果分为宫内正常妊娠组( A组)35例、宫内妊娠自然流产组(B组)30例、异位妊娠组(C组)65例,对3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β-HCG等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和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 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子宫内膜厚度与β-HCG的联合检测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各组单项检测的符合率(P<0.05)。结论采用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联合β-HCG检测,可显著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正确率,降低误诊的风险,临床应用价值价高。
作者:陈倩;黄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急性心绞痛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心绞痛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都较治疗前减少,发作的持续时间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研究组中,显效36例(72%),改善10例(20%),无效4例(8%);对照组中,显效18例(36%),改善12例(24%),无效20例(4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可显著提高临床常规药物治疗急性心绞痛的疗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缩短疼痛时间,从而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此联合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许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高速公路驻点急救护理是我院2008年与云南省交警队合作开展军警共建绿色通道以来,为及时抢救高速公路上交通伤伤员而实施的院前急救中的一个护理急救部分,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伤急救工作主要由驻点护士完成。高速公路驻点护士主要负责现场急救、途中监护与院内衔接过程的院前急救任务,其工作时间长、实践性强、风险大,加之急救环境险恶、病种多样复杂、不可预知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高速公路驻点护士工作的高强度性和高压力性。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拟了解高速公路驻点护士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想法,以期为医院管理者加强院前急救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郭建梅;凌云霞;商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预选卫生士官培训作为一种特殊的以提高岗位任职能力为宗旨的职业教育[1],具有突出的军事职业性、岗位指向性和应用实践性[2]。培训对象的主体是刚完成新训的新兵,没有卫生从业经历,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要达到能使学兵“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并在培训后掌握基本医药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目的,就必须了解并把握学兵的培训需求。为了解预选卫生士官培训需求,以便今后改进教学方法和组训方式,笔者就预选卫生士官培训需求对某军医大学学兵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李泓霖;王勤;谢建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电解质(钠、钾、氯、钙)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FC患儿为观察组,观察组内依据一次热程中惊厥发作的次数分为A(1次)组和B(≥2次)组。另选择40例有发热症状但无热性惊厥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TnI及电解质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钠、血钙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钾、血氯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中,B组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血钠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1),而血钙、血钾、血氯水平,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热性惊厥可引起患儿心肌受损,抽搐次数越多,心肌损害越严重。电解质紊乱可能是热性惊厥的重要诱因,低血钠可能是热性病程中惊厥多次发作的诱因之一。
作者:杨珍珍;许亚红;郭特鎏;康英;何业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西藏高海拔地区过去10年脑出血的基本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以西藏军区总院2002~2012年收治的脑出血病例每5年分成一组,对前后二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后5年组与前5年组对比,住院人数从2002~2007年的年均61例增加至2007~2012年的年均143例,男性比例从75%下降至66%,而女性比例从25%增加至34%(P<0.01);吸烟患者比例从38%下降至29%(P<0.01),而应用降血压药物患者的比例从13%上升至27%(P<0.01);住院时间从21 d缩短至16 d(P<0.05)。出院时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 mRS 0~3分的患者比例从43%上升至58%(P<0.01),而mRS 4~5分的患者比例从46%下降至34%(P<0.01)。结论虽然近年来西藏地区脑出血就诊人数增加,但总体呈现出预后改善的趋势,其原因可能与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医疗设备的改善和治疗方式的改进有关。
作者:李泽文;潘冬生;邱克军;秦妍;贾红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指在股前外侧区域以旋股外侧动脉(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 , LCFA)为血管蒂的皮瓣,广泛用于修复头颈部、四肢及躯干的软组织缺损[1],被冠以"万用皮瓣"之名。修复的病例年龄小至17个月[2],大至103岁[3],切取的皮瓣大面积达到38 cm ×24 cm[1]。随着穿支皮瓣研究的深入,该皮瓣逐渐受到重建外科的青睐,笔者就该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临床应用等做一综述。
作者:舒伟(综述);夏德林(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结核性胸膜炎的镜下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科2011年9月~2014年1月经胸腔镜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的3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性别及镜下病变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腔镜下表现为:胸膜弥漫性充血、水肿5例,胸膜粟粒样、白色结节14例,胸膜腔内纤维苔素沉积及粘连带12例,胸膜肥厚呈多房性5例。发病1个月以内的结核性胸膜炎镜下多见于2、3期,病理抗酸阳性率高,经过抗结核治疗后预后均较好,未出现明显的胸膜增厚、粘连。发病>1个月的结核性胸膜炎镜下多见于3、4期。病理结果以肉芽肿性炎并干酪样坏死为主,经过抗结核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胸膜增厚、粘连。结论胸腔镜是尽早诊断结核性膜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胡绳;田坤;张定涛;田德兴;李小玉;肖贞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200例母婴ABO血型不合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E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娩结局、不良反应情况和孕妇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0%( P<0.01);观察组异常分娩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对照组为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所分娩新生儿均未发生畸形,两组新生儿NBN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的疗效和分娩结局均明显优于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E治疗,且茵栀黄口服液在孕妇中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司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1月,采用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冲压伤5例,电锯伤2例,切削伤2例。皮瓣切取范围1.5 cm ×1.5 cm~2 cm ×5 cm。术后给予抗感染、扩血管、解痉等处置,术后1~3 w依据肌腱损伤情况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患者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临床疗效评定分级,优7例(77.78%),良1例(11.11%),差1例(11.11%)。结论该皮瓣血管恒定,供区瘢痕小,术后外观功能恢复良好,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高翔;梁晖;周中明;严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10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P<0.05);两组的LVEF、LVEDD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更改善(P<0.05或P<0.01)。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心肌缺血等不适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人文环境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及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家医院23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倦怠量表、自编职业认同量表进行调查研究,评估医院人文环境对护士职业倦怠、职业认同的影响。结果二甲医院、管理者激励肯定管理模式、医师正向评价、患者及家属积极肯定下,护士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评分明显高于三甲医院、管理者僵化管理、医师轻慢消极评价、患者及家属消极评价的护士。结论医院等级、管理者激励肯定、医师正向评价、患者及家属的积极肯定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提高职业认同感。
作者:夏芳;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