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绳;田坤;张定涛;田德兴;李小玉;肖贞良
高脂血症是指血中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等水平过高,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不少人是由于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心血管疾病是导致飞行员停飞的主要原因,占停飞飞行员总数的49.25%[1]。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来指导军队飞行员的高脂血症的防治,旨在提高飞行员的健康,延长其飞行年限,有效提高战斗力。
作者:钟梁;康晓曦;汤亚昕;田卫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系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月刊),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51-1361/R,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0188),以大16开本发行。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论著、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卫生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调查报告、短篇·个案等。热忱欢迎军内外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积极投稿。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并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基因及rs120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急诊室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3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11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含量;以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RFLP)方法测定rs1205基因的多态性;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的分布趋势一致,差异不显著(P>0.05);重度患者的hs-CRP含量显著高于轻、中度两组(P<0.05);rs1205基因型与脑梗死病情程度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含量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密切相关,rs120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之间未见相关性。
作者:罗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利用尼帕病毒(NiV)的N基因进行原核表达,探讨NiV N蛋白作为检测NiV存在的抗原的可能性。方法利用pET-28a(+)作为表达载体,构建pET-NiV N重组质粒,通过IPTG诱导使其表达蛋白,并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原核表达NiV N蛋白的检测。结果通过PCR、酶切和连接反应,成功构建N蛋白的pET-NiV N重组质粒,大小为1596 bp;利用IPTG诱导pET-NiV N重组质粒在宿主菌中表达N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55 kD有特异蛋白条带,与蛋白预计大小相符,经Bandscan软件扫描分析,重组蛋白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2%;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55 kD的条带显色良好,证明是本实验所需要得到的目的蛋白。结论使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NiV的N蛋白,为其进一步的抗体制备、活性鉴定及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梁栋;涂长春;石清明;张超雄;陈锚锚;邓成玉;范泉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妊高征产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106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产妇46例为观察组,无剖宫产史产妇60例为对照组A,另选择同期足月分娩的健康产妇100例为对照组B,比较3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妊娠结局:观察组早产、剖宫产、子宫破裂、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及围产期小儿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P<0.01);对照组A早产、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B(P<0.01);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A胎盘早剥、急性肾功能衰竭、左心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HEILP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P<0.01);不同妊娠高血压类型妊娠结局比较: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低出生质量儿发生率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P<0.01),而轻度子痫前期组又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高血压产妇妊娠结局预后不良,孕晚期应加强监护,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张纪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口腔疾病是部队常见病、多发病,美军曾对38890名士兵的口腔疾病进行统计,因口腔疾病造成每个师每年损失战斗力近18720人次[1]。因此,健康的口腔状况对于保持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了解并掌握我院保障体系部队官兵口腔卫生情况,为官兵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并建立我院口腔健康研究资料库,我科于2013年7~8月对驻渝某团1124名男性官兵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检查的方式,针对龋病、牙龈炎、牙周病、口腔溃疡、第三磨牙阻生、颌面部外伤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口腔卫生习惯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雷涛;郑加军;李瑛;彭庭莉;谢良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本院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临床组、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临床组给予培哚普利8 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阿托伐他汀钙20 mg;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8 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3组均服药半年。运用ELISA法测定应用药物前后各组血清IL-8、IL-1β浓度;超声测定用药前后颈部血管IMT厚度。结果实验组和临床组IL-8、IL-1β浓度及IMT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组较实验组的IL-8、IL-1β及IMT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IL-8、IL-1β表达的水平及IMT,培哚普利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有加强抗炎作用。
作者:梁彦丽;王先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急性心绞痛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心绞痛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都较治疗前减少,发作的持续时间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研究组中,显效36例(72%),改善10例(20%),无效4例(8%);对照组中,显效18例(36%),改善12例(24%),无效20例(4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可显著提高临床常规药物治疗急性心绞痛的疗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缩短疼痛时间,从而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此联合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许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脐动脉检查妊娠期糖尿病( GDM)并发子痫前期( PE)对脐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GDM孕妇患者60例,PE孕妇患者40例,GDM并发PE孕妇患者24例,对3组生产前1~2 w的脐动脉血流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搏动指数( PI)、血流阻力指数( RI)、收缩时期和舒张时期大血流速度比值( S/D)。结果 GDM+PE组的PI值、S/D值、RI值均高于GDM组和PE组(P<0.05),而GDM组与PE组之间上述3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查GDM并发PE患者脐动脉血流指标简便快捷、准确,对临床医师了解及评估母婴情况有极大提示作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 EMR)及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8例结肠较大隆起病变(直径≥1 cm)进行活检,病检提示为管状腺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的,再行EMR或ESD术,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所有38例早癌及癌前病变均成功切除送检,完整切除率为97.37%(37/38);病理结果:中度异型增生17例,重度异型增生11例,癌变10例(其中1例结合术后病检结果追加了外科手术治疗);术中明显出血者EMR 0例,ESD 1例,明显出血率为0.26%(1/38);38例均未发生穿孔,术后1、6、12个月复查,无一例复发。结论 EMR及ESD术切除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乔丽娟;徐辉;陈虹彬;蒋明德;汤善宏;贺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前,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其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等[1]。其中,睾丸退行性病变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男性在40岁以后,每年血清中的睾酮水平会下降1%~2%,到近70岁时仅为峰值的20%[2]。睾丸退行性病变的作用机制有睾丸内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睾丸内皮素-1及内质网应激等,而围绕上述机制为治疗靶标的相关研究也正在开展,主要有基质金属蛋白酶靶标、内皮素靶标、炎性细胞因子靶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氧化酶靶标等。
作者:刘嘉;聂超;曾庆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 BOT)的病理特征,并探讨其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49例BOT患者术后标本做病理学特征研究,并对其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BOT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8.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51.0%)。组织病理学分型:黏液性肿瘤占55.1%,浆液性肿瘤占38.8%,其他病理类型占6.1%。10例病理切片中发现微乳头或间质微浸润;5例伴腹膜种植性生长,其中4例为非浸润性种植,1例为浸润性种植。本研究组共3例复发,占6.1%,且均伴有微乳头生长或间质微浸润。结论 BOT病理类型主要为黏液型及浆液型,部分病例可出现微乳头生长或间质微浸润及腹膜种植。微乳头生长、间质微浸润与腹膜种植为复发相关因素,首诊发现以上病理特征者需注意术后长期随访。
作者:蒙兴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护理查房( nursing checking wards )是护理工作中基本、主要的活动之一,是通过查阅病历、护理查体、询问患者及家属等方式来收集资料,然后提出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评价,归纳总结[1]。临床常见的护理查房类型包括临床业务性查房、教学查房和常规评价性查房[2],三种查房类型分别以总结工作经验教训、典型病例带教、护理程序实施情况为侧重点。在护理查房的实施过程中,我科结合普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特点、科室工作特点和护士构成特点及学习需求等,采用情景再现护理查房的方式,将三种护理查房类型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全科护士掌握科室危重患者及特殊病例的护理要点,了解护理程序的实施,巩固各种专科疾病护理的相关知识,锻炼各层次护士的语言组织、幻灯制作等综合表达能力,有效提高科室护士的专科水平和服务质量。
作者:陈亭;詹丹丹;卢嘉渝;刘文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院前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7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对象,进行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测量波幅和时间;检测血清中心肌酶谱指标。结果远程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的P波、PR波、QRS波、T波、QT波时间均无差异,Ⅱ导联、aVF导联、V1导联、V3导联、V5导联的P波、QRS波、T波时间均无差异;心肌梗死患者V1导联的QRS波和T波的振幅大于健康者[(1.352±0.185 vs 0.258±0.042,0.792±0.089 vs 0.108±0.014)mV](P<0.05),CK-MB、hs-cTnT含量高于健康者[(34.22±4.84 vs 11.44±1.63)U/L,(25.28±3.25 vs 4.94±0.60)ng/L](P<0.05);V1导联的QRS波和T波振幅与CK-MB、hs-cTnT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可以取得与常规心电图相当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且振幅与心肌酶谱相关,可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诊断。
作者:周建华;龚丛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褥疮是指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一旦发生褥疮,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经济负担,甚至加重病情,延长疾病康复的时间,严重时还会因继发感染危及患者的生命。国内外研究表明,蜂蜜可通过控制创面感染、提供创面营养、清除坏死组织、抗炎、调节创面愈合相关细胞因子,以及提供“湿性”环境等多途径促进创面愈合[1]。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对68例Ⅲ度褥疮患者应用蜂蜜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霞;马平兰;张文娟;李健英;王旭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200例母婴ABO血型不合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E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娩结局、不良反应情况和孕妇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0%( P<0.01);观察组异常分娩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对照组为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所分娩新生儿均未发生畸形,两组新生儿NBN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的疗效和分娩结局均明显优于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E治疗,且茵栀黄口服液在孕妇中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司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1月,采用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冲压伤5例,电锯伤2例,切削伤2例。皮瓣切取范围1.5 cm ×1.5 cm~2 cm ×5 cm。术后给予抗感染、扩血管、解痉等处置,术后1~3 w依据肌腱损伤情况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患者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临床疗效评定分级,优7例(77.78%),良1例(11.11%),差1例(11.11%)。结论该皮瓣血管恒定,供区瘢痕小,术后外观功能恢复良好,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高翔;梁晖;周中明;严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睑线切口内眦赘皮无瘢痕矫正术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87例内眦赘皮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重睑线切口无瘢痕内眦赘皮矫正组( A组, n=47)和传统内眦赘皮矫正组(B组,n=40)。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瘢痕消退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两组术后消肿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恢复时间及瘢痕消退时间分别为(28.6±5.4)d和(5.6±2.5)个月,明显短于B组的(47.6±13.6)d和(11.4±4.6)个月(P<0.05);(2)两组术后3个月内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12个月后,A组及其家属满意率为97.87%,明显高于B组的77.50%(P<0.05)。结论重睑线切口无瘢痕矫正术具有安全微创、操作简单、术程短、美容效果好等优势,可有效减轻内眦赘皮患者痛苦,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从柏;解为慈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下颌第一磨牙拔牙后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下颌第一磨牙经微创拔牙后,植入Nobel Replace根形种植体,记录种植体完全就位时的植入扭矩值;以骨替代材料和胶原生物膜完成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处理,安装宽颈愈合基台,采用开放愈合方式,分别于种植体植入10 d后拆线,第1、3、6个月复诊,6个月后完成上部结构修复,完成修复后随诊3个月。记录受植区软组织情况及愈合基台稳固情况,评价修复后的咀嚼功能。结果23颗种植体植入时平均扭矩值为(38.90±10.97)N· cm;愈合基台周围的牙龈组织在术后1~2 w趋于稳定,术后6个月时愈合基台周围上皮袖口形成,符合软组织生物封闭的要求,修复后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结论严格控制适应证,下颌第一磨牙即刻种植可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及修复效果;下颌第一磨牙区采用宽颈愈合基台开放愈合,可获得良好的软组织封闭和软组织愈合。
作者:何婷婷;杨琴秋;万永;孙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病例男,41岁,因发热19 d,于2013年11月28日入院。19 d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3℃,伴头昏、头痛、咳嗽、咳痰,咳黄色脓痰、有腥臭味,并出现右手中指指间关节肿痛,稍感气促,左侧卧位时感左侧胸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提示双肺见多个结节伴空洞形成,痰和血液多项病原学检查阴性。外院抗感染治疗1w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无改善。
作者:付思云;姚德厚;李燕娜;贾小兵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