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护理查房( nursing checking wards )是护理工作中基本、主要的活动之一,是通过查阅病历、护理查体、询问患者及家属等方式来收集资料,然后提出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评价,归纳总结[1]。临床常见的护理查房类型包括临床业务性查房、教学查房和常规评价性查房[2],三种查房类型分别以总结工作经验教训、典型病例带教、护理程序实施情况为侧重点。在护理查房的实施过程中,我科结合普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特点、科室工作特点和护士构成特点及学习需求等,采用情景再现护理查房的方式,将三种护理查房类型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全科护士掌握科室危重患者及特殊病例的护理要点,了解护理程序的实施,巩固各种专科疾病护理的相关知识,锻炼各层次护士的语言组织、幻灯制作等综合表达能力,有效提高科室护士的专科水平和服务质量。
作者:陈亭;詹丹丹;卢嘉渝;刘文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术麻醉对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行全麻下甲状腺手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瑞芬太尼组(D组)30例和瑞芬太尼组(R组)35例,R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D组采用地佐辛+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比较两组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副反应、拔管以后的镇静指标、苏醒质量以及各个时点伤口疼痛程度等指标;在手术后24 h随访患者术中知晓及回忆围拔管期的不良反应。结果与R组相比,D组副反应明显下降,患者在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躁动和寒战的发生率显著下降,Ramsay评分为1级的病例数明显降低,在拔管后每个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两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全麻手术围拔管期,瑞芬太尼复合地佐辛与单独使用瑞芬太尼相比,可提供更加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减少苏醒阶段疼痛和躁动的发生率,且不会延长患者的苏醒和拔管时间。
作者:姚莺;白刚;刘智慧;罗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预选卫生士官培训作为一种特殊的以提高岗位任职能力为宗旨的职业教育[1],具有突出的军事职业性、岗位指向性和应用实践性[2]。培训对象的主体是刚完成新训的新兵,没有卫生从业经历,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要达到能使学兵“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并在培训后掌握基本医药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目的,就必须了解并把握学兵的培训需求。为了解预选卫生士官培训需求,以便今后改进教学方法和组训方式,笔者就预选卫生士官培训需求对某军医大学学兵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李泓霖;王勤;谢建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西藏高海拔地区过去10年脑出血的基本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以西藏军区总院2002~2012年收治的脑出血病例每5年分成一组,对前后二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后5年组与前5年组对比,住院人数从2002~2007年的年均61例增加至2007~2012年的年均143例,男性比例从75%下降至66%,而女性比例从25%增加至34%(P<0.01);吸烟患者比例从38%下降至29%(P<0.01),而应用降血压药物患者的比例从13%上升至27%(P<0.01);住院时间从21 d缩短至16 d(P<0.05)。出院时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 mRS 0~3分的患者比例从43%上升至58%(P<0.01),而mRS 4~5分的患者比例从46%下降至34%(P<0.01)。结论虽然近年来西藏地区脑出血就诊人数增加,但总体呈现出预后改善的趋势,其原因可能与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医疗设备的改善和治疗方式的改进有关。
作者:李泽文;潘冬生;邱克军;秦妍;贾红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乃至科技发展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1]。我国每年所取得的近万项科技成果中,只有20%左右的转化并批量生产,而形成产业化规模的大约只有5%[2],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70%左右的转化率[3]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转化医学成为医学发展前沿的今天,医疗行业成果的转化问题日趋受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医疗从业人员的重视。如何促使已获成果实现转化,如何在科研基础设计中引入转化思维,已成为各医院关注的焦点。我院近5年来获得军队各级各类医药卫生成果奖57项,近两年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7项,但真正实施转化的屈指可数。如何将这些科研成果切实转化应用于临床,实现B-B模式,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介绍了我院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以期为军队医院成果转化工作展开提供参考。
作者:叶平;李勇;谭映军;杨波;谭艳;沈君;王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功率谱变化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MCI患者被分为无脑血管狭窄组、轻度脑血管狭窄组、重度脑血管狭窄组,所有患者行常规脑电图记录,比较分析3组的α频段、θ频段、δ频段相对功率值及α/θ值,通过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对脑血管狭窄程度做出诊断。结果α频段相对功率值和α/θ值随脑血管狭窄程度下降,θ频段、δ频段相对功率值随脑血管狭窄程度升高,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对无脑血管狭窄、轻度脑血管狭窄、重度脑血管狭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18%、81.25%、96.55%,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8.00%,诊断一致性较好( kappa=0.819,P<0.05),诊断有无脑血管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P<0.05)。结论α频段、δ和θ频段及α/θ值的改变可作为提示脑血管狭窄程度的观察指标;脑电图功率谱变化对MCI患者脑血管狭窄病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晓红;展淑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人文环境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及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家医院23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倦怠量表、自编职业认同量表进行调查研究,评估医院人文环境对护士职业倦怠、职业认同的影响。结果二甲医院、管理者激励肯定管理模式、医师正向评价、患者及家属积极肯定下,护士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评分明显高于三甲医院、管理者僵化管理、医师轻慢消极评价、患者及家属消极评价的护士。结论医院等级、管理者激励肯定、医师正向评价、患者及家属的积极肯定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提高职业认同感。
作者:夏芳;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脐动脉检查妊娠期糖尿病( GDM)并发子痫前期( PE)对脐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GDM孕妇患者60例,PE孕妇患者40例,GDM并发PE孕妇患者24例,对3组生产前1~2 w的脐动脉血流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搏动指数( PI)、血流阻力指数( RI)、收缩时期和舒张时期大血流速度比值( S/D)。结果 GDM+PE组的PI值、S/D值、RI值均高于GDM组和PE组(P<0.05),而GDM组与PE组之间上述3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查GDM并发PE患者脐动脉血流指标简便快捷、准确,对临床医师了解及评估母婴情况有极大提示作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1月,采用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冲压伤5例,电锯伤2例,切削伤2例。皮瓣切取范围1.5 cm ×1.5 cm~2 cm ×5 cm。术后给予抗感染、扩血管、解痉等处置,术后1~3 w依据肌腱损伤情况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患者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临床疗效评定分级,优7例(77.78%),良1例(11.11%),差1例(11.11%)。结论该皮瓣血管恒定,供区瘢痕小,术后外观功能恢复良好,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高翔;梁晖;周中明;严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病例男,41岁,因发热19 d,于2013年11月28日入院。19 d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3℃,伴头昏、头痛、咳嗽、咳痰,咳黄色脓痰、有腥臭味,并出现右手中指指间关节肿痛,稍感气促,左侧卧位时感左侧胸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提示双肺见多个结节伴空洞形成,痰和血液多项病原学检查阴性。外院抗感染治疗1w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无改善。
作者:付思云;姚德厚;李燕娜;贾小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不同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来曲唑促排卵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曲唑促排卵治疗PCOS患者193例,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25(OH)D正常组(A组)、25(OH)D相对不足组(B组)、25(OH)D缺乏组(C组),分析血清中不同25(OH)D水平与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A组妊娠率为29.17%,B组为14.08%,C组为12.00%,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与C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D低水平的PCOS患者促排卵后临床妊娠率较低,为此类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能提高其临床妊娠率。
作者:贾新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指在股前外侧区域以旋股外侧动脉(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 , LCFA)为血管蒂的皮瓣,广泛用于修复头颈部、四肢及躯干的软组织缺损[1],被冠以"万用皮瓣"之名。修复的病例年龄小至17个月[2],大至103岁[3],切取的皮瓣大面积达到38 cm ×24 cm[1]。随着穿支皮瓣研究的深入,该皮瓣逐渐受到重建外科的青睐,笔者就该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临床应用等做一综述。
作者:舒伟(综述);夏德林(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高脂血症是指血中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等水平过高,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不少人是由于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心血管疾病是导致飞行员停飞的主要原因,占停飞飞行员总数的49.25%[1]。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来指导军队飞行员的高脂血症的防治,旨在提高飞行员的健康,延长其飞行年限,有效提高战斗力。
作者:钟梁;康晓曦;汤亚昕;田卫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并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基因及rs120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急诊室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3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11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含量;以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RFLP)方法测定rs1205基因的多态性;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的分布趋势一致,差异不显著(P>0.05);重度患者的hs-CRP含量显著高于轻、中度两组(P<0.05);rs1205基因型与脑梗死病情程度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含量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密切相关,rs120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之间未见相关性。
作者:罗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开展反恐维稳培训是提高反恐维稳人员综合能力的基本途径,而确定培训主题及选择培训模式则决定了培训的效果。本文利用某单位开展反恐维稳培训之际,通过参加培训并对培训活动及受训人员进行调研,欲对开展反恐维稳培训应把握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陶发胜;任岫;张太平;张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腹膜透析(PD)作为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因其操作简单、可居家治疗、经济方便等优点,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1]。目前PD中心对出院后及门诊PD患者多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缺乏动态随访制度及院外延续性护理[2],很难获得疾病相关知识的信息支持,不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从而影响透析效果及预后。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探讨护士主导的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及高危因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2738例无冠心病病史的中老年人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38例中,共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735例2512支血管;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长期吸烟、嗜酒、高血压、高血脂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高。结论对中老年人群开展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徐元昌;周维彬;唐娟;邓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病例男,45岁,因反复幻视、幻听伴四肢酸软3年,四肢红斑、脱屑1个月,于2014年5月26日入住我科。3年前患者出现幻视、幻听,伴四肢酸软麻木,以双下肢明显,2011年4月就诊于当地市医院,行头颅MRI提示:双侧额叶腔隙性缺血灶;双下肢肌电图正常;腹部B超:酒精性肝损伤;胆囊壁毛糙,胰脾双肾无异常。血常规:RBC 3.4×1012/L,Hb 95 g/L。先后在当地医院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治疗,幻视、幻听可缓解,但间断发作。1个月前于右侧前臂暴露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伴刺痛,未行诊治,颜色逐渐变为棕褐色,有脱屑。半月前左侧前臂、双足背出现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自用药膏外搽,皮损颜色逐渐转变为棕褐色,表面粗糙,有角化、脱屑、皲裂、渗出,遂就诊于我院,门诊以“1.接触性皮炎;2.烟酸缺乏症”收住我科。患者有酗酒史30余年,每日饮酒量6~7两,食欲减退,近2年来体重减轻14 kg。查体:一般情况可,神志清楚,消瘦,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征阴性。心肺腹部未查及异常。皮肤科情况:舌红无苔,双前臂、手背、双足背见境界清楚的片状棕褐色斑,边缘呈暗红色,部分表面粗糙,角化明显,覆干燥鳞屑,有皲裂,见出血、结痂。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及肾功能、电解质结果正常。肝功:AST 54 U/L (硵),γ-GT 490 U/L(硵);腹部B超:胆囊壁毛糙;肝胰脾双肾无异常。心电图、胸片结果正常。因条件限制未行血液烟酸含量测定。诊断:烟酸缺乏症。治疗:给予烟酰胺、B族维生素口服,静滴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注射用核黄素、多种微量元素,皮损局部予肝素钠乳膏外用。治疗2 w,皮损消退后,遗留浅褐色色素沉着出院。
作者:马彩霞;程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急性心绞痛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心绞痛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都较治疗前减少,发作的持续时间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研究组中,显效36例(72%),改善10例(20%),无效4例(8%);对照组中,显效18例(36%),改善12例(24%),无效20例(4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可显著提高临床常规药物治疗急性心绞痛的疗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缩短疼痛时间,从而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此联合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许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 EMR)及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8例结肠较大隆起病变(直径≥1 cm)进行活检,病检提示为管状腺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的,再行EMR或ESD术,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所有38例早癌及癌前病变均成功切除送检,完整切除率为97.37%(37/38);病理结果:中度异型增生17例,重度异型增生11例,癌变10例(其中1例结合术后病检结果追加了外科手术治疗);术中明显出血者EMR 0例,ESD 1例,明显出血率为0.26%(1/38);38例均未发生穿孔,术后1、6、12个月复查,无一例复发。结论 EMR及ESD术切除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乔丽娟;徐辉;陈虹彬;蒋明德;汤善宏;贺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